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11篇)

时间:2022-12-15 18:40:02 来源:网友投稿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11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县主要革命遗址共有xx处,主要分布在环xx的x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11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11篇)

篇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县主要革命遗址共有xx处,主要分布在环xx的xx等乡镇,xx镇,xx山周边、xx镇等地也相对集中。目前纳入省保x处,市保x处,县保x处。今年拟公布

  (三)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短缺。我县没有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大多数红色文化遗址包括xx烈士陵园目前都不是县以上保护单位,没有得到及时修缮保护,破损严重。少数列入保护范围之内的红色文化遗址,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离实际需要差距很大,仅停留在“防止危房倒塌、补漏、加固”等敲敲打打的非专业水平上。

  (四)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是一项是特殊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目前,我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主要由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缺乏文物保护、遗址修复的专业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全县上下要严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要求,紧紧抓住xx获评全国

  建议成立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把工作真正的抓起来、动起来。要按照“重要优先、抢救优先”的指导思想,科学编制县域红色旧址保护工作方案,及时抢救修缮xx等“摇摇欲坠、亟待保护”的重要红色旧址。要科学谋划红色旅游,列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将一个个重要的革命文物点,串成红色旅游线、红色旅游区。要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明确各乡镇政府任务清单,借鉴“河长制”“林长制”成功经验,将各红色旧址保护“包点”到各级干部。

  (二)打造品牌,加大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力度。一是打造环xx红色旅游圈。兴建环xx公路,改变交通不便状况,把xx等红色旅游点串联起来,重建xx等红色遗址,修缮xx等烈士墓,环湖精心打造一批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二是重建重点红色文化遗址。选择中共xx直属支部成立遗址、xx陈列馆(纪念馆)、xx遗址等重点红色文化遗址进行重建,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组建专门的团队,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量身打造一批高品位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点。三是着力实施城乡红色提升工程。重点围绕xx山旅游、上码头建设、道路命名、雕塑设计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注入和突出城乡红色元素,使“红色基因、革命文化”体现

  在城乡建设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三)紧跟时代,激发红色文化内生动力。一是xx红色文化要“有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红色历史纯粹的史实兴趣变淡,而生动感人的故事背后往往蕴含着红色精神,所以红色景区一味的枯燥说教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搜集整理红色故事成为当务之急,故事富有情节,能够打动人,往往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二是xx红色文化要“有影像”。当前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场馆“声光电”基本普及,抖音等十分流行,而我县红色展馆内的小视频几乎为零,红色小视频制作亟待进行。三是xx红色文化要“有亮点”。景区打造要人性化服务,细节处理至关重要,如讲解员的服装、妆容、讲解情感深度等,好的细致服务就是景区的亮点。四是xx红色文化要“有乡土味”。要把地方文化融入到红色文化,如讲解员用黄梅戏唱红歌,用xx方言讲红色故事,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加强激励,建立红色文化传承保护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增加红色文化人员编制,让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二是保障专项工作经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同时县财政每年要将革命烈士墓、县保单位维护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其经费

  随经济发展而增加。同时参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做法,对红色经典进行绩效评价,实行一定财政补助,并逐年增加财政预算。

篇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党办: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山东文物保护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

  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在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好保护措施,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专门编制文物事业发展计划,提出文物保护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二)扎实开展“三普”,准确掌握文物现状。自207年以来,我县按照全国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曹县文体局领导下全面开展了

  二是加强馆藏文物的安保工作,严格执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馆藏文物帐目健全,建有档案,卡片,库房安防设备齐全,有监控报警设备,县文体局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完善馆藏文物的安全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更是加强人员轮流值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杜绝漏岗、空岗现象,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四)多措并举,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围绕菏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每年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今日曹县.文物版块》栏目,展示我县的馆藏文物,宣传文物保护法,同时,还将县文管所馆藏文物及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制成宣传展板,到各乡镇巡回展出,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保护法》家喻户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曹县的知名度,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1、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文物保护经费不足,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短缺,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处在自然损坏的状况中,尤其三普以来尚未核定级别的文化遗存自然损毁严重。不少古建筑、古墓葬、石碑等地面文物,由于长时间处在自然界的风雨浸蚀之中,变得残破不堪,面临着随时都会坍塌的危险。2、库房文物自然毁损。由于县文管所库房条件差,没有调湿调温设备,使部分馆藏古籍字画等纸质文物出现霉变、虫蛀、酸化脆变现象,汉代彩绘陶马,彩绘部分脱落,馆藏青铜器等金属文物发生锈蚀。三、下一步工作打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建设的不断扩容,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加大,下一步,我们曹县县委、市政府将重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篇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浅谈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以延安革

  命纪念馆为例

  摘要:革命文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在针对文物的具体保护、利用工作上,却仍然有着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以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相关工作实践为例,对革命文物的有效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创新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引言:革命文物通常是指自1840年以来,我国近代史上历次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实物见证,其不仅体现了千万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伟大复兴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同时也是对诸多革命先烈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革命精神的具现,对于当代人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纪念价值、教育价值,而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自然也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1.当前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物保护难度较大

  当前很多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比较重视,但相关工作经费却有所不足,很多针对革命文物的日常维护、修缮工作都无法落实到位,而这也使得文物保护难度大大增加。尤其对于故居、旧址等建筑类革命文物来说,由于其规模较大,维护、修缮所需资金普遍较多,在面向游客开放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在人为因素影响下遭到破坏,因此一旦缺乏充足的经费支持,文物保护工作更难取得理想效果。另外,革命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教育意义、纪念意义上,要想实现对革命文物的有效利用,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各种文物陈列展览活动,但

