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5篇)

时间:2023-05-04 15:00:09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第38期总第484期No.38vol.484大学(社会科学)University(SocialScience)2020年10月Oct.2020探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与路径刘秋月湖北武汉430000)(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党建工作,才能确保前进方向。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仅可以激发高校活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先介绍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再分析其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及现状,最后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促进高校更好发展。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红色文化;价值与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0)38-0005-02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会要深入挖掘红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色文化,将其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难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培育和形成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所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动力源泉。红色文化体现出共产党人革命年代的坚强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其历史悲壮感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舞,注定红色文化会经久不息[2]。(三)道德示范功能红色文化除了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融入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革命年代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让人们获得了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在社会发展新时代,红色文化要发挥出道德示范功能,借助先进人物形象树立起优秀榜样,特别是革命先烈的真实故事,可以将其中的政治理念与道德标准规范化、人本化,从而大大提升这些故事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红色文化提供了一种正确价值观念,会对大众产生重要影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3]。一、红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取得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儿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深入每个人血液中。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进入发展新时期,红色文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自身意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1]。二、红色文化功能(一)价值引领功能红色文化形成沉淀于新民主革命战争阶段,其有着浓厚革命色彩,代表共产党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时,必须要深入理解红色文化,将其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高校需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认知,从而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二)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成命力,并代代相传。红色文化建立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长于中华大地中,指引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克服发展中的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一)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和平建对培育大学生远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共产党人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投身到革命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建立起新中国。红色文化中蕴含优良革命传统,具有强大感染力。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时,可以采用讲解革命先烈事迹的明白方式,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并鼓励学生为远大理想不断奋斗。(二)激发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所在,为高校学生党建作者简介:刘秋月(1988-),女,博士在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发展。5工作开展融入了民族精神内涵,对学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将爱国主义先进事迹作为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方式,用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感染学生,可以培养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因此,高校应注重学生党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股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三)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教育中,党建工作十分关键。不同时代,发展主题、社会环境等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党建工作也要积极创新,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从文化和精神两个层面来完善工作内容和形式,实现党建工作和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在融合过程中,高校应发挥出红色文化的政治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4]。(四)传承红色文化进入新时期,高校具有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四大社会功能,先进文化在价值观取舍和实践引导方面具有先导性作用。加强对红色文化内容的创新,不仅要凸显出历史底蕴,还要结合时代特色。另外高校要注重红色文化的价值转化,将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体现出来。大学生是重要人才资源,将来要走向社会,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所以将红色文化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有助于红色文化传承,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对红色文化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红色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正确认知。高校在组织学习红色文化时,学生对其理解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另一方面红色文化并未和党建工作有效融合。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形式化问题比较严重,表面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要加强红色文化认知,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党建工作方式单一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接受新事物和适应社会速度越来越快,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内大部分高校情况来看,党建都是以看红色电影、阅读书籍等形式为主,这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排斥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高校党建工作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相互之间缺乏交流,这成为了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的阻碍因素。(三)红色文化没有真正融入党建工作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重考核检查、轻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导致工作水平很难提升,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面对红色文化的传承,高校党组织不够重视,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甚至认为红色文化教育就是一次6学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红色文化没有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真正融合。五、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一)建设红色文化教育队伍红色文化教育主体是教师,为了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传统模式下,教师都是采用说教方式,这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所以要积极转变。教师要意识到红色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丰富多彩的画面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更加自主投入进来,充分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二)创建良好校园环境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创建良好校园环境,当学生处于特定环境中,会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利用广播每天播放红色歌曲,在建党节、国庆节等播放红色电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身上具备的伟大精神。例如,某校利用国庆节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震撼、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增强学生印象,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需注意的是,红色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过程。(三)开展实践活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除了理论学习外,还要积极开展实践活

篇二: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第29卷第6期2020年12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Vol.

  2No.

  6Dec.

