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镌刻人生

时间:2022-10-24 09:20:08 来源:网友投稿

創作

黄杨木雕的創作是人物形象与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构思以后才会考虑用怎样的构图与技法去实现。“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即使神话题材也有生活依据和思维逻辑,否则不会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工艺雕刻类作品直观性很强,所以在黄杨木雕的創作中,要把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情,倾注于創作造型中的人物身上,使之生动感人,并且以最合适的构图方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我从1956年起,边学习边創作,那时候的創作很幼稚,但是感情是真实的。后来离开温州,拜徐老师为师,生活逐渐得到保障,才开始走上研究人物、研究构图等方面的創作之路。

我认为人物塑造不能千佛一面,对历史文学题材最好是看一遍原作,抓住人物典型情节,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当然,对某些小细节可以作适当的改动。每个不同时代的服装也应该有所了解,穿错了服装,容易闹笑话。盛唐时代的仕女,以丰满为美,这些特征作为創作设计都应该在构思考虑之内。譬如我根据敦煌壁画飞天創作的《飞天舞》,就塑造了一个比较丰满的女舞蹈者形象。

我有过多年多次体验生活的经历,这对創作是大有裨益的。譬如我創作的《江南晨曲》就是在青浦农村体验生活中,从很多素材中提炼出来构思而作的。这件作品我做好后,底座还没有配,就先拍了照片。本来想等底座做好后再拍一张完整的照片,但是这一愿望没有实现,因为马上被工艺美术学校(我当时在工艺美术学校工作)送到1966年春节“上海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去了,后来该展览会又移师北京展出。

1966年3月16日,华君武先生在看完展览会后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时代风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该文是这样评论这件作品的:“在我们工艺美术品里,长期盘踞着一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我认为在这个展览会里被驱散了,这是一件大事。比方说,……牧童在旧社会大多是被剥削的遭受苦难的童工,但是在艺术品里却被刻画成为懒散的、悠闲的、快乐的天使……。就拿一件小小的黄杨木雕《江南晨曲》来说,这件雕塑就很有意味,现在骑在牛背上的是一个背着农药喷雾器的姑娘,正在开始新一天的劳动。同样骑在牛背上,但是却反映了对劳动的两种态度,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观点。”

我一生从事黄杨木雕的創作和传艺,做了多少作品从未统计过。在厂里創作的作品作为市政府国礼被送到国外去了,一般都是任务重时间紧,很少留下照片;在学校做的作品是当教材用的,离校后,这些作品下落不明。有些照片虽然拍了,因为时间紧也没有拍好。如我在工艺美术厂为日本横宾友好城市做的礼品《天问》。

年轻的时候梦多,精力也特别旺盛,創作灵感一个接着一个。如作品《扇舞》发表在新民晚报上,《老鹰捉小鸡》发表在广州日报上,《新生》是一件反映西藏农奴解放后翻身作主人为主题的作品,发表在辽宁画报上。有些作品是根据新闻感想創作的,如《农村处处通电话》和《南沙情深》。我曾想做一套《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设计稿都做好了,结果真正完成的只有黄杨木雕《史湘云醉酒》一件。

《黛玉葬花》是我最后一件作品,是用象牙雕成的。开始做是十年前,后来出了一次车祸,腿部骨折了,这件半成品就搁下了,直至2009年才完成了这一作品。

看着这些作品照片,我觉得这一生我是尽力了!

授课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于1960年开办,首届开设了玉雕、牙雕、漆雕、白木雕、织绣五个专业,预示着国家对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力度,1961年开办黄杨木雕班,我这颗棋子被放到了教授专业课的岗位上。

黄杨木雕自从面世以来,就以立体雕刻(圆雕)为人们所熟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最早的是元代的黄杨木雕作品《李铁拐》,因为其原料是黄杨木,故黄杨木雕就成了圆雕在工艺雕刻中的代名词。

历来工艺雕刻类技艺,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但是,面对二十五位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里(还要学习其它科目),要让他们学会制作和創作,必须改变传授方式。我的方法是:

1、把黄杨木雕的工艺过程按步骤写出讲义,有些难以表述的方面用挂图画出示意图。用讲课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工艺步骤的操作要点和原因,这样让学生在同一时间,明白每一道工序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学习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在实习课上,对每一个人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3、按进度做出示范作品,让学生临摹,由易到难,在临摹中逐步掌握制作方法。

