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2-05-05 17:56:3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第1篇:侯方域《马伶传》的阅读*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马伶传

(明)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
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者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受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生犹不堡,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鸣凤》,即《鸣凤记》,明代王世贞戏曲家作品,讲的是明朝忠臣夏言、杨继盛等人与奸相严嵩及其党羽不屈斗争的故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d.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叫伶人、伶官、优伶。马伶就是一个姓马的伶人。

b.金陵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除金陵外,南京还有“建康”“建邺”“*宁”“石头城”等别称。

c.肆,即市肆、店铺,此处指的是瓦肆。瓦肆是随着宋代农业和商业的繁荣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

d.商、羽是*古代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此处泛指曲调,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化部、华林部同演《鸣凤记》,当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不分伯仲,但当演到两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时,华林部的李伶则更胜兴化部的马伶。

b.三年之后,马伶代表兴化部与华林部一起再演《鸣凤记》,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台演出后,李伶甘拜下风,兴化部的名声于是盖过华林部。

c.马伶好胜、自强,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屈身做严相国的奴仆,只为观察其言行举止、体会其思想感情。

d.文章虽是人物传记,但并未历叙其生平,而是集中笔墨叙述两次马伶会演,刻画人物形象,简繁得当,颇有章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5分)

②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5分)

参考*

参考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岂止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凤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马伶走后将近三年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赏析

1639年(崇祯十二年),侯方域游历南方,后来居留南京,参加复社,与魏党余孽阮大钺进行过斗争。这篇人物小传,是他寓居南京时写就。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

这篇人物传记把笔墨集中在结果截然相反的两场演出对垒上。第一次马伶对垒中失败,负气出走,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习,三年后技艺大进,在第二次竞赛中获得成功。作者通过记叙马伶这一件事,显示了马伶好胜、自强的*格特征。[2]

文中讲述了马伶为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不断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的故事。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

 

第2篇:关于《马伶传》的阅读*及原文翻译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
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谱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②,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竞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③也;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侯方域著《马伶传》)

【注】①《鸣风》: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奸相严嵩斗争故事。

②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杨继盛、夏言诸人主张收复河套,而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

③分宜:指严嵩,严是分宜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趾相错也相:互相

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迨:等到

c.今日幸为开宴幸:希望

d.华林部过马伶曰过:责备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马伶之“志”和“技之工”的一组是

a.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b.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

c.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既奏,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d.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以演技精湛著名的戏班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马伶所在的“兴化部”和李伶所在的“华林部”。

b.在新安商人举办的大堂会上,兴化部和华林部在东西两个戏台同时演出相同的戏目,但客人们一直只对华林部赞叹有加,以致马伶不能再演下去了。

c.马伶自知技不如人,就到当朝宰相顾秉谦门下做了三年的差役,掌握了这类人的特点,表现出马伶不甘落后、刻苦磨炼、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

d.文章描写马伶为扮演奸相严嵩,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最后一举成功,充分揭示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苏子美)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献于朝廷而子美独不主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3分)

②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4分)

参考*

8.d.前往拜访。

9.d.a.第一句表现兴化部对马伶的重视b.第二句只是交待马伶想同李伶竞技c.第二句只是交待马伶出场。

10.b.演出到一半后客人才对华林部赞叹有加。

11.(1)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献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一处0.5分)

(2)①询问其中的缘故,(1分)原来是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1分)已经换衣裳逃走了。(1分)

②您,是世上擅长表演的演员,(1分)然而无法代替李伶,(1分)李伶扮演的严嵩宰相已好到极点,(1分)您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演技)而超过他呢?(1分)