  2020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爱国主文教育路径探析赵柳(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南充637000)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丰硕,但仍

  存在教育内容单薄、观念滞后、大学生爱国意识模糊、红色文化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不够等问题。红色文化

  资源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应对其会用、善用、活用,可通过新媒体平台融合红

  色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利用研学旅行创新教育模式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教学核

  心作用,让爱国主义教育更直观、生动,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将爱国主义情感内化于心。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JJKH20190493JY)收稿日期=2020-06-01作者简介:赵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编号:1674-7852(2020)

  06-0064-03On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ZHAO

  Liu(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Xihua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0)Abstract:

  Patriotism

  education

  is

  a

  kind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at

  we

  strengthen

  love

  to

  our

  country

  and

  devote

  ourselves

  to

  it.

  At

  present,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inadequate

  content

  of

  education,

  the

  lagging

  concept,

  the

  vague

  sense

  of

  patriotis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sufficient

  combin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atriotism

  education.

  As

  a

  valuable

  resource

  to

  carry

  out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red

  cul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fically,

  red

  cultural

  resources

  can

  be

  integrated

  and

  advocated

  through

  the

  new

  media

  platform,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of

  research

  and

  learning

  brigade

  can

  be

  used

  to

  carry

  out

  patriotic

  practice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s

  can

  be

  strengthened,

  classroom

  teaching

  can

  play

  the

  core

  role,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can

  be

  more

  intuitive

  and

  vivid,

  thus

  the

  students

  can

  have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truly

  internalize

  patriotism

  in

  their

  hearts.Key

  words:

  red

  cultural

  resources;

  patriotic

  education;

  practical

  activity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三观”还在形成阶段,面对信

  息的爆炸,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备受挑战。红色文化资源是由英雄先烈、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创造的先进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完整性好、现实感强、感染力强,是当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

  库。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前辈创业维艰,取得爱

  国主义教育新成效。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1.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丰硕1.1.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载体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日趋完善,通过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同时,高校以建党、国

  庆、一二?九、五四等纪念日为抓手,组织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在身体力行间培育他们的爱国之情和

  第6期

  赵

  柳: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

  65民族自豪感⑴O1.1.2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意识更加主动和理性

  新一代大学生成长在和平幸福的年代,缺乏对国家兴

  亡的切身体会。但通过调查分析,在近几年数次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中,大学生群体内,积极正面的爱国思

  想依然占据主流,并可以自觉主动向一些刻意抹黑中国的不实言论进行抵制,基本能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

  保持着清醒的头脑。1.1.3教师队伍更加专业

  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

  也逐渐壮大。以多种培养方式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优秀思政教师队伍,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关键,使得辅导员在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能动的引路人角色。1.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1.2.1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单薄,观念滞后

  目前高校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中也包含有爱国主义

  教育内容,但有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成体系,课程教学缺少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能通过课堂让

  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性认识;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时,有的基本以“灌输”模式为主,

  教育教学止步于理论讲解,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更深层次的爱国思想互动和

  情感交流,内容乏味,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力O1.2.2大学生爱国意识模糊

  大学生对爱国有一定的认识,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扩大,市场经济

  发展越发资本化,社会上弥漫着拜金主义的思潮。大学生处于“三观”尚未成熟的阶段,精神毅力薄弱,思

  想观念更易受到外界侵扰,因此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对所学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认识不深,爱国主义观念模糊,思想“缺钙”等多种问题,一些大学生向往着出国留学镀金,还有一

  些大学生热衷于韩剧、美剧,由此迷恋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爱国主

  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2.3红色文化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除了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开始与一

  些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合作,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但如何让他

  们发挥作用,实现真正融合,却依然存在问题。比如对红色文化遗迹内涵发掘不充分,没有鲜明地体现爱

  国主义主题,学生参观后未能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的学校到红色文化基地开展教育活动,走马观

  花,没有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一些红色文化遗址位置偏远,区位优势弱,有的学校与红色文化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合作,仅仅流于形式,挂牌后并没有经常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路径2.1利用新媒体平台,融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的专业网络传播平台,牢牢占领

  网络宣传舆论空间的制高点。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扩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

