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大明宫之历史地位

时间:2022-11-24 17: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宫城是古代社会发展到文明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大明宫是唐代重要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心。是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舞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各级文物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即将向公众开放之际,很有必要对大明宫及其遗址的历史地位进行深入剖析,以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大遗址保护理念,最终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物遗址保护的队伍中。

[关键词]唐代;大明宫;宫城建筑;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4-0005-09

中国近代的文物古迹保护观念和方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专业建筑师的主持下,整修了一批古建筑。50-90年代,保护、整修的项目大量增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值得探讨的保护理论。目前,通过总结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古迹保护理论,在大多数从业人员中取得共识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已于1985年加入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联合国缔约国,也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员国,2003年,又加入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

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遗址”被定义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区”。另外,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章程》中,“遗址”被定义为“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而在中国。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化价值特别突出的古代文化遗址。这一概念是近10年来我国文物工作者根据中国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已成功申遗的案例有高句丽王城的王陵和贵族墓葬、安阳的殷墟遗址。正在进行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大明宫的建造及其结构特点

宫城是古代社会发展到文明阶段的产物,也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宫城是供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在古代都城空间构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显著的象征意义,是王权的象征,其在都城空间上所处的位置直接影响着都城的布局。所以。唐大明宫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和宫城建设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安城内著名的“三大内”之一,同时,也是唐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统治中枢。大明宫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在禁苑之内。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十月,至龙朔三年(663)四月二十五日新宫建成。此后大明宫又有多次营建和修葺,如玄宗开元元年(713)曾修大明宫;德宗贞元(787)三年十二月“初作元英门观于大明宫北垣”,十四年(798)三月三日,造会庆亭于麟德殿前;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十三年(818)、十五年(820)又曾增修大明宫内建筑,“置元化门晨辉楼”,“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起承晖殿”,“新作永安殿及宝庆殿”,“于门下省少阳院前筑墙及造楼观”等。上述工程只是对大明宫内外进行了增修和补茸,对宫城内部结构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大明宫自始建以来曾多次改名,最早称永安宫(634年10月),后相继改为大明宫(635年1月)、蓬莱官(662年)、含元宫(670年3月),最后仍改为大明宫(701年11月)。因其在太极官东北,故又称为东内或北内。大明宫自高宗龙朔三年(663)四月迁居听政之后,除玄宗曾在兴庆宫听政外,是唐代最为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

关于大明宫的规模,文献记载不一,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方公里,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西城墙全长2256米;北城墙长1135米;由东墙东北角(骆驼岭)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南城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大明宫与太极宫一样有城墙环筑。墙面亦与太极宫一样同为夯土板筑。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墙基的宽度,除南面墙基借用郭城北墙墙基宽9米左右之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13.5米、深1.1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1.5米左右,底部宽10.5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南部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宫城墙宽160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55米。夹城修筑在宫城后部,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见图1)

由图1可知,大明宫墙四周共有11个城门。

南墙5个门,自东向西依次为延政门、望仙门、丹凤门、建福门、兴安门。建福门外两旁有百官待漏院,是文武官员赶早上朝等候开门休息的地方:望仙门在唐代多有修建和扩建,是官员们出人大明宫的重要通道之一。

西墙两个门。南为右银台门,北为九仙门。右银台门在距南城墙1300米处,此门为1个门道,宽5米多。门外设“客省”官邸,是自代宗永泰年间以后至德宗大历十四年(779)七月间,各地来京奏事未及时返回和少数民族进京办事而品阶较低者住宿之处。门内是翰林院,出右银台门向南直对兴安门。交通方便。右银台门北约750米处为九仙门。九仙门向西通往西夹城,门外是右三军驻地,穆宗经常于九仙门楼上观看军营中l的角抵和杂戏。

北城墙3个门。自西向东分别是青霄门、玄武门和银汉门。玄武门是大明官北墙正门,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向西距城西北角538米,向东东北角597米。经考古发掘,玄武门仅1个门道,宽5米左右。其南20米处为内重门,是与玄武门相对的一个较小的门。门两侧有2米宽的夯土墙,分别向东西二三十米处北折与北城墙相接,对玄武门呈环抱之势。玄武门北156米处乃北夹城之重玄门。亦1个门道,宽5.2米。重玄门两侧夹城内建有一排厢房。门外有饲养禁马的飞龙厩和骥德殿。重玄门、玄武门一带应是宿卫禁军的“北衙”所在。玄武门西195米处是青霄门。又称凌霄门;东385米处是银汉门。两门大小、形制没有区别。

