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皖南示范区创新发展探寻

时间:2022-11-23 14:05:08 来源:网友投稿

旅游创新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等,而最重要的是政策、法治环境。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获批,使安徽地方旅游板块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不仅对推进安徽旅游业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产品体系以及管理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4月16日,安徽省旅游业改革发展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召开,安徽省促进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整合成立后,加快示范区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动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意识高度统一。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下一步应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创新,推动皖南示范区旅游业的提质升级?

ii@Z!by9]N@F乡镇、旅游特色村和农家乐四级联创。

第三是强化支撑发展能力,做到六个“基本形成”:基本形成通达便利的旅游运输网络;基本形成舒适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景观系统丰富多彩、游览环境赏心悦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管理规范、服务高效、协调有力的旅游行政管理服务格局;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素质优良、适应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重视旅游整合策略,是提升竞争力的第四个方面。要把多种旅游形式科学合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组合起来,推向市场,形成竞争合力,增强旅游业的多重效能。主打徽文化、大黄山、佛文化、文房四宝、黄梅戏、铜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策划创意示范区整体旅游形象的标识系统,包括LOGO、宣传口号等;搭建示范区旅游营销合作政府层面的协调机制,办好中国黄山暨徽文化节、宣城文房四宝文化节等一批品牌节庆活动,积极创办黄山国际论坛,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合力打响示范区整体旅游品牌。

最后是强化绩效考核和规划引领。改革示范区内市县政府的目标考核办法,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绩效。制定好“十三五”以及每个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一批改革试点城市和单位,既抓总体目标的统筹落实,又做好分类指导。示范区地域跨度大,各市县要积极推进“旅游规划、土地总规、城市总规”的“三规合一”,按照“五位一体”总要求促进协调发展。在区域之间,编制示范区旅游产品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用好“尚方宝剑”,努力实现全域发展。

“旅游+”的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升皖南示范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旅游要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按照“城市围绕景点开发、景点依托城市发展”的思路,和“景区融入城市、城市变成景区”的理念,以示范区内的中心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县城和旅游小镇为依托,发挥旅游对城镇发展品质的提升作用,积极探索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新模式,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游、宜商的示范区旅游城市。

同时,着力打造一批在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点,以提升改造农家乐为重点,着力打造高档次的乡村庭院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的休闲度假需求,在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为乡村建设发展另辟蹊径。

旅游要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是旅游灵魂、旅游是文化载体”的良性互动作用,充分利用皖南示范区丰富的历史、地域和徽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元素,以世界遗产旅游、徽文化体验、佛教文化体验、文化主题城市体验等为主打产品,重点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深度开发一批集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园区;创意开发一批具有徽文化特色和较高科技艺术含量的旅游演艺产品。同时,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把满足游客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的需求,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学养闲情奇”的各个环节。

旅游要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产业广泛融合、深入互动,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过程中释放产业功能,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

在农林水业等方面,把旅游开发与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开放生态农业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水利景区等特色旅游产品,研发推广民间工艺、土特食品、地方药材、茶叶饮品和植物花卉等特色农业旅游商品。

在工业方面,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建设,推动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园区为载体,集科普、博览、观光、购物和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大力扶持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商品加工业的发展。

在体育方面,大力支持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国际体育旅游赛事,打造体育旅游品牌。

在康体方面,要加快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手段和机构,发展以康体疗养、美容保健、养生养老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医疗旅游。

项目载体与企业主体

旅游业发展需要项目支撑,一个牵动性大项目能带动一条产业链,因此,首先要扩大项目建设的投入。编制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指导目录,建立项目库,总结重大项目联系机制实施以来的经验和做法,在示范区实行更加有力的重大项目联系推进办法。突出抓好符合导向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上给予集中扶持,促进牵动性项目发展。还要依托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平台,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

项目建设,企业是主体。从做大的角度来看,加大对国有和国有控股旅游企业的改革重组力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推进旅游优势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和资本扩张,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和上市公司。重点扶持和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强、品牌响亮的旅行社,推进旅行服务集团化、网络化发展,打造旅行社集团。抓大但不放小,要鼓励和引导中小旅游开发企业加快发展,做专做精一批小微企业。

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依法依规引导、扶持、规范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业,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经营。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和品牌酒店管理公司,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引导和鼓励发展青年旅馆、文化主题酒店、乡村旅馆、汽车旅馆、家庭旅馆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推动旅游业发展,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政府要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打造紧密型皖南示范区文化旅游圈,建立示范区旅游规划联席会议、“N+N”的旅游合作联盟等协作机制,保障区域旅游合作的整体性、有效性,在运行机制上加强调控能力,建立起畅通的联系机制,真正形成合力和共赢。

为克服行政分割、各自为政等“地方利益主义”的干扰,突破观念束缚、利益差异、资源差别等多重障碍,皖南示范区的旅游合作必须要有目标明确、指导性强、有约束力的法规做保障和支撑。新修订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经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可探索建立皖南示范区七市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立法机制,使其既能满足本地立法实际需求,也能照顾其他市的关切,在制度规范上尽可能增强一致性、协同性和融合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皖南示范区在立法资源和制度规范方面的协同推进优势,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实现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推荐访问:皖南 示范区 探寻 创新 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