  育新生态,建立多维度、广角化、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和对话空间⑶。2.1.1开发特色栏目

  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历史博物馆、伟人爱国事迹、革命战争故事等,

  开发一批融合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色网络栏目,既可以推送精品文章,也可以制作微电影、小视

  频,还可以推出博物馆的线上展览。2.1.2转变文本形式

  以前一说到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等,都给人严肃、刻板的印象,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要想让信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传播,其内容形式也必然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可以结合红色名人故事、革命战争事迹等,以生动活泼、接地气的语言传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推文,让大

  学生看得进去,学得明白。2.1.3强化平台建设

  构建专业化的网络媒体平台是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战斗堡垒。

  虽然高校可以利用官网、官方账号等发布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但零散的内容并不能实现高效传

  播。可以建设专门的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网站、小程序、公众号等,宣传推介结合了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些平台不仅可以包含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文章、音视频,还可以为大学生文化

  娱乐生活提供服务,比如免费提供当地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讯息、线路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红色文化的传

  66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第29卷承,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再是自导自演、被动的、乏味的,在新的网络阵地以丰富的形式,形成以互联网与大学生互动的新局面。2.2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2.2.1研学旅行结合开发创新模式

  高校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特色和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推出具

  有特色和亮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研学旅行计划。研学旅行不同于普通的课外实践活动,更不是外出郊

  游。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立足当地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制定出包含有主题、目标、形式、内容、成果的研学旅课程方案,做到在游中学、学中做,强化实地体验和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让大学生真正亲身体验红色革命遗迹,互动交流爱国情感,逐渐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形成理性思维,让

  爱国主义教育入心入脑⑷。2.2.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制度化、规范化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绝不仅是一次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它应是与课堂教学一样的规范化教学模式。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确立校、院党委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第一责任人,辅导员、团委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执行者。其次要规范实施。制定以理

  论课程为基础、实践课程为检验的完整教学体系,建立规范的课程学习模式以及考核方式。同时,确立学

  校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单位的合作关系,向高校提供场地、教学素材,定期专门向高校推出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活动。最后要建立制度化的考评模式。对党委、院、团单位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考评,包括学习

  组织、任务完成情况、研学报告情况,对单位和学生进行打分,建立完善规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学

  制度。2.2.3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活动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学生

  活动,扩展学生的课余生活,以一种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增添活动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首先,高校应掌握

  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种类、价值、地理位置、文化内涵等,打造出有特色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活动品

  牌,创新活动内容。如红色主题剪纸艺术展、红色文化摄影展、红色旅游策划比赛、红色革命数字化场景设

  计大赛,这些活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红色主题活动,它们更接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专业学习、接近学生就

  业发展,通过这些活动,既让他们了解了红色文化,又培养了专业技能,还具有社会实践价值,可以有效促

  进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活动中的作用。2.3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抓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将爱国主义的基因融入课堂教学,做

  到润物细无声。2.3.1设立专门课程体系

  当前高校都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但并没有单

  独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设立专门课程。高校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

  堂,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比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中,引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怀,充实课程内容,也可以增设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系列选修课。2.3.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保障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主客体双方缺一不可,培

  养真懂、真情的思政教师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培养好教师队伍,要紧密结合红色文

  化资源,建立定期红色爱国主义培训制度,把培训搬到实地,让教师在培训中真听、真看、真情,在现场感受

  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教学质量,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2.3.3多层次开展爱国主义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注重拓展创新,建立线上线下双课堂,实行教

  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双模式,融合了课堂教学、现场研讨、网上互动、即时反馈等教学方式。在线下,教师

  授课之外,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比如红色经典研学讨论

  会、红色经典诵读会等,让课堂不再单一。在线上,建立学校、红色基地结合的网络布局,共享教育资源,为

  主题教学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素材。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的课堂,巧妙地将爱国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融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⑸。(下转第94页)

  94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第29卷魅力、学识水平、言谈举止等,常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线上与线下教学各有利弊,要解决这个问

  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设达到“两性一度”标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参考文献:[1]

