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什么是文学社会学7篇

时间:2022-11-27 08:30:38 来源:网友投稿

什么是文学社会学7篇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最没有感情的原始定义是这样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文学社会学7篇,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文学社会学7篇

篇一: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最没有感情的原始定义是这样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带有感情来讲文学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司康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文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是文学,文学是童年时的歌谣,少年人的梦想,中年人的创作和感悟,老年人的回忆和感触。

  西方文论既从古至今文艺家的理论集合,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萌芽,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极大发展,再到后来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思潮的完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家所提出的有关于什么是文学的思考结果当然也是更具特色。马克思说:“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谢尔巴茨基说:“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它借助语言来创造形象。”希利斯-米勒说:“文学是虚拟现实。”以上都是关于文学的经典论断。随着时间的推进,历史的演变,西方理论中有关于什么是文学的观点也在不断的融合和发展。

  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思想多为文艺思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阐述了文艺是什么,他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总体上,文艺的本质是一种摹仿。其次,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最后,文艺的模仿是真实的。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

  而另一位古希腊罗马时期代表人物贺拉斯明确肯定了文艺既具有教育功能,又具有娱乐功能,并对二者采取并重的态度。“教化”在思想史上包含着原型与摹本的双重含义。柏拉图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只有原型是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亚里斯多德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但是他的质料与形式说仍然是原型与摹本关系的变形。质料如果没有形式的统摄,是杂乱无章的,只有经过形式规定的质料,才能由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东西。

  接下来中世纪对文学的理解随着时间的变化,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发展,中世界的人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的答案也有所变化。首先“中世纪”这个概念,出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指的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大致相当于公元四、五世纪到十四、十五世纪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最为突出便为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其中奥古斯丁认为,美在上帝,而人则带着“原罪”来到世界,人要心向上帝,不断压制肉体欲望的罪恶,才能使灵魂接近上帝,认识上帝的美。奥古斯丁的这种把普洛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形成的神学美学理论,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但直接影响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的创作,而且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潮都有影响,就连雨果、巴尔扎克这样伟大的作家也未能完全摆脱,直至西方现代派某些艺术理论中仍能感受到这种影响。

  西方一些美学家认为,欧洲中世纪没有美学和艺术理论,基督教把美学和艺术理论压垮了,扑灭了。这种判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劳动创造了美,欧洲中世纪的劳动者同任何时代的劳动者一样也在创造美。艺术是生活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哪里有生活,哪里就会出现艺术。事实上,欧洲中世纪既有文学又有音乐,既有绘画又有建筑。欧洲中世纪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也很丰富,只不过它被纳人不同时期的神学体系之中。从教父哲学的代表圣·奥古斯丁,经过阿伯拉,到经院哲学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文

  艺理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以基督教神学来压制文学艺术,到把文学艺术纳人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历程,如果说圣·奥古斯丁文艺理论是否定文学艺术的基督教神学的文艺理论;那么托马斯·阿奎那的文艺理论则是肯定文学艺术的基督教神学的文艺理论。作为基督教神学理论,不论是圣·奥古斯丁还是托马斯:阿奎那,就总体而言都是唯心的,神秘主义的。但就其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来看,则又有不少是有价值的,它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随着思想的解放,文艺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我们所熟知的但丁提出了有关于“人”的文学主题。在那个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文学和贵族文学继续存在,民间的诗歌、传说、笑话、寓言、戏剧等文学作品也很盛行,但是人文主义文学兴起之后,便以其迅猛之势波及各国而成为当时欧洲文学的主流.

  这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富于民族历史内容,充满爱国情绪.人文主义作家抛弃了中世纪以来著书立说所惯用的拉丁文,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进行写作,这既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又对近代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创作方法上,人文主义作家摈弃了中世纪文学象征、寓意、梦幻等表现方法,十分注重写实,人文主义作家们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近代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都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如诗歌中的十四行诗,趋于成熟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打破悲喜剧界限的戏剧,以及随笔式的散文等.

  在纵观整个西方文论发展的过程中,启蒙主义时期的文学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作家认为文学是具有鲜明的政论性和民主性;同时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描写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文学要摒弃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寻求新的文学形式,创作体裁多样化。在启蒙时代,特别是在伏尔泰手中,文学也就只能是他挥舞起来更得心应手的一件兵器;文学作品成了他的哲学思想、宗教观点、政治观点、社会理想的最方便的形象化注释。由于他强化了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所以,无论是他的诗歌、戏剧还是小说,都使当时的人们明辨了善恶曲直,对丑陋肮脏的社会具有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和破坏作用,直接达到了启蒙的目的和效果;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伏尔泰比较进步的社会政治主张和较为保守的文学主张的矛盾,由于他在强化文学的教育、认识作用时不可避免地疏远了文学的审美功能,所以他的部分文学作品(如诗歌、戏剧)又具有了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从而失去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德国的古典美学文艺理论集中体现在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理论中,康德在美的分析中,康德提出审美有不涉利害而愉快,不涉概念而有普遍性,无目的地合目的性和来自共通感的必然性这样四个特点。分别从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来分析。从本质上说,审美判断是没有利害关系的快感。

  黑格尔他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理念就是绝对精神,就是概念,他又称作“神”、“普遍力量”、“意蕴”,实际上就是指艺术的思想内容。理念是无限的,艺术形象是有限的,艺术就是在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显现出无限的普遍真理,达到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客观与主观、理性与感性等的和谐统一。他指出艺术创作就是使思想内容灌注生气,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外化为作品,成为自己的对立面(作品),又从对立面中认识自己。他指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自然与理想的结合。“自然”是指社会现实,“理想”是指形象体现的思想。由此他提出,如果先有理想,再找自然体现理想,谓之理想主义;如果从自然中看出某种理想,从自然中产生理想,谓之现实主义。他要求将平凡的题材变成不平凡的题材。要求塑造典型性格,使性格具有丰富性、鲜明性、一贯性这三个特征。对艺术家,他要求具备想象、天才和灵感,要有独特风格和独创性。

  总的来说,关于文学是什么的判断在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有存在着不变的文学本质,我所认为的文学应该具有一种否定的力量,敢于否认生活中的虚伪和艺术中的缺陷。而有关于什么是文学的这一问题的答案,还继续在历史的演变中变的大有不同。

  

  

篇二: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五个分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它四个分支是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关于"文艺学"的概念与分支,有的教材与本教材不同,一般认为是三个,即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我倾向于文艺学有三个分支学科。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是系统地研究各种文学现象,阐述其中共性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它的对象是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的阐释和研究。从历史上看,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文学艺术现象的说明和解释早在人类社会的远古时代就已萌生。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是在数千年研究经验和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理论的任务有四个方面:第一,文学本质论,主要揭示文学的本质。第二,文学创作论,主要揭示文学创作的过程、创作方法与规律,文学创作技巧等。第三,作品构成论,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构成方式。第四,文学接受论,主要研究文学接受的过程和规律。包括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文学的鉴赏与批评等。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一是具有实践性。实践性指文学理论从文学活动实践中来,又要指导文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二是有具体的价值取向。文学虽然主要是个体活动,但背后隐含普遍的社会价值,具有意识形态性。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性的依据文学理论与其他社会人文科学的必然联系、以及从不同视角研究文学活动的过程,产生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形态。文学理论的形态随着社会和文学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二、文学理论的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七种。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现象说明,文学理论的形态是多样的。

  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等概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熟悉并思考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键问题。二、学习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它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形成的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高峰,也是集大成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康德、黑格尔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主要吸收了康德哲学中关于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的观点,黑格尔美学理论中的历史感和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在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斗争中,既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合理的内核",又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革命性的转换基础上所创立的文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到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跟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之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到也存在着深刻矛盾。为创立新的文学理论必须进行革命性的转换。经过转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主要理论基础)。它的理论基石主要有三点: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1、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求真向善的积极力量。凡是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智慧/才能,在追求新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学基本原理》)对象化的意思黑格尔在《美学》第1卷(38-39P)中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要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见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出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2、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界说和规定P17。3、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小结: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1、其理论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P132、关于文学的本质的观点,认为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既具有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又有其特殊本质、特殊规律(如它的情感性、审美性等)。

  3、主张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反映论,并由此出发理解文学的特征和其他问题。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构成部分有文学起源论(主要是文学起源于劳动的观点)、现实主义创作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文学历史发展论(如文学随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批评论(历史的和美学的批评方法)等。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理论家除马克思、恩格斯外,还有列宁、普列汉诺夫、毛泽东等。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这一节主要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重要问题: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文学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第二,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判地继承中国古典文论的精华,在新的基点上进行综合,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文学实践相结合;第三,必须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当代性。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的关系;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及各自的理论依据;文学起源诸种观点和"劳动说";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文学四要素文学活动是人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古今中外对人类的文学活动都进行过层次或因素分析。美国现代文艺理论家布拉姆斯的广为流传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就比较值得我们重视。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观点,就源于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书。艾布拉姆斯说: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的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使人一目了然。第一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况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的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个要素是欣赏者,即所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吸收他的观点,现在,一般文学理论关于文学活动的看法,认为有四要素:一、世界。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文学反映的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有人称为"外世界"和"内世界"。二、作者。指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但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三、作品。文学作品是文学创造成果的标志和外化形态,它使文学创造凝聚为话语体系形式。文学作品是整个文学活动的焦点。它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接受的对象。四、读者。指文学接受者,文本只有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因素。文学活动三过程:体验----创作------接受。

  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人类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有文学活动。换句话说,文学是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的。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活动的总称。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三)生活活动特性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三、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中的位置马克思认为人脑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有四种: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称为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称为宗教性或幻想性的精神活动;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称为伦理性和意志性的精神活动;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称为审美性和情感性的精神活动。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关于文学发生和起源问题,在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主要的学说有: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虽然宗教与巫术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关于文学起源问题上,这两者的思路是基本一致的。游戏发生说摹仿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即"劳动说"。二、文学活动的发展文学伴随生产劳动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有特殊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但终极原因并不是唯一原因。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生活活动,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本体论,文学起源的劳动说,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等概念。第四章形态性质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对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解;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解;结合作品理解话语蕴藉。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概念辨析一、"文学"概念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

  文学有广义、狭义和折衷义三中不同概念的区分。二、文学作为文化中外历史上,文学曾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看待,即使现在,文学仍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和特殊方式,文学与文化具有密切关系。文学作为文化的意义(参考自学考试《文学概论):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生命过程的艺术解释。2、追问人的生存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P53)三、文学作为审美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化形态,文学具有特殊的审美性质(参见本章第四节)。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1、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广阔的包容性2、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四、文学作为惯例。这是讲文学的折衷义,是约定俗成的文学定义。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属于意识形态,但它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它以其特殊的审美性质而拥有相对的独立自主性,与一般意识形态相比,文学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保持更远的距离。二、文学与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包含五个因素:即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或文本),沟通,语境。三、文学与社会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它不是单纯的个人话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活动;这种话语活动是社会的产物;它或隐或显地代表着超个人的阶层、阶级、民族或人民的利益。文学话语的发展与变化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四、文学与反映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归根结底是对现实的反映的产物。文学反映包括受动性和能动性。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双重性质。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其普遍性质,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才是其特殊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内涵文学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二、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三、文学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四、文学即有集团倾向性、又有共性此外,还有:文学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同性,文学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第四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