参考译文

马伶,是金陵城戏班里的演员。金陵城是明朝的留都,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坛和文武百官都在这里,而且又处在社会安定、国家兴隆的时期,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的,多到脚趾互相错杂。戏班因技艺高而出名的,不止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有个)新安商人聚合两个戏班举办了一个大堂会,到处招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闲静文雅的女子,没有不全部会集的。安排兴化部在东边的戏台,华林部在西边的戏台。两边的戏台都上演《鸣凤记》。等到演唱到一半,演唱符合节拍、讲究音律,音调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边戏台扮演宰相严嵩的演员叫李伶,东边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边的戏台赞叹,有的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边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边。(演出)继续进行没有多久,东边的戏台就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是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换衣裳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用别人)替换他,于是竟然停止演唱,而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到处告知他旧日同戏班的人,向(那个)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和华林部再演出《鸣凤记》,敬献一天的欢乐。”演出开始,马伶又扮演宰相严嵩登场。李伶忽然控制不住,不觉出声,伏在地上上前(向马伶)自称弟子。兴化部(的名声)在这一天于是大大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前往拜访马伶说:“您,是世上杰出的演员,然而无法代替李伶,李伶扮演的严嵩宰相已好到极点,您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演技)而超过他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世上(的演员)无法超过李伶,李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宰相昆山人顾秉谦,是严嵩宰相同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做了他门下的差役三年。每天在朝房里侍奉昆山宰相,观察他的行动,倾耳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所拜的老师。”华林部(的人)互相(向马伶)罗列拜别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奇特啊!马伶自己求得老师这件事。他因李伶演技高超,没有办法求得,就跑去侍奉昆山人(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好像见到了严嵩,以严嵩本人来教授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了?啊!羞愧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而远走千里,做了差役三年。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还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二:

苏子美才能虽然很高,但人们也不太嫉妒他。全靠皇上聪明仁圣,凡是当时被指名受排斥,从两三个大臣往下,有人欲借苏子美事件对他们进行株连陷害的人,都被保全下来了,现在都得到了荣耀恩宠。就是那些与子美同时饮酒而获罪的人,大都是一时杰出人才,现在也被招纳任用,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可是,唯独子美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不好吗?悲痛啊!

 

第3篇:《方山子传》阅读*及原文翻译赏析

《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原文】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注释】

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排忧解难。

③闾里:乡里。

④宗:推崇,归附。

⑤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⑥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黄:今湖北黄冈。

⑦使酒:酗酒任*。

⑧前十有九年:即嘉?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⑨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傥:倘或。歧山:地名,指风翔。

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欲以此驰骋当世②其后以博学宏诃,授集贤殿正字

b.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②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①呼余宿其家②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

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3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6.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
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

d.这篇文章虽称作“传”,实际上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了陈?v生活中的几个断面。作为人物传记,其写法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如出一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分)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

(3)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

4.a(a“以”均作介词:凭借。b①代词他②兼词在那里c①介词在②介词给d①代词他②副词表反问难道)

5.b(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6.c(a句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
b句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d句“如出一辙”理解有误,本文是人物传记,而欧阳修的《六一居士传》名为“传”,实际上是一篇蕴议论于抒情的散文。二者写法明显不同。)

7.⑴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v陈季常呀,为什么会住在这里呢?”(采分点:“谪”、“适”、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⑵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采分点:“马上”、“谓”各1分,语句通顺1分。)

⑶(他)都放弃不要了,偏偏要来到这荒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这样的吗?或这难道是因为他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采分点:“穷”、“然”、反问语气各1分。)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v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酗酒任*,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鹊,未能*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创作背景

嘉?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风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陈?v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争议,甚至形于颜*。这年,苏轼和陈?v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
陈?v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v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过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岐亭五首》)。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

赏析

苏轼打破传记文学的写作常规,在《方山子传》一文中,改变介绍人物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家世、生平等平铺直叙式的写作手法,而着力选取人物活动的几组有价值的特写镜头,几个表现人物*格的生活侧而,一经作者维妙维肖地刻画描摹,一个形象丰满生动,见心灵,见*格的人物便活生生地展现出来了。撷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是说易行难的事情,首先,典型事例如何选择,要求既要生动感人。又要能有力地表现主题。其次,典型事例的选择还要反映人物的*格、家世及主要业绩,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文章写作失败。再次,占来为人立传。被立传人多已作古,总括一生之事通盘考虑去写较有选抒余地。而苏轼笔下的方山子。人还健在,如何把握运笔尺度,是不易界定的难点,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于克服的困难,苏轼却应对自如。作者以其神奇熟练之笔,匠心独运,结撰出了这篇妙文。全文分四段进行叙述,层层深人地剖析了方山子其人。