  杨波?《园林制图》课程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23(1)

  :

  122-124.[2]

  杨波,于志会.转型发展形势下《园林制图》课程MOOC实践——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现代交际,2016(10)

  :235-236.[3]

  刘日出.施工图设计在《园林制图》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城市建筑,2019,16(15):21-22+33.[4]

  韩浩章,王晓立,张颖,等.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模块化技能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9)

  :204-

  206+223.[5]

  张磊,李亚亮.基于本科教学应用转型的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以淮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

  学,2015,43(17)

  :369-371.[6]

  王思怡.园林制图教学中应用启发性教育原则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5(2)

  :223.[7]

  曾力.“园林制图”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77-79.[8]

  陈燕,李大鹏.浅析《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6)

  :203-204.[9]

  黄明东,吴亭燕,蔺全丽,等.再论在线开放课程对高等学校发展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

  :91-96.[10]

  温静,段大娟,杜少华.“园林制图”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2):

  105-108.[11]

  宋秀珍,何虹?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常州工学院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团队

  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7(7)

  :131-132+220.【责任编辑:吴艳玲】(上接第66页)3结语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源,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其

  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和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高校

  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有利于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红色革命事迹,感悟革命

  先辈家国天下、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参考文献:[1]

  赵婷?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2]

  吕东杰.21世纪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7.[3]

  程云鹏.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0)

  :

  121-122.[4]

  孙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J].南方论刊,2019(1):98-100.[5]

  李文莉.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韩国爱国主义教育为借鉴[D].苏州:苏州大学,2014.【责任编辑:吴艳玲】

篇三: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2022年6月第25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ANDTEACHINGFORUMJun.2022No.25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维度把握与路径探析刘?笑,鲁?燕,张?媚(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深化和创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产生直接影响。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要内容、分类情况和维度把握为主要目标,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现路径,探讨在高校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播和推广的试点和培育,以期形成经验性的典型成果。[关键词]?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维度[基金项目]?2021年度陕西省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成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与路径探索”(2021XKT56)[作者简介]?刘?笑(1987—),女,陕西延安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2)25-0108-04???????[收稿日期]?2022-03-2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1]精神谱系。”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概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资源和研究视角,对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思政课程主渠道上突出特色,也需要在日常教育主阵地上深化其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一种思想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革命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宝库。理想信念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奋勇拼搏、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为了民族大义与国家危亡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指向高度契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解读、阐释与发扬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人民观的重要举措。2.增骨气。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励大学生扛起“强国有我”使命担当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党形成了一系列反映党的宗旨、性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全民力量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和构筑起的精神力量;是建党百年来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的精神图谱;是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精神的血脉基因和精神密码。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1.长志气。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108-