  审美意识形态一、话语蕴藉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文学的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2、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一般意识形态性质,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话语,话语蕴藉,文学等概念。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价值取向和基本规律。二、学习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具体含义是,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第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第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一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具体含义是,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第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第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二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导方面,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但并不排斥其它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社会主义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划一的,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二、雅与俗的统一社会主义文学追求高雅与通俗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一、继承与革新二、借鉴与创造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主导性与多样性。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等的本质区别;文学创作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作;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的区别,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特点。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文学活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1、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2、精神生产是以符号为手段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二、文学创造与其它精神生产的区别(一)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科学反映活动立足于客体,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人的情绪、情感的物化形态。文学创作与宗教活动的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对世界的情绪、情感体验,都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点。但它们有根本的区别。文学是建立在对显示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和发现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从中受到美的陶冶,同时,它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而宗教是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的幸福,使人忘却现实世界而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二)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文学创造是以话语原料的生产活动。文学话语明显地突破了语言学用语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用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通过语言学用语的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题的情思,并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一、文学创造的客体(一)关于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种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客体即"原始意象"说。(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性。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是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二、文学创造的主体(一)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主体即"摹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主体即"集体人"。(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的人,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主体。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及其来源;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作品与意图的冲突。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一、材料(信息)储备文学创造材料是储备在作者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储备在作家记忆中的表象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文学作品是作家体验的凝结。文学创作离不开人生经验和体验。所以,关于文学创作的材料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现实中的素材,而是作家在"世界"中获得的有文学潜质的各种材料和信息。二、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取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感知。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在习见的事物中独具慧眼地觉察出蕴涵于其中的非凡意蕴;对外在事物的独特把握与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发生的契机。没有艺术发现的所谓创作,只能是简单地记叙或者是对别人艺术经验的重复。艺术发现,对创作至关重要。三、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的产生和运动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活动中的表现。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是:它是由需要产生的,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遇有外部刺激,便产生出极强的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创作动机可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等。第二节关于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艺术构思指作家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意象及其序列的过程。艺术构思是以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为基础,以创作动机为指导和动力。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包括回忆与沉思、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等。具体来说,主要是:1、回忆与沉思回忆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沉思是在寂静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一向的深沉思索。2、想象与联想

  想象就其本义说,是"想出一个象"。其类型有再现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又分为比拟想象、虚构想象。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想象,是由记忆痕迹而引起的对另一方事物的回忆、复现和创造。3、灵感与直觉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不涉及概念)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三: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直觉却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4、理智与情感理智指作家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分为情绪与感情。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理智与情感在文学创造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促进,共同对同一创作过程起作用。5、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指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意识和无意识共存于同一创造过程。意识对无意识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无意识机制使用的材料要靠意识机制提供;第二,无意识机制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机制指引。二、构思方式1、综合综合,指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形象。综合不是拼凑,因为它有定向性、选择性,和新颖、鲜明的整体性。2、突出和简化突出,指作家在构思时抓住一个意象或意念,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其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突出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浓涂重抹;其二是淡化背景。简化,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细节而抓住主干,以便传神地把握一个意象或意念的主要特征的构思方式。突出与简化的区别是:前者以浓墨重彩、淡化背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后者则将意象或意念上的遮蔽物剥掉,只留下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3、变形和陌生化变形指作家在构思中调动想象力、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方式创造意象。其方法有:扩大法和缩小法;粘合法;漫画法;夸张法;幻事法等。陌生化指作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第三节关于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意图与作品(即由心到手、到物)的过程是统一的。但由于具体写作时,构思活动还在继续,因而,展纸落笔的瞬间,已具雏型的意象有时会"倏作变相",造成心手不一,表现为意图与作品的矛盾。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文字符号,把心中的意象生动明了地表现出来。技巧运用则应注意如下原则:①为物化心象的内在物理服务;②为心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三、即兴与推敲即兴是在某一刺激或内在冲动作用下,作家兴会来临,迅速完成作品的情况。

  推敲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意象物化为定型作品的过程。即兴与推敲是同一创作过程的不同侧面,不可绝对分开。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材料,艺术发现,创作动机,艺术构思,直觉,灵感,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即兴,推敲等概念。第八章文学创造原则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它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的区别;如何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理解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情感把握的真挚性与高尚性的原则;形式创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一、艺术真实(一)内蕴的真实与假定的真实1、内蕴的真实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2、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抽象的说明而是具象的表现在文学创造中,因而假定性情境是艺术真实存在或实现的基本的普遍的形态。(二)主观的真实与诗意的真实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与表现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1、主观的真实主观性是指文学不像科学那样致力于认识的客观性,而是从人的生命体验及对社会人生关注的立场出发,把客体世界作为主体认知与感悟、情感与意志的对象物,以主观性的把握方式建构起从属于人的目的与意义的世界。2、诗意的真实以假定性情境体现生活内蕴(本质)的主观世界,是主体运用描绘、叙述、比喻、夸张、拟人、变形、虚拟、反讽、暗示、象征诸多艺术手法创造的。这就使艺术真实成为艺术技巧创造的真实,即诗艺的真实。概而言之,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是,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二、艺术概括艺术概括的内涵是: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艺术概括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个别与一股"的统一,即让具体的艺术形象具有较大的生活概括性。概括性的高低影响着艺术真实的品位。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艺术概括的具体方式有:(一)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能动介人与把握的过程。第二节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一、情感把握文学创造是主体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裁判。(一)"裁判"体现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真挚性与高尚性。1、真挚性诚挚性是指创作主体把握生活出自真情而不是假意真情来自体验,"高峰体验"是产生真情的最佳境界。2、高尚性高尚性是指情感的"善"与"美",美好的情感实际是主体高尚人格的投入,作家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关注者和文明建设的促进者。(二)情感的"裁判"是诗意的,即以审美的视角和艺术的方式,把情感的"裁判"寓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阐发相交融,作到情、理、境一体化。1、情与境二、形式创造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以艺术概括创造的艺术真实及其蕴含的情感评价与哲理认识,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文学创造的过程也是形式化的过程。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文学的艺术形式创造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第一,从内容出发选择与创造形式。第二,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第三,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审美价值。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艺术真实,艺术概括,情感把握,形式创造,艺术形式等。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一、现实型文学现实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它强调立足客观现实,正视现实,忠实现实,对现实作冷静的观察、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二是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现实型文学具有写实的逼真性。它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它以描写见长,描写不夸张,不变形。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二、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表现主观理想。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旨它突出主观因素,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它艺术地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的情感态度主要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之中。三、象征型文学情的传达依赖于境的创造,一表一里,融为一体。2、情与理理包括事理与哲理。文学作品的理都应该是情感化心灵化和诗意化的,理与情交融在一起。

  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寄寓审美意蕴。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旨。这种意蕴或是侧重客观现实,或是侧重主观感受,都往往有某种超出具体、个别现象的抽象概括、朦胧的性质。二是暗示的方式。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侧重以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往往塑造变形、虚拟的假定性形象,启发读者去体味象外之意。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从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看,古代是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期。在古代文学类型浑然混合的总体状态下,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结构已初步形成。近代是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期。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近代是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期。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使理想型、现实型、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现代是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使现实型文学得以深化。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形态,使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综合发展。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基础上又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得以突出、强化、演变。第二节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一、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性、韵律性。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1、凝练性。2、跳跃性。3、节奏、韵律性。二、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等1、刻画人物形象。2、叙述故事情节。三、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和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1、以人物台词为手段。2、集中反映矛盾冲突。四、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和抒写真实感受。1、题材广泛。2、结构灵活。3、抒写真实感受、境遇。五、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1、记真人真事。2、塑造艺术形象。3、及时性。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诗,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等概念。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一、学习目的这一章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关于文学文本的层次,一是关于文学的形态。重点掌握:由分析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区别入手,掌握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文学意境的特征;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本文(或文本)指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是指已经阅读并赋予其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换句话说,文学文本是未经读者阅读而有待于阅读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是已经读者阅读的"文本"。二、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在中国古代,在先秦时期,就如《周易·系辞》就提出"言""象""意"的关系问题。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大致从文学作品的本文共性人手,由表及里地把本文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或语言组织);文学形象层面(或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文学意蕴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间。中西方的理解基本一致。(一)文学话语层面文学话语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具体语言审美系统。细分还有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多审美侧面,是文学音韵学和文学修辞学要研究的内容。1、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2、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3、文学话语具有阻抗性。(二)文学形象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是文学作品的第二个层面。它是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图景。其基本特征是: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三)文学意蕴层面文学意蕴层面,是本文的更深层结构,即第三个层面,也是纵深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各种内容。第一是历史内容层。第二是哲学意味层。第三是审美意蕴层。文学意蕴在有些作品中是逐层深入的,而在另一些作品中又是有所侧重的。前者是复杂的呈现方式,后形象的理想形态

  者是单纯的呈现方式,不可一概而论。第二节文学典型一、典型论的发展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典型论在"五四"之后传入中国。二、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二是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是性格所表现的艺术穿透力,它体现了更高的美学要求。艺术魁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它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提出的重要命题,对怎样塑造典型人物,限制典型概念的泛化,和保证现实主义的历史尺度都是极为科学的。(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同时它强迫着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典型人物在特定情势下又对环境发生反作用,而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第三节文学意境一、意境的形成与界定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境界的集中体现。意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二、文学意境的特征(一)情景交融。(二)虚实相生。(三)韵味无穷。三、意境的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第四节文学意象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审美形态意象意象,指审美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但在中西文论中都运用。一般认为意象主要有四种:心理意象-----即心理学上的意象,指在感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在脑子里呈现的各种感性形象;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者语象的统称,相等与艺术形象;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

  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二)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三、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符号式意象以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某些观念和哲理,其作用是一种表意的符号。符号式意象有抽象型和具象型。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典型,特征化,意境,审美意象等。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叙事的特征;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的意义。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叙事界定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学,又称"叙述学"。传统的叙事理论是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20世纪以来,西方新的叙事理论和观念,不再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作为研究的重点。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基本特征有两个方面:(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三、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一)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意识形态化的解释。(二)从叙事方式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四、叙事的构成"叙事"一词一般包含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即被讲述的内容,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第二方面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第三方面是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第二节叙述内容一、故事(一)事件。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故事中的叙述单位可根据所起的作用分为推动情节和塑造形象两类。(二)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三)人物。人物是故事中的第一位要素,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在叙事作品中人物有行动元与角色二重性特点。行动元即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位对故事进程产生推动作用的功能源,角色即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作品中人物的身上应当是统一的。(四)场景。场景是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故事通过场景而显现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二、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指作品中各个成份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包括由叙述顺序构成的表层结构和超出具体叙述内容的内在意义关系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字面顺序研究作品各个单元之间在作品本文中的关系;深层结构是共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叙事内容各个要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的关系。三、行动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行动是人物的有目的的行为(动机),他是事件发生的发展的直接原因。行动有其逻辑性,即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序列:1、可能性;2、变为现实;3、取得结果。第三节叙述话语一、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叙述中的两种时间及其关系:时间的概念不仅是有关前后顺序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持续过程长短的概念。本文时间,是表示作品所叙述的本文内容长短的时间概念,也指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及其所需时间。它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故事时间,即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只存在于作品世界。(历史题材的叙事文学则应指所叙述的历史事件的时间)整体而言,这两种时间不仅性质不同,长短与顺序也不同。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在顺序上的相同或不同构成了叙述中的顺时序(顺叙)与逆时序(插叙、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式;而本文此间长度与故事时间长度二者关系的变化则构成了叙事速度的变化。二、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从人称的角度一般将叙述视角分为二类,即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视角和人称会因作品需要而变化。第四节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指叙事着的"动作"。一、叙述者与作者发出叙述动作的叙述者与作品的作者是有区别的。一部作品的作者一般只有一个(即使两个以上也保持统一),但叙事者可以出现多个。因此,作者和叙事者是有区别的。二、叙述者与声音叙述声音是指那种能体现叙述者的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通过叙述声音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与叙述者的声音相对应,作品还存在故事中的人物声音,即发出人物对话、独白、心理活动等人物语言的声音。叙述声音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即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声音并行的现象,即所谓"复调"式叙述。三、叙述者与接受者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有潜在的叙述接受者。叙述的接受者存在着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接受者与现实的读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读,也可能造成对作品理解的多样性。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叙事学,情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行动元与角色,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叙述者的声音。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抒情与叙事的主要区别;抒情话语的特殊功能及其表达方式;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抒情界定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主要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一般与叙事性文学作品相对。与叙事性作品相比,抒情性作品偏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它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二、抒情与现实抒情虽然是一种主观表现,却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和评价。抒情反映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其特殊性主要在于:首先,抒情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其次,抒情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反映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第三,抒情反映具有主体的评价性。三、抒情中的自我表现与社会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也可以说,抒情是一种自我表现。充分表现作家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是抒情主体自觉的创作原则;具有鲜明个性的情感表现,是评价抒情性作品的尺度之一。文学抒情又具有社会性。伟大的抒情诗人总是深切地关心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总是把自我与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统一起来四、抒情与宣泄抒情与宣泄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倾吐上有相似之处,即都是情感的释放是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但是,文学抒情是审美表现,有意识的控制和思维的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井不完全是普通意义上的宣泄。第二节抒情性作品的构成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二者是直接融合的。(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直接融合抒情内容是指本文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二)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普通话语和抒情话语的根本差异是:普通话语突出通讯(陈述)功能,抒情话语突出表现功能。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情感象征功能。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抒情性作品的结构由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三要素组成,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声与情的关系。1、诗与乐。2、声调与情调。3、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景与情的关系。1、诗与画借描绘景物来抒情2、情景关系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创造意境。3、真与幻打破物理的真实,创造出某种"幻景"以达到写景的逼真和抒情的真诚。。第三节抒情方式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是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一)比喻与象征。(二)倒装与歧义。(三)夸张与对比。(四)借代与用典。二、抒情角色抒情角色是指抒情作者在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常见的抒情角色有:(一)第一人称的抒情。(二)代言式的抒情。另外,作者作为叙事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抒情。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抒情,抒情牲作品,抒情话语,抒情话语的修辞,抒情角色,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声情并茂,情景交融,节奏,隐喻,象征。第十三章文学风格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风格的特征;风格的基本形态与风格分类的开放性品格。二、学习内容第一节风格概念一、风格界定(一)风格辨析"风格"一词源于希腊,表示组成文字的一种特定方法或以文字装饰思想的特定方式,有着修辞、笔调、文风、文体多种相近的含义;我国则存在着一义多词的情形。在文学活动中,风格常指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二)风格的本质与内涵。对于风格本质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偏于形式方面的理解,比较强调语言修辞的因素;一种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三)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作品风格的内在动因,语言、体裁、意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情境是作品风格的外在表现。二、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创作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三、风格与话语情境作品的话语情境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因素所构成,作家的个性和作品的风格,就是通过这些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风格与词语运用。(二)风格与体裁选择。(三)风格与结构安排。(四)风格与形象安排。