  由于陈列展览活动必然会增加文物老化、损坏的几率,因此随着革命文物陈列展览活动的不断推进,文物保护难度同样会随之大大提升[1]。

  1.文物利用形式单一

  从目前来看,各文物保护单位对革命文物陈列展览活动的组织虽然比较频繁,同时也使革命文物得到了一定的利用,但由于其文物利用形式十分单一,基本都是以实物展览、图片展示及旧址、故居参观为主,对群众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并未能够将革命文物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很多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文物展馆大多都比较陈旧,对文物的陈列方式也相对单一,且长期未得到更新,在群众精神生活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的情况下,往往很难赢得参观者的认可,而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弘扬等方面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1.专业人员有所不足

  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面对各种各样的革命文物,要想使每一各文物都得到有效保护,并通过多样化利用方式将文物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却仍然需要以良好的专业素养作为基础支撑。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发展实践相对较短,很多工作规范尚未得到完善,相关专业人才也比较少,因此往往只能安排非专业人员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而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自然也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另外,有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虽然比较专业,但工作理念却比较落户,不仅缺乏服务意识,对于各种新事物的应用也不够积极,这同样会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受到较大负面影响[2]。

  1.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有效策略

  1.调整文物保护思路

  面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文物保护单位不仅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文物日常维护、修缮等保护措施有效落实,同时也要积极调整文物保护思路,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加以创新,打造具有高真实度的网上博物馆,为群众提供网上参观博物馆、了解革命文物的机会,从而扩大革命文物展览活动的影响力,并对革命文物利用与保护间的矛盾进行有效协调。例如从2017年起,延安革命纪念馆就与延安百度合作,打造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在综合各类文物性质、特点及研究价值的基础上,选取共20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了线上展示,同时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全CG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对革命期间党中央进驻延安城、日军轰炸延安以及延安城内军民共同生活、工作、学习的场景进行再现,不仅加深了群众对革命文物、革命历史的了解,使其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无需频繁进行实物展览的情况下,很多珍贵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难度也随之大大降低[3]。

  1.创新文物利用形式

  对于文物保护单位来说,当前革命文物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主要还是由于其单一的利用形式使群众很难接触到革命文物,了解革命文物、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兴趣也严重不足,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对革命文物的充分利用,则必须要拓展工作思路,对文物利用形式加以创新,使其教育意义、纪念意义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得到发挥。例如在近些年,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之一,就依托自身在革命文物、红色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党员干部培训课程进行了开发,并设计了多个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体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帮助其树立了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个人党性修养,使革命文物在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利用。而在2020年5月18(国际博物馆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则奔赴延长县公安局、延长县高级中学、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等多地,举办了以“共融多元文化、聆听红色故事”为主题的党课巡讲活动,不仅对革命传统文化和红色故事进行了有效宣传,同时还加深了基层

  干部、群众对馆藏文物精品及文物背后故事的了解。通过这些活动,延安革命纪念馆对革命文物的利用变得更加主动,各类革命文物精品不仅能够出现在展馆中,同时也可以在党员干部教育、基层宣传等活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革命文物利用工作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1.重视专业队伍建设

  面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文物保护单位还需充分认识到专业人才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巨大帮助,同时从人才引进、培训考核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以专业工作队伍的建设,以保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专业性,为各项工作措施的规范展开提供支持。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近些年延安革命纪念馆不仅提高了讲解员、文物库房保管等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积极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队伍,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由主管领导通过文物保存情况检查、“一账三本”落实情况检查、文物分类修复实践操作、参观者满意度调查等考核方式,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业务考核,为针对性培训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了重要指导[4]。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前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虽然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但对于文物保护单位来说,只要能够重视对专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同时在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利用工作形式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创新与调整,当前工作问题仍然是能够的到有效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毛林科.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在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66-68.

  [2]郑翔.浅析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从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说起[J].收藏界,2019,(02):65-67.

  [3]唐前.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延安枣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9):195-196.

  [4]张巧燕,李艳萍.郑州市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24):39-41+45.

篇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最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我县主要革命遗址共有__处,主要分布在环__的__等乡镇,__镇,__山周边、__镇等地也相对集中。目前纳入省保_处,市保_处,县保_处。今年拟公布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__中心县委八县联席会议旧址、__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活动旧址、__故居、__山抗日活动旧址、__新四军抗日活动旧址、__游击中队中队部旧址、渡江战役__起渡点、__故居等。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红色文化遗址开发难度较大。我县红色文化遗址分布点多线散,很不集中,大多横跨几个乡镇,有些在深山老林里,集中连片开发利用难度大。(二)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不够。红色文化景点内部展陈都十分简易,没有利用现代化声光电手段,讲解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等红色文化衍生的产品,没有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品牌。(三)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短缺。我县没有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大多数红色文化遗址包括__烈士陵园目前都不是县以上保护单位,没有得到及时修缮保护,破损严重。少数列入保护范围之内的红色文化遗址,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离实际需要差距很大,仅停留在防止危房倒塌、补漏、加固等敲敲打打的非专业水平上。(四)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是一项是特殊性、

  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目前,我县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主要由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缺乏文物保护、遗址修复的专业人才。

  三、对策和建议全县上下要严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要求,紧紧抓住__获评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和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机遇,深入发掘我县红色文化内涵,认真做好红色历史研究、红色资源开发、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振兴等一系列工作,切实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建议:(一)加强领导,夯实红色文化传承保护责任。建议成立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把工作真正的抓起来、动起来。要按照重要优先、抢救优先的指导思想,科学编制县域红色旧址保护工作方案,及时抢救修缮__等摇摇欲坠、亟待保护的重要红色旧址。要科学谋划红色旅游,列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将一个个重要的革命文物点,串成红色旅游线、红色旅游区。要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明确各乡镇政府任务清单,借鉴河长制林长制成功经验,将各红色旧址保护包点到各级干部。(二)打造品牌,加大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力度。一是打造环__红色旅游圈。兴建环__公路,改变交通不便状况,把__等红色旅游点串联起来,重建__等红色遗址,修缮__等烈士墓,环湖精心打造一批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二是重建重点红色文化遗址。选择中共__直属支部成