  第25期刘?笑,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2]大复兴。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3]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教育中研究和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动力和重要的精神支撑,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座精神宝库中,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国家兴亡、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贯穿始终。救国、兴国、强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诠释;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富矿;是引导大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的必经之路。3.强底气。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融入,是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深度认同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勉励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道路是举旗定向,理论是科学基础,制度是基本框架,文化是深沉力量,四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刻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着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砥砺发展的深刻内涵。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这些品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取得了伟大胜利,翻开了富国强民的崭新篇章。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密码。这对于大学生建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对中国式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政治认同和组织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本文将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人物维度、事件维度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分类整合与认识。这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谱、主轴,厘清了精神谱系的内容范畴、类型归纳,筑牢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1.从时间维度上看,可以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分为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复兴时期。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时期展现出的为了伟大信仰勇于斗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建设时期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涌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包括“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4]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精神,包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进入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走向复兴之路,国家的发展赶上了时代,走上了高速前进的快车道。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复兴时期集中了国家发展中的大工程、大事件,它们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同时也汇聚起中国共产党人一-109-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6月往无前、矢志创新、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复兴阶段的伟大精神包括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2.从空间维度上看,精神谱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沂蒙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大别山精神、特区精神等。这些精神体现着生长地的精神禀赋和人文意蕴,空间错落分布的背后,更反映了我党在不同时期的阵地转换与地域选择。3.从人物维度上看,精神谱系中有不少鲜明的榜样个体或集体形象。个体形象着重强调人物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行、动人事迹;集体形象则重点呈现出一个集体团结一致、共同开创新局面的集体主义内核。如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王杰精神、女排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4.从事件维度上看,精神谱写中有一类是在部分突发性事件、重大工程、尖端科技项目攻关中凝练所得。如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体现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尊重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义担当。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攻坚克难、直面困难、永不言弃、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课程内容和目标价值上融入,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念和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目标任务、内容逻辑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度契合。阐释好、发扬好精神谱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价值观的确立具有积极意义。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批内容优质、更新及时的系列教材,打造出学生欢迎、抬头率和点头率高的思想政治“金课”。具体到课堂上,要紧扣理想信念这一条主线,讲清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历史脉络和精神意蕴。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翻转课堂、小组研讨、演讲展示等方式充分激发课堂活力,深化教学效果。在角色反转中引导学生建立深度体验,在交流研讨中启发学生思考各种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突出精神谱系的理念和特色,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分类整合,突出故事性,讲究逻辑性。要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的精神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精神内涵的理解内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做到走深走实、入脑入心。2.在理论宣讲和第二课堂实践体验中融入,渗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5]能感染人,讲好道理才能影响人。”在课堂这个主渠道之外,要利用辅导员理论宣讲、在第二课堂中有机融入,将精神谱系的内容渗透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宣讲,要讲好故事、讲好形象、讲好道理。讲故事可以重点从人物维度和事件维度入手,讲精神谱系中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催人奋进的奋斗故事、感人至深的奉献故事。如井冈山时期红军脖子上的“牺牲带”,红军长征途中的青稞面,小岗村生死契的18个红手印,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意蕴[6]。形象是谱系精神中相对具象化的符号,可以在学生内心形成更为鲜活的意识印记。可以从人物形象演绎、人物故事演讲、人物性格分析等角度开展解读。宣讲的第一步是了解,但仅仅做一个传话筒是没用的,必须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以阐释和发散,将理论存在于文字中的二维认知上升到理解、认同、实践的三维体验,领悟其中的“道”,最终落到增强认同感,激发使命感的目标上来[7]。3.发挥主平台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中融入,由单一整齐的教育方法向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方法体系转化,不断丰富和创新传播途径。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所大学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校园文化作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景都应该承载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力打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育-110-

  第25期刘?笑,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环境,就要在设计上有意为之。如校园可以在显著位置、融媒体平台形成宣传矩阵,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通过学生工作系统举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故事评述、知识竞赛、讲座报告、专题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做到全方位融入、多角度嵌入。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高校传播、弘扬的统筹化设计,有效联动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要避免出现一次性、运动式传播。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当前与未来的关系,在内容精细化的同时做到久久为功。4.要发挥地方性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知行合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革命老区、VR实景等实践地,在亲身体验和现场聆听中知其所以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丰富的实践史。在实地参观体验后,受教育者对精神谱系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认同程度也会有所提升。有针对性和系列性地在QQ、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上推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动漫、短视频、音乐作品、有声读物等作品,找到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接受方式,挖掘校园硬件之外的硬性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生动力,鼓励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优秀网络作品的筹划和制作中。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01(1).[2]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7-01[)202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7/01/content_5621846.htm.[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EB/OL].(2021-09-29[)202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9/content_5640143.htm.[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12-18[)202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18-12/18/content_5350078.htm.[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人民日报,2017.[7]邹绍清,金更兴.试论中国精神及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升华[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6(4):90-96.StudyonIntegratingtheSpiritualPedigreeofChineseCommunistsin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DimensionGraspandPathAnalysisLIUXiao,LUYan,ZHANGMei(CollegeofFoodEngineeringandNutritionalScienc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00,China)Abstract:Thespiritualpedigr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asrichscientificconnotationandvalueimplication,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fordeepeningandinnovating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inthenewera,andwillhaveadirectimpactonthebreadthanddepth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studycombinestheoreticalresearchwithempiricalresearch,takestheresearchofthemaincontentofthespiritualpedigr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tsclassification,anditsdimensionsasthemainobjectives,putsforwardthemainpracticalpathsofintegratingthespiritualpedigr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andexploreshowtosetuppilotbasesforthedisseminationandpromotionofthespiritualpedigr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ordertogainsometypicalandempiricalresults.Key?words:thespiritualpedigreeofChineseCommunis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path;Dimension-111-

