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基于沟通的惩戒教育

时间:2022-11-18 09:5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沟通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领域,沟通不失为一种教育行为。沟通是达成教育目标、满足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理想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惩戒教育中实施的沟通,是在惩戒教育过程中处理师生关系、传递师生教育信息的人际沟通。基于沟通的惩戒教育有利于确立惩戒教育的教育价值,发挥惩戒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惩戒教育;沟通;教育方式

随着教育进程的现代化和教育思想的推进,人们逐步认清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的教育意义,一段时间内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倾向于批判惩戒、体罚等教育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发现,离开惩戒教育的教育方式带给教育实践的问题远比在此之前更难以解决。教育界在反思和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惩戒教育与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戏剧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惩戒教育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于是人们产生这样的困惑:到底惩戒能否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怎样区分惩戒教育与体罚。惩戒教育的价值几度被怀疑与否定,这与人们在惩戒教育过程中的方法有很重要的关系。由于惩戒教育和体罚在实施背景、形式和机制上的相似性,惩戒教育很可能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带来与体罚一样的后果而遭到否定。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到沟通在惩戒教育中的作用,对于确立和实现惩戒教育的教育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沟通的性质

沟通,在《大英百科全书》的意思是“若干人或一群人互相交流信息的行为”。美国《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指出,沟通是“思想及信息的传递”。美国著名学者布农认为,沟通是“将观念或思想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程序或是个人自身内的传递,目的是使接受沟通的人获得思想上的了解”。笔者认为,沟通是人们之间展开的思想、言语、行为等的情况交流,以此获得彼此的了解、认可和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同样,沟通还是让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能够保持协调一致的前提。任何活動的开展和顺利进行都不得不以成员间的沟通为基础。

沟通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领域,沟通不失为一种教育行为。沟通是达成教育目标、满足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理想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惩戒教育中实施的沟通,是在惩戒教育过程中处理师生关系、传递师生教育信息的人际沟通。这种教育行为在表面上,表现为是一种语言上的说服说理教育,试图通过交流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思想。其次,沟通更是“感情和思想上的流通”,本质上是一种人性化的理解和情感教育。因此,在惩戒教育中沟通更是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二、沟通对惩戒教育的作用

惩戒教育主要通过处罚、批评等手段使得接受惩罚者感到些许难受,但这并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从而使受罚者深刻认识并彻底改正自身过失,其出发点是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而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教育效果。惩戒教育外显为一种刚性行为,含有惩罚的因素,惩罚态度具有严肃性,惩罚措施具有强硬性,惩罚要求具有规范性。通过对学生采取一定的强制实施,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带给他们一定的痛苦,使学生在心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人们对惩戒教育的价值一再的怀疑和否定,就源于对此的认识。

笔者认为惩戒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不仅不能因此否定其教育价值,相反,这正是惩戒教育应有的教育机制。惩戒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外在的压力和刺激,引发学生在思想上从不自觉到自觉接受并认可教育的规范和要求,从而在言语和行动上由对立到趋近教育的规范和要求,即惩罚是为了不惩罚,起到心理催化剂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包含积极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正如激励教育一样,惩戒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它的积极意义是关键和主流。惩罚一般只能起到暂时性作用,不要指望通过惩罚会使学生一下子就吸取教训,痛改前非。这种用成人眼光衡量学生、要求学生的想法常常是导致教师越过惩罚界线的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在惩戒教育前后,教育者如果认识到沟通的作用,则既能解决惩戒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又能进一步发扬惩戒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沟通能够弱化惩戒带来的消极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受到惩戒后,一般大部分学生会因惩戒而产生消极情绪,会认为从此得不到老师的信任,会消沉下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破坏师生关系,从而就很难实现惩戒教育的价值,达成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我们应该认识到惩戒教育首先是教育,其次是惩罚,不是为惩罚而惩罚。在实施惩戒前,如果能够将惩戒实施的背景、实施的方式和实施的目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寻求学生的心理认同,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那么,在惩戒后就不会给学生过多的心理压力,不会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

