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3D立体影像的传播价值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2-11-19 17:10:02 来源:网友投稿

影像作品中的3D常指两种对象:“一是以三维虚拟模型为基础制作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二是通过佩戴特殊的立体眼镜,使观众在平面的屏幕上产生纵深感的影片形式。”①本文所讨论的3D立体影像指后者,即作为影像作品视觉形式的3D。

3D立体影像的发展流变

3D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演变有着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早在1839年,英国科学家惠斯顿就发明了最原始的3D眼镜。19世纪90年代,彩色摄影术先驱法国人奥隆发明了双色立体图片,观众佩戴红绿眼镜就可看到立体图像。同一时期,英国发明家弗里斯格林开始尝试制作立体的彩色活动图像,并研究了双机放映技术,这可看作3D立体电影的最早起源。在国内,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曾进行过立体电影技术的探索。1962年,我国首部3D电影《魔术师奇遇记》诞生。

在20世纪中期,世界范围内曾出现了一次3D电影的小高潮,但这个势头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题材和诉求点单一、制作和放映水平低下,3D电影很快被市场边缘化,成为一种不入流的“小把戏”。此后,3D立体影像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虽有部分作品零星出现,但始终未能真正登上影视艺术的主流舞台。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化改造在整个视觉艺术领域的普及和深入,沉寂已久的3D立体影像迎来了新的机遇。得益于数字高清摄像机、数字后期平台、数字2D转3D技术和数字放映设备的应用,3D立体影像创作和展示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人们发现,同过去那些普通的惊悚片、动作片相比,数字化革命催生的计算机三维动画以及CG特效电影更适合引入“立体”这种视觉形式,其表现出的视觉震撼效果是传统电影难以企及的。从2010年风靡全球的特效大片《阿凡达》和纯三维动画《驯龙高手》,到2012年引领观影狂潮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2013年备受关注的《地心引力》等作品,无不是数字技术所创造的奇幻画面与优秀的立体视觉效果合力的结果。这些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令人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新机遇,经过多年沉寂的3D立体影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次引领全球电影产业发展。

3D立体影像的传播价值

1.丰富了影像艺术的语言元素。传统的绘画及影视画面在本质上是对三维空间的一种二维塌陷,当三维景物被描绘或拍摄到一张平面的介质上去之后,其深度信息会遭受损失,而3D立体影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遗憾。在拍摄3D立体影片时,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间距和会聚面的远近,对画面中物体的纵深位置进行调度,即决定在最终画面中,哪些物体看起来刚好落在屏幕之上,而哪些物体又是在屏幕之后或者屏幕之前。这种手段就像控制构图、曝光、焦点一样,也可以被用来强调画面或者是引导观众的视线,因此它完全能够作为一种可以控制的视觉语言元素,帮助创作者进行艺术画面的设计和传达。

2.营造了沉浸性的艺术欣赏空间。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是基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相互配合而共同完成的。然而,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一般并不需要全方位地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这也就意味着,艺术欣赏过程中信息的传达并不如现实世界中那样完善和直观。特别是对于那些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如音乐和绘画,我们当然可以从音符中感受色彩、从形状中体会节奏,然而这些过程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综合性的艺术而言,作品同时诉诸视听,观众就更容易将自己纳入作品所展开的世界。这时我们可以说,综合性的艺术往往具有更强的“沉浸性”。3D影像这种视觉形式的意义也正在于对沉浸性的增强。在欣赏3D立体影像时,观赏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比传统2D影像更符合日常感官经验的世界,这种熟悉感拉近了其与作品的距离,让作品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仿佛观赏者自身被带到了画面现场。

3.开拓了广阔的新兴影像市场。3D立体影像的诞生是技术发展的结果,然而它的真正繁荣离不开市场的助力。近年来,高额的票房收益让整个影像行业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新兴市场。尤其是在电影《阿凡达》上映后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中,3D影院、3D照相摄像机、3D显示器、3D电视机、3D手机、3D游戏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而这反过来大大刺激了3D内容的生产。应该说,3D立体影像产业之所以能够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并非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而是通过新技术创造了巨大的需求,从而打开了一片广阔的新市场。

3D立体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3D电影所掀起的立体影像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影像作品都跃跃欲试地希望搭上“立体”的快车。不少人认为,数字3D技术将是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之后,第三种改变电影方向的革命性技术。“面对如此气势如虹的3D热,出现了最为乐观的预期:今后的电影将向3D全面过渡,彻底取代传统2D电影,就像出现彩色电影后不会再有人愿意退回到黑白时代那样。”②是否真的如人们所想,所有的电影都适合以3D立体影像的形式呈现?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应该引入3D立体技术?这无疑是关乎3D立体影像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1.3D定位更加清晰。事实上,3D立体影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2D影像。暂且不论3D影像在技术手段中存在的局限性,仅从文本的题材或情节上来看,很多影像作品并没有3D化的必要。就如同摄影技术的出现并没有取代绘画那样,“3D电影也是如此,虽然它更加符合人眼的自然视觉习惯,但它能够占据电影制作的多大份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对于立体视觉观感的需求有多高”。③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认知理念的不断成熟,3D立体影像的定位也会更加明晰。

2.技术工艺更加成熟。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是3D立体影像进一步普及的前提与保障。从前期器材看,更轻便小巧的专用立体摄像机将是未来的主流。与此同时,在后期制作中,各类与3D影像相关的软件也越来越丰富,这同样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加顺手的工具。在立体显示方面,未来的方向必然是裸眼3D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就能够完全摆脱眼镜的束缚,更加舒适地享受3D立体影像带来的震撼。

3.艺术理念更加完善。3D立体影像是一个技术先导的概念,当它被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时,人们发现传统的艺术理论并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把握和描述。例如,对于3D电影的剪辑而言,剪辑师不仅要有传统蒙太奇的思维,还必须考虑到相邻镜头之间深度空间的变换和衔接,以使最终画面让人觉得舒适和流畅。基于此,发展并完善新的、适用于3D立体影像创作和欣赏的艺术理念同样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技术的创新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引擎。3D立体效果作为视觉影像的体现形式与重要载体,将大大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吸引力与感染力;而影视作品艺术品质的不断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助3D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作与传播高品质的影视文化作品,以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带动影视技术的持续进步,真正让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才能使3D立体影像的未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注释:

①Bernard Mendiburu:3D Movie Making[M], Focal Press, 2009

②刘戈三:《数字3D电影时代已经到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李相:《3D电影美学初探》[J],《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影像 传播 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