篇四: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视界观

  OBSERVATIONSCOPEVIEW新时期高校传承建党百年基因的路径研究诸诗阳李佳豪吕欣儿徐思怡程世利(嘉兴南湖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了解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建党百年基因传承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作者依托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遴选基地周边百所高校,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对新时期高校传承建党百年基因的路径进行研究,以借此建党百年契机,传播优秀红色文化,提高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性,构建愈为完善的高校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添砖加瓦。关键词:高校;百年基因一、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分析(一)新时期是百年建党基因融汇与传承的机遇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铭刻于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让建党百年基因为中国公民所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建党百年之际,应牢牢把握入党初心以及建党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着建党百年的初心与使命,才使得建党精神历久弥新,凝聚成镌刻在每一位共产党员乃至每一位中国公民心中的百年建党基因,并掀起“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潮。而对新时期高校学生而言,此项调研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使“初心”与“使命”融入他们的心中,让红色血液永葆青春与活力。(二)互联网时代为建党百年基因传承提供更广平台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文化产业的如日方升,加快了迈入“文化+”时代的步伐。“文化+”意指文化与相关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对文化的大繁荣发展、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此次大学生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目的正是契合了“文化+”的定义,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审视“文化+”的意义,力争通过调研将建党百年基因植入大学生的大脑,相信通过百年建党基因的“文化+”时代,能够使得红色文化的绚丽花朵在各个高校中盛情绽放,催生出大学生无穷无尽的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三)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亟需深入挖掘和传承依托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社会经济与价值导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现状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加深高校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理解,获取其中的精神内涵,借“红”造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唱响红色旋律,讲好建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二、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的路径分析(一)多途径形成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合力一是保证建党百年基因在思政课程中的融入。在问卷调研分析中,学生通过思政课上老师的讲解来接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式,而政治理论书籍以及通过互联网学习则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思政课教学水平对于大学生非常重要,所以各个高校需注重课上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中的红色文化素质教育,多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红色文化并传承和发扬它。新时期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细节加强关注,教学实效不断提高,把传承建党百年基因融入思政课堂学习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亲和力和引导力,积极延伸、拓展网络红色教学平台,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网络。二是重视高水平红色文化专业教学队伍的培育。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专业教师对建党百年基因有着充分的了解与认知,能够针对学生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同时,还可借助高校附近充足的红色文化资源,扩大在专业教师群体中的宣传,从而在校内为红色文化教育营造起优越的环境。(二)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新媒体数字化368www.sjgzzs.cn问卷数据显示,除了通过学生论坛推近红色文化教育,各项方式都较为平均,其中网络传播最广泛,占比高达87.64%在这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也确实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了解各地实时信息,这作为学习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另外专家讲座、选修课程、书籍阅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在学校可以得到很好的展开,对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推进。(三)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化调查结果中呈现出各高校的红色文化特色活动。例如嘉兴学院创办的《初心》话剧表演,相关红船精神主题宣讲;山东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大型话剧《佩瑜怀瑾》等,多数高校积极利用当地优质红色资源,将文化与实践紧密融合。红色校园文化活动也承载着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充分深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构建红色校园文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式的实践和传播体系,让建党百年基因在大学生群体中耳熟能详,更能以红色校园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三、特色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思考(一)课堂主渠道,红色教育更深远一是红色文化“进课堂”。四史教育背景下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将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思政课程的素材开发离不开红色文化,高质量规范化的课程思政样板需要积极开拓。让红色文化因子全面浸入课堂育人环节。二是红色基地“变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改革建设等时期保留有大量的活动遗迹,这些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地方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育人课程搬到校外,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将与众不同,真正让基地变成高校第二育人课堂。(二)寓教于乐,理论实践齐头并进新时期高校在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常见的大型赛事如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该项比赛甚至专设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门赛道,还有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中可引导学生求职或创业中将目光也瞄向红色文化方面,如革命馆讲解员、革命老区农产品售卖等方面,但从调研分析中可见学生整体参与度有待提升,高校对此类传承路径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参考文献:[1]李艺潇.当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4):50-54.[2]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方晓辉.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作者简介:诸诗阳李佳豪吕欣儿徐思怡,嘉兴南湖学院,本科在读;程世利嘉兴南湖学院,教师。项目基金:本文系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年度SRT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H8517201044