  四、风格的特性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第二节风格的形态风格的形态,是作家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中的客观存在形式。风格的形态异常繁多,就表现的内容、方式和效果等不同情况,可以归类为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四对八种。一、简约与繁丰简约是力求语辞简洁扼要的文体风格。简洁洗炼,单纯明快,辞少意多。繁丰的作品,内容充实,辞藻丰富,描述详尽,篇幅较大。二、刚健与柔婉风格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道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抒情表意,曲折委婉,给人闲静和谐的感受,具有阴柔之美。三、平淡与绚烂平淡的作品,少用辞藻,务求清真,单纯通俗,质朴冲淡,给人平实而悠远的感受。绚烂的作品尽遣辞藻,直逼富丽,追求繁华奇艳,色彩绚烂。四、谨严与疏放谨严的作品构思严密,文笔精细,风格庄重严肃。疏放的作品,遵循自然,不加雕琢,文思放纵,率意写成,风格随和畅达。第三节文学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的风格一、风格的时代性风格是特定时代的修辞表达。不同时代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不同思想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时代风格的变异,同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时代风格的认定是相对的。二、风格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是民族个性的表现。文学的民族风格首先体现在题材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文学的民族精神上。三、风格的地域性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民俗风情的不同,反映在文学风格上,可能形成不同的地域特点。四、文学流派的风格文学流派的风格指某一文学流派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文学风格,创作个性。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影响;文学消费既是一种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或欣赏。一、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并不只是单纯的作家创作即文学作品的生产活动,而且也是文学作品的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文学活动才得以真正完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则呈现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的性质、特点和方式决定着文学消费的性质、特点和方式;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又有巨大的反作用。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应当从属于其意识形态属性。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消费,既有一般产品消费的共性,又有其作为精神产品消费的特殊性,尤其是具有意识形态消费的性质。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作为两个现代文艺学术语,其含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接受对象,其主要的价值属性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与此相适应,文学接受主体也具有认识、审美和文化阐释等多种精神需求。一、认识属性与认识者文学的认识属性又称"文学的认识价值"。由于文学通过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读者来说具有认识社会与生活的价值或属性。二、审美属性与审美者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文学的审美价值。由于文学是饱含作家情感态度的富有诗意的艺术世界,因而具有从情绪情感上打动或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价值或属性。三、文化价值与阐释者文学的文化价值,指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具有多方面地满足读者的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或属性。文化价值是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价值属性。作品的文化价值的接受主体,即所谓的文化的阐释者。四、文学接受的整体性文学接受的客体是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统一体;文学接受的主体也是认识者、审美者、阐释者的统一体。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文化市场,高雅文学,大众文学,文学接受,文学的认识属性,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的文化属性。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接受的动机;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文学接受活动中产生异变的原因;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的区别;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接受的发生一、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一)文体期待(二)形象期待(三)意蕴期待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二是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如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与了解等;三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如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等。二、接受动机(一)审美动机读者通过接受文学作品而获得的情感愉悦、心情畅快,并使人感到自由、轻松、平衡、协调的阅读期待和动机。(二)求知动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各种知识的动机。(三)受教动机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四)批评动机专注于把握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的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文学作品进行科学评价的动机。(五)借鉴动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借鉴艺术技巧的动机。三、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然会伴随读者进人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指本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第二节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的本文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填空、交流与对话。文学接受发展过程包括心理活动特征及有关规律,如阅读过程中的填空、对话与兴味,第一本文与第二本文之间的变异,阅读期待与实际本文之间的关系等。一、填空、对话与兴味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本文的对话中生成的,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味"与西方文论的"对话"涵义接近。二、还原与变异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包含着来自"还原"的客体内容,同时又充满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出现千差万别的异变。三、理解与误解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关系是复杂的,既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前者称为"正解",后者称为"误解"。误解又分为"正误"与"反误"。二者均是对作品的误读,但性质与效果绝然不同。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牴牾,但作品本身,客观上却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之间,常常出现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两种情况。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时,即是顺向相应;而有些创新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期待指向的遇挫现象,"出人意料"。这种遇挫是艺术魅力的表现;但有时,本文的内涵完全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令人难以介入其中,这是期待指向的"完全受挫"。第三节文学接受的高潮一、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二、净化净化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的又一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和人格提升的状态。三、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四、延留延留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即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达到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期待视野,接受心境,隐含的读者,正误与反误,共鸣,净化,领悟,延留等概念。第十六章文学批评一、学习目的重点掌握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历史上出现过的批评形态;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文学批评家应该具备的态度和素养等。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批评界定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发展的部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一般而言,它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评价方式,以其特有的批评话语,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二、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评价性质,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作为其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总是一定的意识形态话语,尽管这种意识形态必须具有审美的内涵和表现。二是其批评的效能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因而,文学批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与确立、维护一定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第二节关于文学批评的多样形态一、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文学批评是伴随文学创造实践而产生的活动,文学创造的历史久远性和形态多样性,决定了文学批评的历史久远性和形态多样性。历史上主要的几种批评形态分别是:(一)理论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理论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话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极其道德教化作用。(P313)(二)社会历史批评这种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P314)(三)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美的构成极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美是文学的定性之一。因此,审美批评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来评价其高下得失,具有

  赏析式评价的性质。(P316)(四)心理批评主要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从对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中进而找出作者创作的心理机制、意识和无意识,再转而对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技巧、语言符号作出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对文学心理批评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P317)(五)语言批评(新批评派批评)也称本体论批评、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情感与想象的世界,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认为文学本体重在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等于技巧,作品的意图只要从本文去寻找而无需从"外部"关系加以说明。因此重视音韵、文体、意象、隐喻、神话和等形式因素的研究与批评。此外,还有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等。二、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多样的批评形态总是通过多样的批评文体表现出来,但批评文体与批评形态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通常的批评文体有论文、点评、诗话、随笔、序跋、评传、书信、对话等等。运用哪种文体,以什么形态进行批评,既要看批评的对象是什么,也要看批评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和批评者的修养、爱好和兴趣等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第三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原则,按照恩格斯的表述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他称之为"最高的标准"。这种原则具体化为批评标准则是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是用来评价文学作品思想性的尺度,它有三点具体内容:一是真实性,即历史本质的真实与生活现象的真实相统一;二是倾向性,即肯定和提倡文学作品要有进步的倾向性,对社会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情感性,即要以健康而丰富的情感去感染人、陶冶人的心灵。艺术标准则是用来评价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尺度。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着眼点:首先是文体的评价,即对具体文体的语言、结构、手法、体裁样式的特殊性和创造性进行分析评价,看其是否达到了该文体的要求和在什么程度上实现了该文体的功能;其次是形象的评价,即形象的塑造是否鲜明、生动、富于独创性又具高度概括性最后是意蕴批评,即是否巧妙而恰当地表现了深刻而丰厚的意蕴。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统一体,不可分割。第四节文学批评家一、批评家的职责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是批评家。无论是职业批评家还是非职业的批评家,其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方式都应是严肃的、科学的。批评家的职责概而言之有四:第一,引导文学按一定的意识形态方向发展;第二,总结经验,以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和质量;第三,引导读者的接受和消费,沟通作家与读者的关系;第四,发展和完善批评理论,培养批评队伍。二、批评家的态度文学批评家应具有正确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艺术民主,尊重艺术科学。三、批评家的素养批评家的正确态度要靠良好的素养来保障。基本素养要求有三:敏锐、深刻的思想理论素养,系统、深厚的专业艺术素养,广博、熟练的知识技能素养。批评家具有良好的素养、正确的态度,才能很好地履行批评家的职责,完成批评家的任务,使批评家的批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能。三、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文学批评形态,文体批评。

  (一)试用辨证唯物主义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答:第一,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除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古代的、外国的文艺作品,也能供作家创作时借鉴和利用,但“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第二,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创作技巧等都来自生活,写实的与虚构的、曲折的与直线的……统统来自生活的赐与、暗示和启发。(二)什么是艺术虚构?为什么说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答: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离开生活,想象的翅膀就腾飞不起来了,虚构就寸步难行。(三)再现和表现有何区别?为什么说表现也要以生活为基础?答:文学创作的复杂情况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有的是重再现的,有的是重表现的。所谓再现是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所谓表现是指注重抒烈军属作家内心的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表现性的作品,虽然专注于作家内心感情的抒发,但作家所抒发的感情仍然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折射的结果。由此,一切抒发内心世界的、注重表现的作品,也是以生活作为基础的。(四)怎样理解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答: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机械摹仿、简单再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既服从自然又不等于自然,而是作家创作的“第二自然”。因此,所谓能动反映就是经过作家的选择、集中、想象、虚构等艺术加工的创造性的反映。