  立遗址、__陈列馆(纪念馆)、__遗址等重点红色文化遗址进行重建,同时邀请省内外专家,组建专门的团队,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量身打造一批高品位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点。三是着力实施城乡红色提升工程。重点围绕__山旅游、上码头建设、道路命名、雕塑设计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注入和突出城乡红色元素,使红色基因、革命文化体现在城乡建设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三)紧跟时代,激发红色文化内生动力。一是__红色文化要有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红色历史纯粹的史实兴趣变淡,而生动感人的故事背后往往蕴含着红色精神,所以红色景区一味的枯燥说教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搜集整理红色故事成为当务之急,故事富有情节,能够打动人,往往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二是__红色文化要有影像。当前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场馆声光电基本普及,抖音等十分流行,而我县红色展馆内的小视频几乎为零,红色小视频制作亟待进行。三是__红色文化要有亮点。景区打造要人性化服务,细节处理至关重要,如讲解员的服装、妆容、讲解情感深度等,好的细致服务就是景区的亮点。四是__红色文化要有乡土味。要把地方文化融入到红色文化,如讲解员用黄梅戏唱红歌,用__方言讲红色故事,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强激励,建立红色文化传承保护长效机制。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增加红色文化人员编制,让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二是保障专项工作经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同时县财政每年要将革命烈士墓、县保单位维护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其经费随经济发展而增加。同时参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做法,对红

  色经典进行绩效评价,实行一定财政补助,并逐年增加财政预算。

篇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报告

  【导语】工作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以下是悠悠#整理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报告近年来,县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文物工作基本情况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位于南部,总面积为2993平方公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县至今2200多年,东晋以来,县治州城,为历代郡府所在地,也是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设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人口64万。县在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丰厚,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齐放,是“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1、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较大我县境内已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474处,有各级已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4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宝光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4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留下的革命旧址、旧居、故居24处。2、馆藏珍贵文物种类繁多馆藏文物有130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件,二级文物20组件,三级文物261件,一般文物1024件,收集展览展示的客家文物达20000余件。3、文物保护机构县文广局为县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客家博物院和县博物馆两个文保单位。客家博物院是全面展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文化、陈列客家文物的博物馆;县博

  物馆是管理保护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文保单位。二、全县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成效1、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为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

  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活动,每年利用“4·18文物行政执法督查宣传月”和“5·18国际博物馆日”,在城乡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向行人发放有关文物保护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2、完善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1)加强领导,健全文物保护#络体系。成立县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组建文物保护自愿者队伍,在全县了形成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络体系,从未发生一起文物安全责任事故。(2)划定保护范围。全县所有保护单位都划定了保护范围及确定了建设控制地带。(3)落实文物安全责任。每年都与文物所在单位签订文物安全责状,明确各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4)开展安全巡查。组成专门人员,对全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文物保护安全巡查。(5)建立文物保护档案。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四有”档案管理,内容涉及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保护现状,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3、争取资金,加大文物保护设计维修力度(1)完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中央财政投入20万元,用于国保大宝光塔的维护设计;县级投入37万元用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设计方案;完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2)加快文物维修保护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文物单位的维修保护。其中省级保护单位白鹭恢烈公祠、夏府应元公祠、佩玉堂、王太夫人祠已完成维修保护工程,并对全县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性维护。(3)加*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南等中央苏区振

  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县调查24处革命历史旧址旧居,完善维修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经费加快苏区革命历史旧址旧居的保护利用。

  4、开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1)我县文物普查队员历时2年多,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全县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处;其中:石窟、石刻7处,古建筑35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7处,古墓葬21处,古遗址9处,其它1处。(2)对已登记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建立了电子文档,并配以文字、图片、照片等内容说明,进一步理清了我县的历史文脉,全面掌握了全县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情况等基础情况,还为更准确判断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3)加大普查成果的转化。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永固楼为国保,申报福神庙等4处为省保单位,公布县保单位22处。县投入经费对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进行编发手册及纸质文档。5、加强文物执法,规内容物保护秩序(1)加强了对危害文保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文化古村乱搭乱建、侵占文保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了专项执法。坚决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2)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地对文物、古玩市场进行检查,监督规内容物经营行为。(3)加强文物执法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文物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6、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工作(1)积极申报白鹭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争取资金用于保护维修,申报湖江夏府古村为省历史文化名村,两个古村都修编并公布了保护规划。(2)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申报白鹭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夏府古村、田村古村为预选村落。三、存在的问题1、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没有经费维修,面临倒塌灭失的境地。

  2、文物专业队伍不健全。全县没有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只有9个,文物管理研究保护工作与文物大县有相当大的差距。

  3、公民文物保护的意识较淡薄。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旧城改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古道路、古池塘乱拆乱挖乱填现象严重,古树古塘古建筑损失不少。

