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11篇

时间:2023-08-09 19:24:04 来源:网友投稿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11篇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1

草王坝村,还是那个贫穷、落后、愁苦的草王坝村。穷到有的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穷到村里很多男人娶不上媳妇……

“好个草王坝,就是干烧(指干旱)大,姑娘个个往外嫁,40岁以上的单身汉一大把。”小小草王坝村,民谣可真不少,仔细一琢磨,个个因“穷”而起。

想想也是这个理,没有水,没有钱,没有白米饭,哪能留得住人?哪里富得起来?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多少次,黄大发徘徊在螺蛳水旁,听着“哗哗”流水声,想着水过不来,饭吃不上,村里的光棍一大把……

他何尝不难过?他何尝不想再修一次?他何尝甘愿就这样听从于命运的安排?

“黄书记,是大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啊?”在一次全乡大会聚餐时,干部不经意间的一句戏谑,深深刺痛了他。当时的他坐立不安,苍老的脸显得尴尬,嘴里的饭难以下咽,心里酸楚得想哭,“听了我很难受,我恨啊,可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掉。”

“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痛心疾首,他暗自下决心:学技术。

壮志未酬誓不休。那些年来,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要翻几座大山、要蹚几条大河,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

只因为,还有一腔沸腾的血,还有一颗不甘的心,还有一个未圆的梦。

1989年,枫香区水利站迎来一位五旬老汉,54岁的黄大发申请跟班学习水利技术。看他年纪一大把,又是老先进,水利站给了他一个辅导员的身份。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在工地递上传下,给技术员打杂。

“印象中,他上课总是很积极,不懂就问,从不怕别人笑话。”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在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对那个执着的五旬老汉记忆犹新。

“当时他甚至连20公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水准仪上的正、负刻度代表什么含义,整个白纸一张。”的确,黄大发闹了很多笑话,但正如刘关刚所说的那样,他不怕别人笑话。不识字,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他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不会用工具,他就在一旁专心看别人怎么用……捧着一颗心来,这位五旬老汉谦逊得像个小学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看上去,这位老人还想与天再斗一次。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2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一个被层峦叠嶂的大山遮得严实的村庄,缺水是草王坝的穷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村里有一位老人叫黄大发,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较劲,他用3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黄大发,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村,23岁光荣入党,这一年,他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意气风发的黄大发撂下了“狠话”:修水渠。于是,在黔北的莽莽深山里,黄大发带领草王坝村民修渠,这是一条遵义的“红旗渠”。

可现实无比残酷。他们不懂技术,测量仅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少水泥,沟壁上直接糊上黄泥巴作数;没有导洪沟,沟渠不盖板,洪水一来,脆弱的沟渠被冲得稀巴烂……

壮志未酬誓不休。为此,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就立刻背着干粮匆匆上路,前去“取经”。

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一头扎进深山开工凿渠。日复一日不停歇,黄大发每天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

苦心人,终不负。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通水了!

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沟边,人山人海,鞭炮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杀猪摆席、搭台庆功,好不热闹!这是草王坝村民们最高兴的一天,千百余年的梦终于实现了!大伙簇拥着黄大发上台讲话,站在台上的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一个字都说不出口,眼泪顺着黝黑、皱褶的脸庞直往下流。

“不怕山高石头多,苦干就能把贫脱,打岩引水造梯田,穷村变成金银窝。”如今的草王坝,村民的荷包渐渐鼓了起来,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3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4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春游终于到来了,这次是由我班的班主任——俞老师带领我们去的!

她的头发是卷的,像一朵绽放开了的美丽的花朵。

到了春游那一天,俞老师提前给我们一个袋子,亲切地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晕车,呕吐,记住一定要吐在袋子里,要是吐在地上那就不好了。”

车子来了,我们拍着整齐的队伍,踏着轻盈的脚步,陆续走上汽车。因为路程是遥远的,所以不晕车的同学就在车上吃零食,吃零食的同学想“剩下的垃圾怎么办呀?”过了一会,他灵机一动,“对了,我把垃圾扔到窗外去,那不就解决了一件麻烦事了嘛!”他正要把垃圾扔到窗外去的时候,俞老师看见了马上阻止他说:“这位同学,你怎么能把垃圾扔到窗外去呢?万一砸到人怎么办,就算没砸到人也破坏环境了。你把这些垃圾放进老师给你的袋子里吧!到了那儿时,记得扔进垃圾桶了啊!”突然,一个小女孩呕吐了,俞老师马上跑过去问:"你还好吧?”说着就递给小女孩一张餐巾纸!俞老师一路上都在细心的照顾着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让我们有了一个安全愉快的春游!