  (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变位与变形。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类的意识“是在人的头脑中变位了变形的物质。”在文艺创作中,通过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变位、变形,改变客观事物的外貌,和在时间、空间上的原有位置,是文学能动反映生活最常见的、也是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例如:王维“雪里芭蕉”是变位,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是变形。第二,以形传神,显现意蕴。作家反映生活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传达出事物的内在的“神”所谓,“神”就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意蕴”则是总比直接显现出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第三,渗透个性,表现心灵。文学不是纯然的自我表现,但作家可以而且也必然会在作品中表现“自我”。只要这个“自我”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与时代、人民息息相通,那么表现自我心灵就是文学能动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六)什么是文学的艺术真实性?试举例说明。答:人们所要求的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真实性是指作家用所创造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表现人们感情的特性。艺术形象是虚构的,可它又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艺术真实。第一,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是“假”中求真,它与自然主义的机械的摹仿是对立的。艺术真实不是照抄生活的真实,而是对生活真实进行必要的选择、提炼、集中、补充、推断、虚构和想象,进行重新的创造。艺术的真实是虚构的真实,想象的真实,即具有假定性、虚构性的突出特性,然而是这一切都是符合生活的本质规律和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的。(例如:在生活中花不溅泪,鸟不惊心,但文学作品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都是艺术的真实。)第二,艺术真实既要符合客体的本质规律,又要切合主体的情感规律,它与主观随意性是对立的。艺术真实既不是纯客观,也不是纯主观的,而主客观的统一。(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男主人不会开枪自杀,女主人也不会卧轨自尽,而人物性格上来已形成,在那种情势下,都是合乎合乎生活逻辑的。)1.艺术真实要符合描写客体的本质规律,体现生活固有逻辑。2.艺术真实要切合作家的情感逻辑。综上所述,艺术真实性的基本特征是假定性、真理性和真诚性的统一。假定性使它与生活真实区别开来,真理性使它与表面*真区别开来,真诚性使它与一般科学真理区别开来。(七)什么是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是怎样的?答:这种因作家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感情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表现出对生活的明确评判,流露出对特定生活的褒贬、爱憎等情感态度,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倾向性。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真实性是进步的倾向性的基础。艺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它能深入到生活的深层,提示出生活固有的本质规律。而作品进步的倾向性,并不是作家主观随意的偏见,是从作品所描写的冲突产生出来的。因此真实性与进步的倾向性不但是一致的,而且真实性还是进步的倾向性的基础。第二,在文学作品中,进步的倾向性可以加强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是作家在进步的世界观指导下,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情感态度,因而是合乎生活的内在规律的。进步的倾向性不但不会削弱真实性,反而能加强真实性。第二章

  (一)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什么?答:1、文学的独特内容是生活的审美属性。“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科学以客观事物自然的、社会的属性和规律为内容,不管它们有没有审美特性,而文学则以交融了各种因素的具有审美特性的生活为内容。

  2、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人生活的整体。审美是文学内容的根本特性,这就决定了文学内容的另一个特征——所写生活的整体性。所谓生活的整体性是指生活现象和本质统一为一个完整体的特征。文学是美的领域,审美是其内容的根本特征,这就要求它反映生活内容的整体性。

  (二)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形式是什么?答:文学和科学的不同形式是其内容的不同所决定的。科学的内容是揭未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这就决定了科学必须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文学的内容具有审美特征的整体性的生活,这就决定了文学必须动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具体可感性。作为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仿佛能凭人的感觉器官具体感受得到的特性。由于生活中的事物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作家在写这些事物的形象时,就应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通过自己的描写从多种感受去建立形象,使艺术形象获得具体可感性。

  2、艺术概括性。文学反映生活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这就决定概括性是艺术形象的又一特色。艺术形象的艺术概括性实际上是要求把生活中存在的两极,如个别和一般,独特与普遍……在作家深刻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融合起来,使文学作品收到所写为一,所指为万的艺术效果。

  3、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艺术美,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情感的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一个形象是否是艺术形象,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看它是否经过作者的情感的评价。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图画,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特征,是艺术形象的三个基本特点,三者缺一就不能构成艺术形象。

  (四)怎么理解审美教育功能?

  答:所谓审美教育功能,就是一种寓含着认识和教育因素的审美享受。它的特点是既给人们以精神的愉悦,又给人以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两种错的倾向:一种是唯美主义的倾向,认为文学完全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物,与功利性毫无关系,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是单纯的功利主义的倾向,认为文学不过是廉价的宣传品,甚至是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政治代替艺术,这就否定了文学的审美特质。

  (五)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寓教于乐。2、动人以情。3、潜移默化第三章(一)艺术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答:艺术可分为:

  1、实用艺术

  2、表情艺术

  3、造型艺术

  4、语言艺术

  5、综合艺术(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答:1、更加浓厚的文化性

  2、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3、描述生活的宽广性

  4、蕴含思想的深刻性

  

  

篇三: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1.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文学理论的有七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这七种文学理论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

  第二,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和视角密切相关。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的过程。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生成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换言之,同一认识客体是多对象的。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篇四: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它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文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使文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本节概述:

  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解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的品格。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包括它的实践性和它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20世纪以来,各门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分工更具体、明确,不能不影响到文学学科的发展;再加之文学实践的需要,文学研究视角、方法的多样化及其成熟,文艺学终于形成了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在研究的范围、对象、任务、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文艺学所包括的三个分支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页

  .

  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实际上,文艺学这三个分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互相切入、互相渗透。

  知识点2: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那么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而言,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它虽然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换言之,文学理论不能不具体地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作家,接触到一些文学现象,但它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从上述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知识点3: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关于文学活动的本质、关于文学创作、关于作品构成、关于文学接受、关于文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无一不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而且,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真正科学的文学理论不但在于这些学说形成之时,而且在于尔后为文学实践所印证之日。所以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不但

  页

  .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

  知识点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某种文学理论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而言,它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本节概述:文学理论的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上述文学理论七种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知识点1: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哲学(二)文学社会学(三)文学心理学(四)文学符号学

  页

  .

  (五)文学价值学

  (六)文学信息学

  (七)文学文化学

  本分法参考了苏联美学家莫伊谢依·卡冈的《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见《美学和系统方法》,凌继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0页。),在本书中作了一些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学理论七种基本形态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科学的文学理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各种形态的互补,形成一种综合协调的系统。

  本章练习(不定项选)

  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A文学理论C文学史

  B文学批评D文学信息学

  2.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

  B修辞学

  C文艺学

  D艺术学

  3.()著的《文学理论》中强调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关系。

  A韦勒克

  B沃伦

  C卡勒

  D刘若愚

  4.《镜与灯》的作者是(),本书的副标题是()。

  A燕卜逊

  B艾布拉姆斯

  页

  .

  C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D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5.80年代,中国诗歌理论界最重要的争论是关于()的论争。

  A七月派C朦胧诗派6.中国古代文论中(d)提出了“妙悟”说。

  B九叶派D百花文学

  A刘勰C王国维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这一概念。

  B钟嵘D严羽

  A无意识

  B原始意象

  C净化

  D移情

  8.丹纳在()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A艺术哲学

  B英国文学史

  C拉·封丹及其寓言诗

  D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

  9.世纪学者()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A孔德

  B维柯

  C克罗齐

  D莱辛

  10.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追溯到()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为代表。

  A孟子C杜威

  B孔子D圣伯夫

  页

  题目

  123

  45678910

  本章总结

  .

  正确答案

  abcaabbdcdbbbad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

  页

  .

  本章常见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

  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从文学创

  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

  作是一种“艺术生产”。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

  个过程: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

  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

  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页

  

  

篇五: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

  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地位。”3、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具体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作者和欣赏者四个基本要素。其基础内容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

  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4、再现说:文学观的一种。它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它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个性)5、实用说: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它同时也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特点。6、文以载道: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一种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它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工

  具,它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7、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表现说主张文学艺

  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与再现说相对,关注了作家的内心世界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它重视主体的个性与情感,突出天才、想象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同时,它又忽略了生活对文学的最终决定意义和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正是这种文学观的体现。在西方,这种文学观直到18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才对文学实践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等人。8、客观说:文学观的一种。它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这种观念直到20世纪初才在西方形成一种思潮并且蔓延开来,其代表的是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

  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9、文学社会学:指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文学从创作到消费是个组织起来的社会文化过程,这一过程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而浸润着社会思潮,反映着社会风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社会问题。因此文学社会学无疑是文学理论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形态。10、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就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11、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按照哈马贝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作为中介达成对话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交往理性得以展开的理想场所。具体来说:围绕着这个作品中心,作者与世界、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自我与潜在他者。

  1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13、艺术交往论: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中,指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交往的理论;哈马贝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这种交往行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成一种交往和对话。因此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品、作者、读者共同对话的交往结构。

  14、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做出界定的学说。它是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兰色姆提出的术语,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用以指关注文艺形式的理论。

  15、艺术生产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有多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把物质生活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第二种意义是指实际创作的过程;第三种意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

  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我们一般主要从第一种意义和第三种意义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成论”。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并非孤立地存在,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16、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感情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与想象要适应读者的满足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互相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艺术真实因此可以概括为作家在假定性情景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涵、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审美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感悟并内蕴着价值取向的真实。文学的真实性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17、文学的主体性:主体因素是确立价值关系的前提,主体自身的各种条件,尤其是主体的人生经验和主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对生活的把握,由此形成的文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特点,叫作文学的主体性。

  18、审美关系:社会实践使人与世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即“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这种关系为我们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感受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并从中获得了与物质享受全然不同的精神上的喜悦和快慰。在美学上把这种关称为审美关系,把由此获得的感受和认识称为美感或审美意识。()

  19、*文学的特质:是对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特质的理解。首先文艺的审美实践既是从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因此,建立在人与现实审美关系基础之上的文艺活动,必然成为人类总的生命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文艺的特质更是从艺术的角度掌握世界方式与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精神地掌握世界方

  式的联系与区别中进一步显现出来。总之,文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的本质是多层次的系统结构。20、*文学本质系统:文艺的本质既然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审美意识形态结构,那么,作为其本质存在的感性显现,也必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多方面特征及构成。而审美正是其根本特征及系统构成的核心和中介。21、“文学即人学”:文艺的创造活动,作为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总是通过人的性格、情感、命运的描写,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类文明的进程及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探求。因此,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创造现象,必然要以自身的特有方式,表现人类社会化的本质属性。22、文学的倾向性:指文学的阶级倾向性,即文学作品表达的一定阶级情感、意识和理想。在阶级尚未出现的原始社会的文学没有阶级性,阶级社会的文学有一定的阶级性。23、文学的人性:文学的人性指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全部社会属性和受社会控制的

  自然属性。人不是永恒的、抽象的,它包含着具体的历史内容。24、文学的时代性:指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在文学中的表现。文学以社会生活为源泉,是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样,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与时代风尚必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25、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反映一定时期的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表现他们的感情、愿望并在艺术上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是衡量古代文学遗产、区别作家的阶级性和倾向性的一个重要尺度。26、文学活动的雅与俗:雅与俗,指的是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高雅艺术一般是指思想艺术水平高或较高的作品;通俗艺术是指水平一般或较低的作品。文学艺术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27、雅文学:与俗文学相对的概念,只要是指那

  种作家个体独创的、思考人与社会的终极问题、具有某种自律性、独立性、审美性和深度、并能培养读者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的文学作品。28、俗文学:郑振铎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也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29、民间文学:30、*话语:话语是指在言语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语言单位,其特点在于将特定的文化知识转化成语言形式,以其意识形态内涵成为对人们的思想交流具有支配和规范作用的文化代码。31、话语蕴藉:“蕴”愿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愿意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话语蕴藉指的是文学活动中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32、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换言之,读者阅读文本时可能感到其中蕴含着

  多重意义,有多种“读法”。33、互文性:又译为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

  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中辨认出其他话语和其他文本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互文性的提出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深化了人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34、文学语言符号的创意性:文学语言符号的创意性与一般语言符号的物化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仅具有传达(物化)意象美的功能,而且还以其“有意味的形式”——符号,参与到艺术形象及其审美意蕴的创造过程。35、文学形象: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之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有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揭示生活意蕴,具有审美价值,能唤起读者美感的形象。36、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

  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是审美意象所系,审美情感所在的最高审美境界;充分表现为言与意、形神、实虚、显隐、景情、含蓄明朗等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他是我们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37、实境:意境中较实的一部分,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38、虚境:指境界中较虚的部分。是由实境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与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意、神的体味和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为“神境”“情境”“灵境”。39、意象:是一种由主体感知的语义形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这种语义形象借助于主体的心理与文学语言的具象化功能,而在主体头脑中呈现的以表达哲理或思想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0、象征意象:文学象征意象是指表意作品中呈现的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它是表意型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41、象征意象化: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荒诞的意象求得意念的真实。

