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3篇

时间:2023-01-08 10:50:04 来源:网友投稿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1  前几日,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挑灯夜读,感慨良多。以前,我只读过冯先生的《珍珠鸟》,看过改编自冯先生《神鞭》、《三寸金莲》小说的电影及连环画,却还是第一次如此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冯骥才作品有感3篇,供大家参考。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3篇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1

  前几日,我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挑灯夜读,感慨良多。以前,我只读过冯先生的《珍珠鸟》,看过改编自冯先生《神鞭》、《三寸金莲》小说的电影及连环画,却还是第一次如此详尽地领略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诣。冯先生不但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且在绘画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虽然我没有机会欣赏到先生的文人画,但在这些散文中,我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文中有画。先生说:“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心意的。”那么,他的文字应如同他画中的线条了,千姿百态,饱含充沛的情感。阅读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仅仅只有画,还有先生对音乐,对收藏,对民间文艺等诸多艺术、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描述。也许正是先生对各类艺术的糅合、融汇,才成为一代大家的吧。

  有人说散文是心文,是一个人的心灵轨迹,一个人人生的真实写照。看了先生的散文就是这种感觉。有时先生娓娓而谈,童年旧事、人情世故尽在其中;有时在匆匆一瞥的懵懂青春里幽幽地惆怅;有时在那场毁灭美、扫荡真诚的运动中反思、忧虑、愤怒;而更多的是在为已逝去和正在逝去的民间文化呼唤呐喊。读着先生的文字犹如见先生其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既然散文就是写自己的人生,那么从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先生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地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地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先生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先生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我想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洋洋几十万言,字字珠玑,最震撼我心的却是这样一句:“活着就是创造每一天。”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于我更是一种激励。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2

  读完冯骥才先生的《认牙》有感而发。

  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牙医诊所的华大夫,医术高超。因为记性差,想不出上午前来看牙的罪犯,最后在饭馆,他认出了那个人的牙,从而帮助警察抓住了罪犯。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这个故事叙述的极为生动,华医生高超的医术和差记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对于医术和记性的描述:“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 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 ”,为后文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作者尤其设计了一个有着明显特征的罪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让人拍手叫好。

  我们读完小故事,觉得这个牙医真是太糊涂了,连刚刚发生的事情都不记得,实在太可笑,我却不这么认为。这位华大夫是一丝不苟做学问,做研究,搞技术的优秀人才的代表,他代表着专注事业,技术精湛的人。和技术一样,他为人正直,有着良好的`医德。为什么华大夫记不得罪犯?就是因为他心无旁骛,专心于做事,这实是在太难得了。现今浮躁的社会缺乏工匠精神,很多人没有集中注意干事业,面对名利的诱惑,把持不住那颗浮躁的心,忘记初心。有人说过,人的精力有限,人的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已经成功了。我很赞成这句话。我希望在将来,不管社会发展成什么样,都应该不忘初心,做好一件让你真正骄傲的事,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3

  爸爸爱摆弄花鸟。一到周末,我就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沏一杯淡茶,听着爸爸那只宝贝鸟儿啾啾地啼叫,清爽如轻烟。

  这天,我看着爸爸刷鸟笼子,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冯骥才的《珍珠鸟》的体验呢?对于冯先生与爱鸟之间那种超凡的亲密,我始终存有质疑,人与动物各执掌一方语言,之间怎么可能有心灵上的沟通呢?于是,我向爸爸“申请”喂鸟的“重任”。

  那以后,摇椅就被空置在了角落里,每天早晨我都按时给小鸟换水喂食,中午给它晒太阳,却不见它表现出任何亲密痕迹,反而收获了一地它无限慌张时扑落的羽毛。每当这时,伸进笼中的手都会马上抽出,并躲它很远,免得它受惊。后来,我改变策略,把买来的虫子用绳子系好,隔着笼子喂给它,没有了手的入侵,它显然踏实很多。

  随后的日子,我以加倍的真诚去对它,给它放音乐,削水果。每当这时,它总会扭着玲珑的小脖子,以表达它的“不解”。我会偷着乐:这只傻鸟,人类对于音乐的美妙享受你怎能明白?

  这样的“工作”重复着,当它以慌乱结束我的“试探”时,我告诉自己,《珍珠鸟》里的片段不是那么轻易就能重演的!那段日子,我与它的感情与日俱增,让我忘了最初喂鸟的目的。

  三个星期后,当我再次伸手喂它水果时,奇迹出现了。它站在竹竿上,用尖尖的小嘴轻啄着我,两只翅膀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小小的笼子已圈不住它内心的喜悦,它像一只刚刚找到归途的流浪鸟。那一刻,我已不再怀疑那篇文章的细节,鸟儿用肢体向我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爱是无需语言的。

  晚上,我又翻看了一遍《珍珠鸟》,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三句话:

  生活,本该寄存于理解与信任的形骸之中。

  任何时候去尝试信任,收获的都将是心灵的沟通。

  人与动物之间,有一种无言的东西,叫做信任。

  当作者被冯骥才的《珍珠鸟》故事打动,自己也如法炮制时,相信他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惊喜,更是对爱与信任的领悟。在生活中,音乐可以跨越地域和种族,沟通彼此,交流情感。但有一种东西,它超乎音乐之上,在人与动物之间沟通情感,建立信任,这,便是爱了。爱是存于世界万物中唯一的共通的语言,循着它,我们可以彼此信任、找到生命的慰藉。

  爱是我们共通的语言、爱与信任、爱的尝试。

推荐访问:有感 作品 冯骥才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3篇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1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1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