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20篇)

时间:2022-12-14 12: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20篇)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对现代大学的意义  我国古代书院特点对现代大学的意义  1201班王德君  学号:____130102  书院是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20篇),供大家参考。

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20篇)

篇一: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对现代大学的意义

  我国古代书院特点对现代大学的意义

  1201班王德君

  学号:____130102

  书院是我国自唐代以来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伴随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潮流发展,体现着古人智慧的来源,同时也是智慧的结晶。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它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和学术发展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我们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书院的发展历史

  唐朝书院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例如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这类书院或者直接以个人名字称呼,或者所在地命名。

  书院萌芽于唐,但是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例如“天下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雎阳书院(应天府书院)。

  元朝政府在积极提倡办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元朝的书院一方面数量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遍及全国许多地区,另一方面,官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书院万群被纳入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一样,沦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书院淡泊名利,志在问学修身的初衷。

  明朝的书院由于受统治阶级对文教政策及其内部矛盾的影响,其

篇二: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5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住宿式书院并非硬梆梆的宿舍,而是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为一的小型师生共同体,也是校园内的一个小型学习社区,以培养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每个学生除隶属其主修学科学院外,也是其中一书院的成员,学院与书院两者相辅相成。能够让学生置身在一个集体当中,而且对它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学生可以打破专业的界线,享受跨学科学习和生活的乐趣。透过师生一起共膳、参加读书写作会、通识教育的导修课、名人讲座、体育竞赛、与院长茶叙畅谈哲理等,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潜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住宿学院(ResidentialCollege)非常自然地发端于英国的牛津、剑桥,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因而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也使得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几乎成为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两所大学。目前北美的几所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同样采用这样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1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促进学生发展,其中包括三个目标:第一,为学生提供身体休息的地方,即一个比教室和图书馆更加舒适的地方,以供学生吃饭、睡觉。第二,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第三,通过宿舍管理人员帮助学生纠正行为,提高学生个人修养。2建构相应的组织机构,每一个学院都有学院院长、教导长(学监)、住宿学院院士、生活顾问等管理人员。住宿学院的院长由校长任命,对校长负责,是该住宿学院的最高行政职务,全面负责住宿学院的学生工作。各住宿学院的教导长(学监)是耶鲁学院教务长在各院的代表,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维持教学秩序和宿舍秩序,负责住房安排等3.建立相应的活动设施;学生在其中居住、进餐、社交以及从事多种多样的学术和课外活动。每所学院都设有自己的图书馆、电脑室、休息室、沙龙屋、游泳池和其它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场所那么,住宿学院本质何在呢?为何其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呢?首先,住宿学院的第一种组织优势在于,由于在大学内部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擅长的,这使得其学习更有动力,更高效,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在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束缚于实体专业时,当他们仍纠结于是否有机会了解其他专业、能否自由地突破转专业障碍时,住宿学院的学生可以摆脱以上束缚,有着更大的学习自由。这是一种教育规律。其次,由于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因而学生可以从多个院系选择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几所大学跨学科专业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跨学科专业占到相当比例,其组织秘诀即在于此。以哈佛大学为例,跨学科专业包括“心灵、大脑与行为”、“历史与科学”、“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古典学”以及“个人专业”。这既是教育规律,更是知识生长和创新的规律。再其次,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纵向的学术性系科摆脱了学生管理工作,专心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横向的住宿学院专注于学生课外教育辅导,不再承担知识创新责任。分工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大学对不同组织的考评标准宜于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提高了横向和纵向组织的工作效率。国家与社会要求这类大学产出两种产品,一是新知识,二是未来社会(或全球)的精英。对于外部双重要求而言,矩阵结构实为最佳。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隶属于住宿学院,学术性系科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住宿学院则在课外发挥全环境育人功能。两种机构共同作用以达成目标。新世纪以来,对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成为亚洲高校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高校也不例外。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本科生学院等,初步统计超过70多所高校有行动。其中,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等直接将住宿学院作为其改革目

  标和特色。不过,实行书院制,绝非“百利而无一害”。一位中大教授认为,因实行书院制,学校生出了很多行政机构,机构臃肿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各书院划地而治,可能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学校在分配资源时,往往不能考虑大小书院的区别,搞“平均分配”。比如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就是把体育馆时间段平均分配,有的书院不够用,有的书院没人用。这位教授总结说,内地高校不能盲目效仿书院制,到头来生出许多毫无必要的官僚机构,或者变质为安排冗员的去处。由于年轻和缺乏经验,我们对于住宿学院本质的认识仍有待深化。学生的学籍是否能仅仅属于住宿学院?学生是否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跨学科专业、个人专业是否得以建设和自由发展?住宿学院和传统院系的合理关系是否调整确立?新的考核机制能否建立?难以招生的专业能否自然死亡?这些都需深思。如果住宿学院的制度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我们还不能说我们把握到了住宿学院的本质。住宿学院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篇三: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书院模式及其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提及书院制度,不少人倾向于将其与“封建教育体制”联系起来,且多认为其乃科举之陈迹,无甚现实意义。持此看法的人不仅有一般教育工作者,也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甚至个别研究生导师也持类似观点,这着实让人遗憾。笔者以为,此种看法偏颇有二:一则书院制度并非为中国古代所独有;二则书院制度亦非人们所谓的“历史陈迹”、“无甚价值”,事实上,书院制度不但有其价值,而且在西方一些著名高校中至今仍有所保留、有效运行。如闻名于世的剑桥大学至今仍运行着这种书院教育模式。更耐人寻味的是,剑桥之为剑桥,就在于其书院之特色。原香港大学副校长金耀基先生曾言:“对于剑桥大学而言,其特色就是它的书院制――剑桥大学不止是一大群‘学部’的组合,更是一大群‘书院’的结合。”世界一流名校剑桥都以“书院式的剑桥”为荣,缘何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对之不屑一顾呢?究其要因,在于不少学者在对书院制度缺乏研究乃至缺乏最基本了解的情况下,仅凭道听途说的感性认识――并想当然地将书院制度与科举制度联系起来――而轻率得出结论。众所周知,自“五四”以来,科举制度几乎被现代人彻底判了“死刑”,于是,所谓“科举害人,书院为科举服务,自然书院亦害人”的逻辑推演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限于篇幅,笔者姑且不讨论

  科举制度之价值,仅仅对书院制度进行概略的探讨,以正视听。笔者以为,书院制度不但在人类教育史上曾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当今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对书院制度的再认识那么,何谓书院?按惯常理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追溯书院之历史,其名称始于唐代,但其源头则肇始于先秦掌管文献之“史馆”,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称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可算得上最早的书院“院长”了。不过,先秦的文献藏室在性质上更接近图书馆。其实,早期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藏书,且不论唐以前的书院类似图书馆,即使赫赫有名的宋初四大书院亦以藏书为主。但是,书院发展至唐,其功能有所拓展。据《唐六典》记载,唐代集贤殿院活动内容和职责为:“掌刊辑古今之经典,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颐向应对。凡有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圣旨而求焉。”即言,唐时书院不但是宫廷图书馆(藏书),而且还兼有推荐贤才和提出建议,以供皇帝咨询和参考之功能,类似皇家“智囊团”。自唐以后,尤其是宋代,书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则私人书院兴起;二则书院的功能有所拓展,由“藏书、校书”、“智囊团”之功能逐步转向聚徒讲学、明辨是非的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的兴起并非为科举而生,恰恰相反,官学的衰落和科举腐败乃是书院产生的直接原因。换言之,书院乃是反叛科举制度的产物。对此,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曾有言:“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力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之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由此可知,书院乃真正有志于学术兴味之人的积聚处、研讨处。唐以后尤其宋明时期的书院大力倡导读书和讲学之风,支配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著名的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龙岗书院、濂溪书院等皆以传承学术、析理辩道闻名于世,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至清代,由于政风大变,书院亦随之变更:由清初明文规定禁止创办书院到雍正“由消极抑制转变为严格监控下的积极发展”。清末已有书院两千余所,数量创历史之最。但由于清代书院处于官府的监控之下,丧失了独立权和自主权,几无活力,且不少书院确实亦与科举相关联。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如北大前身即为“京师大学堂”,将各府厅及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书院并非中国所特有,西方亦有之。如古希腊柏拉图所建立的“阿加德米”(Academia)学校实则具有书院性质,可谓开书院之滥觞,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吕可昂”学校亦带有书院性质:既有丰富的典籍,又汇聚诸多英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中世纪书院多依教堂而立,以供志同道合之人研修学问。不过,按照剑桥史学家狄凡凌(Trevelyan)的说法,书院并非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而只是老少“居息一堂”的场合。16世纪以后,特别是18世纪,由于书院自身的优势,深得皇室教会之眷爱,其教育功能亦逐步加强。20世纪,大学与书院的结合较过去更为密切。剑桥大学尤为如此,金耀基先生曾如是评价之:“书院无大学不足以完成其教育之功能,大学无书院亦不足以显剑桥之特色。”书院既然曾经在历史上乃至当下独领风骚――中国的书院制自唐至清逾千年,剑桥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彼得书院亦有七百余年的历史――自然有诸种缘由,但若书院自身无独特之魅力,又何以能延续千年而不衰?二、书院模式的特色也许,相对于经过现代化洗礼的当代大学教育模式而言,产生于古代的书院模式,其节奏过于缓慢且缺乏现代气息,未免给人一种封闭的感觉,不值得人们留恋。然而,事实绝非如此。19世纪牛津大学著名学者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对大学与书院做过这样的对比:“假若给我两个大学,一个没有住院生活和导师制度,而只凭考试授予学位的;一个是没有教授和考试,而只聚集着几辈少年,过三四个年头的学院(书院)生活的。假若要我选择其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那么,书院究竟有何独特优势,值得大学者纽曼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呢?

  笔者在初步考察中西书院发展史的基础上,以为书院至少有如下特色。(一)非功利性的“学问”书院不同于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因为书院的兴起乃是对抗“钓声名,取利禄”的科举制度,它是一些志同道合之士近乎全然围着兴趣或志趣而联结成的思想交流园地。在这里,人们可以心无旁骛地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必问其目的或日价值如何。正是由于这种远离实用主义的非功利性,才使得他们的研究

篇四: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1]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5]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6]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2.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7]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

  4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10]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3.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

  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13]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需要[14]“实下功夫,日日为之,如此之久,日化而不自知,如常事做。”书院在教学上始终把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学目的,注重知识和做人两者的同等地位,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4.实行“开放式”教学,自由讲学,自由听讲

  在书院中,名师巨儒们都能在坚守自家言论的同时,取他家之长,为己所用。即使在学术思想上是明显不同的,也不会阻碍各家的交流与沟通,这充分的体现了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态度。吕祖谦在治学的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这反应在[15]教学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他主张做学问时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开阔眼界,以同志的精神态度相互对待。吕祖谦不仅在丽泽书院教授圣徒,著书立说,还邀请朱熹、陆九渊、陈亮等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以探讨学术。在书院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16]书院中由有名的学者授讲,其他书院的师生及远方慕”名前来的学生都可求教听讲,并受到欢迎。学者自由讲学,生徒自由听讲,突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当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

  5.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其创建人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一方面,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其讲学没有统一的安排,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完全由各书院领袖自己作主,自行安排。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研

  5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究与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广收生徒,教者可以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书院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其讲学活动十分活跃,各家各派皆形成有独特教学内容的独立团体。这样,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的普及、拓展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反之,学术研究的深化又可以促进教学的纵深发展,推进书院的发展进程。书院的教学不但传递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证明书院是从学术研究机关发展为教育教学机关的。如“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17]的义门书院,先是私人在书院读书治学,直至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大多都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在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等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有名的探讨学术胜地。书院一方面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传播,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生徒收集资料、编纂图书,促使了教学和学术研究之间形成有机的良好互动机制。

  6.注重实践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践履躬行”,强调既要“穷理”,又要“笃行”。朱熹认为光是“读书穷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他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8]他还从反面来论证“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若不用躬行,只是说的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19]在这种教育的思想引导下,书院要求学生常作读书笔记,有的把读书日记整理刊印成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与此同时,书院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主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将书分年、等、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有些甚至背诵下来,有些只需浏览、涉猎一般,有的书给学生讲透。这样使学生有独立创造的能力,各辟门径,超越了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创造精神。这种在当时社会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都有很大作用。

  (二)古代书院的管理特色

  1.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书院的教学宗旨、方法、培养目标等。学规,也叫学约、学则、学篇、规约、训练等等,名目繁多。学规制度的形成,使得书院制度日趋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0]学规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

  6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性。书院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日益繁盛,主教的名师们也无需再为书院的各项事务管理费尽心思,无需为书院的兴建等事情东奔西走。他们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学问中,这也为书院教学趋于完整和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度,管理体系完善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负责制是一种确立山长为书院领导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山长位高权重,既是主要的教学者,也是最高的管理者。山长主持教务,是书院的核心,每月定时到书院,堂长为其副手,住院掌握日常院务。书院以山长负责制为主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和书院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上保证书院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书院的管理体系很完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刚柔并施,奖惩兼备;书院规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讲课时间和考试科目等;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丰富,分为招生、考勤、考试、行为规范测评等几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书院的师资构成,虽然名目繁多,但大部分都以山长、堂长、掌教等一职为核心。书院师资力量虽然没有现代学校中数量之大,但都是时代精英,对于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一般意义上,书院经费主要指为保障书院正常开展活动而消费和投入的财、物、人的总和。财物的保障是第一位的,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一种途径是富人出资或创办人筹措。书院初建之时,费用多是富人捐赠、读书人自费或向世人募捐而来。富人出资兴建书院和政府资助在资助方式各有不同,富人出资一般是出于道义或是“乐于教育”事业,常需要大批个人资金,更有甚者可能还要赠送田地和钱粮来维持书院的初期开支,这些赠送的田地和钱粮与政府划拨的学田和学款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初建的书院却具有奠基意义。例如应天府书院在创始人戚同文死后,学院的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当地富绅曹诚慷慨出资300万,在戚同文的旧址上建房舍150间,聚书1500卷,恢复了应天书院[21]。另一种途径是政府资助。宋朝初建,无力兴学建校,但这也并不表示政府不支持学校建设和培养人才,并非不重视学院发展。相反,宋朝初期,政府无心大量培育官办学校的情况,使得赠田、拨款、赐书等形式对私立书院的保护和鼓励有所成效,成为政府关心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上述可见,政府关心和支持书院的举措包含人、财、物各项,力度之大,能与部分政府官办学校相媲美,也正因为这种投入,加速了宋朝书院官学化的步伐。

  4.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具有初步的民主管理色彩

  书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干部来管理。如白鹿洞书院就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制。书院设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管理总务后勤、经费支出、膳食、修缮等事务。由院中公举“有才而诚实者”为之。如不称职立刻撤换。同时,书院设斋长。每斋一人或两斋一长。主要负责管理生徒的学习生活,协助管理书院财物。书院还设典揭二人,专门负责接待礼宾及四方来学者并按季节轮流担任。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现了自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作为书院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参与书院管理的过程,将情感、才智等投入到书院发展的活动之中,与书院的高层管理者分享管理权力、分担管理责任,是学生作为书院主

  7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体的重要体现。这一具有民主性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书院管理的民主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书院、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提倡学术辩论,尊重学术自由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之间平等讲学论学,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上促进了百家争鸣景象的产生。不同学派之间求同存异,自由切磋,师生互为学友,相互鼓励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受学派地域限制自由听讲,中途易师。学术自由不仅加强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了各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传播发展,学术上树立优良风气都有重大作用,促进了书院的繁荣。书院的讲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自由和兼容并蓄。书院自由民主、百家争鸣式的讲会制度对当代教育及大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启示。第一,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观点,不应以权威自居,心胸宽大。学生也要敢于质疑问难,不盲目跟风或自卑,做到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第二,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科研信息,不排斥其他学术观点,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学校也要积极尝试开展书院讲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和广阔的平台发表看法见解。使教学摆脱课堂上单一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思想。

  (二)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书院教育倡导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和证明人,重在启发诱导。南宋朱熹作为自学的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见解。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22]”这六条都强调自学和善学。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认真研读各类书籍,自学自悟,培养各种能力。明朝陆世仪在东林书院时,主张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君子小人喻义利章”也提出要启发诱导。这种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独立性也得到提高。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启迪。具体启示可分为:一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的讲授要少而精,指导和启发为主,作为引路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师把学生引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经常与学生交流意见,不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创造力[23]。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成就的获得,往往取决于方法的优势。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都是在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24]。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巧妙地应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科学、严谨、抽象。因此,在科学领域方面,为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及时指导[25]。这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教师

  8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辩论,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货的科学知识,壮大自己。这也是是书院教育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又一大启示。