  42、荒诞性:文学象征意象特征,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之象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形象的荒诞性与内在的真实性、深层的哲理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43、语象:它本是符号语义学的一个术语,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家维姆萨特主张用这个术语取代文学形象或意象,以避免形象概念所引起的种种混乱。他认为文学形象并不都是诉诸视觉或其他感官的,而是更多地和语言的用法有关,因此用语象更切合实际。文学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

  44、艺术概括: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

  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45、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我们把文学形象能够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这是文学形象的一般性特征。文学形象的概括性并不是都如过去理解的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而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方法,如由少及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表达出丰富内涵,这也正是文学形象的价值所在。46、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它要求接受者必须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通过想象感知和把握文学形象。47、文学形象的类型化:“类型化”是以寻求某一类事物的共性来调解个别与普遍的矛盾,试图超越个别的局限,追求某种普遍性。由于将个别抽象为普遍,所以这类形象所表现的其实

  是同类人的共性而不是共性在个性中的特殊表现,以至于使形象成为一种符号、图式或概念。优秀的类型化人物也具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通俗文学类型化人物反映了大众文化心理及其审美观。48、*文学: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从社会结构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作家看,文学是个体经验的凝结;从读者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从作品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49、文学价值研究的原则:对文学价值的研究既须遵循人类实践——认知活动的一般价值原则,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在需要、利益、价值的主体性与历史的合理性之间深刻联系基础之上”的哲学价值观;又须从文学的特质出发,强化对文学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构成的研究。50、文学价值的独特性:在精神文化领域,尽管价值关系形态千差万别,但追求的都是以超越物质实用价值为旨归的精神价值。文学价值的

  独特性,就在于它总是立足于对人类生命活动的诸多“生存的两歧”的深切感受和体验,通过充满审美激情的深层表现与理性拷问,积极探寻克服诸多生存矛盾的某种答案,促使人类不断走向完善与自由的世界。51、*文学价值的层次性:()文学价值的层次性,表征了文学作为整体存在,总是探寻并表现人类进程中内在与外在、意识与生命力的复杂矛盾运动过程,并以及其丰富的内容和可感的形式记载了人类的精神历史。52、高尔基的“文学目的”观:文学之所以具有审美性认识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外部世界,还能帮助人们认识自身,认识自己的思想、灵魂、自己的内部世界。他说:“文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人能了解自己。”53、文学的独特认识功能:首先在于作家对时代生活的变动、民族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因而在作家所描写的感性形象或画面中,它所传达的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典型体验,往往要比经过抽象概念和理论判断的理性认知丰富敏锐得多。()54、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文学在帮助人们提高

  对社会、人生、自身的认识的同时,还起到了教育人、净化人的意识情操,从而影响和作用于人的意志、行动。55、寓教于乐: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提出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功用的观点。“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既劝谕读者,又使之喜爱,在娱乐中得到教育。这里提出的双重目的、效果,通过情感作用实现教育目的。劝谕的思想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思想性与艺术性、情感趣味性的结合。这种观念对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作了概括;对艺术教化作用的重视形成了后世功利主义艺术观。

  文学创作56、艺术生产:艺术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

  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及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

  57、文学的独创性:既然文学语言符号的创意性功能是根源于文学活动的审美价值、意义的创造旨归,因而它必然具有个体的独创性。独创不仅是文学的生命所在,也是文学语言符号生成意义的独具魅力,因为文学的价值、意义是具象化与抽象化的有机融合,并以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为其存在方式的。()

  58、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通过艺术形象反映、评价生活的创造性活动。

  59、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是自觉自由的创造性时,才是文学创造的真正主体,它不同于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而主要是作为审美主体出现,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60、艺术观:是作家、艺术家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作艺术家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对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

  质量有直接影响。61、审美观:是作家艺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

  作家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等问题所特有的基本看法。62、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总和。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反映对象,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为作家体验过的生活。63、前创作过程:指作为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基础和条件的作家的全部生活储备与生活积累的过程。也即某一种作品创作前,作家具有一定指向性和目的性的创作准备阶段。64、生活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指作家在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审美意义的生活素材,以及广博的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65、审美:对美的关照与审视,是心理处于活跃

  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时空、心境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66、审美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的审美属性是否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做出的反应,它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关系的反映。审美情感是创作活动心理结构的核心,当艺术自觉发现蕴含美的某一种事物时,主体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在审美观照中迅速对这一事物作出价值认识和判断,同时产生深切的审美情感。这种价值判断与情感,即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反映,又因主客体双方在情感向度上获得认同而形成审美价值形态。67、审美心理定势:作家、艺术家所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是有其生理心理依据的。从生理机能来看,凡是新异的对象,或对比中强度比较高的对象,往往为人们关注。从心理机制来看,只有对人有意义的对象,才能成为主体所注意

  的中心。审美心理定势由特定主体早先的经验和独特的审美需要、情绪、态度及其价值观等决定,同时,历史的、民族的、地狱的审美文化意识在主体意识中的积淀,及其潜在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68、表象与“意象模式”:表象是人们通过眼、耳等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一般信息,如声音的强弱、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大小,是客观反映的映像。“意象模式”是主体对既有的或眼前的表象进行改造组合而创造的新表象的心理形式,突出地传达了主客体相契合的主体价值取向。69、审美意象生成:审美意象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映,而是由主观情感改造并重新创造的意象,它是在审美知觉对感觉的统和中完成的。这个统和过程不是种种感觉和印象相加的过程,而是主体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个性特征和审美心理进行选择、过滤、变形、有机融合的过程。70、审美超越性:文学旨在创造审美价值的艺术精神的超越性与理想品格,充分体现了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于文艺的超越现实的审美自

  由来说,它所体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文学的虚拟性与超越性的本质,来自主体对现实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美既是客观事物,又是主观境界。它既是形式——当我们判断它的时候,又是生活——当我们感觉他的时候。它既是我们存在状态,又是我们的创造。”71、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72、情感体验: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与一般的情感体验相比,其特征表现为:第一,从表现方式上看,它具有心理再现与创造想象的特征;第二,从它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来看,审美体验同时具有逼真性和虚拟性;第三,从实践效能上看,审美体验具有目的性、准功利性和准实践性。()73、情境体验:审美体验的第一种类型为情境体验。情感总是主体需要与一定环境相互关系的产物。文学的特质在于向欣赏者传达作者曾体验过的审美情感。为此,作家就应当把自己在审美体验中产生的审美情境传达给读者。所以审美的情境性是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

  74、角色体验:审美体验的第二种类型。审美活动中的角色体验,是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审美创造阶段,角色体验是指作家在想象中进入其笔下人物的角色位置,置身于人物的角色情境中,从而对人物的角色心理进行把握、体验和表现的全部心理过程。这是作家在戏剧小说中塑造人物性格的必由之路。

  75、创作过程:是指作家自觉地驾驭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按照“物的尺度”和“自身的尺度”,遵循“美的规律”,自由自在地创造出不同于生活原材料的艺术世界的过程。

  76、“出入”说:中国古代文论观念,由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入;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77、情致:由黑格尔提出。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另一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但这两

  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78、虚境: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境”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望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境”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一种极端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一种特有的审美状态,即通过有限去获得无限,从而体认生生不息的宇宙之道,显示出感悟兴怀、寄托情操的特点。79、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联系,突然间向往在事物、事件、现象上的投射。80、创作动机:是推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是文学创作活动中真正展开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对作家对材料的选择、形象的塑造、意蕴的开掘,对于创作的结果——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81、白日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其精神分析学说来解释文学艺术本质的一个概念,

  最早见于他的《创造家与白日梦》一文。白日梦和睡梦不同,但却与睡梦一样以幻想的满足为满足,不同的是作家不让幻想消失,而是以幻想的形式创造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之外的艺术世界,让压抑的欲望通过改头换面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也就是说作家重视艺术技巧的安排的效果,用改变和伪装来减弱欲望的利己主义性质,使某些早先经验回忆的愿望在审美升华中得以实现,这既符合“快乐原则”,又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本能冲动感到羞愧而责备自己,并能从中得到某些补偿后的快感。同时读者也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快乐和替代性的满足。82、升华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依据其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艺术本质和艺术活动的一种观点。他认为社会上很多为丰富社会文化和文明所创造的活动都是人们为了使其各种本能欲望得到满足而采取的种种替代的手段和形式,这样人的本能欲望就升华为某种社会所许可乃至赞赏的崇高行为。他认为作家或艺术家都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策着前进的人”,当他们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投入到艺术创

  作的幻想生活中去。在这种艺术创造中,他不仅能让本能冲动在艺术改头换面的幻想中得到宣泄和象征性的满足;而且,艺术使本能欲望得到了疏导,并从低级类型升华到高级类型,这也就削减了作家或艺术家过于压抑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使其心理得到调整。83、创作方法:是文学化生活为艺术的途径和方式,更是实现审美意象的物态化,塑造艺术形象的实践手段。84、虚构:虚构是艺术概括所需要的艺术手段。指作家为了实现艺术构思,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生活素材进行增删拓展,重新组成新的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85、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中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和经验,对他们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作家在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驱动下所进行的审美创造。86、奇异性想象: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类别,指作家的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一些似乎毫不相关,甚至“不合理”的情态在作家的头脑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常表现在夸张、悖论等修辞

  手段运用上。87、艺术直觉:又称审美直觉,是艺术家特有的

  感觉能力,指艺术家用感官感知艺术对象感性形态时,能超越理性思考,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艺术直觉勾连着文学创作的“形象”与“认识”的两极,对于文学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8、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性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89、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或理论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客观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同形象思维不同,在思维过程中要舍弃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偶然现象,抽取事物的内在联系、一般规律、和抽象本质,最终形成定义、定理和理论体系。90、形象化:作为艺术美的主要加工方式,其基本要求来自艺术形象创造的内在规律,从生活中抓住个别、特殊的事物进行开掘、深化与概括,把它创造为艺术典型。91、典型:典型在希腊文中有模子的意思,意谓

  典型就像一个模子可以铸造出许多同样的东西,也是通过一个形象反映了某一类人的特点,所以这个术语最先强调的是概括性和普遍性。文学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性格,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一般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通过文学认识生活的主要方式,所以它常常是叙事文学至高的美学追求。它在叙事性作品上,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92、典型形象: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多层次向度的有机形象结构和性格整体。它是在生命性的基础上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丰富性与特征性的统一,是在审美价值基础上的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统一。93、特征化:写实型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94、典型环境: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

  的具体环境。95、典型人物:小说等叙事性作品中塑造的具有

  典型性的文学人物形象。指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96、典型化: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和过程。它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创作过程,包含着同时进行和同步完成的两个方面,即个性化和概括化。在方法上,典型化要求在创作中通过丰满、鲜明和独特的人物个性、事件、环境,揭示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传达出独特而深刻的审美发现、审美意蕴和审美评价;在过程上,它要求按照典型的艺术特征,对所有的生活素材进行审美创造,使一般的生活形象转化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97、个性化:是文学创作典型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创作过程中塑造具有丰满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过程,也指在塑造人物时对典型形象个性特征的描绘所达到的鲜明丰满的程度。个性化的实质是艺术形象的特征化,

  其使命是帮助作家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揭示出生活的本质与规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98、概括化:是文学创作典型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在创作中塑造具有深刻普遍性意蕴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过程,也指在塑造人物时通过丰满独特的人物个性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所达到的深广程度。它实质上是艺术形象的本质化,其使命是帮助作家创造出具有深刻意义的典型形象。概括化程度越高,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就越深刻。99、典型性:指作家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程度和唤起美感的程度。文学形象的典型性主要表现于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情境的描绘、细节场面的刻画和情节发展的描写等方面,其中心是人物性格的典型性。100、概念化:是文艺创作的一种不良倾向。指作家的创作,不是从生动丰富的生活中去进行提炼和概括,而是按照现成的抽象概念去制造“形象”,作品成了概念的图解。101、有我之境:近代文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人