青少年学生,毕竟多属于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对于惩戒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一些学生,即便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有所认识,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清醒的了解,在受到惩戒后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更由于青少年儿童往往不能通过理智来支配情感,很大程度上他们都是以情感为转移,是以感情来替代理智的。在这种情况下被惩戒和教育的学生如果心理没有得到及时的沟通,很容易产生某些过激的想法和行动,甚至会导致一幕幕悲剧的产生。因而,在惩戒后,要及时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于那些反应比较强烈的行为异常的学生,主动沟通就相当必要。此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正常的轨道走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矛盾。古人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过沟通的教育,更能抹平教育过程中带来的不必要创伤,使师生之间达成理解和共识;缺乏沟通的惩戒教育,不仅实现不了其教育价值,同时只会带给学生伤害,可能会带来与体罚相似的教育效果。没有沟通的教育,是粗暴和野蛮的教育。

(二)沟通能提升惩戒的积极意义

事物的性质往往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决定的,惩戒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主流方面。惩戒教育与沟通的结合有利于在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时,提高教育效率。有人会在犯多次错误受到处罚教育后,仍然犯同样的错误;有的人会因为一次错误的深刻教训,同样问题绝不再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沟通来帮助学生认识纪律的严明和权威,理解纪律对人们的双重作用,既是对人们言行的限制,更是对人们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从而主动律己,减少不当言行的发生。同时适当的交流,会帮助学生尽快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认清界限,一旦逾越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理解自己因为犯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另外,惩戒后的沟通能帮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人生在世总会有遭遇和危机,沟通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会有错误,有错误不必过于悲观,只是以后对自己的言行要加以节制,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惩戒教育中沟通的方式

有人认为在沟通时只要客观真实地表达本意就行了。的确,不以诚相待就根本谈不上良性沟通,但往往不注重教育方式的沟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沟通不仅要真实,也要技巧。因为,沟通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师生之间到底如何沟通,何时沟通,何地沟通,决定了惩戒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效用。

(一)惩戒教育中的沟通应该是互动双向的

根据沟通过程中是否存在反馈,可以把它分为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而不同的沟通系统对沟通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教育者应当根据自己所处系统的规模、性质和活动内容等,采用高效且恰当的沟通方式。由于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殊性,再加上实施的是具有独特的性质的惩戒教育,这时,沟通必然需要双向进行。为此,沟通时要求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和相互尊重,反对教育者的话语霸权。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专家的姿态,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强加于学生,绝不容许学生有辩驳和发言的机会,否则那就是狡辯或者是顽固不化。教育沟通要求师生民主对话和教师适当地倾听,懂得倾听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在惩戒教育中,信息的不对称和角色的不对等,更需要教师能创造良好的情境,提供恰当的场景,让学生有机会去陈述、去表达、去阐释,而不能简单地用权威或其他扭曲的办法迫使对方毫不情愿地接受自己的见解。现实中,一些老师说得太多,听得太少,这样我们的工作很难做到准确、深入和有效。

(二)惩戒教育中沟通要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信任,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而随着沟通的增加又促使双方的信任程度上升。惩戒后,学生在心情上陷于低落,思想上有压力。这时,沟通更要求教师能够就事论事,不翻旧账,换位思考,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心情,感受他们的处境,由此而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分析他们为什么如此,预估和判断他们可能会产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从而提供适切高效的指导。在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容易把惩戒看作是爱护,是其努力进取的动力;否则,就会认为教师在故意“整人”。

(三)惩戒教育中沟通要以情感为桥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常言道情感是开启人类心灵的一把钥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差异性和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上。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充满活力、个性各异的人,而人是极富感情且有情感需求的。现代心理学“情绪动机—分化” 理论认为,人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情感的适应性在于它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缩小或放大、减弱或加强生物体本身需要的信号,从而调整自身的活动目标。惩戒教育实施过程中,因为学生的错误言行,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如生气、不满等。但惩戒教育绝不能成为教师单纯的消极情绪的宣泄。学生一般都很在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把它当作是他人对自己最重要的评价。实际上,惩戒本来就会带给学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不良情绪而加重惩戒。在沟通过程中,要求教师能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工作的特殊性,尽可能抑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着关怀帮助等积极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犯错误是学生常有的现象,而犯过错误的学生往往带有一定的自卑感,他们和同学、和老师之间总有一种莫名的隔阂,他们最担心周围的人会对他们冷嘲热讽,他们期盼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们的帮助和理解。教师如能以满腔热忱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则可以激起他们对美好生活和前途的向往。由此可见,沟通既要通情又要达理。通情是达理的途径,达理是通情的目的。情感是师生思想感情的渠道,是教育实现价值的催化剂。

综上,把沟通作为惩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并运用沟通,不仅有利于确立惩戒教育的价值,同样对于发挥惩戒的积极作用,并在惩戒与激励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惩戒 沟通 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