  (三)传承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中心。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组织的独立、教学方式的独特和研究的新颖。书院的山长既是主讲人又是主持人。他们都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地从事学术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宋明两代之所以出现很多著名的书院也与这方面有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当时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有名的学术探讨圣地。书院的名师宿儒利用书院宣传发展学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关系更加紧密,使学术流派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研究离不开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研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治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其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另一方面,要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等结合到科研过程之中,实现科研过程的教学化。[26]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也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态度、方法提高到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研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确切落实,把两者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倡学生参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秉承管理育人的价值趋向,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提倡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发挥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但制度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在现代校园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参与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园管理的目标。首先,从日常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学校一些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餐厅的菜品质量、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等事务发表意见。其次,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强调实际性和程序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再次,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在学生自身利益方面政策上的最终决策。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的心灵。在具体的参与管理过程,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就会产生一

  9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种力量,激励着师生员工去共同追求真理、发展知识,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10

篇五: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浅析古代书院制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古代书院教育是萌芽于唐末,兴起于宋朝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经元、明、清三朝在中华大地绵延千年之久,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更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书院教育仍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关键词]书院教育;教育;启示温总理在论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创新推进时,指出:“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段话揭示了书院教育的民间性和它的培育人才、研究学术、繁荣文化的功能。古代书院教育存在的优点,是非常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书院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营养,不断补充着和优化着现代学校教育,本文就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进行思考和论述。1.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我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国对于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思考仅仅是从在近几年才开始的。总结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得失,对现代教育起到借鉴和优化作用。

  1.1教育形式的启示古代书院教育中,对于教学等研讨性科目进行自学研究讨论等方法,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不仅培养精英士子,也普及大众文化。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教师来往讲学,学生进出自由,不受年龄、学历、出身、职业的限制,没有固定化的管理模式,强调学思并重、言行相接,从静处体验、在事上磨炼;而现代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现代教育是以老师的讲为主,并没有强调建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1.2管理形式的启示古代书院教育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由学者和文化士绅主办,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即使官学也只是公助经费,原则指导,教学则由学人统筹;管理人员一般有三个,书院的主持人也就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是著名学者,还有一位山长,其次还有一位助教,同时学生也可以参加管理。不得不说,可能现在的教育只靠着三个老师是不足以传授知识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人员少的优点,传递信息快,不冗繁,降低了工作效率;学生参与书院的管理,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管理才能。而现代的教育,是一个大的管理组织,分设出很多小的由老师组成的科研小组,成员数量冗繁,现代教育一般要进入大学,才会完全放手,使得孩子失去很多成长、锻炼的机会。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1.3道德问题的启示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人本性和尚德性。教人以五常八德、行己有耻、敬业乐群和大丈夫精神,仁、智、勇兼备而以仁德为体,把真、善、美统一起来;是把平时的行为和道德要计量到考试成绩上,所以学生们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道德问题。在现代教育中,并不是十分重视道德问题,而是更重视“分数”,分数固然是对一个学生衡量的一个方面,但这并不代表全部。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教会大家怎么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不是仅仅做个学术专家而已,一个即使在科研方面取得极高的成就,但是却缺乏道德心,他也不会被人们称道,不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相信一个不是堂堂正正的人,又怎么会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所以现代教育的道德问题,值得我们探讨。1.4重师之道的启示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形成了尊师爱生的优良的传统,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仰慕之情。书院教育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由于文化的百家争鸣,古代书院都是采取自由择师的原则,学生比较向往哪家的理论,就可以去找哪家的名师学习,由于志趣相投,又有教育之恩,所以一般师生感情极为深厚。比如,明代东林书院的师生共同关心时政,探讨学术,议论得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讽议朝政惨遭迫害的情况下,生死相随,矢志不移。1.5教学特色的启示

  3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古代书院教育具有文化性和民族性。以研究和传播国学(即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刚毅诚信、博厚悠远、仁爱通和精神;百家争鸣,为了能让自己的学派,发扬光大,每个学院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来吸引学生,吸引名师参加,共同完成教学工作。而且书院一般不拘泥于一家的思想,而是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辩论,两个不同学派的人进行辩论,能深刻清楚自己学派的优势和弱势,让学生能真正的走出课堂,不拘泥于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和其他派的学生进行学术的交流,让古代书院打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们吸取不同的知识,对学生们的素质有一定的拓展作用。而现在的教育也存在的各个独立的问题,能做到学校与学校间的联络会非常少,每个学校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小学校,用高分来吸引生源,教学特色十分的不突出。

  1.6实践问题的启示古代的书院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问题,并将它列入考试范围,让学生们能够注重实际的应用,对于学生们的以后日常工作提供锻炼的机会,古代的书院教育是完全自由式的,学生的学习进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学习程度,老师只是负责在关键处或难点处点名一下重心,帮助学生们理解,并不是完全教授的形式,十分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现代的教育是很固定化的模式,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更注重理论的培养,可是重点就在于光有理论没有实践也是万万不可的。2.对现代教育启示的思考

  4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更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书院教育仍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2.1丰富教育形式古代书院教育存在着很多缺点,但是也有很多值得现代教育吸收和借鉴,其实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同是为祖国输送人才,使得国家更加繁荣、强大。丰富教育形式,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分配教学任务,就是让一些学生进行一些自讲的课程,自己在讲授课程,必定要对知识的重点进行掌握,而且由于学生很少有这种机会,对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演讲能力也会很大程度的提高,丰富各种教育形式,能激发孩子们的潜能,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六: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作者:于雪彤作者机构:安徽安庆市第一中学出版物刊名:文学教育页码:89-89页年卷期:2016年第4期主题词:书院制度演变现代启示

  摘要:书院是封建社会后期逐渐兴起的一种教育机构,其在我国历史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也为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术繁荣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书院在教育形式、组织管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对于现代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七: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私立大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的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及理念在古代教育中独树一帜,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书院教育特色,当代高等教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又存在着千年

  悠久的文化教育史,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书院教育毫无争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谈中国教育史,要研究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必须着重研究书院制度。”从中我们就可

  以看出来书院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

  根。

  书院是宋代的教育组织,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在唐末和五代期间,战事频繁,官学面临着衰退,当时的读书人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从而创立了书院,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拥有千年的历史。

  宋代时期的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最大的特点是仅仅为了教育,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道德,完全不是为了应试而取得功名。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分别是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河南嵩阳书院。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最具有代表性的书院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

  治阶级曾先后四次毁禁书院,但是书院众师生宁死不屈,守卫着书院,最终

  还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情壮志。清

  代书院达到了鼎盛时期,书院官学化也达到顶峰,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

  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书院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书院的教育教学的特色以及文人志士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和贡献是永远不可能被冲淡的,直至至今,书院教育对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学生尊师重道。书院教师和学生日夜相伴,书院教师不仅仅是在学生上照顾关心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在用他们崇高的师德去照料学生,从而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这种无私纯洁的师生情谊在当时日益盛行的官学中是十分稀有的,但又是那么的弥足珍贵。书院的教师能够用崇高的师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真正做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至诚谆悉,内外殚尽”的精神是他们得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书院的学生以拥有这些无私的,品德高尚的老师为荣,他们常年跟随着自己的老师,学习

  精选文库

  老师的为人处事,从老师身上汲取知识,书院学生的人生轨迹中存在着他们老师的影子。在书院里,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扬。朱熹离世的时候,虽然他的学说被打击了,没有被那时代的人给采用,但是仍然有数千名学生为他送葬。

  然而放眼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基于我国的国情,相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教师数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个时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做到书院那样子的完美圆满的师生情谊,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隐

  患。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上没有书院时期的那些老师优秀,

  虽然不乏一些真正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师,

  这种雪中送炭的教师真

  的是凤毛麟角,仅仅在这一点上,当代教育就应该向书院看齐,宁缺毋滥,首先需要的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这样子才有可能培育出德馨兼备的学生,才会让自己优秀的品德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传承下去,这样就能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习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至于走上歪路,使自己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把优良的品质带给他们自己的学生,这样子的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有质的飞跃,任重而道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的催化剂,教师的思想,

  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艺术,人格,教师的专业修养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

  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教师要

  得到学生充分的尊重于信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

  课堂之中,课后则形同陌路。人与人之间就是靠着交流才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缺少了交流,那么谈什么尊重和信任呢。所以,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点在于是否能够主动深入

  到学生中去,不仅仅是关心学习,更是要关心生理心理的

  2

  精选文库

  健康,只有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在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路上事半功倍。

  2.学生为主的,带着问题的讨论式教学

  书院中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辨析所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老师之间,都可以相互质疑,相互取长补短,在听完一个人的讲解之后,如果听者有疑问的,不管主讲的人是老师还是自己的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

  把自己的观点阐明出来,能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这样子的

  教学模式也为以后众多学派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

  思想是正确的时候就会竭力的去宣传本派的学术思想,

  相互反驳,相互找到对方

  学派的不足之处,这样子就会使每个学派都有危机意识,的观会不断的改进自己学派点,会找寻更加可靠坚实的观点去证明自己的学派,学派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会存在着相互的反驳,但是在反驳的过程中却以至于使自己所支持的是非常虚心的去接受对方的建议,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求同存异,不存在着蓄意贬低对方。尽管存在着众多的流派,观点完全不一样,但是许多书院的负责人却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甚至主动邀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在自由听讲方面,书院允许学生择师入学,而且欢迎各种层次的人来参加书院的活动,实现了有教无类。

  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完全的变为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些知识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的知识了,学生吸收的是升级版,是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自己最好的知识。书院则是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行整理,独立作业,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式。教师只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标牌,真正要探究到深层次的知识当中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结合老师所给知识经验,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参透其中的奥秘,使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

篇八: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书院办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现实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书院所积淀的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教育制度。在古代书院办学过程中,虽然科举成为某些书院的教学内容,不可否认书院的人文追求才是最终目的。书院的兴起,就是为了追求儒家人文精神和独立的学术论辩机制而建立的,书院和儒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书院成为儒学研究、交流的基地,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于是,儒家文化建立在文士对人文学术的探索上,表现出私学教育特立独行的特点,并且在科举制度的挤压下,努力建立德才兼备的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现代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建设,在全国多所院校尝试开展书院制建设的改革中,重新思考和梳理中国古代书院精神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书院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曾经一度作为腐朽的制度而被摒弃。但是不可否认,经过千余年发展的中国古代书院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教育制度。

  一、中国古代书院追求的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精神内涵是什么?书院就是教育机构,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实现学术的争鸣和传承。在儒家士大夫的眼里,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所谓的“道”,从个人而言,就是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是个人修养的完善和提高;对国家而言,就是要积极入世,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抱负。这种自我道德完善的出世态度与要安邦济世的入世态度关联起来,并在书院日常教育的细节中予以体现。

  因此,读书人的品德修养在书院看来是至关重要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在书院办学过程中,虽然从宋朝以后科举一度成为某些书院的教学内容之一,成为应试教育的场所,但从根本而言,书院的人文追求才是最终目的。

  书院是在官学日益萎缩中得以发展和壮大的。在“政教合一”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将官学置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就是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系列官学体系。而官学由于朝代更迭以及战乱等客观形势,一度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发生了停办的现象。官学为何在教育的进程中丧失其统治地位,主要是由于其丧失了学术和传教的精神,成为名利场的代称,师生间关系漠然,更谈不上教学相长,这种偏离了德行的修炼,为名利而生无耻之心,正如清代汤成烈所罗列的那样:“其流弊至于经书可以不读,品行可以不修,廉耻可以不讲,以剿袭为揣摩,以钻营为捷径。”不读经书,不修品行,不讲廉耻,不推陈出新,醉心于科举功名,把读书当作仕途的敲门砖和终南捷径,导致丧失底线,道德败坏,腐败频现,以致官学名誉扫地。书院的兴起,就是士子们认识到官学“德行”的缺失,他们要找回教育的根本。

  孔子及其弟子为世人留下了《论语》,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核心就是“仁”,包括如何做人、人伦关系与大仁大爱。皓首穷经早已成为汉儒的代名词,这种支离破碎反而削弱了儒学的传播和影响力。

  隋唐两代取缔门第,开科取土,毕竟录取的人数太少,土子们还是迷醉于词章,文教不兴。宋代由于帝王重视士大夫阶层,科举取土兴盛。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加上士大夫们在社会上拥有了一定话语权,他们通过书院的形式,以师徒相传的教学方式,探讨学术教育,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书院成为理学大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学之所,他们在书院讲学,传播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书院和儒学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书院是儒学研究、交流的基地,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书院进行的人文学术探索

  邓洪波在《中国书院史》一书中指出,“书院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享受新的印刷技术,在儒、佛、道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修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不能,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与民间大力兴学的同时,北宋政府也采取了因势利导的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科举,成倍增加取土的名额,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对于民间办学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譬如,宋真宗就曾赐白鹿洞书院“印本九经”。

  北宋庆历兴学前书院和其他形式的民间办学影响很大,甚至一度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庆历兴学之后,各级官学力量明显增强,成为教育的主体。书院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下降了。书院从宋初规模很大、影响很深的地位逐步趋于沉寂中。从教学内容而言,北宋是理学的发展奠定时期,此时书院的教学内容还处于儒学的阐释期,流派并不多。当然,从范仲淹、王安石、蔡京等发起的兴学运动,目的就是恢复和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并确立起权威性,以升舍之法取代科举考试,实现培养和录用一体化的选才方式。

  在南宋时期,书院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制度上、影响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南宋理学随着书院的发展,呈现出流派纷呈的趋势,其学术文化思想成为书院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南宋官学面临尴尬的境地,难以做到“德行道艺之实”,呈现出诸多的弊端,因此土子们多自寻名师,求学问道。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在文化繁盛的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众多名师讲学,很多都标榜反对科举。譬如,朱熹在复兴白鹿洞书院时指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告诫弟子们不要盲目参加科举,不沽名钓誉,不为文而文。

  儒家文化一度被曲解为僵死的,缺乏变化的,死记硬背的,儒家文化就是建立在文土对人文学术探索上的。书院教育一贯重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研习和传播。之后,许多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逐步成为书院日常研习的内容之一,比如周敦颐

  《太极图说》、二程讲学言论《二程先生遗书》、朱熹《四书集注》、朱子及门人论学言论《朱子语类》等。儒家经典的研习成为土子们提高学术素养、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道问学”的方式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三、中国古代书院德才兼备的培养模式

  书院作为一种十分成熟、完善的教育组织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高度发展的结果。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的私学传统,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从孔子创立私学到诸子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从汉儒的精舍讲学到魏晋名士的清谈风度,都表现出私学教育特立独行的特点。但是书院的出现,就是官学系统之外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依靠朝廷而设立,它的建立者往往没有官方教职,因此在书院聘任山长、选择学生方面拥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进行遴选。

篇九: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实行书院制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

  作者:朱南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6期

  摘要书院教育以文化活动和文化平台为载体,拓宽师生间的沟通渠道,落实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对我国古代书院及其发展情况作了分析,并阐述了现代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实现书院制对大学生的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书院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

  书院是我国自唐代以来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伴随我国古代各朝代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潮流发展,体现着古人智慧的来源,同时也是智慧的结晶。从唐代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里,它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和学术发展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我们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书院及其发展概况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书院制度的出现,使我国教育事业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产生了高等学校性质的私立学校教育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书院在推进世界文明向前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书院不仅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影响深远,还走出国门,对中外文化交流、世界文明化进程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书院在明朝时就已开始移植国外,首先是在朝鲜半岛推广,尔后走向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进而在西方如意大利、美国等一些国家建立,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教育组织。

  2现代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大学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实为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仿效国外书院制,在当代大学中实施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体制。

  书院以学生宿舍区为学生文化教育的载体,旨在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文化育人环境,营造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化教育氛围,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形成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的培养模式,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广泛交往,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书院教育主要关注做人,开展通识教育、学生素质拓展、就业辅导、心理辅导等活动,主要以文化建设和非课程的形式来进行,以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合作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书院制的本质上是一种大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书院的职责大致可以定位为负责专业教学以外的所有事情。

  3实行书院制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

  3.1增强同学情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当今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不利师生接触,也容易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疏离。书院这种小而紧密的群体有利于维持师生和同学间亲密的关系,促进沟通,并培养归属感。不少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书院制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混杂居住生活,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住在一起,可以接触到更多信息,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帮助。在住宿式书院里,学生通过朝夕相处,建立深厚的情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会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难得的经验和珍贵的财富。

  3.2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书院为学生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集中在书院居住、生活和管理,让学生们从生活中体会文化差异、感悟包容、平等这些现代理念对思想交流、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凝聚学生的归属感,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有利于形成集体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与人相处之道,促使其学习自律管理、自主行动、自我成长,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书院制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整体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气质。

  3.3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院是学生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强历练的生活社区,是传承和弘扬交通大学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学业辅导、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平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书院承担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学业辅导、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书院环境与文化建设等职责,侧重于基于坚实学业基础之上的与学生全面发展相一致的思想引领、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实践锻炼,系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道德伦理、职业谋划、人际交往、组织领导和社会环境适应等能力,培养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领袖人才。

  参考文献

  [1]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邓存瑞.略论中国古代书院及其教学[J].武陵学刊,1996(4).

