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时间:2022-12-12 13: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供大家参考。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农村城镇化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根据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在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

  Abstract: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ourcountryhasgonethroughawindingroadtotheruralurbanization,accumulatedalotofvaluableexperience,butalsoleftaprofoundlesson.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China’surbanizationlevelhasbeengreatlyimproved,butstillexistmanyproblemsandcontradictions,thewholelagsbehind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Inthispaper,combinedwithChina’sspecialandcomplexsituation,accordingto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andpracticalconditions,basedontheanalysisofregionaldifferences,toexploretheroadofurbaniza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urbanization;development;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各国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实践已经证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中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概念的界定

  城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于1876年在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的。城镇与农村是对称的,除了农村居民点以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城镇地区,既包括“城市”,又包括“乡镇”。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关于城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综合各学科的结论,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向城镇转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即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农村区域的不断减少,城镇区域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观念不断更新,并影响到农村地区,带动着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上

  向城镇居民靠近,农村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小生产逐渐向社会化的大生产转变。[1]

  二、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

  依据政府扮演角色的不同,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可总结为四种模式(见表1)。

  表1世界城镇化的四种代表模式

  总体来看,欧洲和日韩这两种政府角色积极的城镇化模式相对较为成功,尤其日韩的迅速城镇化背景与我国相似,因此其政府推动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更加明显。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从1843年到1949年的100多年间,城镇人口有2070万人增加到5765万人,城镇化率由5.1%增加到10.64%。这一时期,城镇的发展速度虽有所加快,但城镇的空间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的规模结构也极不合理。[2]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工业化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国家对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旧城市进行了改造,整顿城市社会秩序,强化城市生产功能,生产迅速恢复,使城镇吸收劳动力能力在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扩展。“一五”计划期间,由于156项重点工程在各大中城市的布点和实施,大大推进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期间还诞生了11座新城市。

  表21949-1978年部分年份全国总人口、城镇人口、设市城市、建制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第二阶段:人民公社时期(1957-1978年)

  1958年,在“左”的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城镇化进入盲目冒进的发展阶段,大量农民涌进城市,特别是“大炼钢铁”,更进一步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城市人口膨胀,由1957年的9949万人上升到1960年的13073万人,三年净增

  31.4%,加大了城镇的负荷,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严重损失。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进行调整,出现第一次逆城镇化现象。1966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少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导致城市经济明显衰退,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已成负值,出现第二次逆城镇化现象。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了全党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至1984年,城镇人口增加到24017万人,城镇化率上升到23.0%,而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开始形成,中国进入城市化稳定、迅速发展的时期。

  四、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11年的51.27%,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据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资料,200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47%,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5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79%。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因此,虽然近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二是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三是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四是城镇功能不足,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薄弱。由于很多城市由行政命令布点,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效应、带动辐射效应得不到有效发挥,城市职能相近、经济结构雷同,不能体现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同时,地方保护、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经济效率低下等导致城镇体系缺乏合力。

  五、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策

  1、走多元复合型城市化之路

  考虑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行城市化特征的不同,应在总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考虑城市发展进程的阶段性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走多元复合型城市化之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确定这些地区城市化的目标、重点及实施途径,实行多种模式,切忌一刀切。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和监督执法。二是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国家对于土地市场的垄断能力,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加大土地市场地位变化情况监测力度,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地价的调控作用。

  3、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作用,走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

  从动力机制上看,城镇化有三种路径可选择:政府推动型、市场导入型和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入混合型。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应该是多元的,既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的推动力量,也有自下而上的企业、个人的能动力量;既有工业化的力量,也有市场化的力量。市场机制是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机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基本是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实现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借助于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更要以市场化推进城镇化。

推荐访问: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防治腐败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发展历程 城镇化 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