  4、文物执法力度不强。由于队伍不健全,文物市场经营不规范,破坏、贩卖文物的违法行为不在少数。

  四、建议1、切实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省级财政要有计划、较全面地分配文物保护经费,既要对省级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也要对县级文物保护加大投入。2、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及引进。要加大对文保单位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要引进一批文博专业人员充实队伍。3、加大文物安全的行政执法。要建立一支文物保护执法队伍,整合成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加强统一执法。【篇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赴国家文物局,汇报岳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会见了周东明一行。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政策硏究处处长彭跃辉听取周东明关于岳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介绍,并就支持大别山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周东明感谢国家文物局将岳西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之中。岳西一定尽力把工作做实做好,不负国家文物局期望。周东明还邀请国家局领导和专家到岳西指导工作,帮助岳西把项目实施好,指导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工作。顾玉才指出,要弘扬红色精神,助力老区脱贫致富。要把保护利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好,夯实良好基础。要把保护利用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学习借鉴赣南苏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经验,抓好维修方案编制,有的放矢,分步实施,在文物本体保护上不遗余力,让旧址来说话。要注重实效,特别是附属设施要俭朴实用,不能背离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要依靠群众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

  用工作。顾玉才表示,岳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有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积极性高,

  国家文物局将优先考虑支持。同时,将岳西纳入“百集革命人物”“百集革命故事”宣传片拍摄中。

  【篇三】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报告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利用县域优厚特色的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国保单位保护利用工作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为发展新型产业,助推县域产业转型,积极解决百姓就业,合理优化乡村环境,早日建设美丽阳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和资金,对国保单位本体进行修缮,周边环境进行治理。一是争取国家资金2400余万元,对润城东岳庙、郭峪西院、上庄元代民居本体进行了全面修缮;对海会寺、润城东岳庙、下交汤帝庙进行了周边环境治理;完成了郭峪古建筑群、砥洎城一起修缮和海会寺双塔及部分院落的地质勘探、维修方案编制、专家评审及逐级申报工作;完成了郭峪古建筑群、砥洎城、海会寺、润城东岳庙四处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的前期勘测工作。二是争取国家资金7099万元,用于砥洎城、郭峪古建筑群第一期保护修缮、开福寺大殿、海会寺双塔及部分院落的修缮工作。目前完成砥洎城一期任务的45%,完成海会寺及部分院落的双塔搭架和相关系列前期工作,完成郭峪古建筑群一期修缮任务的35%以及景阳门处的抢险工作。三是争取到省、市文物保护资金万元用于皇城、上庄、安阳、屯城、洪上等地的文物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四是完成了政府投资的文物保护项目,分别对:旧县衙、东关春秋阁、泽城汤帝庙、上庄元代民居等多处文物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编制完成了南安阳潘家庄园、上伏赵家大院、郭峪王重新、王维时宅院、上庄元代民居等30余处院落的保护修缮方案;完成了郭峪景阳街、上庄中街、润城三门街、泽城汤帝庙周边环境整治方案设计。二、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工作。

  一是制定出台了《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在凤城、北留、润城三个乡(镇)的五个村落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带动能力强的部分院落进行试点。二是出台了《打造古堡民居第一县古民居本体修缮及小周边环境治理财政补贴办法》,政府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投入到试点工作中。三是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1)成立了阳城中庄、上伏、南安阳等6处文物保护中心,中心负责人由各村的书记、村长兼任,为开展打造古堡民居试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2)实施了古民居产权试点,对私有古民居产权进行置换时而产生的资金严重短缺问题;(3)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在每一处确定2名文物局人员,负责掌握进度,解决问题,监督质量和进度。同时,实行了“工作在基层,服务在一线,问题在现场解决”的管理体制,为县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已对40余个古民居院落的550间房屋实施了保护修缮;对修缮好的古民居周边进行了环境治理;拆除影响文物建筑风貌的非文物建筑490余间;铺墁进入古民居的道路13000余平方米;在进入古民居道路的沿线两侧设置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标牌标识,部分古民居内还进行了文化内涵展示。202X年至今,县政府投入全县文物保护和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资金2800余万元。

  三、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这是国家对加强和改善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近年来,我局积极落实“五纳入”工作,以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组,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络,明确了职责,强化了要求。每年与各乡(镇)签订一次《文物保护责任书》,并作为年度考核内容,把文物保护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对我县107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都配备了文物保护员,每年对他们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坚决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城乡建设开发过程中必须先进行文物勘探,切实保证文物安全。“五纳入”工作的全面落实,为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严厉打击文物。

  犯罪文物保护的宣传是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局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及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文化下乡、重大节日、传统庙会等活动,在电视台、报纸、政府#站以及采用版面、条幅、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文物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定期对县域内的各级文保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尤其是“五一”、“十一”之前对文物对外开放单位实施安全督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要求限期整改。202X年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37份,并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同时,与县公安部门长期联合执法,坚持主动打击、主动治理、主动防控,时刻保持对打击文物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促进了我县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实施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使文物资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使县域文物资源能够在“3+1”大旅游格局和阳城转型跨越中发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政府实施有效措施,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亿元投入县域内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特别是在皇城、郭峪、海会寺、上庄、安阳等地,实现了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两利”目标,202X年县域人文景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门票收入亿元,综合收入12亿元,解决农民就业3000余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全力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自202X年启动,县政府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相关工作会议,统筹安排部署了有关工作。202X年对全县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进行摸底统计汇总。202X年6月起,普查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对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分类、清洗,并对各类文物进行了精确测量、编码核对、数码拍照、登记等。目前,完成登记入账文物1334组,共计文物5000件;上传在线文物400余组,目前上传工作仍在继续。顺利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数量与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位居全市第一。七、近年来获得的荣誉。我县多次被授予“全省文物工作先进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

  阶段先进县”、“全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先进县”;我局多次被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市旅游文物局、阳城县委、县政府授予“文物工作先进单位”、“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田园城市美丽乡村先进集体”、“文物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定点帮扶红旗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篇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文物工作座谈会简报

  5月25日,我州召开全州文物工作座谈会,8县市政府及州直有关部门围绕全州文物保护与利用、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展开交流讨论。副州长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到会指导。