篇五: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路径分析

  作者:陈鹏飞

  王振禹

  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15期

  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始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时期伟大工程的重要政治内容和组成部分,事关新时代的中国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大局,同时事关高校各级党组织“两个作用”的有效充分發挥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实现。本文以加强发展弘扬雷锋精神为主要研究课题背景,剖析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以沈阳工学院为例,探析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路径,以及对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雷锋精神

  学生党员

  教育

  路径

  AnalysisonthePathofIntegratingLeiFengSpiritintothe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PartyMembers

  ——TakingShe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asanExampleChenPengfei,WangZhenyuAbstract:Partybuild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salwaysbeenanimportantpoliticalcontentandpartofthegreatprojectintheperiodofpartybuildinginthenewera.ItisrelatedtotheoverallstrategicsituationoftheconstructionofasocialistcountrywithcharacteristicsinChinainthenewera,anditisalsorelatedtothepartyorganizationsatalllevel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givetheeffectiveandfullplayofthe“individualrole”andtorealizethefundamentaltaskof“buildingmoralityandcultivatingpeople”inuniversities.ThisarticletakesthestrengtheningofthedevelopmentandpromotionoftheLeiFengspiritasthemainresearchtopicbackground,and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theintegrationoftheLeiFengspiritintothe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partymembers,whosequalityimprovementhassignifican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s:LeiFengspirit,studentpartymembers,education,path

  将崇高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全面地融入到学校日常的政治学习和生活中,对于做好新时代下学生党员的教育,加强广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提升广大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力发展和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为了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努力作为一个爱党爱国、勤奋上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创新发展的榜样,也是为了将雷锋精

  神融入到广大学生党员思想的深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基础道德支撑和饱满精神状态。

  1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意义

  1.1雷锋精神有助于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雷锋精神就是中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凝聚,它深刻反映了我们老一辈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衷。雷锋始终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将自己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内化于身、外化于行,用他许多实际行动来认真地对待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理想和历史使命。[1]新时代,需要我们把学习雷锋精神当作理想和信念纳入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以“做雷锋式的共产党员”作为自己崇高的人生目标,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勇于承担这个时代所赋予的青春历史使命。

  1.2雷锋精神有助于学生党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雷锋精神中蕴含着为祖国昌盛与中华民族伟大振兴而奉献生命的一种民族主义爱国精神,雷锋精神鼓舞和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个人利益同我们国家的繁荣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伟大发展在所不惜。雷锋精神是弘扬以人为本的核心主义价值观实践中的体现,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高校学生党员一定要深入地了解学习雷锋的爱国革命事业和先进事迹,感受雷锋这样一位民族革命家和同时期最伟大的革命英雄人物精忠报国的斗志,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传承和弘扬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有助于牢固厚植雷锋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激发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奉献终身的坚定信心和豪情壮志。

  1.3雷锋精神有助于学生党员传承无私奉献精神

  建党以来,无数的革命英雄人物以无私奉献的毅力和无惧无畏精神,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理想信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在我国发展历史上具有很独特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人这种始终甘于无私奉献、乐于为民服务的精神,在推动我们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和重要研究价值,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长期有力奋斗目标的内在强大推动力。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本身就是对党员无私艰苦奉献精神的一种生动实践,是党章中“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真实写照。[2]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当前促进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品德素质养成,理想信仰培养的重要理论指导。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走向广大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各个工作岗位上能够继续充分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在充分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继续引导和积极帮助别人。