东墙1个门,即与右银台门相对的左银台门,处于东宫城墙、左三军和禁苑附近,不便出入。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丹风门。丹风门是唐长安大明宫的南墙正门,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上筑有高大的楼观。丹凤门并非一般的城门,它的地位、性质如同太极宫的承天门,与含元殿相配,是皇帝举行改元、登基、大赦等外朝大典之处,是显示皇朝政令、礼仪的重要场所。唐玄宗以前,大赦、改元的敕令多在太极宫的承天门宣布;唐肃宗执政后,皇帝起居在大明宫,故而大赦、改元的诏令改在丹风门宣布。肃宗改元、德宗登基之大典及穆宗、武宗、宣宗等大赦之典都是在丹风门门楼上举行的。同时。皇帝也常在此处宴请


打开文本图片集

各国来使与各民族贡使,唐玄宗就曾在丹凤门楼宴请契丹、突厥等使者。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攻占长安,在大明宫即皇帝位,也曾“登丹凤楼下赦书,国号大齐,改元金统”。

丹凤门遗址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二马路与自强东路之间的革新街南口。关于丹凤门门制,据宋代吕大防《长安城图》显示,有5个门道,但1957年的考古发掘结果显示,丹凤门仅有3个门道。经过半个世纪之后,2005年9-12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丹凤门遗址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发掘和钻探结果表明。丹凤门为城门中最高等级的5个门道制。发掘出的残存门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但破坏情况比较严重,除西边的三个门道、隔墙、墩台和城墙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墩台、马道及城墙仅剩下最底下的夯土基础。5个门道的形制及大小相同,净宽皆为8.5米、南北进深33米。门道之间有隔墙,宽3米,发掘出的丹凤门门道地面较平整,中部偏南处地面较高,尚存部分木门限遗迹和石门砧遗物。门道两侧的夯墙下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移动的石础,其中心有长方形的卯眼。唐代城门洞并非后代的拱券式,而是过梁式,门道内竖立有巨大的木柱并架以横梁以支撑承重,这些柱坑即是立柱的支撑点。城门墩台的东、西两侧为宽9米的城墙,城墙的北侧紧贴着宽3.2米、长54米的马道,城门墩台、马道的个别地方尚有包砖和散水的遗迹可寻。马道是登临城楼的斜向通道,但这里的马道不应是一般军队登城防御所用,而是专供皇帝和宫廷人员登上城楼行大礼的途径,其长达50多米的情况说明马道坡度较缓,应当出于便利皇帝的銮驾御辇上下行走而设。丹凤门门道比如今的北京天安门门道还宽阔。丹凤门遗址的形制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五门道相符合,体现了大唐皇家建筑的宏伟大气。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为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科学资料。

丹凤门内有三座桥,正中是皇帝仪仗出入用的,两边有百官过渠的下马桥。丹风门北“四百步”为含元殿——大明宫正殿。

含元殿在龙首山之东趾,殿址高于平地40余尺,遗址就在今含元殿村。高宗以后,唐代的政治重心就转移到这里,国家大典也多在这里举行,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至元正、冬至,皇帝则临此殿听政和举行朝会。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的就是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含元殿南去丹风门400余步(约588米),东西广500步(约735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40余尺,为了百官朝见方便,在殿前修建了两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两道而上。由丹风门北望,这两条阶道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龙尾道”。龙尾道更加映衬出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迈大臣朝见之畏途。站在含元殿前,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含元殿的配置是正中大殿,左、右为对称的高阁和迥廊,殿前设有宽广的龙尾道,整个建筑虽都连绵相接,但又各成一体,主次分明,布局形式非常协调,气魄雄伟而壮观。这种布局形式为后来的宫殿建筑开创了范例。

含元殿之北为宣政殿,为大明宫第二大殿,规模也与含元殿相仿,这里也是皇帝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至宪宗元和三年(791-808),皇帝每年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馆和史馆。

