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完整)

时间:2022-06-19 19: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完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3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篇1

阅读资料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性论点,统领并贯通十九大报告,奠定了十九大报告的基调和思想根基,成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钥匙。这一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和鲜明品质。对此,我们要科学把握这一重大判断的内涵、本质、特征,搞清楚新时代从何而来、因何而立、以何而成等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是把握综合要素,搞清楚新时代从何而来。

我们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无疑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是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的结果。其中,既有对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准确把握,又有对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的科学评判;
既考虑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及其对全局的影响、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提升等情况,也充分关注到我国正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客观实际。几年来,从关注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到精准脱贫落地实施,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到“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时代就是从这些综合要素中来,从已有的历史巨变和全方位成就中来。这些综合要素、历史巨变和全方位成就,凝结铸就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基并支撑起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是把握内在根据,搞清楚新时代因何而立。确立新时代,综合要素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内在根据。综合要素构成诸多必要条件,内在根据才是新时代的核心支撑和关键力量。十九大报告和我国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上来看,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抓住了新时代的根本,构成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强起来,就是新时代的核心内涵,就是新时代的内在根据。中华民族在建立新中国、解决了站起来的时代任务之后,就朝向富强奋进。在经历一段时期的艰难探索之后,我们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在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的基础上,目前我们已接近完成富起来的时代使命,同时已经朝强起来迈进。“富”是“强”的基础,“强”是“富”的提升,“富”与“强”在一定阶段上会融合推进,“强起来”是“富起来”的升级版。从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背景和进程看,我们今天站立的新的历史起点,正处于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即将完成“富起来”的历史任务(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同时已开启走向“强起来”(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如此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新时代。强起来,是新时代的时代标记,我们既要强党、强国、强军,又要达到经济强、制度强、精神强。

三是把握目标任务,搞清楚新时代以何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认识判断,但这个认识判断却不是主观臆造,而是从现实中来,是我们党对现实状况、客观走势、未来进程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提升。我们对新时代的认识理解,绝不可只是作为一个认识判断来对待,而要作为一项伟大事业、伟大实践来推进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是”的时代定位,紧紧抓住新时代的内涵、要素、关键,紧紧扣住目标、任务、前途,指明了我们创造新时代的方向与路径,凸显了我们创造新时代的努力重点和工作着力点。这些内涵、要素呈现了,这些目标、任务完成了,新时代才能够真正立起来。

马克思说过,“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历史的跳跃式前进,需要必备的物质与文化积累、内部与外部条件以及多方面支撑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体自觉与倾心投入,是历史推动者(先进政党或政治组织)的胆识气魄与卓越才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新时代。只要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只要行动起来、躬身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源于实践的新时代判断,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际获得,促进历史的跳跃式前进,使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商志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光明日报》2018年3月1日)

阅读资料5: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入领会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历史进程、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国际视野等多维角度加以思考,通过全面、动态、完整的认识,深刻把握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现了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时代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中蕴含和孕育着质变,在质变中不断积累和开启新的量变。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需要从整体上认清其在历史与时代发展中所处的位置。

从渐进性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同以往各发展阶段有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又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意义。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更加注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更加注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和传承等新变化新特点。另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从飞跃性而言,每一次飞跃都是在渐进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飞跃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跨越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现了目标的战略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从“温饱”到“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定位既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远瞻,又立足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我国社会发展有步骤、分阶段地在新时代的画卷中徐徐展开。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集结号,既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又提出了到2035年的建设目标,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战略性与操作性的统一结合。

目标是指向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要求新举措,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五大建设”、实施“七大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获得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统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立场,二者相辅相成,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矢志不渝地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实质是实现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以人民为中心能够促进经济建设更好开展。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强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始终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伟业;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的统一

面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变化,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成为推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的最大动因,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世界进步也是中国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世界主要投资大国,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我们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的,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化解世界矛盾和冲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更多地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我们提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摒弃零和思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世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摘自:李卓琦:《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征》,《光明日报》,2018年3月2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篇2

十九大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报告全文有3万多字,习近平讲了近3个半小时,中企哥为你快速梳理了十大要点,一起来学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今天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

报告全文有3万多字,习近平讲了近3个半小时,中企哥为你快速梳理了十大要点,一起来学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 < cla>< cla>< cla>< cla>
2、重磅概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说,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 cla>< cla>< cla>< cla>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3 < cla>< cla>< cla>< cla>
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4 < cla>< cla>< cla>< cla>
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4、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5 < cla>< cla>< cla>< cla>
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5、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习近平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6 < cla>< cla>< cla>< cla>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6、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7、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7 < cla>< cla>< cla>< cla>
习近平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8、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9、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习近平说,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8 < cla>< cla>< cla>< cla>
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10、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习近平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9 < cla>< cla>< cla>< cl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央党课篇3



作者:无 作者机构:不详 出版物刊名:求是 页码:8-9页
年卷期:2017年 第24期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 党的历史 历史任务 总书记 习近平 国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指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清晰地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