  间词话》对境界的分类。他说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看,所谓“有我之境”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创作主体仍带有某种世俗的利害观念去观察外物,因为物我之间仍存在对立关系和利害冲突。其美学状态是壮美。102、无我之境:近代文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境界的分类。他说词“又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他的论述和所举的例子来看“无我之境”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在这种创作中创作主体泯灭自我意志,摒弃世俗利害观念,与外界景物达到泯然合一的状态。其美学形态是优美。103、创作过程:作家艺术地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使生活情态转化为文学作品的动态过程。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作家深入现实、体验生活、提高修养、获取技巧、积累素材、开掘主题、构思布局、遣词造句、润饰加工和修改定稿的过程;狭义的创作过程则主要是指一部作品的具体触发、酝酿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它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阶段。104、艺术积累:是创作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作家运用审美感受力,用独特的艺术眼光去能动地吸收、掌握和占有创作素材的过程。105、艺术观察:作者进行艺术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作家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和审视创作对象。通过艺术观察,通过艺术观察,可以使作家生动具体地感知周围的生活事件,获取有意义的创作素材,同时,作家观察的注意点反映着他的艺术眼光和审美追求,制约着创作素材的意义和价值。106、情绪记忆:作家进行艺术积累的途径之一,指作家对于对象外部世界材料的积聚中产生的作家主体自身的情绪心境、情感信息的积累和储存。

  107、艺术感受:作家进行艺术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指艺术家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整个身心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的过程。

  108、艺术体验:艺术积累的途径之一,指作家设身处地的、身体力行地经受和体味自己的表现对象,是一种人我不分、物我不分的心理境界。

  109、艺术构思: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创造艺术形象,构制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伴随的心理现象通常有回忆、想象、联想、灵感、直觉、意识、无意识等。按照艺术形象在构思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通常可以把艺术构思分为发轫、孕育、、和形成三个阶段。

  110、艺术变形: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

  111、创作灵感: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因偶然机遇的触发而突然产生的豁然贯通、文思泉

  涌、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精神状态和创作心境。创作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具有不期而至的突发性、瞬间顿悟的直觉性、专注敏捷的亢奋型和超长独特的创新性等特点。112、艺术表现: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指作家运用文学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段把艺术构思中趋于成熟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来,使之成为客观化的文学作品。艺术表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语言文字等物质资料和各种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把作家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情态加以物态化,从而创造出形象生动、意境隽永、能同时诉诸读者的感官和意识的文学作品。113、内容形式化:在文学创造过程中,当孕育的内容逐渐显化成形并为作家所结构起来的时候,它的内容就消融在它的形式中,或者说转化成了形式。114、作品的语境:语境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的环境。从狭义上来说,语境是由语言本身内部诸要素,即上下文、前言后语的关系——语义关系、语法关系、语感关系、修辞关系构成的;广义的语境则指语言内容、交流对象、表达方式、目的语言运用场合、背景等构成的外部语

  言环境。二者相互作用,依一定的内在关系和适度原则互相制约。115、文学的艺术魅力:文学的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或者说是文学作品总体审美效果。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构成。116、创作个性: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是它的艺术素质,所有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才构成完整的创作个性。同时,一定社会时代、民族历史的审美要求,前人积累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同时代作家成功的艺术经验的借鉴和影响,也对创作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17、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包括作品的风格和作家的风格。文学风格是艺术上臻于成熟、有独立创作个性的作家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整体性审美属性,创作个性是形成文

  学风格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风格的确立是作家和作品成熟的并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118、话语情境:指文本中由词语、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具体话语环境。119、时代风格:某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它是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的整体格调上的反映和表现。与作家的创作风格辩证统一,时代风格通过作家个人的作品风格表现出来。120、民族风格:某一民族的文学作品因受其民族性的影响而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示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气派格调。它是和该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心理相联系的,是该民族独特的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反映。民族风格的形成受各民族的生活、语言、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因素的制约,具体表现在民族生活的描绘、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精神的表现、民族情感的抒发以及民族语言、民族体裁和民族的艺术手法、结构方式的运用等方面。

  121、阶级风格:指某一阶级的思想意识、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等在作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鲜明倾向和特色。

  122、地域风格:也称地方风格。指某一区域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地方格调和地方特色。它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地域风格一般是不自觉地逐步形成并发生影响,然后为某些作家有意追求的。

  123、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文学观点、审美追求上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同一文学流派作家的文学见解、审美追求和艺术趣味在文学创作及其作品格调上的反映。流派风格可以表现为作家创作的不同方面,如创作题材、创作原则、创作手法和地域特色等都可以体现流派的风格。

  文学文本和文学种类

  124、文学文本:文本在英文里,主要是指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

  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是文学作品的书写或印刷形式。现代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们所使用的文本,往往是指未被阅读只是写出或印刷出的语言产品。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严格地说,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125、素材:素材是作家创作的基础。指作家通过多种方式在生活实际中收集、积聚的各种原始形态的生活现象和材料。它包括作家在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各种人或事的生动片段,亲身经历各种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后留存在记忆里的事实、现象,以及作家间接地了解到的丰富多样的人间趣闻和生活轶事。126、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在作品里的社会生活及其显现的思想意义,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与作者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的统一体。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127、题材: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泛指现实社会和人类

  历史的某些领域、某些方面的生活内容,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现代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提炼而写进文学作品中的材料,即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生活现象。它虽然是作品所描绘的具体事物,但经过作家的选择、提炼、艺术加工以至变形后已经成为虚拟的艺术形态,而不再是客观实存的生活内容了。128、主题: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又称主题思想或题旨,指通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和塑造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或主导感情,也就是一部作品的题材所蕴涵的主要思想感情。它不仅包括作品描写的特定生活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意义,而且包括作家对这种生活现象的情感认识和审美理想,是这两者的有机统一。129、文学作品的形式: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性形态。主要构成因素是语言、结构、体裁和表现手法。130、文学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语言泛指规范化的全民语言,包括文学作品在

  内的各种文章书籍中所运用的书面语言,以及经过加工的规范化的口头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则专指作家用来塑造形象的文学作品的语言。语言学中的语言一般是指广义的文学语言,而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文学语言。131、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具有表现目的性和表现个性,它包括语言层面、文法层面和辞格层面。语言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其中节奏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音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辞格层面是语言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132、作品结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指文学作品的组织结构和总体安排,包括剪裁、布局、联结、照应等因素。它是使作品中各个层次、各个部分的内容成为彼此有机联系的、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的重要手段。结构的本质是以一统多,即作者从一定的主观意图和审美

  理想出发,将分散的文学材料熔铸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133、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文学作品的表层结构是指对作品中直接感知的内容进行的组织与安排。包括对故事情节的安排,作品描写场面的组织,抒情内容或景物描写的构成与调度等,作品的深层结构是指作家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和高度的结构能力结合的产物,具有复杂、隐晦、多义性的特点,并非所有作品都有深层结构。134、体裁:指文本明显可辨的种类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于审视生活的角度、塑造形象的方式、语言的表现形态、体制篇幅的规模方面。体裁对作者的写作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也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与阐释。一般来说,我们将文学作品的体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135、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之一,指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表现手段,又称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的主要功能是使作家的审美经验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把分散的生活内容组织成统一

  的艺术整体,从而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从表现内容划分,文学作品基本的表现手法有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从修辞角度来看,又可分为比喻、夸张、讽刺、象征等。136、描写:文学作品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手法,指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等的形态、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作品中的生活内容通过描写能够成为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根据描写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概括描写。137、二分法:文学体裁的最早分类方法。我国古代根据作品语言运用的特点,以是否用韵将文学作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二分法是一种原始的分法,其分类观念尚未完全非别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别,不足以反映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138、三分法:文学体裁的划分法之一。它根据塑造艺术形象不同的方式,把文学体裁划分为三大类: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这是西方典型的分类方法,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19

  世纪俄国的别林斯基,许多文论家对三分法的标准及类别特点作了大量的理论说明。它使用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概括性,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但它相对忽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语言、结构等外形方面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9、四分法:文学体裁划分之一。它根据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结构安排和篇幅体制等方面的特点,将各种体裁的文学划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个大类。这种划分法依据的不是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分的,它既包括对作品形式方面的特点和要求,也包括对作品内容方面的要求;同时各类体裁的名称具体明确,与作品的特点相符,便于掌握。

  140、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与逼真性。

  141、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直接抒情方

  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142、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43、叙事学:指西方20世纪兴起的,比较完备的关于叙事的理论探讨。1969年,法国托多罗夫提出“叙事学”的概念,正式为这一以叙事和叙事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命名。叙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普洛普、列维-斯特劳斯、格雷马斯、托多罗夫、巴特、热奈特等人。

  144、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它主要包括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及各种关系,交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前因后果等。叙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叙事的方式是多样的。

  145、叙事文本:是叙事性作品的外在呈现方式,指的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有限的、有结构的整体。

  146、隐含的作者:真实的作者即创作作品的本人,是生活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人。当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进入作品中的叙事活动时,便进入了一种与日常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特殊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常被称为作者的第二自我。隐含的作者不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而是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这就是隐含的作者。

  147、叙述者:由隐含的作者安排,它操纵着故事的文本呈现方式,但又受制于隐含的作者,是隐含的作者在叙事文本中的代言人。叙述者和隐含的作者同样可以存在着观点和态度的分歧。叙述者也被称为叙述聚焦。

  148、情节:指小说家精心挑选并按照一定的时空次序和因果关系精心组合起来的发展过程。小说情节的发展由人物行动构成,由人物性格、人物的内心欲求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决定。人物性格是推动情节发展并决定其发展方向的内在动因,小说借助情节展示出来的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149、情节的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创造中,情节的典型化是重要的一环。

  它以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为依据,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并为人物表现自己的性格提供契机和条件。同时,情节的典型化必然要求通过富有特色的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之间各种关系和性格的发展。150、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151、故事:指叙事文学作品对所讲的素材进行加工变形的结果,也即在文本中呈现出来的事件的形态,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这三个主要方面。152、叙事结构: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叙事作品中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层结构,即叙事文本自身的结构;另一层是深层结构,即超出叙事文本的文化结构。153、行动元:叙事作品中存在着各种人物,而每一个人物所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所谓“行动元”指人物在事件中作为推动事件向前发展的动力的意义。

  154、叙述次序:是素材中事件连续的前后顺序与故事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在叙事性作品中,常见的叙述次序有顺序、倒叙、插叙。

  155、顺序: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叙述顺序,指故事中各事件的出现次序与素材中各事件出现的次序完全一致的情况,古典小说在整体上一般都以顺序的方式构成。

  156、预叙:是一种逆时序的叙述方式,它与倒叙不同,预叙所着眼的不是讲一个事件的结果提前写出来,而是将后来要发生的另外一个事件提前讲出来。

  157、叙述功能:是在情节过程中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对叙述功能的研究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形态研究中提出来的。

  158、符号矩阵:是一种由四个符号学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是格雷马斯提出的一种研究行动逻辑的模式。

  159、叙述视角:也称视点,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事视角的特征常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

  要有四种: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人称变换叙述。160、全知视角:即叙述者似乎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全能上帝,它可以深入到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完全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状况,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展开叙述,还可以跳出故事本身来对事件进行评述。古典作品的叙事视角从整体而言大致属于这一类。161、限制视角:指叙述者对整个故事并不完全知晓,它往往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只能了解到自己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当然,它也可以对故事进行自己认为合理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只能成为一种主观的想象而存在。162、外在视角:叙述者不是无所不知的上帝,也不是作品中的人物,而以一种非人物的视角试图纯客观的展现事件本身。这种叙述摒弃了叙述主体情感意志,追求冷静、客观,只限于对故事中的语言、动作、肖像作出类似机械式记录。(零视角)163、第一人称叙述者: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多为限制叙述。第一人称叙述有两种情况,第