宣政殿北为紫宸殿。紫宸殿为大明宫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由于人紫宸殿必须经过前面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人紫宸殿又称为“人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中唐以后也颇为有名。是皇帝在内廷引对朝臣、议论政事的主要殿所。从代宗时起,皇帝每有咨对,或宰臣有所奏启,即在此殿召对,称为“延英召对”。开始仅限于宰相,以后扩大到群臣,而且初无定时,以后或双日开延英,或皇帝不御正殿,就在延英殿视政。由于殿内旁无侍卫,礼仪从简,君臣之间比较随便,臣下可以知无不言。

紫宸殿东、西为左、右银台门,左银台门北为太和殿,殿西为清思殿。又南为宣徽殿,北为珠镜殿。右银台门内有麟德殿。紫宸殿之北为温室、浴堂等殿。温室殿西南,浴堂殿东是少阳院。观德殿在宜春门北是射殿。大明宫是“三大内”中规模最为宏大者,宫内殿阁亭台廊阁30余处。宫城的北部尚有作为宦官的衙属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中央禁军,进而干预朝政,形成北司。北司长期与中书、门下省代表的南司分廷抗礼,导致唐朝后期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

大明宫北部的太液池是当时皇宫中风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大明官北面的中部低洼处,凿于贞观与龙朔时期。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闰五月,又加修浚,并在池周围建造回廊400间,使其周围绿水环绕、殿廊相连。成为一处著名的宫苑风景区。池中又垒土成山,名蓬莱山。据考古实测,太液池西大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余米。位于宫城北部中间;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可以看出,两池面积均较大。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池中富产鱼,当时东内皇帝赐宴,“皆蓬莱池鱼脍”。2004年对西安市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的发掘,探明了太液池周岸的不同结构,揭示出近岸上的长廊建筑遗存,发现水榭和干栏式建筑等水边建筑遗存;发现新岛屿一处,清理出人造园林景观遗存多处。这次考古发掘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古代园林建筑史等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大明宫内殿阁林立、杂而不乱。功能区划分明。如果将大明宫分为前、后两部分。可以以左、右银台门连线以南的紫辰殿为界,南为朝政区,其北为生活区。

南部以凸显高敞、宏伟、帝王权威的建筑为主体,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构成了大明宫的南北轴线,轴线两侧分布有四五十所各式宫殿、院馆、楼观。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唐代皇帝与官员进行国家政治、礼仪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三大殿为中心构成了外朝、朝中、内朝三个空间,其间以宫墙相隔,成为不同的政治活动场所。外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

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是当时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北部生活区殿阁建筑布设则相对随意。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宫内又有长乐门、长乐殿,还有芳兰殿,或日紫兰殿。该区域建筑以鳞德殿三殿相连的建筑形制最为独特。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组成,殿西建有西亭和结邻楼,东建东亭和郁仪楼。三殿相连,翼以两楼二亭,并周绕严密,构思精巧,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二、唐大明宫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经历了“多宫制一双宫制——单一宫城制”的发展演变,宫城结构也发生了以大朝正殿为中心的中心布局结构到以主要宫殿建筑轴线为中心对称布局结构的变化,唐大明官成为中国古代宫城建筑的杰出典范。下面就唐大明宫与其前后之官城在宫殿结构、都城关系等方面进行简单梳理,以凸显唐大明宫的特殊历史地位。

(一)大明宫与西汉未央宫之比较

抛开先秦都城不说。西汉长安城结构仍然以多宫城为特色,其中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等占有长安城城墙内2/3的空间,正因为城内狭小,汉武帝才将建章宫建在了西城墙外,可以说西汉时期的都城建设仍然是多宫城制度。也因为宫城较多才使得西汉长安城的轴线颇有争议,笔者认为,因西汉时期帝后二元政治造影响了都城建设布局。城市构图上轴线与实际意义上的轴线不能统一;影响城市轴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未央宫的布局。