俞老师在教我们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她教我们怎么爱护环境,怎样问候别人,让我养成了好习惯,像我们这些人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坏习惯,俞老师就教我们不要这样。虽然俞老师不再教我们,但是俞老师是我的好榜样,我要向您学习,做一个让您骄傲的学生!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1645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19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6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7

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力量。年仅14岁就参加“渡江突击队”的马毛姐,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参加工作后她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还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困难当前,始终激励“马毛姐们”的,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考验横亘,一直支撑“马毛姐们”的,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七一勋章”,镌刻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日之中国,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越是在这样的重大时刻,越检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也是社会楷模、行业翘楚。向可爱可敬的榜样学习、向可亲可感的典型致敬。历史场景几经转换,通过评选颁授“七一勋章”去进一步去挖掘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们深刻感悟到使命和信仰的力量,进而接续奋斗。而这,也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之源。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8

一秒,稍纵即逝。可是在这特殊的时期,一秒也变得漫长。这一秒,白衣天使可能踏入雷区;这一秒,危重的病人可能重获新生;这一秒,浓厚的乌云中间可能射出阳光。

这一秒,战争打响。疫情爆发得如此突然,一点也不留给我们接受缓冲的时间。此后的每一刻每一秒都牵动着14亿中华儿女的心。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一下子把我们打懵,等我们回过神来,已经有一大批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挺身而出,守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共产党员冲在前、社区干部紧跟上、干部群众齐上阵……一场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这一秒,白衣天使冲锋在前!其实,人都一样,只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白大褂,多了一份责任;因为要守护我们的家人,多了一份勇敢;也因为身后的我们,多了一份力量。他们不害怕吗?怕当然怕!有谁不怕呢?白大褂就像是他们的盾牌,让他们坚强地、傲然地挺立了起来!白色,是这世间最美的色彩,清澈、纯粹、空灵,不含任何杂质。我想,白衣天使那无暇的心就是这样吧!

这一秒,我们全民抗“疫”。作为庚子鼠年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党和人们牺牲一切的准备。84岁的钟南山院士可谓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毫不迟疑地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切都安静了,没有鞭炮,只有大街小巷不间断的广播:“武汉回来不乱跑”“勤洗手、戴口罩”!没有春节的热闹,空旷的街道没有了昔日的喧嚣,满世界只用一个字——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的声音,静得能听见医务工作者汗水滴落的声音。可就在这万籁俱寂中,一个声音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沸腾“: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炎黄子孙发自心底的呐喊!

有人在守护祖国;有人在救死扶伤,有人在默默祈祷。我心向国,义无反顾;听党指挥,风雨无阻;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4亿人的中国一心抗疫,汇成了“抗击疫情”的满满希望!

我们的希望就是“病毒”的绝望。下一秒,将会是明朗碧蓝的晴天;下一秒,将会是花儿般灿烂的笑容;下一秒,将会是一个如获新生的容光焕发的中国!

下一秒,中国必胜!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9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10

一提到“榜样”二字,我便又想到了她,她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她就是我们班的郑嘉懿,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生活中,她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帮助同学,学习上,她勤奋好学、积极提问,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而我觉得她最令我佩服的是她的学习态度。她每天放学都要去上课,回来已经晚上八点半了,还要做学校里的作业,十分好学。假如是我早就放弃了,可她却依然坚持着,不放弃。我觉得她就是我要学习的榜样。

有一次,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她看见了,走过来,对我说:“怎么了?”我说:“我有一道题不会。”我指了指那道题。她说:“我给你讲讲。”她讲了一遍,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她讲得又清楚又让人容易明白。我非常佩服她所以我立志要像她一样优秀。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专心做好每一项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多做课外的练习试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更加努力的进步。一个好的榜样,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指路标,一直指引我向前,越来越美好。

《榜样6》小学生观后感篇11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推荐访问:观后感 榜样 小学生 作为学生观看榜样4的观后感 《榜样》第四期观后感 党员榜样观后感 《榜样》观后心得体会 身边的榜样观后感 读榜样的观后感 看榜样观后感 榜样4观后感大学生 看完榜样的观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