  江文辉充分肯定了我州近年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江文辉指出,湘西州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少数民族文物、革命遗产文物等特有的文物资源是湘西宝贵的名片,既是湘西的,也是世界的。要让它们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成为老百姓的文化财产。他要求,文物系统工作者要强化资源意识、规划意识、项目意识、绩效意识。要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联防联治,技防人防有效结合,确保文物万无一失。

  李平在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我州文物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州认真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应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真抓实干,全州的文物工作在考古发掘、提升文物保护等级、丰富文化内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绩。下一步,要以目标问题为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文物工作新突破。

  一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做好考古调查工作,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切实加强文物管理。二要加强第八批国保申报工作。明确申报的目标任务、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好申报工作。三要推进落地项目的实施,确保各县市文物项目如期完成,不得挪用、挤占、套取文物专项资金,规范项目运作。四要深入开展文物发掘研究工作,提升文化价值内涵。五要推动文物合理利用。文物保护要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六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建立举报奖励机制,确保文物安全。各县市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项目质量监管,使我州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

  9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文物保护援外工程与联合考古工作座谈会。___、文化部、财政部、___、___等中央部委代表,部分高校以及相关省区市文物主管部门及机构的负责同志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学习国家___8月17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研究新形势、新起点下中国文物保护援外工程与联合考古工作的'使命与任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参加会议并作讲话。

  会议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文博机构、科研单位和

  高校的代表汇报近几年在文物保护援外工程和联合考古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外交部、文化部、___、___代表分别从外交布局、文化外交、援外体制、___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合作、经费保障等多角度介绍了最新的政策走向。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浙江、湖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市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同志或代表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敦煌研究院代表就国内文保和考古机构“走出去”的组织方式、经费渠道、学术研究、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刘曙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家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是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的生动体现,文物、考古和历史工作者必须主动跟上国家战略的节奏,不能缺席。全国文物系统要深入学习国家主席8月17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基本内容,进一步统一对于文物保护援外工程与联合考古工作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增强服从国家利益、服务外交大局的意识,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站在新起点上把文物保护援外工程与联合考古工作做出新的成绩。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外事司)、政策法规司、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县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文物工作基本情况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位于南部,总面积为2993平方公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县至今2200多年,东晋以来,县治州城,为历代郡府所在地,也是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设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人口64万。县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革命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丰厚,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齐放,是“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1、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较大我县境内已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474处,有各级已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4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宝光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

  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4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留下的革命旧址、旧居、故居24处。

  2、馆藏珍贵文物种类繁多馆藏文物有130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件,二级文物20组件,三级文物261件,一般文物1024件,收集展览展示的客家文物达20XX年0余件。3、文物保护机构县文广局为县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客家博物院和县博物馆两个文保单位。客家博物院是全面展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文化、陈列客家文物的博物馆;县博物馆是管理保护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文保单位。二、全县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成效1、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为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活动,每年利用“4·18文物行政执法督查宣传月”和“5·18国际博物馆日”,在城乡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向行人发放有关文物保护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2、完善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1)加强领导,健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成立县文物保护工作

  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组建文物保护自愿者队伍,在全县了形成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体系,从未发生一起文物安全责任事故。

  (2)划定保护范围。全县所有保护单位都划定了保护范围及确定了建设控制地带。

  (3)落实文物安全责任。每年都与文物所在单位签订文物安全责状,明确各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

  (4)开展安全巡查。组成专门人员,对全县的各级文物保护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文物保护安全巡查。

  (5)建立文物保护档案。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四有”档案管理,内容涉及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保护现状,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3、争取资金,加大文物保护设计维修力度(1)完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中央财政投入20万元,用于国保大宝光塔的维护设计;县级投入37万元用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设计方案;完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2)加快文物维修保护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文物单位的维修保护。其中省级保护单位白鹭恢烈公祠、夏府应元公祠、佩玉堂、王太夫人祠已完成维修保护工程,并对全县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性维护。(3)加大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

  持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县调查24处革命历史旧址旧居,完善维修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经费加快苏区革命历史旧址旧居的保护利用。

  4、开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1)我县文物普查队员历时2年多,完成了全县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全县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处;其中:石窟、石刻7处,古建筑35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7处,古墓葬21处,古遗址9处,其它1处。(2)对已登记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建立了电子文档,并配以文字、图片、照片等内容说明,进一步理清了我县的历史文脉,全面掌握了全县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情况等基础情况,还为更准确判断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3)加大普查成果的转化。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永固楼为国保,申报福神庙等4处为省保单位,公布县保单位22处。县投入经费对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进行编发手册及纸质文档。5、加强文物执法,规范文物保护秩序(1)加强了对危害文保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文化古村乱搭乱建、侵占文保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了专项执法。坚决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2)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地对文物、古玩市场

  进行检查,监督规范文物经营行为。(3)加强文物执法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文物执法培训,提

  升执法水平。6、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工作(1)积极申报白鹭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争取资金用于保

  护维修,申报湖江夏府古村为省历史文化名村,两个古村都修编并公布了保护规划。

  (2)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申报白鹭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夏府古村、田村古村为预选村落。

篇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汇报3篇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汇报第1篇近年来,县文物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各项文物保护措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县文物工作基本情况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位于南部,总面积为2993平方公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县至今2200多年,东晋以来,县治州城,为历代郡府所在地,也是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设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人口64万。县在中国xxxx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xxxx战争时期,县是中央xxxx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xxxx演变和xxxx斗争中,留下了宝贵xxxx文化遗产和xxxx文物,地上文物和地下文物丰厚,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县。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齐放,是"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1、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较大我县境内已普查出不可移动文物474处,有各级已公布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4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宝光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登记保护单位4处。第二次国内xxxx战争留

