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刍议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时间:2022-11-18 11:05:1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中坚力量,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发挥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探讨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双师型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田江(1978- ),男,四川万源人,四川文理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72-02

20世纪末,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一大批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学校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陆续升格为本科院校,并被赋名“新建本科院校”。截止到2013年5月,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总数超过600所,占据全国本科院校数一半左右。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新成员,是承担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双师型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令人担忧。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审视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偏少。为了达到升本条件和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采取公开考试或直接考核招聘等方式引进了大批研究生,充实了教师队伍,达到本科办学对师资数量的要求。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数量陡增,使原本偏少的双师型教师显得更少。

2.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升本前,学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忽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力较弱;升本后,学生来源较广、综合素质较高,部分教师难以满足本科办学需要,加之新进教师多属于应届毕业生,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3.双师型教师培养经费不足。教育部对学校升本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专任教师数量、高级职称人数和硕博士学位比例,都有严格的规定。学校针对指标体系要求,制定相应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大量经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和加大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晋升职称等。缺乏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和制度保障,用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经费占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比例偏低。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办学理念未能跟上高等教育发展。升本前,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片面地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未能意识到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的升华,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造成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和能力偏低。升本后,学校明晰了办学定位,确定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目标,但固有的办学观念根深蒂固,未能制定出有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规划和措施,造成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大批高学历年轻教师,他们的理论知识较为深厚,是学校未来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分批遴选年轻教师作为培养对象,深入实践教学一线,跟随工厂、企业指导教师现场学习,理论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实践反哺理论不足,使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加强年轻教师实践教学训练,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使其具备双师型教师要求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助于提高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及教师要转换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变换教学地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迈进工厂、企业,将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变为探索式实际教学。教师通过培养,既夯实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学生跟随教师,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直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助于创新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职能之一,是创新知识的重要来源。本科教育不仅要传授旧知,还要探索未知、发现新知。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居于教师队伍主体,学历层次较高,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人力资源开发优势。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和学生从实践一线获得资料,为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为申报科研项目、创新科研成果奠定基础。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进入本科高校阵营,提升了办学层次,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声誉,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效益日益好转,但学校面临的办学压力也随之增大,既不能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发展的道路,也不能走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发展模式。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只能另辟蹊径,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本地域的特点,遵循高等学校发展规律,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走一条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之路,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厘清办学定位,更新办学观念

新建本科院校伴随高校扩招而出现,是高等教育层次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是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为推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穷国办大教育的梦想。经过十余年发展,学校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改善,但办学定位和理念未能明晰,还处在攀高办学层次,申报硕士点;扩大招生规模,保留专科专业;追求多科性高校,申办新兴专业的陈旧观念中。办学定位作为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指引着学校的改革发展,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态势。潘懋元先生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是决定发展的大事,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结构和效益,也是关系到学校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秉承“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承诺,在办学定位上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办学层次的准确定位;二是办学功能的准确定位;三是人才培养类型或层次上的准确定位;四是办学规模的科学定位。组织师生(含毕业生)、邀请政府和企业代表开展新一轮办学定位大讨论,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要紧紧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进一步厘清学校办学定位,并将其提交学校“两代会”讨论后以文件下发,在一定时期内不得更改,保持办学定位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全校师生要以办学定位为指南,更新观念,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以办学定位更新人才培养目标、申报新办专业等;教师以办学定位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以办学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及早做好人生规划。

(二)成立专业机构,制定培养规划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学、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制度。新建本科院校要从教师队伍建设长远出发,单独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处级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提供足够经费,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咨询和决策服务。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的构成不同,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差别较大,作为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尤为关键。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不同于高职高专,他们多具有硕博士学位,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较扎实,加强其实践能力培养,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学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点,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等制定一定时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结合规划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年度培养计划,对年度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予以绩效考核,并兑现绩效工资。

(三)拓宽实践场所,取得培养实效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内涵极为丰富,不能简单以双证书或双职称概括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拟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不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局限于理工科相关专业领域,要根据学科专业实际,积极向人文社会科学拓展。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也要利用校内实验场所,充分发挥校内外一切资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

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学校、实践基地及参培教师思想意识上要高度一致。学校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规章制度,提供时间和经费支持;实践基地要为参培教师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指导,定期对参培教师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参培教师既要组织好课堂理论教学,又要参与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并积极投身于实践基地的科学研究,将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双师型教师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实际成效。

(四)提供政策倾斜,利用优质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双师型教师匮乏是制约瓶颈。目前,教育主管部门规定高校进人要公开招聘,条件较为苛刻,尤其是要求学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年龄小于35周岁,不合理的规定使许多双师型教师难以踏进高校从教的大门。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新建本科院校这一特殊群体实际出发,提供适当降低学历、职称及年龄等方面的政策要求,由学校自主引进双师型教师。

学校在没有上级政策支持下,要开动脑筋,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已有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外聘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来校任教。对部分外聘教师提供职称评审、学历进修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再引进学校,解决编制;对不符合引进条件的教师,可长期聘为兼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指导教师,为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五)建立评价机制,提高福利待遇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不仅需要学校对培养对象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条件,更需要参培教师的内心认可和积极参与。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能仅靠获得的证书,需要专业机构、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学生及科研成果等综合确定。

经学校考核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者,可以直接参与学校及相关系科的专业建设;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选优、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确定等方面优先考虑;在岗位设置与聘用时,可以适当放宽岗位任职年限,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低评高聘;在工资晋级、岗位津贴升档时也可适当上浮。

[参考文献]

[1]罗家英,王鲁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

[2]潘懋元.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1).

[3]田江.新建本科院校与青年教师关系架构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13).

[4]汪明义.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凝聚特色发展的驱动力[N].光明日报,2013-05-27.

[5]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7).

推荐访问:刍议 队伍建设 新建 本科 院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