第一段,作者起首一句,“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显得突如其来。而且立刻会生出两个疑问:其一,方山子并非人名,那么何以不露真名,何以称之“方山子”。其二,方山子是“光、黄间隐人”,他归隐的原因是何。两个问题很具吸引力。紧接着,文章以简沽的语言,概要地介绍了方山子的身世。分五层加以叙述,第一层,方山子年少时尚侠义,深为邻里推重;
第二层,弃侠义而学文,欲用此有为子当世,但以“终不遇”而告终。“终不遇”三字在这里有深刻的内涵。方山子自少年开始,就心怀大志,以报效国家为已任。面对北宋*积贫积弱,边战屡败,武备不兴的残破局面。方山子优心加焚,认为国家急需武人,因而练武行侠,团结邻里之人,希图将来有为护边事,结果愿望落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唯读书求仕,才可有所作为。方山子无奈,只得改弦更张,弃武学文。然而学成之后,依然于事无补。这位文武兼备,心怀满腔热忱.立志为国分优的爱国者,宋统治者却不予理采,皆以“不遇”相待,文中有“终不遇”三字,饱含着方山子几多甜败苦辣,可谓一言难尽;
第三层,方山子苦斗一番,迎来的只有冷遇,他感到心灰意冷,对世道黑暗充满了厌烦和不展一顾的轻蔑,遂“遁于光、黄间”之岐亭;
第四层,对于北宋王朝。方山子己失去信心,决心不再过问世事,专求佛事和清静,日日以步代车代马。身着百姓衣,往来于山中;
第五层,方山子之谜终于揭开。因“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人们议论说“此岂方山冠之遗像乎?”,所以方山于得“方山”之名。这一段层次分明,交待清楚。言外之意层出不穷。

第二段,苏轼谪官黄州,于偶然之中,路遇方山子。原来方山于是作者的旧识,真名陈?v,字季长。老友异地相选,白然各道所以。当方山子得知苏轼今日境况时,“俯而不答,仰面笑”。短短七个字,方山子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可谓妙笔生辉,韵味无穷。承接文章第一段方山子的“终不遇”,“俯而不答,仰而笑”,以其对方山子形象生动的描摹,更深一层地揭示出方山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集中反映在“俯面不答”中。方山子何以不答,正是他对宋统治者极为不满和完全丧失信心,直至麻木和厌世的结果。这是*和愤怒的混和体。“答”而一言难尽,“不答”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两相比较,显然后者的艺术效果更高一筹。着到苏轼请官的下场,方山子庆幸自己远高尘世,隐遗不仕。因而“仰而笑”。转瞬间即从年青时不得志的痛苦回忆中解脱出来,化优为喜。见到方山子家“环堵萧然,面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极大地触动了作者隐陈作痛的心,他由衷的羡慕方山子这种与世几近隔绝的清苦生活。所谓的“自得之意”,并非方山子家人的实况,面是作者与方山子产生共鸣所致。

苏轼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很白然地会勾起他对方山子的回忆,于是文章进人第三段。苏轼在闸述方山子“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之后,着意刻画方山子往日的英雄气概。以反叙的手法,精择了十九年前,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如以*:方山子精于骑*,武艺高强。一次游猎西山时,“鹊起于前,使骑逐面*之,不获”,此时,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神态何等豪纵,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以“不获”对比得之,表现了方山子“气盖世”的英雄本*。而后,方山子又与苏轼马上论兵及古今成败得失,且“自谓一世豪士”,气宇轩昂,这是第二个特写镜头,通过这两个镜头,方山子那神形兼备,通真感人的形象便展露于出来,栩栩欲活,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报国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山谷林泉之中。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苏轼与方山子的际遇同等,两人同属“不遇”,所以苏轼文中通过这些实例的强烈对比,充分表现了对宋统治者的极端不满和怨恨,虽未直言,但字里行间饱含其意。

第四段,苏轼通过谈方山子家世,解开了疑问,方山子远离尘世,并非因为穷得无以为生或不得为官所致。恰怡相反,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且“园宅壮丽,与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完全摒弃了这些荣华富贵,捐弃功名利禄,决然远离尘嚣,遥迹山林,自愿过起艰苦的隐居生活,原因就是由于对北宋*极度不满和丧失了信心。苏轼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为方山子抱不平,骨子里是在发泄对宋朝廷的愤怒,作者通篇无一宇一句愤懑之语,可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苏轼对统治者的痛斥。

 

推荐访问:赏析 原文 解析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