  下的xxxx旧址、旧居、故居24处。2、馆藏珍贵文物种类繁多馆藏文物有130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十件,二级文物

  20组件,三级文物261件,一般文物1024件,收集展览展示的客家文物达20__(请自填)0余件。

  3、文物保护机构县文广局为县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客家博物院和县博物馆两个文保单位。客家博物院是全面展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文化、陈列客家文物的博物馆;县博物馆是管理保护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文保单位。二、全县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成效1、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为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活动,每年利用"4·18文物行政执法督查宣传月"和"5·18国际博物馆日",在城乡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向行人发放有关文物保护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2、完善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1)加强领导,健全文物保护网络体系。成立县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切实履行相关职责,组建文物保护自愿者队伍,在全县了形成完善县、乡、村三级文

  物保护网络体系,从未发生一起文物安全责任事故。(2)划定保护范围。全县所有保护单位都划定了保护范围

  及确定了建设控制地带。(3)落实文物安全责任。每年都与文物所在单位签订文物

  安全责状,明确各级职责,落实安全责任。(4)开展安全巡查。组成专门人员,对全县的各级文物保

  护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文物保护安全巡查。(5)建立文物保护xxxx。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四有

  "xxxx管理,内容涉及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保护现状,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3、争取资金,加大文物保护设计维修力度(1)完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中央财政投入20万元,用于国保大宝光塔的维护设计;县级投入37万元用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设计方案;完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2)加快文物维修保护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文物单位的维修保护。其中省级保护单位白鹭恢烈公祠、夏府应元公祠、佩玉堂、王太夫人祠已完成维修保护工程,并对全县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性维护。(3)加大xxxx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县调查24处xxxx历史旧址旧居,完善维修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

  经费加快苏区xxxx历史旧址旧居的保护利用。4、开展文物普查,摸清文物家底(1)我县文物普查队员历时2年多,完成了全县19个乡

  镇,276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全县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474处;其中:石窟、石刻7处,古建筑35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7处,古墓葬21处,古遗址9处,其它1处。

  (2)对已登记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建立了电子文档,并配以文字、图片、照片等内容说明,进一步理清了我县xxxx文脉,全面掌握了全县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情况等基础情况,还为更准确判断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3)加大普查成果的转化。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永固楼为国保,申报福神庙等4处为省保单位,公布县保单位22处。县投入经费对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进行编发手册及纸质文档。

  5、加强文物执法,规范文物保护秩序(1)加强了对危害文保单位的执法力度。对文化古村乱搭乱建、侵占文保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了专项执法。坚决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2)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督检查。不定期地对文物、古玩市场进行检查,监督规范文物经营行为。

  (3)加强文物执法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文物执法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6、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工作(1)积极申报白鹭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争取资金用于保护维修,申报湖江夏府古村为省历史文化名村,两个古村都修编并公布了保护规划。(2)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申报白鹭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夏府古村、田村古村为预选村落。三、存在的问题1、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文物保护单位因为没有经费维修,面临倒塌灭失的境地。2、文物专业队伍不健全。全县没有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只有9个,文物管理研究保护工作与文物大县有相当大的差距。3、公民文物保护的意识较淡薄。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旧城改造中对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古建筑、古道路、古池塘乱拆乱挖乱填现象严重,古树古塘古建筑损失不少。4、文物执法力度不强。由于队伍不健全,文物市场经营不规范,破坏、贩卖文物的违法行为不在少数。四、建议1、切实加大对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省级财政要有计划、较全面地分配文物保护经费,既要对省级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

篇九: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恩阳古镇革命文物调查简报

  作者:张倬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9期

  摘要:革命文物是党的历史见证,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教材。保护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光大党的传统。恩阳古镇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之地,至今革命文物众多,但保存现状有喜有忧,加强保护有利于助推党史教育常态化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文物;调查;简报

  四川巴中的恩阳古镇既是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镇,又是革命文物集中展现的红色基地。笔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的精神,特对恩阳古镇的革命文物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并简述于后。

  1古镇光辉历史

  恩阳古镇坐落于巴中市区西南8千米处。山丘地貌,恩阳河、支子河在此交汇环绕,宛如弓弦;义阳山等三峰耸立,形若笔架;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古香古色,构成了融山、水、情于一体的独特风貌。

  恩阳古镇历史悠久,在此治所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据《巴中县志》记载:恩阳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治所古镇范围内义阳山南侧樊家寨。隋高祖开皇三年(583)罢郡,置郡58年,县续置。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义阳县为恩阳县,隶属清化郡(今巴州区),治所移至古镇临街新场。改县名意在隋一统天下,皇恩浩荡,如阳光普照大地。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恩阳县入化成县(今巴州区),建县历时758年。

  悠悠岁月,给古镇增添了绚丽的红色标记。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战川陕边区,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创建了东起城口、万源边境,西至嘉陵江东岸,北抵陕南宁强、镇巴,南迄营山、渠县,纵横四五百里,面积4.2万平方千米,人口600余万,军队8万余众,县级苏维埃政权达23县1市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恩阳古镇恰置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革命的火焰在这里熊熊燃烧并扩展四面八方。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在陕南川北披荆斩棘,乘胜追击,赤江县、南江县、红江县、赤北县、巴中县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同年6月,红四方面军反敌三路围攻取得全面胜利,江口、仪阆、广元、长赤、万源、恩阳等地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根据地范围和