4、与学生一起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题材。因为同学返校后要上其他课,所以都是我先創作并做出作品,供学生了解从素材到創作到作品的全过程。我的《江南晨曲》就是为此目的而作的。

我在学校教的打坯方法是徐老师的方法,同学们四年学习所做的作品,都是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现在那些教学挂图早就遗失了,在学校里做的所有示范作品也不知下落,在我的照片库里只能找出两张比较清晰的示范作品照片,一张是《姐弟俩》,另一张是《溜冰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教学宗旨是:美术训练与专业技术学习结合,继承传统与創新设计结合。经过学校三年的学习,61届全部同学都达到了校方的毕业要求。

1966年春节,领导决定在上海召开市第一届工艺美术展览会,全班同学和老师留校一年,赶制一批黄杨木雕展品。我在辅导学生創作的同时,又創作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以当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为背景的《当家作主》作品。这件作品展出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五份报纸同时刊登。

这次展览,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的展品占了90%左右,黄杨木雕班每个同学都有作品展出,这一届学生实际在校四年,取得的成绩也是最好的,这次展览的效果证明我的传授方法基本是对的。

同学的作品,在这次展出中反响很大的有毛关福的《王杰》、《展宏图》。还有由同学们合作的展品,如宋立成、毛关福、阮柏忠合作的《严阵以待》。毛关福的《王杰》被当年的美术杂志登在扉页上。《严阵以待》被选登在1966年的人民日报上,得到雕塑家刘开渠的好评。还有许多有影响的作品,我这里没有照片,只能挂一漏万了。

后来在1971年,工艺美术厂办了个黄杨木雕培训班。1972年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又开始招73届黄杨木雕班,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增加了辅导老师宋立成、戚建华、张卫平三位老师。

振兴

上海黄杨木雕的潜在人才非常多,我教过的同学就有71人,现在都健在,其中达到上乘水平的就有刘巽发、毛关福、姜生荣、王小惠、刘文潞、徐龙华等人。

前三十年,上海黄杨木雕得到政策的扶持有了很快的发展,连外地都派人来工艺美术厂学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也派学员来厂实习。可是后来居然衰落了,其原因何在?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价值趋向与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社会的对立,已成不争的事实。上海黄杨木雕组80年代人才流失严重,今天则到了需要“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海派黄杨木雕曾经是上海的一张名片,人民大会堂曾有徐老师的作品,上海市政府以前与外国政府的友好交往中,也多次以本地的黄杨木雕作为礼品。但是海派黄杨木雕不能吃老本,必须与时俱进,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为现代的人们服务。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社会生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必须与人的需求相适应,不能也不应该将人们不需要的东西采用强制的方式让其接受,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也是这样,不能为了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而生产”。黄杨木雕也不应该例外。

记得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厂木雕培训班年轻人創作的作品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当时已经有国外的艺术思想传播到国内,英国的亨里·摩尔以及林风眠的作品,那种抽象唯美的风格,对年轻人产生了很大影响。王小惠就是受摩尔雕塑的影响,做了许多变形的黄杨木雕,后来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师发现,进该校进修,最后成就了她,成为该学院的老师,她的作品还得到过国际大奖。再譬如刘文潞創作的母与子,线条柔美,风格简约,造型生动感人。

社会的现代化,更需要手工工艺美术的出新,精雕细刻充分发挥黄杨木的木质特性,是不容忽视的,工业程度越高,手工雕刻的作品将越来越少,按市场规律,越少的东西则越受重视、越贵重。

另外我们知道,可以用作雕刻的木材很多,表现形式也以木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黄杨木的可塑性胜于其他木材,但它是“千年难长大的”木材,因为材料小,做的作品也小,是近距离观赏的艺术品,所以雕刻要求达到尽可能地精致,这也是保持黄杨木雕传统的要点。

海派黄杨木雕必须立足于民间,立足于当代的生活,这是从历史走到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根本所在。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此外,在創作环境和行业体制上也可以做一些探索。

对我个人来说,意气风发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最主要的是健康快乐、安度晚年,万事顺其自然。尽管有许多心愿没了,但该舍弃的还是要舍弃。完美只是愿望,不完美才是真实的人生!

推荐访问:镌刻 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