  [3]杜丽娟.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与现状[J].教育与职业,2010(6).

篇十: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从书院制的历史发展看现代高校书院制度

  【摘要】书院是我国古代融教育、讲学、议政、藏书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学生培养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解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典型形式——书院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了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并通过列举书院制在现代高校形成和发展的实例,指出了书院制实施对高校的意义所在。【关键词】书院;历史进程;高校;一、书院制的历史发展进程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它发端于唐,规制渐备于五代,极盛于宋元明清。书院之制,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用以补充府、县、厅学的不足。它的创设,或由官方拨款,或由民间捐助,为一方文教的中心。其要旨在“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为国家培育输送人才。书院最初是以藏书、校书机构的形式出现的,其主要职能在于满足皇家收藏图书的需求,唐代中叶建立的丽正、集贤书院即是典型。因而,这一时期的书院是作为国家图书馆性质存在的。但社会需求改变了书院的性质,使之向教育机构转变。唐末五代之际,由于战争及政治的影响,官府无法为士人提供足够的求学之所。而统治者实行科举取士,士人对获取应试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在这种背景下,,为获取应试知识,士人纷纷隐居山林藏书、读书,以弥补官学荒废之不足。在长期的隐居读书期间,某些学有专长的隐居者被尊奉为师长。不仅如此,有不少学识渊博的士人在隐居读书的同时,还结庐教授生徒,并以书院或者书堂来命名这种读书或者讲学场所。至此,以书院命名的这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已初露端倪。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书院从藏书机构转变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推动力,而此时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满足朝廷选拔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作为教育机构性质的书院产生的逻辑基础是通过人才培养以满足朝廷为主导的社会需求。赵宋王朝建立之后,通过给予科举及第者相当丰厚的精神和物质回报,导致士人阶层急剧膨胀。然而,无论是国子监还是地方官学都无法满足士人的求学需求,大批渴望获得儒家经典知识的士人只能徘徊于官学教不修,在官方的支持下,五代时期几乎损毁殆尽的书院又纷纷被修复,并且出现了创建新书院的热潮,涌现出诸如白鹿洞、嵩阳、岳麓、石鼓、

  1

  睢阳、泰山、茅山等著名书院。书院的人才培养职能较唐末五代也有更加充分的发挥,甚至有取代官学之势,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人才培养机构。南宋时期,通过人才培养来满足朝廷对治术之才的需求在大多数书院中得到延续,南宋后期不少书院更是直接教授科举之学。宋代是通过科举取士这一文教政策来引导书院按照统治者意志发展,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使书院的学术创新还有一定的空间。元代朝廷的书院政策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按照官方的需要培养人才成为元代书院的主流,也就是说满足社会需求成为元代书院发展的主要逻辑。明清时期在统治者的控制与笼络下,为朝廷培养人才在书院发展过程的地位进一步上升,甚至成为支配书院发展的唯一逻辑,书院也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即成为培养治术之才的工具,其一切活动都以科举为主要目标,发展学术在书院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式微。应该说,随着统治者的意志通过人才培养越来越多地在书院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使得书院的工具性愈来愈明显。这样,人才培养就逐渐从书院存在与发展的主要逻辑演变为限制书院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代古代书院制度早已随着科举制的覆灭而消亡。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多极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高校日益融于不断开放的社会中,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寻求着发展机遇。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正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仿效国外住宿学院,实施的一种新型学生管理体制。它主要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实质上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如今,“回归”的书院制,涵义显然不同于古代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独具特色,从创校之日起即卓然独立于港内高校,复旦、西安交大率先在大陆掀起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现行学生管理格局,引进书院式学生管理。二、我国高校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原因分析1、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外来各种思想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已经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资源的共享更是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

  2

  颠覆性的影响。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和同学、教师的交流更多地依赖网络,很多时候已经成为网络人了,甚至连交作业这样的基本工作也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大学生轻视传统教学手段,渴望有一种和网络时代配套的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出现。大学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始出现管理思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拐角。随着扩招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大学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大学的身份也发生了称呼上的变化,大学生已经由以往的求学者变成了如今的“消费者”和“顾客”。尤其在一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学生称呼教师为老板已经成为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事实了。家长出钱,学生消费,花钱才能受到教育,这种心理促使如今的特殊“消费者”对作为“工厂”的教育机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们关心自己做“股东”的工厂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正是有了这类经济关系的变化,大学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仅由管理者说了算,教育的提供者(高校)与消费者(大学生)之间的对话与冲突越来越多,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社会不可能取消正规教育,因为“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为年轻人获得一种经验开辟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到这种经验的”所以,在新情况下谋求新的出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2、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本身存在弊端。目前,我国各高校大都采取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即便是实行了学分制或者说完全学分制的高校,采取的也是这种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生需求的变化和增多,使原有的这种学生管理体制的弊端不断呈现。比如学生管理理念、学工队伍以及延续了多年的科层管理模式等这些原本的骄傲在如今的形势下都成了弊端。首先是学生管理理念。“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长期以来,高校已经习惯了只要不出事就好,过分追求服从甚至是盲从,忽视学生的具体需要以及情感体验,这种管理的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以往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理念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高校实施扩招后,大学生的来源已经变了,不再是单一的了,来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生要求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呼声也越来越大。一项调查表明,73.67%的学生

  3

  认为自己应该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过程,30.63%的学生表示希望参与讨论,23.95%的学生表示希望知道详情,23.31%的人表示希望有权监督学校的管理,17.90%的人希望对学校管理能够有权决定,只有4.22%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参与。其次是学工队伍。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流动性强,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人数少,待遇低,社会地位也比一般教师低,很多人不愿意干这份工作,等等,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瓶颈。在传统高校,尽管学工队伍相对稳定,但学工队伍里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并不是真正认同,而在想方设法转岗,没有受过正规思想工作教育的从业者比比皆是,这使学工队伍本身显示出一种劣势。同时,辅导员工作任务量大、烦琐,也是这个岗位本身的一大特点,教育部规定每150~200名学生配备一位专职辅导员,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一个辅导员带500~600名学生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每个学生一张课表的情况下,辅导员工作量之大、任务量之重,非亲历者难以体会,这导致他们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使得学生更是怨声载道,不满情绪日益增加,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就更突出了。最后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科层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少民主参与和监督。当前,我国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以科层制为主,学生管理也是如此,形成了一套上至学校党委下至各院系党委、辅导员的科层制管理体系。教学班也是从班长到最后的寝室长都实行科层制,这种管理体制,在原有的体制下没有太大的问题,它能够适应以往高校的需要。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或者说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发言权,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座谈会徒有虚名,谏言纳策更是一个形式,学生对管理失去兴趣,不再愿意参与其中。这种缺乏监督机制的管理体制,已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以及高校特点格格不入,显得举步维艰了。二、书院制在现代高校形成和发展的实例1、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香港中文大学是在中国香港地区唯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等学府,书院制是香港中文大学创校至今的悠久传统。按成立时间先后,分别有新亚、崇基、联合及逸夫书院。最近几年在中国内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大一向十分重视书院制,书院所提供的亲切环境、通识教育和非形式教育,对培育优秀同学非常重要。”

  4

  刘遵义校长总结出了香港中大书院的特点,即通识教育、非形式教育与亲切的外部环境。香港中大的通识教育由各书院承担,学校只负责教学活动,同时各书院通识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实行了以“非正式通识课程”为载体的书院通识。同时把非形式教育作为实践教育的主渠道,有正式教育无法达到的功能,它强调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香港中大各个书院都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书院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并都有自己的管理章程,用来规定书院各机构的职权范围。服务设施完备,为同学们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学习与休闲空间。2、复旦大学的书院制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成立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复旦学院。学院首创四大书院,它们分别以已故老校长的名字命名,即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各书院根据专业、国别地域、民族远离原则编班和安排学生宿舍,以后每年入学的新生都要首先进入“混编”的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文理综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改变了过去以院系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模式。新书院既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交流思想、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树立集体荣誉感的平台。新书院作为学生的住宿点,不仅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人交流思想、施展才华、开展各类活动和进行通识教育的地方。复旦大学的4所书院都是清一色的老建筑,正门有匾,室内挂有字画,目的是制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奋力拼搏。复旦大学的书院也开设了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党建工作室、大学生导航中心以及意义深刻的学样拓展中心。每个书院都设立学生工作小组,大概每个书院只管理十个左右的班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彰显个性,复旦大学专门设计了别具特色的院服,学生穿上院服后对自己所属书院的认同感更强,归属感也更强。3、西安交通大学的书院制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的雏形最早始于2005年10月成立的“文治苑”。2006年9月,彭康书院的成立标志着书院制在西安交通大学正式推行。西安交大的彭康书院由4栋相邻近的学生公寓组成,设院长、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并配有若干常任导师和兼职导师。彭康书院对入住学生的作息时间、宿舍卫生、个人行为与礼仪规范作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学生早上统一起床出操,晚上统一熄灯。同时,还给每个学生制作了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方面评分的品德操行卡。在

  5

  彭康书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又先后成立了文治、宗廉、启德、仲英、励志、崇实等书院。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说,西安交大设立书院,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的大学书院制,而是赋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在本科期间不仅是专业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书院的学生和主人,参与书院的自主管理。书院倡导的是一种文化,用爱心和善意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西安交大的书院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校园生活制度、建设温馨活跃的校园生活氛围、开展科学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对学生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公民素养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除了上述高校之外,华东师范大学于2007年也专门组建“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实施书院式管理,为这些学生建立相对集中的学习和生活圈子,促成其共同的教师职业信念与价值观。还有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拟施行书院制,后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三、书院制实施对高校的意义1、书院制度是真正实现通视教育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书院名儒学者治学注重求实、创新,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儒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私人讲学,培养通才”是我们传统教育中最有价值、最值得保存的先例。至于书院制度,则是真正的通识教育。书院才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小班教育,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一起讨论问题、启发式教学等等。相对于以往的学院制,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利于相互交流,增进集体合作氛围;另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地强调个性发展,而缺乏集体协作精神,书院强调更多的集体与统一活动,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而这实质上也就具有了‘补课’的性质。2、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

  6

  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书院制模式是高校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效途径。所谓“全员育人”,一是指育人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导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帮助,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书院生活;二是指所有教师都有育人的义务和职责,都要参与进来。如香港中文大学明确规定教授要有10%的工作量用在书院上,以指导学生。复旦学院为保证“通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调动全校教育资源,成立了由学院专职导师、特邀导师和班级兼职导师组成的导师团,承担指导学生日常学习、课程修读、具体选课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的重要任务。4、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之一就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很高的贡献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生管理的目的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学生管理理念、模式、制度、措施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的书院制,以通识教育为依托,打破专业界限,为不同学科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创造条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品格养成,造就创新型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5、有利于大学组织文化的形成,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大学组织文化蕴涵着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是大学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下,大学组织文化得到全面体现。香港中文大学的四大书院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复旦大学的几个书院位于复旦主校区的中心地段,是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令人有怡然自得之感。中国古代的书院即多建在环境优美之处,陶冶学生身心。书院配有休闲娱乐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适宜的文化环境。而且书院多以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和对学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的名字命名,以使学生铭记学校历史,继承学校优秀传统。每个书院均有各自的院徽、院匾、院训楹联、院旗、院歌、主题色和印有学院Logo和代表书院颜色的院服,构成具有书院特色的文化标识系统。逐步形成的书院精神和书院文化,增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凝聚力,进而增强了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书院内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生性格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形成了制度性约束。

  7

  【参考文献】[1]李兵.书院:在限制与自由中绵延千年——论书院的发展逻辑,2007,(5)[2]李翠芳,朱迎玲.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及原因追溯,煤炭高等教育,2009,(5)[3]王鸣琦.书院制回到高校——西安交大彭康书院见闻,陕西日报,2007,2[4]矫圆圆.书院精神的当代诠释,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9[5]李翠芳.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的新探索,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6

  8

篇十一: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在开讲之前必须由山长副讲亲自带领全体学生到大成殿向先师神位四拜然后到讲堂由引赞喊登讲席山长副讲登上讲席后引赞喊三肃揖行礼后山长副讲进茶进茶讫引赞喊鸣讲鼓击鼓三遍诸生肃静听讲山长副讲各拈讲四书五经中的一章并申饬规约

  浅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

  1900年梁启超所写散文中这样写道,“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少年的强与衰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与衰,然而少年的强衰取决于少年接受的教育。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在教育方面,从远古时期的实践教育到诸子百家到宋代书院教育再到清末的民主教育,中国从没松懈过,虽然各个时期都有利弊。在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最重要,而古代的书院教育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教育制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学校”在古代被称为书院或私塾,而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而初盛于宋,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一千年。书院的组织管理形式和教育教学制度、方法等方面跟官立的太学、郡县学不同,它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不过那时只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所以,书院又可分为官方设立的书院和私人创建的书院。官方设立的书院在我国古时历代都很注意书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并设立专职官员来管理这件事,到了唐代,这种校书和藏书的地方才改称为书院,其主要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负责举荐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供皇帝选用和参考。私人创建的书院大多是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志书所记,“书院”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私人讲学,后经官方提倡、赞助逐步形成为书院制度,成为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初成立时,组织很简单,它的主持人既要负责书院的组织管理,又担负书院的主要教学工作,一般没有其他管理人员和机构。书院主持人的名称,各朝代、各地区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朝代、同一地区也不完全一致。最常见的有洞主(或称主洞、洞正)、山长、堂长、院长、教授等名称。规模大些的书院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助教等职,协助山长工作,后来又逐渐增设了其他一些管理人员。比较有代表性的书院组织机构,全员管理人员多数由学生中择选,或学生轮流担任,专职教学和管理人员很少,而且有些职务明确规定“不称职者更易”,或“按季更易”的办法。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很少,学生参加管理,这是书院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一个特点。书院的发达同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元、明、清各代书院大部分都是研究和讲解理学的书院,所以理学家提倡的儒家经典也就成为一般书院的主要教材。理学家特别推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又特别重视《诗》《书》《礼》(包括《礼记》和《周礼》)《易》《春秋》,称为“五经”。一般书院都是先读“四书”进而再读“五经”。“四书”、“五经”是历代书院通用的基本教材。除“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外,宋、明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也都是书院的重要读物。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记录程颐讲学言论的《明道血案语录》和《伊川语录》等。书院的教学除教师讲授外,特别重要的是学生自学,一般书院都很重视指导学生读书和自修。书院的课程有这样一些特点:以理学家推崇的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特别重视理学家解释、阐发儒家经典的著作;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并重,特别重视学生自己读书和自我修养;读书和行为修养并重,学问道艺与适应科举要求兼顾。在学习程序和读

  书方法上重视循序渐进、精读与博览结合,因而比较灵活实用。书院的学规是书院教育的总方针,它规定书院的培养目标,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以及书院生活的一些基本守则。最初比较概括、抽象,以后陆续发挥、补充,有的订得相当详细、具体,尤其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都十分明确和严格。书院制定学规是受了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和启发,尤其是在精神上受到的感染更明显。第一个系统完整的书院学规是南宋朱熹制订的“白鹿洞规”,这是南宋以后,里带书院共同依据的总学规。“白鹿洞规”概括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称为封建社会教育的共同原则,一般官学也常采用。从书院的学规中可以看出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明确规定了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的具体的要求。当然其中有许多封建道德观念和对学生的体罚压制等。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标志。讲会制度产生于南宋时期,明代中叶之后最盛,直到清初仍很盛行。中间元代、明初和清代的大部分书院由于官学化的加强,讲习的科目多属制艺举业,讲学活动几度受到影响,讲会制度不发展,从而也就失掉了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特点。书院的讲会开始于南宋朱熹兴复的白鹿洞书院。讲会有宗旨、规约、组织,有规定的日期和隆重的仪式。从书院讲会的规约、讲会的组织和讲会的仪式来看,讲会超出书院讲学的范围,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学术集会,使书院的教学和社会上的学术活动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书院的讲会有一定的仪式,除平日讲学重视仪式外,开讲仪式更为严肃、隆重。在开讲之前,必须由山长、副讲亲自带领全体学生到大成殿向“先师”神位四拜,然后到讲堂,由引赞喊“登讲席”,山长、副讲登上讲席后,引赞喊“三肃揖”,行礼后,山长、副讲进茶,进茶讫,引赞喊“鸣讲鼓”,击鼓三遍,诸生肃静听讲,山长、副讲各拈讲《四书》《五经》中的一章,并申饬规约。讲学时,堂长在讲席后设几一,凳一,纸笔墨各一,敬书而藏之。讲毕,进茶,诸生谢教,引赞喊“三肃揖”,山长、副讲就馆燕息,诸生退出就舍肄业。这是初讲仪式。平日,学生有疑义,先询问经长或学长;不能解决再问堂长;不能解决问副讲;仍不能解决最后才请问山长。按次请教,不能越级。山长、副讲初至时,还规定有初至礼,全体学生必须出院迎接,并顺次到大成殿和先贤祠,以后师生再行相见礼,进茶,生徒肃立听训诲,讲后,布席,进酒肉,席散,山长、副讲就馆。书院的这些仪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礼仪教育的一种手段,虽对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有一定的作用,但太繁琐,不免流于形式。综上所述,书院在教学上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第一,书院是一个教育和教学机关,又是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和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和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立了“讲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尽管这种“争鸣”还受到种种限制,但较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般学校教育却自由得多。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一个书院有有名的讲者在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或远地慕名而来的学子都可以听讲、求教,而且受到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的安排照顾,打破了一般学校关门教学的风气,有利于学术交流。第四,书院的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学优