  一种情况是作品中“我”是故事的主人公;第二种情况是“我”只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作为故事发生的一个旁观者而存在。164、缺席叙述者:指叙述者似乎完全的隐退,以外在视角进行叙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对话、心理表述、意识流动等都是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来似乎客观地予以展示的,叙述者对于故事本身的影响较弱。165、公开叙述者:指读者在文本中能直接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也就是读者可以直接了解到叙述者的态度。叙事文本中时常出现的评论性文字就属于公开叙述者的声音。166、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述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它隐藏在人物背后,默默地支配人物,使他们说出叙述者想要说出的话。167、隐含的接受者:叙述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叙述者在叙述时心目中存在着潜在的接受者。这种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168、元叙事:即叙事人自己出现现身说法,谈论对于自己作品的意见,明白地指出作品的虚

  构性,这种公开叙述者在西方后现代派和中国当代一些先锋小说家那里时常可以看见169、叙述速度:也可以称为时距,是故事和素材中的事件所占有的时间在长度方面相互对照的关系。170、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171、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172、文本时间:所谓文本时间即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对素材中的事件进行交代的时间,是文本叙述语言的前后排列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173、省略:指在故事的叙述中对素材里某些事件的整段时间不加以叙述。在这种叙述速度中,故事时间为任意一个大于零的值,而文本时间为零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比值即叙述速度正无穷大。174、概略:指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概略的叙述中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都是不

  为零的正值,但故事时间是大于文本时间的一个量,二者的比值叙述速度是大于1的一个数值。175、场景:场景叙述是一种匀速叙述,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示为生动、个别的形象。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176、停顿:故事的时间长度为零,但文本的时间速度是大于零的一个值,二者的比值叙述速度为零。这种速度在环境描写中最为突出。177、叙述频率:指叙述作品中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包括事件的重复和话语的重复两种重复关系。178、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要求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其基本特征是能够多方面地、细致的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形象地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并在人物、情节、环境的有机统一中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现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小

  说在艺术描写上具有灵活多言的特点。小说按容量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按语言形态可以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179、叙事作品题材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的三个要素,其中人物是情节的动力,环境的主人,居于三要素的首位。180、人物:人物即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也可以是其他的被赋予人物特征的对象,如动物和植物等。在小说构成的三个要素中,人物总是一个核心的要素,故事的讲述总是围绕人物展开,而小说讲述的总是特定人物的故事。从小说的叙事目标来看,也就是要通过故事的讲述来展现和刻画人物的。181、环境:环境即叙事性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环绕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动的自然、物质世界以及人类的文化氛围,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空间。包括人物具体生活环境和围绕人物展开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182、扁形人物: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扁形人物即是一般的类型化人物与“漫画式人物”,即是作者围绕一个单纯概念或者素

  质创造出来的人物,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扁形人物基本特征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优势,直接以纯净的性格形态出现,能够比较明确集中直接地反映人物的典型化,其艺术特征明显体现为单一性、稳定性、和和谐性。183、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形象自身往往很少有鲜明的特征,因而留给人的通常只是所蕴含的抽象观念。184、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相对,圆形人物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法,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撼。185、原型:指一个在神话、传说、文学及其他艺术中循环出现或重复出现的单位,包括形

  象、描述细节情节、人物等。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加拿大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弗莱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荣格强调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本能、经验的表现,是人的一种天生能力。因而,原型成为每个人与人类早期记忆、文学与神话传说、文明与史前、个体与群体的沟通媒介。弗莱则把神话和宗教仪式中的原型概念借用到文学中,从文学的原型出发,强调原型对与文学的建构价值。他认为:原型就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他们把这部作品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个整体,从中能够发现文学的结构就是神话的结构。而所有的文学都是整个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文学中的原型因素在情节结构、形象和意象、细节描写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186、元小说:也称“超小说”,指那些有关小说的小说,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这类文本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通常采用叙述者与想象的读者对话的方式,将小说的创作过程穿插于叙事之间,甚至不惜向读者披露小说的故事编造、情节构结构安排等

  “机关”。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据距离,打破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打破那种认为小说是天然的、合理的独立世界的幻觉,以加速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187、议论:文学作品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者在作品中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见解及评价。但文学作品的议论不同于论说文体中的议论,它必须同文学作品的其他因素和艺术形象相结合,成为艺术化的议论。议论的语言应符合文学语言的要求,议论还应同作品的艺术整体和谐统一,服从于塑造艺术形象的要求。文学作品中的议论有许多方式,它可以直接由叙述人直接发表,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展示,也可以借助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来发表。188、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语言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统一。

  189、抒情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体裁是抒情诗、抒情散文、杂文等,中国戏曲文学也以抒情写意为主。

  190、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它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精炼,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特征。

  191、声情并茂: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融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象征性表现。

  192、情景交融:指抒情性作品中所描写的景物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

  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了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写情之语。193、诗: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最初和乐与舞结合在一起,最后逐渐独立出来。诗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194、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言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195、“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代对诗歌语言的一种评价。诗歌和小说相比是要运用最准确、最凝练、最精美、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富有独创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塑造典型化程度更高的艺术形象,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含有丰富的意蕴。196、“诗就是戴着镣铐跳舞”:闻一多对诗歌的定义。他认为诗歌要有形式美,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要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而且这种形式是强制性的。

  197、诗歌的音韵:音韵是构成诗歌韵律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诗歌中音韵的构成比较复杂,一般包括押韵、平仄、双声、叠韵等,这些因素有机配合,造成一种音乐性的特殊语音效果,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便于记诵。

  198、节奏: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199、韵律:抒情作品中由字音的有序结合和变化而造成的和谐音调,谓之韵律。在西方,韵律是一个统称,它可以分为韵与律两个方面:把同一个音予以有规则的反复排列,称为韵。按照某种规律是语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予以重复变化,称为律。

  200、隐喻:指不用喻词、喻体与喻本直接结合的比喻方法。指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性抒情方式。

  201、悖论:是指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

  万确的语句,即所谓是非而是的语句。创造悖论的方法有很多,但它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违背常情地使用语言。它或者以暴力扭曲语言的愿意,使之变形;或者把逻辑上不相关甚至相互对立的语句联在一起,令人一时不明就里。常常造成诗在语言与结构上的不协调和不一致,进而产生丰富的意义。202、文学散文:散文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可以运用各种手法,语言自然简洁、优美动人。散文包括很多具体的样式,小品文、杂文、札记、游记、传记、报告文学等,一般可根据作品内容的性质及表现方式划分为抒情性、议论性、和叙述性三大类。203、小品文:一种短小且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原称佛教的节略本为小品,后借用其名专指篇幅短小的杂记。小品文内容广泛,一人一事、一物一景,都可以成为描写内容,形式活泼多样,文笔清秀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国古代许多文学价值较高的序、跋、传记、祭文、书信都可以列入小品文。现今一般内容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科学小品等。204、杂文:文艺性的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战斗性。它往往直接而迅速地反映某些社会事件或思想倾向,揭露现实生活中假丑恶的人物、事物的真相,针砭时弊,观点鲜明。其主要艺术特点是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多用讽刺和幽默的笔调行文,以隽永的形象和战斗的激情来影响读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杂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主要包括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等。205、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是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在20世纪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文学样式。其主要特点是运用文学手法,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而及时地加以报道,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206、传记文学:以艺术手法描述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性格和成长过程的叙事性散文。它要求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有文学的艺术性,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它以叙述真实人物的完整一生,也可以记叙某个历史时期人物的生活事迹。一般由别人记述,也可以由当事人记叙,但都应在不违背基本事实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并对某些细节进行合理的补充,从而塑造出真实、完整、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传记文学包括具有文学性的史传、纪传、自传、回忆录等。

  207、纪实文学:近年来,人们倾向于把反映当代社会真实生活现象的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和纪实性小说等体裁全称为纪实性文学。其共同特点是纪实性,即必须以实际存在和发生的真人真事为依据,而通过想象和虚构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剪裁,因而也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但这种虚拟性以不歪曲事实为原则。

  208、戏剧:戏剧或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样式,戏剧艺术以演员的表演中心,演员根据剧本在舞台上的表演,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供观众直接欣赏。在文学

  领域内的戏剧主要指的是剧本,也即戏剧演出凭借的文字性底本。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场次分,还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209、悲剧:广义的悲剧可指一切表现人生痛苦的戏剧,但一般文艺理论中的悲剧特指内容严肃深沉,格调崇高悲壮,表现处于特定环境中的正面主人公及其事业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的因素的限制而导致失败或毁灭的戏剧体裁。悲剧的主人公是思想崇高、品质优良、具有高度精神力量的英雄或者是体现了某种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但是却与时代环境的落后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最后导致主人公的毁灭。悲剧的风格是崇高,效果是使人恐惧和怜悯,以及对主人公的同情。悲剧也有不同的类型,如英雄悲剧、恐怖悲剧、家庭悲剧,其情感效果和意义也不尽相同。(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210、喜剧:是指用讽刺、夸张幽默的手法抨击和揭露丑恶的社会现象,肯定和歌颂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一种戏剧形式。根据描写对象的

  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和抒情喜剧等,其格调一般是轻松、欢快、活泼的,主人公具有喜剧性格,作品的结构也很巧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表现为激烈残酷的斗争,而是智慧与人格的较量,其结果总是正面力量的胜利。它以“笑”为主要的艺术效果,使人们在笑声中意识到智慧、道德和美的力量,激起改造社会、追求理想的信心,“笑”是喜剧的最终的收获。211、正剧:又称严肃剧,是介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一种戏剧样式,也被称为悲喜剧。它通常描写严肃的现实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冲突的性质多是正面力量与反面力量、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之间自觉的斗争,而冲突的结果一般是以正面力量获得胜利而告终。正剧的主人公多种多样,可以是平凡的普通人物,也可以是特殊的英雄人物,但都代表着积极、进步、正义的力量,并终于成为压倒邪恶势力、克服消极因素的胜利者。其风格一般是平易自然的,戏剧的情感效果兼有悲剧的严肃和喜剧的乐观,但通常更强调扬善惩恶等道德教育意义或吸引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产生

  对社会的积极影响。212、心理剧:指那些主要以剖析和展示人物心

  理为主要内容的剧本,在这类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外部的社会性冲突退隐到“幕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构成剧本结构重心的则是人物心理、意识流程。

  文学的发展213、模仿说:关于文学源泉的观点。模仿最初

  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祀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西方文论的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强调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基础。在西方思想史上,模仿说有两个重要的分支,一个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诗起源于模仿,而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另一个重要的分支认为艺术起源于对理式的模仿,其源头即柏拉图的理式模仿说214、物感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观。“物感”也就是感物而兴,作家在外物的感发下激发出创

  作兴趣、兴致,从而形成创作的心理动机。在中国古代艺术家看来:对物的观赏其实就是对主体的观赏,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是没有差别的。“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主体就是客体、对象就是自我,这种富有浓厚人伦意识与生命关照特征的“再现”与“表现”的融合,其侧重点都在表现一端,而不是再现一端。215、巫术说:关于文学发生的学说。巫术发生理论是20世纪在西方流行起来的一种理论,这种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的巫术活动其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为文学的巫术起源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他们之后不少西方学者都从巫术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原始艺术。巫术说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指出了原始时期具有功利实用性,有力地解释了“原始艺术品”的许多谜团。216、游戏说:关于文学发生的学说。这派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说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康德,他认为艺术类似于游戏,是通过自由而产生活动。继他之后,席勒提出了著名的“过剩精力说”,认为艺术是想象力的审美的游戏,后来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发展了席勒的

  观点:认为人的过剩精力发泄于无用的自由的模仿活动,就是游戏艺术活动。游戏说后期的代表人物古鲁斯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传统游戏说“无目的”看法,他意识到艺术活动并非纯然无功利,从而回击了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论调”。217、心灵表现说:现代西方心理学派倡导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表现主观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和精神需要,它们分别从声音、语言、形体、色彩上表现出来,就成为音乐、文学、舞蹈和绘画,因此情感是艺术产生的动因。218、劳动说:关于文学发生的学说。这种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活动源于人类的物质实践的劳动过程,也即人类的生活活动。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从理论的视角确立文艺的劳动起源说的是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他详细地论述原始艺术的发生问题,原始人的思维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还详细地描述了原始部落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和劳动的密切关系。他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实践活动对艺术产生的重要作用,但是他

