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爱他,就让责任陪伴他一起成长

时间:2022-11-22 14:00:07 来源:网友投稿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而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知责任

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任务的自觉和负责的态度。它主要包括责任认识、责任感和负责行为三个方面。学校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场所之一,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天性爱玩,班上经常出现一些“调皮”孩子,他们经常缺交漏交作业,上课时常“开小差”,下课后喜欢追逐打闹,多次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很让家长和老师头疼。因此,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自身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已迫在眉睫。

二、明责任

1.对自己负责,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物品摆放整齐、学习用品整洁等)。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长不大,很多事情家长都认为孩子没法完成。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家校互通共同让孩子一步步改掉依赖的坏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独立自主的能力。从开始的让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收拾整理学习用品,到慢慢的让孩子自己洗澡扎辫子,再让孩子自己每天换洗衣物并拿到洗衣机洗……就这样家长在家放手并督促,老师在校检查并按表现进行评价,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就能独自做好个人卫生,责任意识大大提高,有时甚至能帮同学整理学习用品。

2.对集体负责,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乱丢杂物、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通过集体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责任意识。开学初,我就制定了卫生值日表。有意识的把各种劳动任务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有事可做,做事有责任心,从而形成人人为集体的良好班风,使学生逐步养成责任行为习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做好,要对事情本身负责。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从孩子自己的事情做起,将责任感落实到行为习惯上。

3.对家庭负责,少让家人担心(尊重长辈、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中高年级的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孩子童真的同时,需要适当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知道父母的辛苦,明白父母为他们的付出,也要懂得帮家长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小的事,也要给予孩子赞扬,并鼓励他们以后继续。有时甚至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

4.对社会负责,做“环保小卫士”(不乱丢废电池、拒绝一次性筷子、自觉分类回收垃圾、公共场所不喧哗等)。要培养孩子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此时,不需老师加以强调,孩子们亲眼所见,使抽象的责任认识具体化。这样一来,同时班上其他同学通过对比找出自身差距,从而产生学习榜样的强烈动机,慢慢地形成习惯,把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三、培养责任心

1.培养责任心的主阵地之一——少先队活动。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按照兼收并蓄的原则,坚持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开展系列化的“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专题活动,通过在各种活动、情境中的体验,促发学生的体悟,并通过改善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生活、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美化過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培养责任心的主阵地之二——课堂。开展“环保黑板报大赛”“环保手抄报比赛”“环保征文比赛”“环保绘画大赛”等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认识,有机会公开对自己进步的记录。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其责任心,而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完善的人格却可以使其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3.培养责任心的主阵地之三——家庭。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影响力是巨大的。责任心和其他道德准则一样,都不能单单靠口头说教,而只能由孩子从外界的吸收中取得。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孩子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习惯对自己的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具有绝对权威,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努力做有责任感的好家长,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为孩子做遵守诺言的榜样,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反之,如果父母做事总是不守诺言、推卸责任,那么即使你给孩子再多的口头教导,也得不到应有的作用。

推荐访问:爱他 一起成长 陪伴 就让 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