  越得多。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中国教育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这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中形成的。书院制度始于私人教学,以后也多属于私人教学的性质,主讲书院的名师热心教席慕名而来的生徒能虚心求教,所以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也就体现得更为充分。

篇十二: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第七章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9月),清廷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存在了一千年多年。它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书院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教育发展所做伟大贡献之一。

  第一节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时兴时衰,走着曲折的道路。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探讨其兴衰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阐明书院制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封建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说,倘若完全离开了书院的研究,那么要弄清唐以后,尤其是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文化学术思想史,都是相当困难的。它所形成的特色和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起源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唐朝曾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昌盛。从文化角度讲,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书籍的普遍印行,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唐代,官府所藏书籍已有明显增加,为此不得不为藏书而开“乾元院”。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便是书院之名的最初例证,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藏书和校书的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藩镇割据、连绵混战的时期,这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学校荒废,文化遭到破坏。于是,许多人为避战乱和保护优秀文化,远走较为安定的穷乡僻壤和山林之间,以耕读为业。他们在个人治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家塾式的教学场所。同时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隐居读书,创办了个人读书治学的书院。这些书院逐渐也开始授徒讲学活动,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便出现了。

  二、宋初著名书院

  统一的北宋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立国之初,统治者还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兴学设教,所以官方转而支持正在发展中的书院,给予他们以部分经济上的资助,这样,四海之内,儒生多设书院,在这些书院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等为最著名。它们大都设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虽然其规模还都不大,组织机构也极为简单,活动内容也较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确立,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宋初书院的兴盛状况为时很短,便由于宋王朝大力提倡科举,尤在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中渐渐冷落下去。在范仲淹、王安石发起的“新政”、“变法”运动中派生出的这三次兴学高潮,重点在振兴官学,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又大力推广胡瑷的“苏湖教法”,

  1

  规定士子须在官学三百日方能应举等办法,特别是王安石制定的“三舍法”从而将养士和选士结合起来,并归于学校,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整个宋代又一直很重视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得第者的待遇,这些都极大地刺激着潜心于山林之中的书院人,于是很多人纷纷出山,或就读于官学,或在官学任教。这样以来,北宋书院在短期兴盛之后必然归于沉寂,其间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三、南宋书院的发达

  由于书院制度是在宋代才逐渐形成,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书院,特别是南宋书院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印书藏书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独特的书院特色,加之朱熹亲订《白鹿洞书院教条》,使书院教育进一步制度化、正规化。南宋书院堪称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偏安江左的南宋,内忧外患,从中央到地方虽都勉强设学,但由于国力的衰微,学校大都有名无实,于是,以私人为主体的讲学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使书院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一时期,不仅书院的数量多,规模大,且组织更加严密,制度也趋于完善。由于活动内容的丰富又有深度,使得官学中的优秀者,还常常到书院作进一步研修。南宋书院的昌达虽有其政治经济的原因,但从更更直接的方面来讲,它的昌盛实和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受了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推动。

  我们知道,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长期以来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并在发展中渐渐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意识里面,但这有一个过程。先秦的儒家,以其自身人文思想的独特说服力,成为当时的“显学”;汉王朝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使儒家表现为经学,儒家经典经由董仲舒等人的重新解释而成了中国人的“圣经”,但就在此时,佛教传入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得以兴起,等到离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玄学思潮又成了一种时尚风气,这使一直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哲学面临严重的挑战,在玄、儒、佛、道的相互斗争中,儒学的地位大大削弱。当然,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趋势最终经过唐代的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在宋代便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杂揉有佛道思想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在新的儒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宋时的许多学者,如二程、张载等对其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最终由朱熹总其成。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为了大力宣扬理学,纷纷创建或主持书院,以作为他们的阵地。位于庐山之上的白鹿洞书院,原是唐人李渤兄弟读书的地方,但在五代时期发展成以李善道为洞主的白鹿洞学馆,北宋建立后,又演变成颇具影响的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时,为了扩大儒学影响,发展地方教育,曾上书申修白鹿洞书院,并请为其题额、赐书,获皇帝恩准后,书院便在朱熹的直接关注和督促下得以尽快兴复。

  为了真正重振白鹿洞书院,朱熹还招纳各方学者来此讲学,并亲自参与组织和管理,直至亲临讲堂授课。特别是他还为此书院拟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这一在理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封建教育的总纲,不仅对白鹿洞书院,而且成了其它书院,以至成了各级各类官学的办学宗旨,且它的影响还持续到后来几个朝代,兴复后的白鹿洞书院,为而后几百年各学派建设书院树立了样板。

  四、元代书院的初步官学化

  蒙古人统治的元朝诞生后,这使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们除不愿做元朝的官外,也不肯在元朝设立的官学任教,甚至都不让其子女入官方的学校。对此,元朝采取了承认和提倡开办书院这一较为灵活的政策,用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元代书院较前代又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此时,书院不仅数量有所增加,分布更加普遍,且由于吸收了一批南宋著名儒师及其门生,使得元时的书院质量也比较高。当然作为存在有民族防备心理的蒙古族统治者,却逐渐对书院的师资任用、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等加强了控制,并通过笼络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来影响整个学术界的办法,加强思想钳制。这些来自官方的限制,使书院在元朝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官学化倾向,书院的特色被大大削弱了。

  2

  五、明代书院的由衰到兴

  明代的书院时兴时废。明初,由于重视文化建设,士子在官学待遇很优厚,科举前程也极为荣崇,使得很多人已不再热心于书院,除沿元制旧设立了洙泗、尼山二字书院外,此时,书院的总态势是衰歇的。直到明中时,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外交往的扩大,统一思想的被打破,于是,思想领域内的自由讲学之风兴盛,书院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王守仁、湛若水等人为了反对理学、宣扬心学思想,所到之处,必建书院,这对当时书院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明后期书院曾遭遇四次被禁毁的厄运。发生在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十七年(1538年)的两次毁书院举动,主要是当权者针对王守仁、湛若水反理学的心学思想而发动的,此次虽力毁力禁,但终未能如愿,反倒办得更多。发生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书院被毁事件,虽然作为发动者的张居正出发点是好心,即想借此举统一思想,加强官学,发展教育,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失是一个错误的方针,所以虽禁犹存,三年后,由于他的死,所禁书院也都陆续恢复了。但由宦官魏忠贤一手制造的时代第四次禁毁书院行动,虽其矛头主要指向东林书院,然而在客观上却使天下书院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六、清代书院的繁盛

  清初,为了消灭汉人复国情绪的漫延,压制舆论,统治者对文化教育采取了抑制的政策,此时的书院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不久,清政府对书院由消极的抑制转为积极的控制,使元以来逐渐加强的书院官学化倾向发展到极点。这时的书院设于省会,并完全为封疆大吏所控制,其经费也由政府拔给,其师生也全由官员选任,书院彻底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权,和官学相差无几。特别是在发展中,很多书院就如同官学一样,成了科举的附庸,官员的养成所,进而彻底背离了书院开初的宗旨。和封建教育的其它形式一样,书院最终也为近代教育新体制所取代。

  第二节书院制度与中国传统教育

  纵观书院发展千年史,虽然它曾以其自身的特色,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层次领域内,为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在其日趋官学化后,也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然而,书院终究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它有助于我们弄清自唐朝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历史发展状况,而它的影响又不仅在中国,更波及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充分显示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书院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研究表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及促进文化的进步与更新,都有赖于教育。书院作为我国传统教育中一个富于特色的部分,它对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也就是说,书院正是在宋代理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趋于发达的,而书院的昌盛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理学的发展。具体来讲,理学于北宋始奠基,书院也在北宋才正式成一种教育制度;理学发展到南宋而大盛,并逐步成熟,而书院也以南宋为最昌达,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初,理学无生气,书院也处于衰歇状态;等到王守仁、湛若水所讲之“心学”兴起,书院又为之一振。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南宋时期,此时理学由朱熹集其大成,但这是经过相互论争后才确立的,其间书院对它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想当初,在未形成完善的理学时期,学派林立,各派纷纷创办书院,借以宣扬自己的主张,扩大其影响。例如,湘湖学派的代表人物胡安国创办碧泉书院,张栻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朱熹创建云谷、寒泉、武夷等书院,兴复白鹿洞书院;心学代表陆九渊创建象山书院;“金花之学”

  3

  代表吕祖谦创办丽泽书院等等,在书院这块土地上,著名学者传播自己的主张,发展各自的学派,并致力于培养本学派的继承人,以使其思想能够持续和长期发展下去,特别是以不同学派所标榜的书院,又通过“讲会”,展开相互的论争,这不仅推动了整个学术的发展,而且也使各个学派逐渐走向成熟,更加完善。由此可见,书院作为思想交锋的阵地,其意义是巨大的。

  二、书院的产生使中国古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在我国,教育形成为一种制度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而在殷周时代,我国的官学已初具规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了,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以后,中国的教育便一直沿着“官学——私学”的双轨模式发展着。然而,自宋以来兴起并逐渐得到发展的书院制度,又以其特有的风姿,给中国的教育制度增添了新的光彩,使我国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书院就其渊源来讲,是在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私学,虽则在发展的后期,书院日益官学化,但和官学也并非一回事,这样,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游离于官学和私学之外,取官、私学之长,避官、私学之短,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于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领域内,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我国教育在较高层次上连续不断的发展,并为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园地。

  书院特点和优势集中体现在它的组织管理上,这就是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很少,学生参加管理等,这在教育制度史上,是一个组织性与灵活实用性相统一的好经验。而体现着书院教育总方针的“学规”的制订,又使办学宗旨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这是书院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逐渐趋于成熟的具体例证,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三、书院的发展使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更加丰富和进一步深化。

  在古代的官学、私学教育中,其内容和方法都严格受制于政治的需要,教育始终未能从政治中独立出来。书院的建立,在客观上加快了教育自主、独立的进程,这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为了发展其个性的需要,同时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把教育办好提供了良机。在古代书院,师生受科举的影响较小,他们致力于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深入地思考问题,汇集了许多较为“纯净”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勤奋努力和实践探索下,我国古代在教育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进一步深化。

  昔日的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坚持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基于此,读书便成了书院一切工作的重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己读书钻研,教师则把主要精力用在编写供学生阅读的学术著作,以及总结读书经验和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上。例如,朱熹退居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时,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撰写和编次了二十多种颇具影响的著作,如《论语要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近思录》等,成为他的理学思想体系成熟的时期。其中,《近思录》是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研讨编写的一本理学入门书,它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而且是书院传授理学思想的基本教材。尤其是朱熹编订于书院的《四书章句集注》,后来成为各级官学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不仅如此,朱熹还在总结前人和自己读书经验的基础上,对“读书之要”作了诸多论述。朱熹死后,其弟子程端礼荟萃朱子平日之训,开节其要,定出“朱子读书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大大地丰富了关于学的传统理论。

  四、书院的官学化及其后果

  令人遗憾的是,书院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趋于官学化,这是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产生的书院的“悲剧”之处,因为它严重地削弱了书院本来具有的特性。

  在宋代,书院就曾受到政府的资助,但其官学化到元代才真正形成,并成为这一时期书院发展

  4

  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元政府曾对书院的师资任用、组织管理以及经费等加强了控制。书院的官学化在明代进一步加强,很多书院由最初的民办逐渐变成官办,主要活动也由起初的旨在研究问题转化为学习举业,特别是书院本身也受到了科举的严重影响。到了清代,书院全由官方开办于省会,除个别书院外,绝大多数和官学相差无几,政府全面掌控了书院发展的方向,至此,书院的官学倾向已达到极点,书院制度可以说已名存实亡。

  书院官学化后,虽然由此可获得稳定的经费和官府的有力支持,甚至在数量和规模上比以往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这却是以牺牲书院的自身特点、背弃其开初的宗旨为代价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与官学化相反,其中也有许多人一直恪守或力图恢复书院的本色,即使在官学化发展到顶点的清朝也不例外,如这一时期的学海堂、沽经精舍就是较典型的例子。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书院制度无论官学化程度有多高,但它仍是书院,而绝非官学,政治压力并不能使它们从根本上失去特色,作为书院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它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和深远。

  第三节书院制度的突出特点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书院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其兴衰命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它作为官学的有益补充,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它长期以来所积累起来的许多丰富经验,以及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显著的特色,对于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科举教育和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书院是相对独立、自主的教育机构

  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书院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的私学表现形式。所不同的是古代书院较一般私学来讲,规模比较大,并有较完备的规则,较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稳定的管理体制。它们虽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甚至朝廷的支持,但却并不属于官学,也并未列入政府的教育体制之中,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之外的独特的教育机构。

  具体来说,书院大都是在私人捐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历代书院基本上都较为自主,有极强的独立性。即使在书院官学化之后,很多书院也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性,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事实上也不可能过多地涉及到书院内部的一些具体事物。也就是说,古代书院之所以称其为书院,正在于它的这种相对的自治性,也正由于此,书院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有学派、有大家,各具特色,是书院最突出的特点

  书院在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学术中心,一个书院就代表了一个学派。比如在南宋,最有影响的理学家朱熹,他为了在思想上援佛入儒,排斥异端,完成其新儒学体系的建构,就充分发挥了书院的作用。他每到一地或修建书院,或读书讲学于书院,或为书院题额作记。据不完全统计,和朱熹有密切关系的书院就有三、四十所,特别是他兴复和更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之后,以此为起点,我国古代书院便开始兴盛起来。

  与此同时,在象山书院讲学的是“心学”思想家、教育家陆九渊,他在书院讲学的这段时间,正是他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在明代,由于王守仁、湛若水讲学于书院,从而推动了当时学术的进步,也使书院数目大增。王守仁一人开办的书院就有龙冈书院、贵阳书院、濂溪书院、稽山书院等数家。他死后,其学生又纷纷创设书院,进一步扩大了“王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使书院成了当地的学术中心。

  又由于古代书院大多系私人或地方开办,故能以其条件之不同,因地、因师确立本书院的办学方针,这样在历史上便形成了诸多风格不同的书院,每个书院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朱

  5

  熹主持的书院是讲理学的;陆九渊的象山书院却着力宣扬心学思想;但颜元主教的漳南书院旨在兼容并包,以讲求实学为主;而东林书院则致力于裁量人物、讽议朝政,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等等。可见,着力促成学术民主气氛的形成,大力培养和鼓励创新的意识,使不同理论观点能展开讨论和实践,是书院在科举时代最为与众不同之处。

  三、书院有较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书院之内有学派,导师一般都是德高望重、学有专长的大家,所以书院的学生大都是慕名远道而来。这样,即使书院不可能给予他们什么“出身”和“功名”,但书院仍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书院导师是十分敬重的。

  书院师生之间关系良好融洽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书院是盛行择师选生之制,师生各遂其愿,因而易于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古代书院,生徒一般都不太多,师生接触频繁,了解较深,许多学生跟随老师几十年都不愿离去,足见师生之情甚笃。即使时间短,但也由于倾慕在先,师生以诚相感,往往一日为师,便终身不忘。

  如此在古代书院里,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师生之间各以其自身的凝聚力建立了情深的良好关系,学生对老师衷心至诚,尊重有加,老师对学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师生之间象“程门立雪”那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可以说从生养死葬、日常生活,到学术师承,都有极感人的事例。例如朱熹死时,其学说已被打成“伪学”,但数千名弟子仍为其送葬。陆九渊噩耗传出,门人奔丧亦有千人,个个扶柩痛哭。

  四、书院教学活动的多形式

  古代书院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了起来,书院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导师除讲学外,主要从事研究和著述,他的许多思想见解都是通过自己的著作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都在自学、自行钻研、自行理会以及在相互切磋中提高。此外,书院的学活动还往往通过游历、访学、参加讲会等来完成。从总体上来讲,以自学为主是古代书院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书院大师们直接面授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个纲目,其余均由生徒自行体会。古代书院这种自学、自求、自得、重在启发诱导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第四节“洞学科举”

