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08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一、考考你,写出相应的词语,相信你的字一定很漂亮!(17分)  Pánxuánchéngqiángtúnbīngníngjié  Yǎnyìngqìgàisǒnglìf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篇(完整文档)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一、考考你,写出相应的词语,相信你的字一定很漂亮!(17分)

  Pánxuánchéngqiángtúnbīngníngjié

  Yǎnyìngqìgàisǒnglìfóxiānggé

  二、友情连接。把小鸟送回自己的家。(8分)

  气魄雄伟堤岸鸟瞰建筑

  pò

  pè

  gǎn

  kàn

  zù

  zhù

  tī

  dī

  三、慧眼分辨。为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

  几着乘

  ()()()

  四、精彩补充。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不一()()自若南()北()

  所()披()()山()岭()世无()

  我还能写几个四字词语:

  五、佳联积累。把对联补充完整。(9分)

  1、一径竹阴云满地(北京月波楼)

  2、烟淡烟浓远近秋(青城山)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浔阳(Xún)阡陌(qiān)咸来问讯(xián)

  B.鸿儒(hóng)壬戌(rén)惟吾德馨(xīn)

  C.峨冠(guàn)椎髻(jì)矫首昂视(jiǎo)

  D.晨炊(chuī)山峰(fēng)啼笑皆非(tí)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B.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C.可爱者甚蕃蕃:多

  D.男有分,女有归归:回家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

  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

  D.《大道之行也》——孟子——春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本大题共5分)

  6.名句默写。

  (1)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

  (3)岱宗夫如何?。(杜甫《望岳》)

  (4)在日常生活中,高尚者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牟私利。这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也有阐述。这组句子是:,,

  ,。

  (5)《爱莲说》中作者感叹知己零落的语句是:,?

  三、(本大题共3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迹风雪途周而始草木枯

  束手无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_______。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____。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____。

  A、细密紧密熔化B、致密严密溶化

  C、致密紧密熔化D、细密严密溶化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相近的:________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6、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人物生*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簌簌(sù)悬殊(xuán)短促(cù)翘首以待(qiáo)

  B.衔接(xián)开辟(pì)雌性(cí)垂涎三尺(dàn)

  C.分泌(mì)骨骼(gé)挽救(wǎn)一气呵成(hē)

  D.岛屿(yǔ)趋势(qū)抵达(dǐ)亘古不变(gè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污秽沮丧招徕悲喜交集

  B.栈桥睿智媲美蝇头微利

  C.讪笑炽热云霄叩人心弦

  D.承载勘测归咎忐忑不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C.近阶段,毒黄瓜、注水猪肉、过期食品……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5.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罗沙、余晓洁)继*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21日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并成功突破4000米水深后,北京时间26日上午,海试现场再传捷报。“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26日3时38分,第二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参加下潜任务的潜航员为叶聪、杨波、付文韬。4时46分,下潜深度达到20xx米,5时40分达到4072米,6时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级水深大关,6时17分下潜至最大深度5057米。6时48分,潜水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于9时30分安全浮出水面。

  A.三名潜航员参加下潜任务

  B.“蛟龙”号探海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

  C.海试现场再传捷报

  D.“蛟龙”号完成两次下潜试验

  二、阅读理解

  (一)《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也曾有绿阴蔽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适用于东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选自20xx年4月27日《》)

  10、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11、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

  12、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13、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4、“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中的“这”指代什么?

  15、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

  (二)《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6、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17、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18、“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9、“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三)《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0、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23、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三、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重点测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在初中这个过渡的时期,总是有同学面对新问题准备的不好,掉下队来,同时,也有些同学方法得当,后来居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编辑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卷,以备借鉴。

  一、基础知识(共16分)

  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____”之首。

  2.苏轼,字子瞻,自号_____,宋代_____家。

  3.完成词语:不求不慕望尊质理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赤壁》)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过零丁洋》)

  6.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7.环堵萧然,不敝风日;_____。(《五柳先生传》)

  8.千里马常有,_____。(《马说》)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16分)

  

  郁达夫

  ①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正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多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②a.我生长在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b.“”,“杏花春雨江南”,“天街小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了。c.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d.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e.至于秋瑾女士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f.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g.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绝悟不到。h.记得曾山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i.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有趣!j.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的时节。

  1.下列对第①段中“变换”在文句中的意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变换职业B.变换环境C.变换方式D.变化,泛指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程式

  2.对第①段中“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一句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没有雨天就没有晴天,没有黑夜就没有白天。

  B.没有雨天就没有晴天的可爱,没有黑夜就看不出白天的光明。

  C.没有雨天就看不见晴天,没有黑夜就看不见白天。

  D.没有雨天的阴晦就显现不出晴天的可爱,没有夜晚的黑暗就显现不出白天的光明。

  3.下列依次填入第②段横线内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4分)

  ①高林霜叶稀?②小楼一夜听春雨③雨到深秋易作霖④灯昏宫漏听沉沉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①③④②

  4.下列对第②段中“花枝枯竭的时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早春B.晚秋C.冬初秋晚D.寒冬

  (二)(28分)

  感觉

  冯骥才

  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睑,搅乱头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里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了一堆分辨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桔色的夕照。

  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溢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旋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种无形的搅拌,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全部翻腾卷起。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竟然夺眶而出,滚过脸颊,啪啪掉在地上。我倚着门框,仰起头,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样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推荐访问:上册 测试题 单元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3篇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