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内西南部,无比壮丽辉煌。由于位置在西,又有“西宫”之称。未央宫遗址平面近方形,四面夯筑宫墙,周长8800米,基宽7-8米,东、西墙各长2150米,南、北墙各长2250米,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约占汉长安城总面积的1/7。宫墙四面有宫门和掖门,北宫门和东宫门外有门阙。宫内已知各类建基址14处,其中地上夯土台基4处,已经考古发掘的遗址5处。沧池位于未央宫西南部,平面呈不规整圆形。未央宫内共有5条官内道路,其中南北向道路3条,东西向道路2条。未央宫有43所台殿,周匝22里。实际上见于记载的大殿名称有前殿、高门、猗兰、承明、清凉、宣室、温室、金华、玉堂、白虎、麒麟、椒房殿等50处,台名尚不在其数。未央宫规模之大、殿宇之盛,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以前殿(位于今西安西北郊的西马寨村北)为中心,向四面展开,使宫殿布局协调大方,整齐美观。同时,前殿又居于全宫的最高处,利用了龙首原上的山丘有意造成凌空之势,凸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它是汉长安城内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是西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

总体而言,西汉未央宫和唐大明官在选址上均较为科学合理,分别处于龙首原的北、南两坡上,地势高爽,既满足了突出皇权的政治象征意义,也弥补了唐太极宫地势卑湿、不利健康的缺陷。从现有资料来看,西汉未央宫在宫城规模和内部殿阁厅廊数量上来讲均略胜一筹,而从宫城空间结构和建筑特点来讲,唐大明官功能明确、布局更为规整。汉未央宫宫内轴线偏处于宫城东部(包括宫城南门和北门在内),其权威地位主要是通过地势的刚昂实现的,而唐大明宫在高台建筑的基础上,借助轴对称布局以及大殿前更为广阔的空间共同构成,这种空间结构对万民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此外,在西汉未央官内布置有中央官署等,而在大明宫内则不存在这类建筑,所以,才更具有宫城的性质。从西汉未央宫建成到唐代大明宫的建设经过800年的发展,其间中央官署等机构逐步从宫内剥离出来,由此可以认为两大宫殿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宫城建设的典范,其营建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建设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实践与创新,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出的范例。

(二)大明宫与同时代宫城之比较

大明宫与太极官、兴庆宫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三大宫殿建筑,即所谓“三大内”,均位于隋唐长安城的东北半部。唐长安城内先有太极宫,之后又建大明官、兴庆宫,因为建造动机不同,故影响了二者的功能。

太极官位于唐代长安城外郭城北部中央。宫城北墙即京师外郭城北墙的一部分。宫城南面隔横街与皇城相望,东墙外为兴安门街,西墙外为芳林门街。包括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个组成部分。据考古实测,宫城东西宽2820.3米,南北长1492.1米,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据钻探所知,宫城墙基宽(厚度)一般均在18米左右,只是东城墙部分的宽度是14米多。

太极宫宫城构成非常复杂,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宫殿群构成。各建筑群内门台亭楼殿阁数量繁多,太极宫内“别殿台阁,凡三十四所”,@东宫殿阁宫苑20余处。掖庭宫仅内侍省厅馆阁室就有500余间。所以。整座宫城就是一处非常庞大的建筑群。

尽管太极宫宫城构成复杂,然各建筑物之布局则非常有序:其一,宫城有明确的轴线。即宫城所有建筑基本上以承天门、太极门、太极殿、朱明门、玄武门一线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别布有东宫掖庭宫及殿阁、门途等,并与皇城、外郭城的轴线相连。更加突出了长安城有序布局的规划特征。其二,太极宫宫内布局非常讲究。宫城中轴线依然是太极宫之轴线,两边对称的不仅有殿阁,而且有门路。其三,宫内建筑布置严格按照古代宫室建筑原则进行布设。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划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前朝部分按照《周礼》“三朝制度”进行布局。以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是长安“三大内”诸殿中地位最尊贵的大殿;以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接见大夫之处。两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太宗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太宗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它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内廷部分也就是“后寝”,在唐代即所谓“北入虔化门,则宫内也”。其中两仪殿、甘露殿等殿院及山水池、四海池是唐代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及后妃居住的生活区。

兴庆宫位于皇城之东外郭城隆庆坊之中,开元初年(713)避玄宗之讳,改为兴庆坊。开元二年(714)七月二十九日,始建兴庆宫。后称之为南内。经过十几年的翻修扩建,兴庆宫最终成为有山有水、富丽堂皇的园林宫殿建筑群。