  从性质上讲,蒙学和书院在古代都不属于科举学校系统。但明成化年间,一些士大夫和理学家,为了救治科举和官学的弊病,大力提倡书院,至嘉靖年间,明代书院逐渐兴盛起来,自由讲学之风大振,但这却为专制的明王朝所不容,曾四次下令禁毁书院。特别是天启年间,顾宪成、高攀龙等利用东林书院讽议朝政,激发了读书人的政治热情,引起阉党魏忠贤等的极度恐慌,大肆杀戮“东林党”人,殃及天下书院,于是幸存的书院只能以讲习举业仕进为主,否则就无法生存。就在这时,根据江西白鹿洞书院主持人李应昇的建议,朝廷允许每逢乡试之年,由书院保送若干名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所谓的“洞学科举”。“洞学科举”即就是分配给书院若干个参加乡试的名额,或者朝廷允许书院保送若干名学生直接参加乡试。按规定,当时白鹿洞书院有8个名额,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可保送42名学生。从此,书院便被完全地、直接地纳入到整个科举体系之中。在清代,除少数以研习理学和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外,大多数书院以考课为主要办学目的,书院成为登科入仕的训练场。

  一、书院因科举而兴

  一般说来,初步形成为制度的宋时书院“在很大程度上拒绝准备科举考试,而提倡新儒学的自

  6

  我修养。”那时,“许多学者对官场和科举生活的奔竞庸俗之风感到厌倦,进而退隐到僻静的新儒学书院中去。而这些书院一般位于乡间的风景胜地,他们在那里可以修养品性,努力“扩大知识。”①南宋杰出教育家朱熹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奔竞之风和官学完全沦为科举附庸的现状无不感慨地说:“今之世,父所以诏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师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学,舍科举之业,则无为也。”②而“大抵科举之学,误人知见,坏人心术,其技愈精,其害愈甚。”③

  在朱熹看来,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改革必须与培养人才的学校改革配套进行。然而,“熙宁以来,此法浸坏。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士之有志于义理者,既无所求于学,其奔趋辐辏而来者,不过为解额之滥,舍选之私而已。”他说:“古之太学,主于教人,而因以取士”,关键是要有“真可为人师者”任教官,才能吸引天下之士不远万里来求师之,其“游太学者,端为道艺,称弟子者,心悦诚服,以便于弘扬古法之遗意。”④

  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谈到书院起因时也说:“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⑤也就是说,鉴于国子监和府州县学多近于科举,不足以满足学者之愿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别辟一种讲学机构”⑥来实现以朱熹为代表的一大批儒生士大夫道德理想主义文化价值观。而这是官学和科举所无法做到的。

  于是,南宋的书院多数便以反对科举相标榜。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就劝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也不要一味地只想着做官,更不要过于追逐功名利禄之事。他劝导学生求学问“毋以今日学校科举之意乱焉”,使学生明白单纯追求“学校科举之教”的害处。⑦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后所写的跋语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⑧也就是说,朱熹反对专以辞章之学和追求声名利禄为务,主要是想依托书院,研究学术、涵养性情、居敬穷理,以达致超凡脱俗之境界。并作诗云:“青云白石聊同趣,霁月风光更别传。珍重个中无限乐,诸郎莫若羡腾骞。”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自得和情趣上的相悦。

  但明代,非学校不能应科举,这是对书院的重大打击。柳诒征在《江苏书院志初稿》中说:“明初教士,一归学校,讲学书院之风一变,其存者徒以崇祀儒先耳。至正德而渐盛,嘉、隆、万历,所建尤多。”⑩正因为如此,书院从元初至明正德年间,大约沉寂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新建书院屈指可数,甚至一些宋元时期著名的旧书院也渐渐败落了。如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书院经元末丧乱之后,殿堂斋舍周围树木杂草丛生,全部建筑仅存枕流、灌缨两座小石桥,书院内外一片荒凉。

  到了成化年间,科举独重八股,科举制度开始显出衰败的趋势,弊端日益明显。士子只读程墨房稿,“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贵”,“而他书一切不观”,“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者,举天下而为十八房之读”,“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11这些胸无点墨的读书人贿买、钻营及科场作弊的功夫却是一流的。国子监生的资格可以用钱粮买到,乡试、会试之后可以买通考官优先录取自己。至于在科场之内的作弊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怀挟、倩

  ①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发行1995年初版,第135—138页。②《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同安县谕学者》。③《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宋容之》。④《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九《学校贡举私议》。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⑥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75页。⑦《朱文公文集》卷七九《衡山石鼓书院记》。⑧《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⑨《朱文公文集》卷七《白鹿洞讲会次卜丈韵》。⑩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第4期。11《日知录》卷十六《十八房》。

  7

  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不一而足。科举制度腐败到这种程度,哪还有人愿意认真读书?专为科举考试设置的各级官学逐步失去存

  在的价值,长期被官方和读书人忽视的书院又有了发展的机会。一些地方官看到府县学名存实亡,读书之事已成具文,便开始利用官府的名义创建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延五经师,兴教士子”,①企图让书院担当起官学的科举教育任务。成化年间,扬州知府王恕创建资政书院;南阳知府段坚创建志学书院;正德六年,河东巡盐御史张士隆创建正学书院;嘉靖初,元安州知府建龙津书院。

  到了明末,书院日益官学化,这时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更接近于地方儒学和社学,而一些较大的书院则与州县学校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不像王阳明、湛若水创建的书院那样以讲学为主,而是以组织生徒习举业为主。许多书院的山长本人就是州郡官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几乎原封不动地把官学的教学内容和考课制度搬到书院中来。成化十四年,江西提学副使邵宝改建白鹿洞书院,不但订立了严格的考课制度,甚至把南康郡学的全部官学生也一锅端到书院做“院生”。②

  可见,明代书院的发达,主要是为了弥补官学不足和克服科举弊端。或者说,正是由于官学的衰落和科举的腐败才为书院的复兴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然,理学的发展和印刷术的普及以及明代王守仁、湛若水的讲学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宋元明书院的繁荣。

  及至清代,由于统治者猜疑,文字狱盛行,原来遗留下来的以讲学为主的书院,讲学之风逐渐消失,书院掌教者大都不敢再搞讲会,转而以习帖括应科考之事为重。而统治者看到士子们皆埋头读书,获取功名,感觉到这不仅对统治无害,反而有利,于是大力倡导兴办书院。雍正十一(1733年)年的上谕就指出:“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邀誉之为,而读书应举者,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一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其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着该督抚商酌奉行,各赐帑银一千两,将来士子群聚读书,须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③

  在此上谕下达之后,各省城都纷纷建立起一二所比较大的书院,“直隶曰莲池,江苏曰钟山、曰紫阳,浙江曰敷文,江西曰豫章,湖南曰岳麓、曰城南,湖北曰江汉,福建曰鳌峰,山东曰泺源,山西曰晋阳,河南曰大梁,陕西曰关中,甘肃曰兰山,广东曰端溪、曰粤秀,广西曰秀峰、曰宣城,四川曰锦江,云南曰五华,贵州曰贵山,皆遵旨赐帑银一千两,岁取租息,赡给师生膏火。”。④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雍正中,直省皆建书院,以摒除浮嚣、杜绝流弊为宗旨,故主之者不复讲学,第以考试帖括颁布膏火而已。”继而,各府州县也都积极兴办书院,也都以应科举考试为主。如此,使清代书院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前各代,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书院专司应科举考试,才使书院得以继续保存和不断发展,并且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走上城市化发展道路。

  二、书院的科举化

  根据记载,早在作为唐人隐居读书的书院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有的是借隐居读书以博得高名,走“终南捷径”待中央及地方长官辟用,而更多的则是为了读书应举入仕。《全唐诗》卷一三三李颀《缓歌行》说:“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颖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士子十年闭门苦读的目标昭然若揭。而在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一文中所列举的200多名隐居山林寺院读书者,后来多数都出而应举,许多人还中了进士,其中有20多名宰相和一大批诗文名家。可见,科举制的兴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士人一心一意读书备考,进而使私人读书治学之地逐渐演变成为以讲学为主的书院。因此,书院因科举盛而兴,书院与科举的密

  ①《明会要》卷二六。②以上参阅史明:《明末书院的创建与毁禁》,《齐鲁学刊》1996年第3期。③《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学校考八》。④《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

  8

  切关系是与生俱来的。①在唐末五代家学性质的私人书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陈氏义门书院。据同治《九江府志》卷二

  十二记载,义门书院“唐义门陈衰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按陈崇于大顺元年订立的《江州陈氏家法》的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稍有学成应举者,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并且实施应试教育的效果也十分明显。据《陈氏学堂记》所载,自昭宗“龙纪以降,崇之子蜕,从子渤,族子乘登进士第,近有蔚文尤出焉,日逊日范,皆随计矣。”义门书院按照应试教育的形式办学,其与科举制度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②

  宋代书院主要是作为官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但由于科举制度已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书院的最终出路仍是为封建国家提供人材,书院教育家们反对的只是士人一心于举业而不顾其他,把科举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反对这种制度本身。朱熹认为,“科举不误人,人自误科举”。③因此书院从未以任何形式禁止或限制学生参加科举,相反以科举为输送人材的一条途径。

  事实上,书院即无反对科举的必要,也无限制科举的可能,因为像朱熹、陆九渊和后来湛若水、王守仁这些书院讲学大师,他们本人就是进士出身者。也正是由于他们通过科举入仕当了大官,有了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学术名望,才有可能主办大的书院,也才有许多人竞相投奔门下。若他们从未应举只是一介书生,当寒儒处士影响终究较为有限。④

  悉数起来,理学家多数都具有进士出身。程颢26岁进士及第,张载嘉祐二年登进士第,朱熹是绍兴十八年的进士,陆九渊34岁中进士,在《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一中,还收有他参加解试和省试的6篇对策文。而王守仁登弘治已未进士第。只有程颐在嘉祐四年(1059年)考进士受挫,从此绝意仕途,终身从教。但也并不反对弟子兼习举业,程颐还认为每月应腾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弟子修习举业。所以,二程的学生中考取进士的不少,如游酢元丰六年进士,谢良佐元丰八年进士,刘安上绍圣进士,刘安节元符三年进士等。⑤

  这正如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指出的那样,“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儒巨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⑥在他培养的学生中也有进士26人。⑦

  宋代书院的科举化还表现在教学内容和体制上,书院和官学趋于一致。因为从书院的教学目标看,传授儒家经典,培养学生参加科举是这一时期大部分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取向,虽说也进行一些与书院主持人学术方向相关的讲学活动,甚至盛行“会讲”,书院之间相互切磋,但多数书院进行的还是以学习朝廷颁发给书院的《九经》为主的经义教学活动,与此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和诗赋的训练,以更有利于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从这一点上说,书院的教学已与官学没有太大的区别。

  著名的应天府书院生徒在科举及第和著名生徒两方面都声誉斐然。范仲淹说:“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⑧为此,朝廷还在科举考试方面给予其特别的优待。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载,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十一月,枢密直学士知应天府李及言:“本府书院,甚有学徒,自建都以来,文物尤盛。欲望量于发解,进士元额之外乞添解三人。”从之。这是为书院分配科举名额的开始。⑨

  ①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②侯力:《唐代家学与科举应试教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l期。③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1—92页。④刘海峰:《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⑤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166页。⑥《陆九渊集》卷二十三《语录》。⑦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文化特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⑧《范文正公集》卷七。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56页。⑨李兵:《官学的替代机构——北宋前期的书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9

  朱熹指出,如果书院不如州学,就没有必要在州学之外另办书院。如果书院学生达不到要求,就干脆离开书院。朱熹说:“前人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止为科举计。某自到官,甚欲与诸公相与讲明。一江之隔,又多不暇,意谓诸公必皆留意。今日所说,反不如州学,又安用此赘瘤。明日烦教授诸职事,共商量一规程,将来参定,发下两学,其讲磨此事。若只如此不留心,听其所之,学校本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岂有固而留之之理。”①由此可知,对州级书院的生徒,入学成绩和书院教学成绩都要求高于州学。省级书院和县级书院也要高于省级官学和县级官学,直到清代仍可见到这种现象。②

  根据考证,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生徒中有相当一批人都通过科举踏上仕途。如曹彦约,受业朱熹之门,“初事朱子于白鹿书院,又十四年复见于岳麓书院”,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文华阁学士。彭方,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冯椅,绍熙四年进士,官至江西云干,后退居家中。杨三益,登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曾从朱子讲学白鹿洞书院,后任岳州教授。③

  元朝政府推行书院官学化政策,使书院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书院基本丧失了淡于名利,志在修身学问的初衷,被纳入到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校一样,成为科举的附庸。政府不仅拨给书院学田,控制了书院的招生、考试及学生的去向,还任命书院的教师。在恢复举行科举考试后,元朝给予会试下第者书院教师之职。根据丞相帖木迭儿、阿散及平章李孟等奏:“下第举人,年七十以上者,与从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与教授;原有出身者,于应得资品上稍优加之;无出身者,与山长、学正。”泰定元年(1324年),“其法始变,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④元代书院山长、学正等由下第举人任之,从制度上保证了书院能够朝着科举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举日盛,明清书院逐渐采纳了官学的考课制度。明万历年间为此曾制定了书院考课制度,实行月课月考,而考课的内容已以科举为目的,这使得书院成为科试的准备或演习,渐变为科举的附庸。“师儒所教率不出时文试帖”,延聘山长更多的是考虑其时文做得如何,能否使学生多中举登科甲。而在学生心目中,来此书院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中举。清代云南玉屏书院讲堂上的对联写的就是:“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清制二月是会试之期,八月是乡试季节。如此直言不讳,正说明书院教育为科举服务,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是天经地义的了。⑤

  即使较大一些的书院尤其是省会书院的山长,他们虽讨厌以八股教子弟,不喜以时文相标榜,然又因生活所迫,社会舆论的压力,或为学生的出路考虑,不敢也不能放弃八股教学。经学家卢文弨乾隆间主讲南京钟山书院时,肄业者数百人,只有“一二同志信而从焉”,大多数“渐染俗学已深者,殆终不能变也”,不得已他也要看时文,讲时文。虽实非性之所乐,然数百人每次课卷,他还是“必卷卷而评校之。”⑥若要在时艺之外兼试古学,皆因生徒兴趣不大,“终不若时文之可悦”,只得作罢。⑦

  陕西的关中书院在明朝建立时曾是理学思想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冯从吾、李二曲等继承张载关学的传统,在此讲学,从学者众。自雍正年间被列为省城书院后,雍正赐帑银1000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御赐“秦川浴德”匾额,三十六年巡抚毕沅重修,延请进士汪祖启主讲。“不数载,关中乡会试中膺馆选者大半皆书院之士。”⑧

  清代的福建鳌峰书院,在科举考试中曾享有盛名。从康熙十一年(1672)至嘉庆九年(1804年)共49科乡试中,考中举人856人,每科都在30—40人之间,嘉庆三年(1798)一科考中50

  ①《朱子语类》卷一〇六。②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③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61页。④《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⑤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2—94页。⑥《抱经堂文集》卷十八《寄孙楚池书》。⑦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⑧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0

  余人。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至嘉庆十年(1805年)的各科会试中,共考中进士155人。书院科举之盛,可见一斑。①

  而元明清时期的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更是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史载:“制科飚举,名硕云腾,几当宇内之半。”文天祥就是白鹭洲书院的学生,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告别书院,赴京师临安参加殿试,一举夺得状元。而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和永乐二年(1404年),以白鹭洲书院生徒为主的吉州考生,曾两度囊括了状元、榜眼、探花三元,盛名甲于天下。②

  总之,明代书院的官学化较之元代更为发展。在新兴起的书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课式的书院。其学习课艺,讲求举业,注重日课、月考,与官学相差无几,完全是配合科举的。特别是嘉靖后四毁书院,使所剩书院唯讲举业仕进而已,朝廷允许书院报送若干学生参加乡试,这样,书院便被直接纳入科举,和官学一模一样了。而纵观清朝近三百年间,书院虽学术思想和学风变化形成相应的几种类型:有的以讲求理学为主,有的以博习经史辞章为主,清末还出现了注重学习西洋近代科学的书院。但比较而言,数量最多的还是以考课为主的书院。这类书院实际上是洞学科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明清书院完全变成了官府的附庸。③

  ①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②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③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380页。

  11

篇十三: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在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在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在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书院与私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书院与私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书院与私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从一定意从一定意义上说义上说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但书院又不是一般的私学但书院又不是一般的私学但书院又不是一般的私学这已不是对私学经这已不是对私学经这已不是对私学经验的直接搬用验的直接搬用验的直接搬用而是对私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而是对私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而是对私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两大教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两大教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两大教育系统之外的另一种新的教育系统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发达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顶峰,1901年后改制为学堂。书院一般为私人创立,与官学相对应,选址在风光秀丽的名山、清溪、竹林等幽邃佳境,刻意追求“情景交融”的效果,在远离尘埃“无市井之喧”的地方建立校舍。而后,广收门徒,讲学著书,切磋学术,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

  中国古代的书院遍及全国各地,数量达7000余所。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0余所书院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形式留存下来,成为各地的文化教育场所及重要的文化景观,服务于今人,造福于社会。