  2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路径分析-以沈阳工学院为例

  2.1弘扬雷锋精神,培养信仰坚定的的高校学生党员

  爱党爱国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第一要义,要具有不忘本与感恩的情愫。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党员,大力发展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要先牢固地树立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坚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3]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党员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涵养思想道德素质;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与新生班级、普通学生的联系及学生党员宣讲团对“雷锋故事”的宣讲,大力宣传雷锋精神,争当爱党爱国的模范。沈阳工学院通过着手于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德育体系”,与学校的教育和课程管理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地取得了实效。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学习雷锋精神的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机融合;持续性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践行船钉品格”等主题的实践活动;成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国旗班等育人载体,夯实理想信念教育阵地建设,以期引导大学生党员争当爱党爱国的模范。

  2.2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刻苦钻研的高校学生党员

  作为一名大学生第一要务就是必须能够做到认真刻苦的好好学习,而且作为学生党员应该更加重视这方面,才能够体现一名党员在学习中的良好榜样。雷锋像一团焰火,走到哪里就把它燃烧到哪里,不知疲劳,从不懈怠,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钉子”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刻苦学习的良好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许多大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誉感。通过立足开展学习中的“结对帮扶”活动,全体学生党员“1+1”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学生活动,精准帮扶留级生、挂科严重学生,以先进带后进,促进学院学风的整体进步。“创造”是雷锋精神的一个闪光点,以雷锋精神作为标志的一种时代精神,是推动社会创新、时代进步的动力。沈阳工学院落实“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要求,坚持把雷锋精神的创新精神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坚持在新生生入学、社会实践、学生就业和创业等方面开展专业认知导学,引导他们深刻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前途和未来发展前景,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引导大学生党员争当勤奋好学的模范。

  2.3弘扬雷锋精神,培养爱岗敬业的高校学生党员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却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雷锋同志曾多次将“螺丝钉”三字写进其个人日记中。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也蕴含着一种崇高的事业心与强烈的使命感。敬业、忠诚、勤劳三个关键词是在我国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时代背景下成为企业对员工素质提出更多要求的榜首,“螺丝钉”精神正是对它们很好的诠释。弘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引导学生党员树立起崇高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引导广大学生党员,要学会将个人追求与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利益发展联系起来,在不断地自我调试过程中收获和成长。

  2.4弘扬雷锋精神,培养乐于奉献的高校学生党员

  雷锋一直以来都把人民放在首位,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幸福。雷锋同志曾说过:“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学生党员通过自觉开展“敬老院慰问演出”“与社区特殊儿童结对子”“走进社区”等一系列学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寻雷锋的足迹,从而感悟出雷锋的品德与优秀行为。沈阳工学院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以学雷锋活动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基地为阵地,让学生党员在社区劳动、绿化植树、孤寡老人帮扶、法治宣传、爱国主义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提升奉献意识,引导大学生党员争当乐于奉献的模范。

  3结语

  雷锋精神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实践结晶,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检验高校立德树人的试金石。将雷锋精神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念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党员教育中,对做好新时代的党员教育和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在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中扎实地开展一系列的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与实践性活动,通过研究和深挖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学习雷锋主题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实效性不断提升。

  基金资助:沈阳工学院弘扬雷锋精神专项课题立项项目“将雷锋精神融入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研究”(SGDJSZ202101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玲玲,蒋超.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03):200-201.[2]林守珠,蔡炎辉.论雷锋精神在学生工作中的伦理价值及实践[J].学理论,2014(02):289-290.[3]林莉,何泽彬,龙霞.谈雷锋精神与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J].黑河学刊,2012(09):37-38.[4]陈鹏飞,刘子文,高健森.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路径分析[J].知识文库,2020(13):100+102.

推荐访问: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建党 路径 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