兴庆宫最初“以宅为宫”,后经多次扩建才初具规模,因此并不具备中国传统皇宫建筑布局特征,布

局上比较随意,更没有对称分布的考虑。宫城的正门兴庆门不在宫城的南面而在西面;正殿仅有一处,即兴庆殿,也不与宫城正门兴庆门处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偏处于宫城的西北隅:主要处理政务的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则偏处于宫城的西南隅。其他殿阁分布也没有多少规律可循。内部分区未采取传统的“前朝后寝”原则,只是在宫城的中部修一东西隔墙划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园林区。整个宫城宫殿建筑较少,殿、楼、亭、阁等建筑总共不过二三十所。兴庆宫内建筑大多为楼阁形式,相比西内和东内宫殿建筑更加高大豪华,这既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反映了唐玄宗日益追求玩乐享受的特点。

兴庆宫是唐玄宗主持修建的一座离官性质的宫殿区,是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活动中心,玄宗从开元十六年(728)春人兴庆宫为政,到退位后从至德二年十二月至上元元年(757-760)七月退居太极宫,计在南内约18年。肃宗即位以后,再居大明宫,以后兴庆宫便成了安置退位皇帝的闲居之处,再没有帝王在此听政。永贞元年(805)八月,顺宗退位,由大明宫移居兴庆宫,直至死,约居半年左右。兴庆宫是玄宗一朝政治重心所在。

概括言之。“三大内”均曾发挥过唐代某一时期政治中枢的功能,宫殿建筑各具特色:其一,规模庞大,是当时长安城内占地最广的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格局布列宫殿建筑;其二,数量众多的殿、阁、亭、观错落其间,更加增强了建筑环境气氛的感染力,使身临其境者感到皇权凌驾一切的威势;其三,太极宫、大明宫有突出的中轴线,建筑群对称布局,兴庆宫内建筑则不具备这一特征,离宫性质浓厚;其四,“三大内”作为唐代政治中枢,在使用时间上既有交叉。同时又各有侧重。太极宫是唐300年间地位最为特殊宫殿建筑之一,而大明宫利用率最高,自高宗朝至唐末,兴庆宫仅在玄宗时期得以利用。

(三)大明宫与北宋宫城之比较

北宋东京的宫城是三重城中(包括外城、里城和宫城)最核心的部分——宫城,即皇城,也即大内。官城周长5里。南面三门为大朝会趋朝路,东、西、北三面各仅一门。南门宣德门是宫城正门,亦称宣德楼,共有5个门道。宣德楼左、右分别为左、右掖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北面为拱宸门。宫城四角都建有高数十丈的角楼。宫城建有角楼,是从北宋东京开创的。

人宣德门为大庆殿,是宫城外朝的大殿。后梁时名为崇元殿,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可以认为是举行朝会及重大典礼的地方。殿外左、右横门为左、右长庆门。自大庆殿稍向西北先后有文德、垂拱、紫宸、皇仪及集英四殿。文德殿用于“常朝”,紫宸殿用于“正朔受朝”。集英殿用于“御宴及试举人”。文德殿前有连接宫城东西门的东西向大街。两门近里又有左、右嘉肃门相对,其南为左、右银台门。东华门里为皇太子宫。后殿为崇政殿、保和殿。其他内诸司亦在宫内。(见图2)

宫城正门宣德门外有御街,两侧分列省府宫宇。类似于唐皇城。宋代商业繁盛在宫城东华门外表现的最为突出,东华门外是商业最为繁荣的地方,称为“市井最盛”,原因是禁中在此买马,且“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衣着”,都是天下最为奇特的。

北宋宫城空间布局尚有许多不清晰之处。但以东西门之横街,街南为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街北为皇帝居住生活区的划分较为明确。由于都城在唐代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宫城规模较小,至宋徽宗时在宫城外北部营建延福新宫,实为宫城的延伸和扩大。但无论如何,宋都宫城无论规模还是宫城建筑气魄,都难以与大明宫相比。

通过与西汉未央宫、唐代太极宫和兴庆官、宋东京大内的比较,可以看出唐大明宫在将古代高台建筑推向极致的同时。又开创了宫城建设的典范。大明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城建设中最成功的范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繁荣富强的实物证据。

推荐访问:地位 大明宫 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