  书院教育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可以说,书院是我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走进任何一所书院都能感受到那无法言说的庄重和人文氛围。那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致趣闻,给人一种舒适、爽朗的感觉。置身其中,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书院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

  说起“书院”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唐朝。它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讲学、著书、刻书、祭祀活动的教育机构。

  唐开元年间,国家富庶,经济和文化空前昌盛,史称“开元盛世”。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专门负责国家图书,并且组织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编辑国家藏书,又借来民间流传的异本,派人抄录,使图书更加丰富。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转年,乾元院改名丽正修书院。后来,在京都长安的光顺门外、东都洛阳的明福门外,也设立了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召集张说和学士们设宴饮酒,唐玄宗非常高兴。当众宣布:“朕和众贤士在这里饮酒欢乐,就叫集贤吧。”于是丽正书院更名叫集贤殿书院。任命张说担任集贤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收藏的图书多达53915卷,唐朝学者自己著作的书,即有28469卷,真可以说浩如烟海,盛况空前。所有的书籍都抄写正、副两份,分别在长安、洛阳的集贤书院两处收藏。集贤殿书院除负责收存图书外,还向朝廷推荐贤才,并提出政策方面、文化方面的建议。

  书院,毕竟是皇家用来收集贮藏书籍的宝库,是推广和应用知识的地方,是

  经常同皇帝打交道的无比荣耀的机构,所以是读书人非常羡慕的所在。于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自书院出现以后,我国古代教育便发生了一个很大变化,即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相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直到清朝末年,它们之间具有排斥,但更多的是互相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一)中国古代书院发展之轨迹1、书院制度的起源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为藏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驰,礼义衰亡。于是一些宿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也基本形成,北宋初年才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书院制度的确立到了宋代,国家重归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士心开始向学,由于统治者忙于拓疆守土,无暇顾及兴学建校之事,只重科举对现有人才的选拔和吸收,以满足立国之初的一时之需。因此在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官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在此背景下,书院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地位。宋代书院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1)宋初的勃兴宋立国后,暂时无力顾及振兴官学,因而对著名私学采取“赎买”政策,始为官私联营的学校模式出现。宋初的六大著名书院即为代表。2)中期的消沉北宋三次兴学期间,官学空前兴盛;且重在改革的实践理性成为主流,纯学术的研究日渐消沉,因而书院不彰,连著名的六大书院也破败

  停办或改为官学。3)南宋的大盛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和科举的腐败,致使南宋的官学

  形同虚设。更由于朱熹等人对书院卓有成效的复办和理学的流行,书院又日渐昌炽

  宋代书院普遍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这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朱熹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学规的典范。

  3、书院制度的官学化到了元代,统治者为缓和蒙汉民族的矛盾,笼络汉族士心,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的政策,同时也逐渐加以控制,使元代书院日益呈官学化趋势。1)控制书院办学的领导权元代书院的中后期,其山长或洞主由朝廷或地方政府委任,或派员出任,他们是朝廷命官,纳入官制系统。2)控制书院师资延聘权元代书院的直学、教授等须经礼部、行省或宣慰司延聘、审批或在朝廷备案。3)控制书院经费使用权元政府通过给书院调拔钱物,遣员到书院监督使用,对经费进行控制。此外,元政府还对书院的招生、考试、毕业后的出路等方面严格控制。元政府采取这些措施,逐渐使书院失去了其自由讲学的特质,最后与官学无异。它赖以生存,饮誉于世的学术特色逐渐由淡化到消失,最后沦为科举的附庸。不过,元代政府对书院改造所持的极为审慎的理性克制态度,值得注意。4、书院制度的勃兴与毁禁明代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道路”。1)明初的沉寂明初因政府重视发展官学,提倡科举取士,使官学兴极一时,书院备受冷落,近百年不兴2)中期的复兴明中叶以后,因官学空疏,科举腐化,书院教育由此复苏,嘉靖以后,发展到极盛。3)后期的沉沦由于书院研究学术特质的复归,书院讲学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统治者深感“摇撼朝廷”。明代后期,当权者先后四次禁毁书院,严

  重地戕害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洞学科举”的创设,使书院、官学、科举逐渐融为一体。

  5、书院特质的消失与改制清初,统治者为压制舆论,消除南明的复国情绪,对书院严加限制,但禁而不绝,不过这时的书院已经同官学没有什么区别,从元代开始的书院官学化倾向,到清代达到极致。清代书院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制艺,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完全丧失了书院原有的教学风格与学术研究的性质,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已所剩无几。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百余年的“天朝大国”的大门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在“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革旧式书院就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情形下,清政府终于采纳了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书院制度走完了近千年的曲折历程之后,最终汇入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洪流之中。

  (二)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评价1、形成机制书院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期独特的政治结构紧密相连。1)思想文化因素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首创儒学,后经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官方哲学和统治方略。隋唐以后,儒、佛、道三教鼎立局面形成。为与佛、道抗争,再创儒家教育的真精神,宋代新儒家无可避免地要担此重任。当然,宋代理学家,并非盲目的排斥佛、道,而是理智地吸收佛、道的某些思维。到了南宋,由于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科举的腐败,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有识之士,纷纷避居乡野民间,创办书院,潜心研究学问,力图再造先秦儒学的自由讲学之风,借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矫治社会弊病,以复兴华夏民族。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书院才在宋代形成而勃兴,它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历史贡献。

  2、办学特质书院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非官非私”、“既官既私”的特征。具体而论,其办学特质可以归纳为:1)官方的认可、扶助从历代书院的确立来看,往往与皇帝赐匾额,经书或学?有关。宋初的六大书院皆是如此。2)注重藏书、读书宋代“书院之所以称名者,盖实为藏书之所”,而藏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读书。3)自由讲学,研讨学术宋明的书院,更多地承袭了私学讲学自由、各有所本之风习,以传播学术思想为职志,宋代理学的流行与书院自由讲学,研讨学术的追求密不可分。4)坚守儒理,与佛、道争胜书院是“三教”鼎立、争斗和兼容的产物之一,可为印证的是书院的确立正好是佛、道式微的开始。书院大多选址于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这与佛、道的抗争与影响不无联系。3、教学方式1)讲演辩论中国书院十分重视学术讲演,其形式有“升堂讲说”、“学术会讲”等。书院大师除了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外,还十分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辩交流。明代后期的顾宪成、高攀龙就特别制订了书院会讲制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订有“会约”、“会规”,以道义相磋磨,学术相珍重。2)自修问难除学术讲演外,书院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生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书院藏书丰富,这为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钻研提供了方便。朱熹认为,除集体讲演外,书院的老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学生自修读书,强调读书须有疑,有疑而又深思未得者即当请教大师,这就叫做“质疑问难”。朱熹创造的读书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3)研究探讨书院以学术探究和理智训练为根本。无论是大师讲演,还是学生自修,都十

  分明显地体现了注重学术探讨的研究精神。书院作为知识分子求知问学的精神家园,努力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他们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促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教学和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扩大学派影响。正是这样交互递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和学术的发展。

  4、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上、书院也与普遍学校有所不同:1)管理机构精简化与私学一样,书院只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其名称有洞主、山长、堂长、院长等,主持人往往是学派宗师,讲学释难为主要职责,而管理实为兼领。有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虽增设副讲、管干、典谒等职,但专职人员极为有限,往往由书院学生轮流分任,相较于官学,书院冗员极少,且有吸收学生参与管理的特点,或称“高足弟子代管制”。2)管理原则民主化与普通私学一样,书院师生均可来去自由,较少专制性的处罚。书院主持人的产生,多为公推,而非官委。有些书院曾明文规定。主持者“不称职则更易”,还有“按季更易”的条例,不搞终身制。3)管理方式学规化由于书院的管理人员少,而师生又朝夕相处,所以制订一套共同遵守的学规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实属必要。书院的学规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指出为学的方向;二是为学、修养和待人处事的准则、方法;三是规定犯过的惩治。最负盛名的学规有:朱熹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和吕祖谦所订《丽泽书院学规》。

  (三)书院与官、私学之比较分析由于书院具有“非官非私”和“既官既私”的特点,因而书院与官学相比,多有不同;与私学相较,也有所别。1、与官学之比较与官学相比,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官学多有不同:1)从教师来看?官学的教师都是由朝廷任命,属封建王朝的官吏;书院的教师则由地方聘请推荐,多为德才兼备的学者、士大夫,有的虽是朝廷命官,但作

  书院教师仅为兼职。2)从学生来看?官学学生来源多为官宦子弟,等级性强,且需严格考试方能

  入学;书院的学生则来去自由,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入学也无须什么考试。3)从教育内容来看?官学教授的内容多为朝廷核定的教材,内容较为固定、

  单一;书院教学内容取决于该书院的特点及山长,主讲教师的所长,一般山长或主讲教师的讲授内容,决定于书院传授知识及学术的主流,因而教学内容较为灵活、宽泛。

  4)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官学的教学比较呆板、单调;书院教学比较灵活、多种多样。特别是书院的“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这也是书院区别于官学的重要标志。

  2、与私学之比较书院自产生之日起,便与私学有天然的联系,其共通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它同私学一样,是由民间集资创办的,不属官方之列,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其二,同私学一样,书院是向下层社会开放,面向乡间的;其三,同私学一样,书院是以平民子弟为培养和教育对象;其四,与私学一样,书院主要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以科举仕进为办学目的。在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书院与私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但书院又不是一般的私学,这已不是对私学经验的直接搬用,而是对私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两大教育系统之外的另一种新的教育系统。诚如前述,作为一般的私学,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自发性的状态,它还未形成一套长期稳定的完备的教育规则,具体表现为:其一,没有固定的校舍和教育设施;其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其三,没有专门的图书藏所,更不具备印刷图书、讲义的条件;其四,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其五,是一种手工业式的办学方式,因此不可能像官学那样进行分班教学;其六,没有任何形式的考核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校处于一种无组织的松散状态等等。而书院则不同,它站在当时历史的高度上,对官学和私学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进而对这两种教育制度进行了综合与改造,从而形成了一种既非私学又非官学的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与一般私学不大相同的是:1)书院既有固定的校舍和教学设施,又有专门的图书藏所,不仅校舍宏伟,

  而且藏书极为丰富,这是一般私学所难以达到的。2)书院有固定的教育经费作保障,建立了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

  经费体系。书院获取学田的渠道有二:一是民间捐献,二是政府拔赐。这是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一般私学所不具备的。

  3)书院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了类似于官学人员编制和岗位。每人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分别负责学生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的经费、祭祀、保卫安全等。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书院的学生也参与管理,如直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堂长、管干、学长、斋长等,都由学生担任。

  除此之外,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独有的颇具特色的教条、学规、学训等,把得之于管理实践的一系列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是书院走上了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书院虽与私学有着天然联系,但又与私学有别;它既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但又吸取了官学中的许多积极成分,与官学有一定联系,书院正是在广泛吸取了私学和官学的有益经验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改造之后,才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制度,它是中国生活发展紧密古代社会近千年来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教育中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始终是官学和一般私学所不能达到,也是它们所不能取代的。是,一些私人也把自己的书斋书室夸耀为书院。开元年间曾经担任过集贤院学士的徐安负,退休后回到原籍浙江龙游,修建了自己收藏图书、读书治学的地方,便取名为九峰书院。

  就这样官方的文化机构,逐渐演变成了私人读书治学处所的名称。直至唐朝灭亡的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湮没无闻的不计,有记载可查的,先后建立的大约有30多所书院。

  为什么读书人对“书院”情有独钟呢?原来从汉朝起,私人讲学授徒的地方一直称为“精舍”,或者叫“精庐”。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佛教的经师们借用名称,把传经授徒的地方也叫做精舍、精庐。这一混起来,弄得僧俗不分,释儒难辨,不知道精舍、精庐是哪一家的。这种现象令自视为正统的儒学先生们头疼不已,不情愿同僧侣们共用这一名称。感到用书院来命名治学读书、讲学授徒,比较恰当,于是,最终用书院的称谓,完全取代了先前的精舍、精庐的称呼。

  “书院”之称虽然出现了,但并不普遍,也还不是教育性质的场所,只能说书院尚处于萌芽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书院除了文人学士自己在这里读书治学以外,还附带着教授子弟,或收徒讲学。有了学生,于是兼有了教学职能。如江西永丰的皇寮书院,本来是吉州通判刘庆霖来到永丰定居之后“建以讲学”的。陈衮建立的江西备安东佳书院,收集书籍上千卷,供来学者阅读,子弟到了弱冠年龄,都来这里就学。这时候书院已经具备了雏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连年战乱,官方办的官学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却为民间私人兴办书院提供了机缘。人们要读书求学,没有官学可入,可以进入书院学习,这就为书院发展创造了条件。像河南的太乙书院、江西的梧桐书院、匡山书院、广东的天衢书院,出现的书院数量虽然还不是很多,规模也不算大,但是已逐渐完成了向私立教育机构的转型,而且孕育着蓬勃生机,日益显示出书院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这时开始,书院在社会不断展示其魅力,吸引名师讲学,吸引众多的弟子入书院攻读。

篇十四: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1]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5]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6]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2.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7]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

  4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10]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3.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

  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13]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需要[14]“实下功夫,日日为之,如此之久,日化而不自知,如常事做。”书院在教学上始终把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学目的,注重知识和做人两者的同等地位,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4.实行“开放式”教学,自由讲学,自由听讲

  在书院中,名师巨儒们都能在坚守自家言论的同时,取他家之长,为己所用。即使在学术思想上是明显不同的,也不会阻碍各家的交流与沟通,这充分的体现了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态度。吕祖谦在治学的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这反应在[15]教学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他主张做学问时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开阔眼界,以同志的精神态度相互对待。吕祖谦不仅在丽泽书院教授圣徒,著书立说,还邀请朱熹、陆九渊、陈亮等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以探讨学术。在书院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16]书院中由有名的学者授讲,其他书院的师生及远方慕”名前来的学生都可求教听讲,并受到欢迎。学者自由讲学,生徒自由听讲,突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当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

  5.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其创建人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一方面,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其讲学没有统一的安排,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完全由各书院领袖自己作主,自行安排。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研

  5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究与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广收生徒,教者可以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书院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其讲学活动十分活跃,各家各派皆形成有独特教学内容的独立团体。这样,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的普及、拓展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反之,学术研究的深化又可以促进教学的纵深发展,推进书院的发展进程。书院的教学不但传递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证明书院是从学术研究机关发展为教育教学机关的。如“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17]的义门书院,先是私人在书院读书治学,直至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大多都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在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等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有名的探讨学术胜地。书院一方面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传播,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生徒收集资料、编纂图书,促使了教学和学术研究之间形成有机的良好互动机制。

  6.注重实践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践履躬行”,强调既要“穷理”,又要“笃行”。朱熹认为光是“读书穷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他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8]他还从反面来论证“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若不用躬行,只是说的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19]在这种教育的思想引导下,书院要求学生常作读书笔记,有的把读书日记整理刊印成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性。与此同时,书院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主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将书分年、等、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有些甚至背诵下来,有些只需浏览、涉猎一般,有的书给学生讲透。这样使学生有独立创造的能力,各辟门径,超越了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创造精神。这种在当时社会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都有很大作用。

  (二)古代书院的管理特色

  1.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书院的教学宗旨、方法、培养目标等。学规,也叫学约、学则、学篇、规约、训练等等,名目繁多。学规制度的形成,使得书院制度日趋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0]学规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

  6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性。书院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日益繁盛,主教的名师们也无需再为书院的各项事务管理费尽心思,无需为书院的兴建等事情东奔西走。他们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学问中,这也为书院教学趋于完整和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度,管理体系完善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负责制是一种确立山长为书院领导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山长位高权重,既是主要的教学者,也是最高的管理者。山长主持教务,是书院的核心,每月定时到书院,堂长为其副手,住院掌握日常院务。书院以山长负责制为主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和书院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上保证书院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书院的管理体系很完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刚柔并施,奖惩兼备;书院规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讲课时间和考试科目等;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丰富,分为招生、考勤、考试、行为规范测评等几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书院的师资构成,虽然名目繁多,但大部分都以山长、堂长、掌教等一职为核心。书院师资力量虽然没有现代学校中数量之大,但都是时代精英,对于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一般意义上,书院经费主要指为保障书院正常开展活动而消费和投入的财、物、人的总和。财物的保障是第一位的,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一种途径是富人出资或创办人筹措。书院初建之时,费用多是富人捐赠、读书人自费或向世人募捐而来。富人出资兴建书院和政府资助在资助方式各有不同,富人出资一般是出于道义或是“乐于教育”事业,常需要大批个人资金,更有甚者可能还要赠送田地和钱粮来维持书院的初期开支,这些赠送的田地和钱粮与政府划拨的学田和学款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初建的书院却具有奠基意义。例如应天府书院在创始人戚同文死后,学院的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当地富绅曹诚慷慨出资300万,在戚同文的旧址上建房舍150间,聚书1500卷,恢复了应天书院[21]。另一种途径是政府资助。宋朝初建,无力兴学建校,但这也并不表示政府不支持学校建设和培养人才,并非不重视学院发展。相反,宋朝初期,政府无心大量培育官办学校的情况,使得赠田、拨款、赐书等形式对私立书院的保护和鼓励有所成效,成为政府关心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上述可见,政府关心和支持书院的举措包含人、财、物各项,力度之大,能与部分政府官办学校相媲美,也正因为这种投入,加速了宋朝书院官学化的步伐。