  政权机构进一步扩大。恩阳片区范围广泛,北至阆中、南达仪陇,故而县级苏维埃政权定名仪阆县。同年8月,红四方面军主动发起三次进攻战役,首役仪南战役胜利后,为适应根据地的发展需要,改仪阆县为恩阳县,先后的党、政机关及部门均设于恩阳古镇内。恩阳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和军事斗争、经济建设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和中心基地作用。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奉命撤离川陕苏区北上抗日,恩阳县苏维埃所有机关随之撤销,但留下的党员和苏维埃干部继续开展革命斗争,革命的火焰仍然经久不息。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恩阳古镇不仅红色文化厚重,而且古建筑群规模不凡,如今还保存有九条街道,面积近1.5平方千米,皆为明清时期建筑,特色鲜明,是闻名遐迩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革命文物现状

  据调查,川陕苏区时期恩阳县委、县苏维埃、军队共有近20个机关设立于古镇及附近。现已查明革命旧址8处、遗址2处、红军石刻标语7处12幅。

  2.1革命旧(遗)址

  ①中共恩阳县委会旧址,位于恩阳镇正街82号,建筑面积364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前堂、左右厢房、正堂、天井组成。通高13米,均为二层木楼,呈四合院布局。前堂面阔3间13.5米,进深3间7.2米。正堂面阔3间13.5米,进深3间9米。左右厢房各面阔2间8.2米。天井长6.6米,宽2.4米。建筑正面均为板壁,格纹花窗。前堂二楼阳台饰格纹栏杆。产权为私人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恩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恩阳镇下正街84号,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坐西向东,由前房、左右厢房和天井组成,原为四合院,现呈三合院。通高7米,均为二层木楼。前房面阔3间13米,进深1间3.2米。左右厢房各面阔4间14米,进深1间3.7米。产权为私人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③恩阳县政治保卫局旧址,位于恩阳镇下正街81号,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由前堂、中堂、戏楼、左右厢房、两天井、廊道等组成,呈复式四合院布局。均为二层木楼,通高8米。前堂面阔3间12.3米,进深2间10米。前天井长8.1米,宽3米。前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4间14.4米,进深1间4米。前天井四面有廊道,左右各长17米,前后各长3米,均宽2.1米。中堂面阔3间11米,进深2间5.7米。后天井长12.9米,宽8.9米。后天井左右厢房各面阔5间15.3米,进深2间5.84米。后天井三面有廊道,左右各长15.3米,端长9米,均宽2.2米。戏楼面宽4.8米,进深5.9米。产权为国家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④恩阳县交通局旧址,位于恩阳镇下正街87号、89号,建筑面积484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前堂、左右厢房、后堂、天井、阳台组成,呈四合院布局。前堂面阔3间8.4米,进深3间7.4米,通高6米。左右厢房各面阔2间7.8米,进深3间7.4米,通高与前堂相同。后堂的布局和数据与前堂相同。天井长5.2米,宽2.4米。建筑正面均为板壁,素面,二楼有阳台,俗称晒楼。产权为私人所有,省級文物保护单位。

  ⑤恩阳县革命法庭旧址,位于恩阳镇正街20号,建筑面积618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由前堂、左右厢房、后堂、两天井组成,依势错落复式四合院布局。前堂面阔5间14.4米,进深3间7.4米,单层,通高6米。左厢房面阔2间7.8米,进深1间3.4米。右厢房面阔2间7.8米,进深3间7.4米。左右厢房地面高于前堂2米,均为二层木楼。后堂面阔4间14.4米,其中1间进深2间12.5米;1间进深2间9米,1间呈三角形进深7.8米。后堂与左右厢房地面平行,亦为二层木楼。前天井长6米,宽2.5米,后天井长3.8米,宽2.5米。产权为私人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⑥恩阳县财政委员会旧址,位于恩阳镇正街54号,占地面积278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前堂、左右厢房、后堂、天井组成,呈四合院布局,通高6米。前堂面阔3间12米,进深3间11米。左右厢房各面阔2间7.7米,进深各1间4.2米。后堂面阔3间12米,进深1间6.5米。天井长5.7米,宽2米。整体建筑为单层平房,临街墙体为素面板壁。产权为私人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⑦列宁模范学校旧址,位于恩阳镇禹王宫街18号,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清代寺庙建筑(禹王宫),由正殿、左右厢房、天井等组成,呈三合院布局。正殿卷拱硬山式屋顶,通高8.5米,面阔5间23米,进深5间21米。梅花拱形山墙,拱墙外饰壁画,部分砖面和脊梁有题记。左厢房悬山顶,面阔3间15.5米,进深1间3.2米。天井长14米,宽12米,八级阶梯式踏道直通正殿。产权为集体所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⑧川陕省工农医院恩阳医疗室旧址,位于恩阳镇老场街18号,建筑面积42平方米。坐南向北,面向街道,二层木楼,通高7.5米,面阔1间3米,进深1间14米,左、右、后与邻房相接。产权为私人所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⑨少先队(童子团)队部遗址,位于恩阳镇正街3号,即恩阳河起凤桥西端上坡处。原为吊脚楼,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后因恩阳河洪水袭击而损毁,现辟为休闲地。竖有标志牌,可供今人了解红军时期少先队历史。

  ⑩红军招待所遗址,位于恩阳镇正街东段南巷北段王爷庙,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建筑已毁,原貌不存,现仅有部分庙宇残砖砌成的8米围墙。竖有标志牌,红军招待所历史记载清晰。