  忽视了作为物质实践活动和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219、原始思维:即人类童年时代的思维方式,是现代思维的源头,它具体表现为基本思维材料、主观与客观混为一体、遵循神秘互渗的原始逻辑法则等思维特点。220、文学的全民性: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社会群体还没有分化为阶级。因此文学表现出十分单纯的全民性。所谓全民性就是指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的,反映着原始人共同的生活,表现着他们共同的认识、情感和幻想,不带任何阶级色彩。221、图腾:是人类童年时代普遍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初萌生的朦胧的自我意识,原始人深信各氏族部落都来源于各种特定的物类,两者之间存在着神秘的血缘或亲族关系。他们不仅以某种动物的图像符号命名自己的部落,而且相信该动物的命运即本部落的命运。这就是图腾意识,该动物即图腾。222、文学的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养分,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借

  鉴前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业已形成的文学惯例和语言方式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文学的继承性。223、文学的世界性: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世界各民族的联系加强,各国文学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和强化,文学趋向于世界性。一方面,能够代表各民族优秀文学成就的作品已经跃出国门,流传于世界;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学互相借鉴、相互汲取和交融汇合不断地催生出具有世界特征的新的文学素质。这就是文学的世界性。224、抒情言志的艺术传统:我国诗歌的艺术特征。其“抒情”“言志”深受“中和”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从而在表现柔美方面竟达到一种难以超越的境界,诗人们重于本体论自然观的审美表现,是与民族文化的内向型、静态式的结构相联系的,于是,追求宁静和穆的柔美境界,便构成了民族文学传统的重要元素之一。225、两种民族文化学说: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提出的分析和评价文学遗产的著名学说。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思

  潮,揭露所谓的“统一的民族文化”学说,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对民族文化进行了科学分析。他指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不存在统一的民族文化,相反,在每一个民族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成分的文化;另一种是资产阶级统治着的社会的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不是把民族文化全盘接受下来。而是要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吸取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列宁的这一学说对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26、文艺复兴: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持续时间大约三四个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虽然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但实质上不是为了复兴古典文化,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思想武器,借以反对封建观念,摆脱教会神权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它倡导人

  文思想,鼓吹平等仁慈博爱,反对等级观念;它反对宗教统治,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要求尊重人的价值,解放个性,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有追求爱情、幸福和财富的权利。它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使欧洲各国民族文化、民族语言得以逐步形成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的新纪元,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227、古典主义:17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由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而被人们称为“古典主义”,相对于罗马古典主义,也将其称之为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古典主义文学是在王权扶植下,拥护专制政体,注重理性,模仿古代的文艺思潮,古典主义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自觉学习古代经典作家的创作方法,从古典文学中发现题材和主题;它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它还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结构的严谨和语言的清晰、准确;古典主义戏剧要求遵循“三一律”。代

  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蒲柏和约翰逊等,集大成者是布瓦罗。228、创作原则:指作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处理创作与现实关系时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作家进行艺术创造,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对象,表现对象在文学作品中呈现怎么样的状态,这些都取决于创作原则。229、浪漫主义:这一词从语义上看,来源于中世纪各国那些由拉丁文演变的罗曼方言所写的浪漫故事和传奇,即中古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它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情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致。它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崇尚人的欲望,要求感情的解放,并把文学创作看做感情的自由表现。浪漫主义的第二层含义是指文艺创作中作为表现理想世界所遵循的艺术原则。浪漫主义原则偏重于抒发热情和幻想,常常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30、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有思潮倾向和创作原则两重意义。现实主义原为哲学术语,表明某种理念是真实的,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名称,法国人与1826把这一术语用于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的解释。忠实地、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创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中心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客观性、典型性、历史性三条标准。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历史悠久,到19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高潮。

  231、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法国一个文学流派,以孔德的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受泰勒“决定论”思想影响,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提倡“实验小说”,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的原理分析人,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强调文学创作的真实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枝末节精确而毫无遗漏的摄取下来,反对典型概括;主张作家对社会应持客观而科学的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反对作家

  在作品中表露思想感情和对事物作结论。其理论创立和集大成者是左拉,创作上的典型代表是龚古尔兄弟。232、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是在西方非理性哲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因此也具有十分明显的非理性特征。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极力挖掘人的非理性潜意识因素,突出人物内心的孤独迷惘、动物性、疯狂性;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又以艺术表现论为内质,衍化出了许多审美原则和表现方法,如非理性的生命感悟、直觉、唯美主义的形式感,语言的非逻辑性和非规则性等,现代主义是一个总称,它包括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233、象征主义文学: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

  征主义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反对描写客观世界,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该表现超现实的“理想世界”,这种理想世界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下意识之间,非人们的理性可以感知,唯有默悟才能达到,通过象征才能暗示。象征主义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要求诗人找出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内心世界,他们注重用联想、暗示等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因而形象半明半暗、扑朔迷离,充满神秘主义色彩。他们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的手法。象征主义的先驱是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234、后现代主义: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某些方面也表现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观,在信奉后现代主义的人们看来,世界早已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走向多元取向,并显示出断片和非中心的特色。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曾是现代主义思潮衰落后西方文学中的主流,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与现代主义既有着某种相对的连续性,同时又有着绝对的断裂性,这主要体现

  在两个极致:先锋派的激进实验及智力反叛和通俗文学的挑战;此外,后现代主义又是一种叙事风格或话语,其特征是对“宏大的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某种无选择技法的崇尚,文本呈现出某种“精神分裂式”的结构特征,意义正是在这种断片叙述中被消解了。在文学批评领域内,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结构主义衰落后的各种批评风尚和阅读策略的总和。235、文学流派:在一定历史时期,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篇六: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文学与社会科学

  LT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

  分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范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宗教、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宗教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宗教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宗教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宗教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宗教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宗教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宗教的怀抱里长大的,基督教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及那一时期的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宗教意识,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从而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码”,离开基督教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中国文士依据及模

  拟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基督教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宗教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宗教的虔诚信徒,他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基督教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张“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现出文学与宗教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就是用禅宗参禅的方式去理解诗歌。司空图的“韵味说”、严羽的“妙悟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等都是从禅理引申过来的,这些文人借用禅理的妙谛来论述诗歌的奥妙,由此在中国诗坛上形成了一种淡泊清空的诗风。

  

  

篇七: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

  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文学作理性的、思辨的、科学的分

  析研究的文艺学本身就属于社会科学的X围。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XX、哲学对文学的影响乃至控制处处可见。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也对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深刻影响。对这些影响和渗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文学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而且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文学的开放性品格。

  文学与XX

  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文学艺术与XX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神话与巫术仪式常常混融在一起。不仅创世神话、天启神话、英雄始祖神话等神话形态中充盈着XX色彩①,而且很多其他样式的原始神话,也往往与巫术仪式等交融在一起。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文学与XX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但它们仍有很多的共同点,如两者关注的对象都是人和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的心灵和精神,都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对终极的追问,并且XX与文学都通过想象和幻想,营造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梦,都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感受等。此外,XX经典中有不少篇章具有文学价值。《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典籍,也是一部优美的古希伯来文学选集,其中《约伯记》、《雅歌》和《启示录》还创造了一些文学体裁,古希伯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战歌、爱情诗等都在《圣经·旧约全书》中得以保存和流传。

  一、文学史与XX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XX对文学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复杂的关系。在西方,《圣经》同古希腊文学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学是在XX的怀抱里长大的,基督教与西方古典文学的关系之密切怎样估计也不过分。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斯托尔克奈特曾说:“对过去十六七个世纪里西方文明的任何时期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评论必然涉与那一时期的领导者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①纵观西方文学史,《圣经》不仅为一代代作家和诗人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人物原型,而且基督精神往往内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而言,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小说中的XX意识,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其所表现的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和统一,从而获得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可以说,《圣经》是理解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的“密码〞,离开基督教知识和背景,很难真正读懂西方文学。

  佛教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之后,不仅给中国古代文学输入了新内容,带来了新的形式,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中比较重大的有两点。一是格律,发端于沈约、谢眺等人倡导的永明体,就是从梵文经典那里学来的,它受到转读佛经的启发。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中国文士依据与模拟当日转

  ..

  .

  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之三声,合人声共计之,适成四声。于是创为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一。永明体创四声八病说,经过后来诗人的不断改进,到初唐以后就形成了严格的作诗格律,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形式基础。二是变文的讲唱体和铺叙手法,可以说唐宋以来的各种俗文学形式,如话本、鼓子词、诸宫调、弹词等都与它有渊源关系。因此,佛教东来后中国文学的变化史是一个大有研究的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先驱则看到了基督教文化的价值和独特作用。陈独秀于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上发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牺牲奋进、至上人格、反思忏悔等精神品格作了热烈的颂扬。他呼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由于受到基督牺牲自我救赎众人的伟大精神的影响,在不少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牺牲精神的救世者形象。如鲁迅《药》中的夏瑜,就与《马太福音》中的耶稣之死相似,他们同是被出卖,同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也是一种显灵的体现。曹禺戏剧中的原罪意识,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和冰心的爱的主题等,都蕴涵着对基督教文化的体认。基督教精神经过中国现代作家的吸纳和消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新质。

  二、文学创作与XX

  XX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作家身上。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XX的虔诚信徒,他们的XX信仰对他们的创作思想有深刻影响,托尔斯泰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在他的创作中,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结合形成我们常说的“托尔斯泰主义〞。但是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盼大师,基督教教义也使托氏的创作产生极大的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是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画卷,并在作品中激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和罪恶;另一方面,他又是发狂的笃信基督的教徒,极力宣扬“勿用暴力抗恶〞,主X“道德自我完善〞,由此使其创作体现出文学与XX的矛盾统一。

  对中国文人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禅是梵文的音译略写,意为“静虚〞,即通过静收止观达到精神专注、物我两忘的澄明境界。中国的山水诗融人了佛教的清静,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的诗中都具有禅心。王维就是一位比较典型的融艺术与禅趣于一体的诗人,他在诗中多次提与“夜禅心更寂〞、“闲坐但焚香〞、“安禅制毒龙〞等,对禅宗的深刻领悟使他晚年的山水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充满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式的禅趣。苏轼的诗中也有禅悟,他在《送参寥师》中写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用艺术感受的方式传达出禅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物我归寂的境界。“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道出了诗与禅的密切关系。

  ..

  .

  其次,XX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意象。欧洲文学史上有不少名篇取材于XX,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就取材于《旧约全书》。《失乐园》援引《旧约全书》中亚当、夏娃因受撤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骄傲、野心勃勃,同时又深受上帝压迫的撒旦的形象;《复乐园》则根据《新约.路加福音》里耶稣在约旦河畔由圣徒约翰施洗后,经历圣灵安排的撒旦诱惑这一考验的故事,强调了信仰消除情欲的强大威力;《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全书.士师记》中以色列民族英雄参孙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敌人后宁死不屈,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剧故事,表现了坚强的革命精神。在这个系列史诗里,旧有的XX故事经过加工提炼后脱胎换骨,表现出作者在英国大革命与复辟时期的痛苦、感受和思考,成为文学和XX艺术结合的X本。不仅如此,XX中的一些形象还成为文学中常见的原型和意象,如十字架、天使、犹大、原罪、伊甸园等经常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D·H·劳伦斯的作品就经常出现“伊甸园〞的模式。从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到《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一直在寻找伊甸园式的极乐之地,探寻灵肉合一的理想的两性关系。而我国的《山海经》,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以与后来的《西游记》、《封神榜》等也都可以明显地看到佛教的影响。

  

推荐访问:什么是文学社会学 社会学 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