  4.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具有初步的民主管理色彩

  书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干部来管理。如白鹿洞书院就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制。书院设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管理总务后勤、经费支出、膳食、修缮等事务。由院中公举“有才而诚实者”为之。如不称职立刻撤换。同时,书院设斋长。每斋一人或两斋一长。主要负责管理生徒的学习生活,协助管理书院财物。书院还设典揭二人,专门负责接待礼宾及四方来学者并按季节轮流担任。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现了自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作为书院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参与书院管理的过程,将情感、才智等投入到书院发展的活动之中,与书院的高层管理者分享管理权力、分担管理责任,是学生作为书院主

  7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体的重要体现。这一具有民主性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书院管理的民主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书院、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提倡学术辩论,尊重学术自由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之间平等讲学论学,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上促进了百家争鸣景象的产生。不同学派之间求同存异,自由切磋,师生互为学友,相互鼓励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受学派地域限制自由听讲,中途易师。学术自由不仅加强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了各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传播发展,学术上树立优良风气都有重大作用,促进了书院的繁荣。书院的讲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自由和兼容并蓄。书院自由民主、百家争鸣式的讲会制度对当代教育及大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启示。第一,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观点,不应以权威自居,心胸宽大。学生也要敢于质疑问难,不盲目跟风或自卑,做到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第二,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科研信息,不排斥其他学术观点,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学校也要积极尝试开展书院讲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和广阔的平台发表看法见解。使教学摆脱课堂上单一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思想。

  (二)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书院教育倡导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和证明人,重在启发诱导。南宋朱熹作为自学的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见解。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22]”这六条都强调自学和善学。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认真研读各类书籍,自学自悟,培养各种能力。明朝陆世仪在东林书院时,主张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君子小人喻义利章”也提出要启发诱导。这种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独立性也得到提高。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启迪。具体启示可分为:一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的讲授要少而精,指导和启发为主,作为引路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师把学生引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经常与学生交流意见,不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创造力[23]。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成就的获得,往往取决于方法的优势。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都是在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24]。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巧妙地应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科学、严谨、抽象。因此,在科学领域方面,为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及时指导[25]。这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教师

  8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辩论,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货的科学知识,壮大自己。这也是是书院教育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又一大启示。

  (三)传承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中心。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组织的独立、教学方式的独特和研究的新颖。书院的山长既是主讲人又是主持人。他们都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地从事学术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宋明两代之所以出现很多著名的书院也与这方面有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当时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有名的学术探讨圣地。书院的名师宿儒利用书院宣传发展学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关系更加紧密,使学术流派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研究离不开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研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治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其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另一方面,要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等结合到科研过程之中,实现科研过程的教学化。[26]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也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态度、方法提高到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研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确切落实,把两者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倡学生参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秉承管理育人的价值趋向,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提倡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发挥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但制度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在现代校园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参与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园管理的目标。首先,从日常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学校一些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餐厅的菜品质量、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等事务发表意见。其次,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强调实际性和程序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再次,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在学生自身利益方面政策上的最终决策。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的心灵。在具体的参与管理过程,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就会产生一

  9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种力量,激励着师生员工去共同追求真理、发展知识,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10

篇十五: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作者:王洪才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141-147页

  年卷期:2018年第3期

  主题词:现代大学书院制;兴起;意义;局限;《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书院制研究》

  摘要:书院在我国大陆高校的复兴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深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代表着中国古代书院精神与具有西方古典大学传统的住宿学院制的融合,以解答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而带来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管理和通识教育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等问题,可以视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次实践尝试。但新型的书院制度如何应对科研导向下的大学发展环境则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书院制研究》一书对这些问题做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篇十六: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它既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但又吸取了官学中的许多积极成分与官学有一定联系书院正是在广泛吸取了私学和官学的有益经验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改造之后才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制度它是中国生活发展紧密古代社会近千年来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教育中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始终是官学和一般私学所不能达到也是它们所不能取代的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发达于宋代,至清代达到顶峰,1901年后改制为学堂。书院一般为私人创立,与官学相对应,选址在风光秀丽的名山、清溪、竹林等幽邃佳境,刻意追求“情景交融”的效果,在远离尘埃“无市井之喧”的地方建立校舍。而后,广收门徒,讲学著书,切磋学术,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中国古代的书院遍及全国各地,数量达7000余所。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0余所书院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形式留存下来,成为各地的文化教育场所及重要的文化景观,服务于今人,造福于社会。书院教育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可以说,书院是我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走进任何一所书院都能感受到那无法言说的庄重和人文氛围。那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致趣闻,给人一种舒适、爽朗的感觉。置身其中,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书院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说起“书院”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唐朝。它是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讲学、著书、刻书、祭祀活动的教育机构。唐开元年间,国家富庶,经济和文化空前昌盛,史称“开元盛世”。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专门负责国家图书,并且组织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编辑国家藏书,又借来民间流传的异本,派人抄录,使图书更加丰富。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转年,乾元院改名丽正修书院。后来,在京都长安的光顺门外、东都洛阳的明福门外,也设立了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召集张说和学士们设宴饮酒,唐玄宗非常高兴。当众宣布:“朕和众贤士在这里饮酒欢乐,就叫集贤吧。”于是丽正书院更名叫集贤殿书院。任命张说担任集贤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收藏的图书多达53915卷,唐朝学者自己著作的书,即有28469卷,真可以说浩如烟海,盛况空前。所有的书籍都抄写正、副两份,分别在长安、洛阳的集贤书院两处收藏。集贤殿书院除负责收存图书

  外,还向朝廷推荐贤才,并提出政策方面、文化方面的建议。书院,毕竟是皇家用来收集贮藏书籍的宝库,是推广和应用知识

  的地方,是经常同皇帝打交道的无比荣耀的机构,所以是读书人非常羡慕的

  所在。于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自书院出现以后,我国古代教育便发生了一个很大变化,即出现了官学、私学和书院相平行发展的格局,三者成鼎立之势,直到清朝末年,它们之间具有排斥,但更多的是互相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一)中国古代书院发展之轨迹1、书院制度的起源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为藏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驰,礼义衰亡。于是一些宿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也基本形成,北宋初年才发展成为较完备的书院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书院制度的确立到了宋代,国家重归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士心开始向学,由于统治者忙于拓疆守土,无暇顾及兴学建校之事,只重科举对现有人才的选拔和吸收,以满足立国之初的一时之需。因此在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官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正是在此背景下,书院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地位。宋代书院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1)宋初的勃兴宋立国后,暂时无力顾及振兴官学,因而对著名私学采取“赎买”政策,始为官私联营的学校模式出现。宋初的六大著名书院即为代表。

  2)中期的消沉北宋三次兴学期间,官学空前兴盛;且重在改革的实践理性成为主流,纯学术的研究日渐消沉,因而书院不彰,连著名的六大书院也破败

  停办或改为官学。3)南宋的大盛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和科举的腐败,致使南宋的官学形同虚设。更由于朱熹等人对书院卓有成效的复办和理学的流行,书院又日渐昌炽宋代书院普遍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这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朱熹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学规的典范。3、书院制度的官学化到了元代,统治者为缓和蒙汉民族的矛盾,笼络汉族士心,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的政策,同时也逐渐加以控制,使元代书院日益呈官学化趋势。1)控制书院办学的领导权元代书院的中后期,其山长或洞主由朝廷或地方政府委任,或派员出任,他们是朝廷命官,纳入官制系统。2)控制书院师资延聘权元代书院的直学、教授等须经礼部、行省或宣慰司延聘、审批或在朝廷备案。3)控制书院经费使用权元政府通过给书院调拔钱物,遣员到书院监督使用,对经费进行控制。此外,元政府还对书院的招生、考试、毕业后的出路等方面严格控制。元政府采取这些措施,逐渐使书院失去了其自由讲学的特质,

  最后与官学无异。它赖以生存,饮誉于世的学术特色逐渐由淡化到消失,最后沦为科举的附庸。不过,元代政府对书院改造所持的极为审慎的理性克制态度,值得注意。

  4、书院制度的勃兴与毁禁明代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沉寂——勃兴——禁毁的曲折道路”。1)明初的沉寂明初因政府重视发展官学,提倡科举取士,使官学兴极一时,书院备受冷落,近百年不兴2)中期的复兴明中叶以后,因官学空疏,科举腐化,书院教育由此复苏,嘉靖以后,发展到极盛。3)后期的沉沦由于书院研究学术特质的复归,书院讲学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统治者深感“摇撼朝廷”。明代后期,当权者先后四次禁毁书院,严重地戕害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洞学科举”的创设,使书院、官学、科举逐渐融为一体。5、书院特质的消失与改制清初,统治者为压制舆论,消除南明的复国情绪,对书院严加限制,但禁而不绝,不过这时的书院已经同官学没有什么区别,从元代开始的书院官学化倾向,到清代达到极致。清代书院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制艺,目的是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完全丧失了书院原有的教学风格与学术研究的性质,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已所剩无几。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百余年的“天朝大国”的大门终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在“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中,洋务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革旧式书院就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情形下,清政府终于采纳了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至此书院制度走完了近千年的曲折历程之后,最终汇入了近代学校教育的洪流之中。

  (二)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评价1、形成机制书院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期独特的政治结构紧密相连。1)思想文化因素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首创儒学,后经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官方哲学和统治方略。隋唐以后,儒、佛、道三教鼎立局面形成。为与佛、道抗争,再创儒家教育的真精神,宋代新儒家无可避免地要担此重任。当然,宋代理学家,并非盲目的排斥佛、道,而是理智地吸收佛、道的某些思维。到了南宋,由于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科举的腐败,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有识之士,纷纷避居乡野民间,创办书院,潜心研究学问,力图再造先秦儒学的自由讲学之风,借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矫治社会弊病,以复兴华夏民族。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书院才在宋代形成而勃兴,它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历史贡献。2、办学特质书院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非官非私”、“既官既私”的特征。具体而论,其办学特质可以归纳为:1)官方的认可、扶助从历代书院的确立来看,往往与皇帝赐匾额,经书或学?有关。宋初的六大书院皆是如此。2)注重藏书、读书宋代“书院之所以称名者,盖实为藏书之所”,而藏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读书。3)自由讲学,研讨学术宋明的书院,更多地承袭了私学讲学自由、各有所本之风习,以传播学术思想为职志,宋代理学的流行与书院自由讲学,研讨学术的追求密不可分。

  4)坚守儒理,与佛、道争胜书院是“三教”鼎立、争斗和兼容的产物之一,可为印证的是书院的确立正好是佛、道式微的开始。书院大多选址于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这与佛、道的抗争与影响不无联系。3、教学方式1)讲演辩论中国书院十分重视学术讲演,其形式有“升堂讲说”、“学术会讲”等。书院大师除了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外,还十分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辩交流。明代后期的顾宪成、高攀龙就特别制订了书院会讲制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订有“会约”、“会规”,以道义相磋磨,学术相珍重。2)自修问难除学术讲演外,书院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生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书院藏书丰富,这为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钻研提供了方便。朱熹认为,除集体讲演外,书院的老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学生自修读书,强调读书须有疑,有疑而又深思未得者即当请教大师,这就叫做“质疑问难”。朱熹创造的读书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3)研究探讨书院以学术探究和理智训练为根本。无论是大师讲演,还是学生自修,都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注重学术探讨的研究精神。书院作为知识分子求知问学的精神家园,努力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他们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促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教学和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扩大学派影响。正是这样交互递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和学术的发展。4、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上、书院也与普遍学校有所不同:1)管理机构精简化与私学一样,书院只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其名称有洞主、山长、

  堂长、院长等,主持人往往是学派宗师,讲学释难为主要职责,而管理实为兼领。有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虽增设副讲、管干、典谒等职,但专职人员极为有限,往往由书院学生轮流分任,相较于官学,书院冗员极少,且有吸收学生参与管理的特点,或称“高足弟子代管制”。

  2)管理原则民主化与普通私学一样,书院师生均可来去自由,较少专制性的处罚。书院主持人的产生,多为公推,而非官委。有些书院曾明文规定。主持者“不称职则更易”,还有“按季更易”的条例,不搞终身制。3)管理方式学规化由于书院的管理人员少,而师生又朝夕相处,所以制订一套共同遵守的学规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实属必要。书院的学规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指出为学的方向;二是为学、修养和待人处事的准则、方法;三是规定犯过的惩治。最负盛名的学规有:朱熹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和吕祖谦所订《丽泽书院学规》。(三)书院与官、私学之比较分析由于书院具有“非官非私”和“既官既私”的特点,因而书院与官学相比,多有不同;与私学相较,也有所别。1、与官学之比较与官学相比,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官学多有不同:1)从教师来看?官学的教师都是由朝廷任命,属封建王朝的官吏;书院的教师则由地方聘请推荐,多为德才兼备的学者、士大夫,有的虽是朝廷命官,但作书院教师仅为兼职。2)从学生来看?官学学生来源多为官宦子弟,等级性强,且需严格考试方能入学;书院的学生则来去自由,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入学也无须什么考试。3)从教育内容来看?官学教授的内容多为朝廷核定的教材,内容较为固定、单一;书院教学内容取决于该书院的特点及山长,主讲教师的所长,一般山长或主讲教师的讲授内容,决定于书院传授知识及学

  术的主流,因而教学内容较为灵活、宽泛。4)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官学的教学比较呆板、单调;书院教学比

  较灵活、多种多样。特别是书院的“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这也是书院区别于官学的重要标志。

  2、与私学之比较书院自产生之日起,便与私学有天然的联系,其共通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它同私学一样,是由民间集资创办的,不属官方之列,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其二,同私学一样,书院是向下层社会开放,面向乡间的;其三,同私学一样,书院是以平民子弟为培养和教育对象;其四,与私学一样,书院主要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以科举仕进为办学目的。在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上,书院与私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但书院又不是一般的私学,这已不是对私学经验的直接搬用,而是对私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两大教育系统之外的另一种新的教育系统。诚如前述,作为一般的私学,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自发性的状态,它还未形成一套长期稳定的完备的教育规则,具体表现为:其一,没有固定的校舍和教育设施;其二,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其三,没有专门的图书藏所,更不具备印刷图书、讲义的条件;其四,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其五,是一种手工业式的办学方式,因此不可能像官学那样进行分班教学;其六,没有任何形式的考核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制度,学校处于一种无组织的松散状态等等。而书院则不同,它站在当时历史的高度上,对官学和私学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进而对这两种教育制度进行了综合与改造,从而形成了一种既非私学又非官学的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与一般私学不大相同的是:1)书院既有固定的校舍和教学设施,又有专门的图书藏所,不仅校舍宏伟,而且藏书极为丰富,这是一般私学所难以达到的。2)书院有固定的教育经费作保障,建立了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

  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书院获取学田的渠道有二:一是民间捐献,二是政府拔赐。这是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也是一般私学所不具备的。

  3)书院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了类似于官学人员编制和岗位。每人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分别负责学生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的经费、祭祀、保卫安全等。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书院的学生也参与管理,如直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堂长、管干、学长、斋长等,都由学生担任。

  除此之外,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独有的颇具特色的教条、学规、学训等,把得之于管理实践的一系列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是书院走上了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书院虽与私学有着天然联系,但又与私学有别;它既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但又吸取了官学中的许多积极成分,与官学有一定联系,书院正是在广泛吸取了私学和官学的有益经验基础上进行成功的改造之后,才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制度,它是中国生活发展紧密古代社会近千年来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教育中所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始终是官学和一般私学所不能达到,也是它们所不能取代的。是,一些私人也把自己的书斋书室夸耀为书院。开元年间曾经担任过集贤院学士的徐安负,退休后回到原籍浙江龙游,修建了自己收藏图书、读书治学的地方,便取名为九峰书院。

  就这样官方的文化机构,逐渐演变成了私人读书治学处所的名称。直至唐朝灭亡的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湮没无闻的不计,有记载可查的,先后建立的大约有30多所书院。

  为什么读书人对“书院”情有独钟呢?原来从汉朝起,私人讲学授徒的地方一直称为“精舍”,或者叫“精庐”。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佛教的经师们借用名称,把传经授徒的地方也叫做精舍、精庐。这一混起来,弄得僧俗不分,释儒难辨,不知道精舍、精庐是哪一家的。这种现象令自视为正统的儒学先生们头疼不已,不情愿同僧侣们共用这一名称。感到用书院来命名治学读书、讲学授徒,比较恰当,于是,最终用书院的称谓,完全

