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从评估体系入手改善安全风险管理

时间:2022-11-22 09:16:3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给予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高层建筑施工程序复杂,牵涉利益广,一旦发生事故损失特别严重,因此需要完善其风险管理。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风险;体系构建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类型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涉及面广泛,牵涉到人机系统,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讲,是处理好建筑施工过程中人物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过程。现阶段在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有以下内容:其一,高空坠物,主要表现为从脚手架,垂直运输设施,洞口,楼梯口,电梯口,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工程结构,机械设备上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碰撞,失衡,踩空等情况,以致出现高空坠物;其二,机械伤害,通常表现机械转动绞尽碾压,钻刨,或者不慎出现机械飞出物,机械失去平衡出现倾翻等情况,从而诱发机械伤害;其三,起重伤害,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材料都需要进行搬运,由此就会使用到起重机械设备,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诸如机械断裂,倾翻,物体失衡,脱钩等情况,以至于给予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危害;其四,触电安全事件,由于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电力资源是开展一切施工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错综复杂电网中,常常会因为线路故障而给予实际工作的人造成触电危害;其五,坍塌,主要会出现在沟壁,坑壁,边坡和洞室等区域的土石方坍塌;基础掏空,沉降,滑移或者地基不牢出现的墙体和建筑物坍塌等。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2.1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

所谓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是由对于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水平的指标或者标准组成的,用于安全评价的集合。在此体系中去,安全评价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科学设置安全评价,使得其趋于合理性,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可行度的关键所在。

2.2 以多级模糊评价理论去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

2.2.1 模糊评价的概况

所谓模糊评价是指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隶属度的方式来量化信息,通过选择因素域值,综合利用传统数学的方法对于多个因素进行定量评价,由此得出比较科学的评价结论。在进行模糊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步骤:其一,建立影响评价因素集,给予其界定权数;其二,评价者建立评价集合,并且对于各个因素进行对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到评价矩阵;其三,在权数和评价矩阵的基础上,构建系统评价矩阵,并且求出系统总得分,以此去对照安全等级,以实现模糊综合评价。之所以将模糊评价理论运用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是因为在衡量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过程中,安全与危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存在比较模糊的界定,以隶属度的方式来进行阐释,可以达到定量精确的目的。简单来讲:其一,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因素多,权重各异,难以量化,有着比较强的模糊性;其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因素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规律,也难以进行预测;其三,部分因素容易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从统计学的角度去进行具体判断。因此,将模糊评价的理论运用到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中去,是很有必要的。

2.2.2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以某建筑公司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为案例,对其展开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以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此处我们仅仅从影响建筑安全的四个角度来进行探析。下表格为某建筑公司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表格。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2.3 初级层次的综合评价

首先确定评价因素,比如以影响护栏安全的因素来分析,将其归纳总计为三个方面:立杆基础,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绑扎。由此形成 4 个评价集,此时的评价论域为安全,较为安全,临界,危险。在此基础上,对于各个因素的隶属度进行确定,以 8 个专家为评价小组,对于立杆基础进行评价,并且分别得出相应的比重,通过计算得出上述几个因素的隶属度,由此得出相应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

2.2.4 二级和三级层次的综合评价

同样以脚手架为例子,在脚手架和护栏的权重数基础上构成了全新的模糊向量,由此基础上得出脚手架的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依照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得出机械车辆,施工用电和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结果。对于三级层次的综合评价来讲,也需要依据建筑公司施工的基本情况,对于其安全模糊向量进行界定,由此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2.2.5 等级参数的评价

在获取到上述的综合评价结果之后,依据反馈的信息,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于参数信息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且以此为依据去制定安全管理策略。

3.结束语

从本质上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关系到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还牵涉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此,应该从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的角度来展开研究,以便给予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相应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李万庆,郭海燕,孟文清,张艳妮.基于灰色聚类-SPA 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08)

[2]刘小蕊,周志刚,韩冬生.基于模糊数学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J]. 科技资讯. 2011(14)

[3]刘小蕊,李强,单长海. 现场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研究[J]. 科技资讯. 2011(13)

[4]张文博,宋德朝,郑永前.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J]. 工业工程. 2011(02)

推荐访问:入手 风险管理 改善 评估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