  取代了先前的精舍、精庐的称呼。“书院”之称虽然出现了,但并不普遍,也还不是教育性质的场

  所,只能说书院尚处于萌芽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书院除了文人学士自己在这里读书治学以外,

  还附带着教授子弟,或收徒讲学。有了学生,于是兼有了教学职能。如江西永丰的皇寮书院,本来是吉州通判刘庆霖来到永丰定居之后“建以讲学”的。陈衮建立的江西备安东佳书院,收集书籍上千卷,供来学者阅读,子弟到了弱冠年龄,都来这里就学。这时候书院已经具备了雏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连年战乱,官方办的官学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却为民间私人兴办书院提供了机缘。人们要读书求学,没有官学可入,可以进入书院学习,这就为书院发展创造了条件。像河南的太乙书院、江西的梧桐书院、匡山书院、广东的天衢书院,出现的书院数量虽然还不是很多,规模也不算大,但是已逐渐完成了向私立教育机构的转型,而且孕育着蓬勃生机,日益显示出书院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这时开始,书院在社会不断展示其魅力,吸引名师讲学,吸引众多的弟子入书院攻读。

篇十七: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

  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

  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

  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5]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6]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

  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十八: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书院教育特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私立大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千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独特的办学方式及理念在古代教育中独树一帜,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书院教育特色,当代高等教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又存在着千年悠久的文化教育史,千年的文化教育史中书院教育毫无争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谈中国教育史,要研究现在的教育制度,就必须着重研究书院制度。”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书院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史的根。

  书院是宋代的教育组织,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在唐末和五代期间,战事频繁,官学面临着衰退,当时的读书人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从而创立了书院,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拥有千年的历史。

  宋代时期的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最大的特点是仅仅为了教育,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道德,完全不是为了应试而取得功名。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分别是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河南嵩阳书院。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最具有代表性的书院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治阶级曾先后四次毁禁书院,但是书院众师生宁死不屈,守卫着书院,最终还留下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情壮志。

  清代书院达到了鼎盛时期,书院官学化也达到顶峰,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书院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书院的教育教学的特色以及文人志士对中国教育史的影响和贡献是永远不可能被冲淡的,直至至今,书院教育对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学生尊师重道。书院教师和学生日夜相伴,书院教师不仅仅是在学生上照顾关心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也在用他们崇高的师德去照料学生,从而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这种无私纯洁的师生情谊在当时日益盛行的官学中是十分稀有的,但又是那么的弥足珍贵。书院的教师能够用崇高的师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论,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榜样,真正做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至诚谆悉,内外殚尽”的精神是他们得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书院的学生以拥有这些无私的,品德高尚的老师为荣,他们常年跟随着自己的老师,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事,从老师身上汲取知识,书院学生的人生轨迹中存在着他们老师的影子。在书院里,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扬。朱熹离世的时候,虽然他的学说被打击了,没有被那时代的人给采用,但是仍然有数千名学生为他送葬。

  然而放眼于当代的高等教育,基于我国的国情,相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教师数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个时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做到书院那样子的完美圆满的师生情谊,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不可否认的是,当代教师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上没有书院时期的那些老师优秀,虽然不乏一些真正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师,这种雪中送炭的教师真的是凤毛麟角,仅仅在这一点上,当代教育就应该向书院看齐,宁缺毋滥,首先需要的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教师,这样子才有可能培育出德馨兼备的学生,才会让自己优秀的品德在自己的学生身上传承下去,这样就能从本质上改善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习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至于走上歪路,使自己的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把优良的品质带给他们自己的学生,这样子的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有质的飞跃,任重而道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的催化剂,教师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艺术,人格,教师的专业修养等方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师要得到学生充分的尊重于信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目前大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后则形同陌路。人与人之间就是靠着交流才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缺少了交流,那么谈什么尊重和信任呢。所以,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点

  在于是否能够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不仅仅是关心学习,更是要关心生理心理的健康,只有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在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路上事半功倍。

  2.学生为主的,带着问题的讨论式教学

  书院中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辨析所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老师之间,都可以相互质疑,相互取长补短,在听完一个人的讲解之后,如果听者有疑问的,不管主讲的人是老师还是自己的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把自己的观点阐明出来,能够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这样子的教学模式也为以后众多学派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时候就会竭力的去宣传本派的学术思想,相互反驳,相互找到对方学派的不足之处,这样子就会使每个学派都有危机意识,会不断的改进自己学派的观点,会找寻更加可靠坚实的观点去证明自己的学派,以至于使自己所支持的学派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会存在着相互的反驳,但是在反驳的过程中却是非常虚心的去接受对方的建议,去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求同存异,不存在着蓄意贬低对方。尽管存在着众多的流派,观点完全不一样,但是许多书院的负责人却允许不同学派自由讲学,甚至主动邀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在自由听讲方面,书院允许学生择师入学,而且欢迎各种层次的人来参加书院的活动,实现了有教无类。

  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经过自己的实践才能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完全的变为自己的东西,而且这些知识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的知识了,学生吸收的是升级版,是更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自己最好的知识。书院则是主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行整理,独立作业,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式。教师只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标牌,真正要探究到深层次的知识当中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结合老师所给知识经验,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参透其中的奥秘,使知识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

  “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由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虽然是由苏联教育家发明的,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中却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什么是“填鸭式教育”呢?“填鸭”是指在鸭子的饲养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那么“填鸭式教育”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了。

  面对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高考被称作是目前来讲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所以在应试教育越来越盛行的风气下,“填鸭式教育”就慢慢的被老师给接受了,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了。不能否认“填鸭式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因为毕竟这样子的教育模式能够让我们拿到更好的分数,能够圆我们自己的梦想,因为现在这个社会还是在依靠读好书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但是有利就有弊,“填鸭式教育”的弊端也同样明显。在这样子的教育模式下,只能充分的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没有一点创新性,只是按部就班的将书上的思想复制出来,粘贴在自己的大脑中,这样子就产生了这样子的一些问题:每个学生都是按照这样子的思路在学习,在获取知识,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逐渐的,学生的创造性会被抹杀的消失殆尽,最终成为考试的机器,而不是未来社会上的人才。“填鸭式教育”教育出来的天才,绝对不是因为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思想,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创新能力,他们没有被“填鸭式教育”同化。当代教育的确应该学习一下书院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和国家才会有复兴的希望,国家需要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真正能把重担挑在自己肩上的有志人士。

  3.重视在课堂之外的学习

  古代的书院大多数都建立在风景优美的山林,俊俏挺拔,风光秀丽的名山中。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心灵给沉静下来,能更好的研究和探索知识。除了注重自然环境的山水特征外,书院的建立还强调和表现历史文化古迹,名士踪迹等人文因素。许多书院的负责人主张并且身体力行的带领学生游历名山大川,体察民情。这个也是书院师长培育门徒的重要途径。既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现,也是磨练意志的重要手段。这样,学生走出书院与大自然社会接触,可以广交朋友,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也可以流连于山水之间,在这样子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最大限度上的自由发展。身心得到了自由发展,在学习研究中的精力就会更加的充足。

  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维持行学习,其功能是获取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称为“学会”。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其功能是提高人的发现,吸收新知识,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称为“会学”。前者是被动的接受县城的知识,而后者则是主动猎取未知的知识

篇十九: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什么是“书院制”?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制源自耶鲁主推素质教育虽然很多人都有大学生活的经历,但大学里的“书院制”对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儿。书院制是引用古代书院的名称,借鉴国外耶鲁大学传统教育“住宿学院”住宿管理模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式学生管理模式。它与普通大学的管理区别主要在于“书院制”管理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更关心学生的生活,其次才是学生技能的培训。不是以往的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使学生在心灵,智慧,品德等方面综合发展。复旦学院的书院,从2005年起,迄今已有四个年头。书院建设从开始就是有一定的设计的,它主要考虑以下这三个要素:一是打乱专业、分散居住的寝室分配;二是一定的软硬件文化环境设计;三是以“四大计划”(大学导航、学养拓展、公民教养、关爱成长)为核心的学生工作内容。这是一个发端,而不是结果。西安交大学生培养推出书院制管理,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素质培养、通识教育、思政工作从管理机制上分开,前者由专业学院承担,后者由书院承担。书院一方面协助专业学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负责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气质,承担全部的学生事务。在国外,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要求也越严格、越具体。住宿学院以大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命名,有助于学生产生对学院和学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居住生活的场所,住宿学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小型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了学生间的交往,有利于形成集体合作的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住宿学院精细的管理、完善的设施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培养。书院简介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苏州大学借鉴哈佛、剑桥等国外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等管理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于2011年7月成立了全校首个以香港爱国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的书院——敬文书院。敬文书院校舍坐落于粉墙黛瓦、绿树葱郁、方塔傲立、古韵悠然的本部校园。书院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为理念,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创新科学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科技人文融通计划、生涯发展辅导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敬文书院学习和生活,每一位书院学子将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选择敬文书院,您就拥有了:选拔过程百里挑一的优势。2011年学校从校本部相关学院申请加盟书院的同学中选拔100名左右本科新生作为书院首批学子。四年后,书院学生规模将达到400人左右。书院将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需要择优补缺。知名教授领衔导师的优势。书院将经常邀请知名人士、著名学者来院讲学,配备优秀的学生

  工作干部担任常任导师、配备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学业导师、配备责任心强的研究生担任助理导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奖助研修项目优先的优势。书院建立有利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奖助学金体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书院学生将优先获得朱敬文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支持;优先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生活环境温馨舒适的优势。书院宿舍修缮一新,生活社区功能齐全,拥有图书阅览室和信息室、沙龙屋(咖啡室)、健身房、自修室、谈心室、洗衣房、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等设施。文化建设独具特色的优势。书院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将学生第一课堂外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书院文化,增强学生对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总之,敬文书院以“汇聚一流学生,凝聚一流师资,开设一流讲座,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文化”为宗旨,以“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为目标,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融入独特的书院生活方式,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发挥、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致力于苏州大学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和未来的杰出校友。敬文书院是苏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借鉴模式源于哈佛、剑桥等国外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院校两级学生管理模式,主要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其实质是一种学生住宿社区管理模式。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与美国哈佛、耶鲁等高校的住宿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方面有相同之处,在具体的管理措施方面也有相同之处。1.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宿舍不仅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和学生社会公德的发展。书院制通过建立严格的校园生活制度、建设温馨活跃的校园生活氛围、开展科学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对学生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公民素养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2.建构相应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的调配和纪律管理等基本上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日常的安全和卫生等则基本上由学校的后勤物业部门负责,管理人员也由后勤公司统一聘用。每栋大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人员只有1~2人,而且管理人员基本上只起着门卫的作用,缺乏类似于住宿学院的组织机构,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生活的学生发展功能。复旦、西交大等部分高校的书院建构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复旦学院设学生工作办公室,成立学院层面上的学生事务管理职能室、党建职能室、队伍培训管理职能室、大学导航中心和学养拓展中心。书院有的服务队伍:一是学业导师队伍,由副教授以上的专任教师担任;二是常住导师,由专兼职辅导员及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三是管理服务队伍,由行政后勤等人员组成。此正如邀请函所谈。3.建立相应的活动设施。住宿学院丰富而有益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使住宿学院成为学生的栖居场所,而且使住宿学院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注:以上整理自文献《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作者:黄厚明

  以上言论仅供参考!建议:可网上查阅复旦大学及西安交大相关书院的介绍。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清末被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著名的中国古代书院有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随着教育制度的发展,书院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今现代化的高等学府何以让古老的书院教育模式回到校园?它与过去的学院管理有什么不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丘进说,书院制虽是一种古老的管理模式,但用于现阶段的学生管理有它新的管理目标和功能。当今国际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依然采取书院住宿制对学生进行管理。高校出现的书院制,和古代的书院制以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书院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过去的书院承担着教导学生做人做事与传授专业课的双重任务,国外大学由于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一个导师指导几名学生成为其书院制的显著特色。而西安交大设立的书院制主要是一种校园里的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是借用了古代书院制的名称,主要是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承担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任务。学校认为,这是在新形势下学校对学生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现在高校校园内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都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之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校园的学风、校风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以致一些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不加强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过去高校学生管理教育重点是以专业学院为单位,但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管理很难到位。去年秋季新学年,我们成立了以老校长彭康名字命名的书院,让学校东校区32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彭康书院,主要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增加交流,自我管理,共同成长。在两年的通识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将回归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和培养。据介绍,目前国内的复旦大学也出现了书院制管理模式。该校的复旦学院目前下设四个书院。走进彭康书院,我们看到书院其实是由四栋相邻近的学生公寓形成的生活社区。彭康书院设院长、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并配有若干常任导师和兼职导师。学院对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有严格要求,早上响铃统一起床出操,晚上统一熄灯,生活上似乎有点半军事化管理。书院还给每位学生制作了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文体活动、宿舍卫生等方面评分的品德操行卡。书院社区的管理制度同时包括作息、宿舍卫生、个人行为与礼仪规范等。在书院工作了一个学期的常任导师南亚娟颇有感触地说,面对新生我们这一学期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实际上西安交大在2005年曾成立了“文治苑(以学校另一位老校长唐文治的名字命名)”,对书院制管理作了尝试,来自电气、管理、航天、外语、人文、生命和公管等7个学院的

  697名2005级男生接受书院制管理,一年下来,入住文治苑的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和课程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院的学生。书院常住导师南亚娟这样介绍书院制的好处,“相对于以往的学院制,不同专业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利于相互交流,增进集体合作氛围;另外,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地强调个性发展,而缺乏集体协作精神,书院强调更多的集体与统一活动,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这实质上也有„补课‟的性质。”书院力图使学生们在书院生活得温馨舒心:书院设立了期刊阅览室,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书院的常住导师和同学们同住同吃,学生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咨询导师;书院关心同学的困难,为贫困生及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发放临时助学金,数目从几百元到千余元不等。同时新学年成立的彭康书院还举行了10场左右大型报告会,邀请了校级领导、学科带头人为同学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彭康书院的几位学生这样谈自己感觉中的书院生活:“觉得挺好的。”“跟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不太一样,挺严格的。”“刚开始觉得不自由,特别是六点半起来出早操,习惯了就好了。”还有家长刚开始听孩子说了以后也不理解,学期结束后不少家长来信或者电话反映“孩子现在周末回家也不睡懒觉了,还在家里帮忙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呢。”

  书院的基本功能一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二是师生共享的公共空间,三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台。

篇二十: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P>  朱熹在观点上坚持己见但在治学态度上不排斥异己他很欣赏陆九渊的论语研究又将陆九渊请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论语还将他的讲义刊刻在石碑上供书院长久学习

  宋代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其意义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第一次在淳熙七年(1180年),始置学田870亩;第二次在淳熙十年(1183年),置办700亩;第三次在嘉定十四年(1221年),置办学田300亩。书院总共拥有学田1870亩。岳麓书院在绍熙五年(1194年),官府一次就拨给学田50顷,书院学生日给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

  像浙东一代的富庶地区,则常有巨商赞助书院。东阳(今浙江金华)郭氏累代出资创办书院,家拨良田数百亩用于养士,其子孙后代先后设立了石洞书院、西园书院和南湖书院。浙东的杜州六先生书院,也是私人出资办学,设有先圣碑亭、礼殿、讲堂、生员六宅、慈湖祠、书库、门廊、庖湢,书院内部设施十分完善,办学条件也很优越。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北宋的书院除了山长之外,其他教学管理辅助人员的设置很少。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以金陵的明道书院为例,除设山长一员总负教养之责外,斋舍六堂各设堂长一员,分司其职。此外还有讲书、堂录、堂宾、直学、讲宾、司计、掌书、掌祠、医谕和职事生员协助管理。教职人员的名目达十余种之多。

  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例如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白鹿洞书院后来还拨出一笔专款,用来接待四方来求学的人,并有专人负责招待。

  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例如在张栻主持岳麓书院的时候,就曾经邀请朱熹到书院讲学月余。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者。南宋鹅湖书院就曾同时邀请朱熹和陆九渊来讲学,

  二人观点对立,辩论相当激烈。朱熹在观点上坚持己见,但在治学态度上不排斥异己,他很欣赏陆九渊的《论语》研究,又将陆九渊请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论语》,还将他的讲义刊刻在石碑上,供书院长久学习。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讲会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朱熹就大量涉及读书方法的指导,以他的读书法六条为代表。元代程端礼曾任江东书院山长,他撰有《读书分年日程》,从幼儿到成年,次序分明,是古代一个详尽的自学大纲。书院教学还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疑问。朱熹说:“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全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就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辩。书院也有学规,但这种学规更侧重引导激励,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三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综上所述,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某一学

  派的著述、思想及相关的知识在书院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往往为某一学派思想的研究中心。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书院山长、教师一般也不纳入官员系列。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同一般师徒授受的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来源:《中国教育史》

推荐访问:书院制度的现实意义 书院 现实意义 制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