  2.2红军石刻标语

  ①“共产党热爱人民!丙”,位于恩阳镇正街十字路口,刻于住宅堡坎宽1.15米、高0.25米的石壁上,楷体,横向排列,字径最大0.14米×0.1米,最小0.07米×0.08米,字距0.02~0.05米不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拥护红军!丙”,位于恩阳镇正街54号,刻于高1.22米、宽0.3米的石柱上,楷体,纵向排列,字径最大0.28米×0.23米,最小0.12米×0.25米,字距0.06~0.1米不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打倒反动的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丙”“拥护中国共产党”,共两幅,位于恩阳镇正街64号,分别刻于高1.5米、宽1.7米的左右堡坎上,楷书,纵向排列,字径最大0.3米×0.28米,最小0.28米×0.24米,字距0.06~0.09米不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粉碎五次围剿争取赤化全中国!西北军区政治部”,位于恩阳镇大石坎街一巷86号,刻于高1.26米、宽0.32米的民居外墙石柱上,楷书,纵向排列,字径最大0.09米×0.07米,最小0.05米×0.06米,字距0.04~0.06米不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⑤“参加红军去消灭刘湘田颂尧邓锡侯!丙”“白色官兵为田颂尧领田万六千兵力六次打苏维埃结果被红军打得狗血淋头整个被打垮!”“红军是穷人的军队!西北军区政治部制”,共三幅,位于恩阳镇大石坎街一巷2号,集中刻于宽2.2米、高1米的门市柜台下方石壁上,第1、第3幅横向排列,第2幅纵向排列,字径最大0.18米×0.23米,最小0.05米×0.09米,字距0.04~0.1米不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⑥“工农穷人全体参加红军,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红军,巩固苏区!丙”“粉碎川陕会剿,打倒国民政府”,共两幅,位于恩阳镇姜市街针织社外墙处,刻于宽6.8米、高1.4米的石壁上,楷体,字径最大1.1米×0.9米,最小0.17米×0.24米,字距0.1~0.6米不等,小字纵向排列,大字横向排列。该标语由于损坏严重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⑦“巩固赤区”“只有革命才是出路!红三十军政治部”,共两幅,位于恩阳镇正街82号,分别刻于恩阳县委会旧址内正堂台基梯步左右石壁上,楷体,正文纵向排列,落款横向排列,字径最大0.45米×0.3米,最小0.15米×0.1米,字距0.05~0.2米不等。该标语由于正文是复刻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8处革命旧址中除列宁模范学校旧址外,均保存完整,没有特别严重的险情。但存在的共性问题也不少:①部分柱、梁、椽、板壁腐朽,基石沉降变形,墙体出现倾斜;②屋面多处坍塌漏雨,排水不畅,导致潮湿加重;③白蚁侵袭,加剧木质损坏;④石质风化严重,多有残损;⑤防火、防雷击设施简陋。

  列宁模范学校旧址保存现状颇差,比其他革命旧址更为突出的问题是:①绝大部分木质构件腐烂断塌,整体框架残缺不全,墙体大幅度倾斜,屋面多处大面积坍塌,如同无顶露天敞房;②大部分原有隔墙被拆除,原有布局多有改变;③排水沟渠缺失或堵塞,湿度常年居高,地基沉降,基石倾斜;④防护设施缺失。

  7处红军石刻标语中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姜市街针织社外墙处标语严重破坏,今已模糊难辨。正街82号处标语正文非原有字迹,属复制重刻。所有标语中有5处处于露天之中,常年日晒雨淋,多有苔藓,风化加重。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认识,忽视保护。建筑文物的产权所有者不关心文物的地位与作用,以自己使用为重,擅自拆改;对存在的险情总想依靠政府资金支持,没有主动及时整治的积极性,导致险情长期得不到排除。二是年久失修,自然损坏。这些旧址建筑均有150年以上的历史,从未进行过保护性维修,构件的有限强度自然减退,病害自然产生,危害文物安全。三是财力匮乏,资金紧缺。市、区两级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投入文物保护经费极少,个人财力极其有限,不能保障文物保护的需求。四是措施不力,放任自然。面对文物不时出现的病害,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理和预防办法。

  3重要价值意义

  恩阳古镇的革命文物分布集中,数量众多,保存较好,这在全国极为少有,其价值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具有极其重要的革命历史和研究价值。土地革命时期,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当前巴中地区的革命旧址,保存至今的已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县级苏维埃政权旧址少之又少,这给研究川陕苏区历史带来了一定困难。巴中地区的红军石刻标语固然很多(计600余幅),但分布分散,绝大多数处于山野之中,保存十分堪忧。恩阳古镇革命旧址群和红军标语群,为研究川陕苏区时期国内国际革命斗争激烈曲折的形势背景,川陜苏区创建、巩固、发展的艰苦历程,广大军民“志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战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精神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依据。

  第二,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不断开展,人们寻求新中国源头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革命老前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越来越浓厚,对革命老区越来越向往,红军文物越来越被社会广泛认知,川陕苏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恩阳古镇已成为人们了解革命历史、学习红军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一些部门,如最高人民法院将恩阳县革命法庭确定为法院系统传统教育示范基地,以此开展专题教育。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文物,继承红军精神。尤其在今年以来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省内外的机关事业单位纷纷到此参观学习,以增强党性和使命感。革命文物的教育作用日益凸显。

  第三,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一般古镇的特点是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丰富的民间文化和特色饮食。而恩阳古镇则不同,除具备一般古镇的特点外,还有多处革命旧址和红军石刻标语,为古镇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赋予了更加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赢得了难得的生机与活力,这对提高恩阳古镇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有利于古镇文旅融合发展。恩阳古镇是当地目前的旅游经济基地,正是依靠这里的多元文化支撑起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而其中的革命旧址群和红军石刻标语群更具有文旅发展空间,可举办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展览,编排表演红色剧目,模拟红军生活等,逐步打造成红色文化基地精品,促进古镇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篇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创新性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作者:章珠裕来源:《杭州(下半月)》2019年第19期

  文章珠裕

  追寻红色记忆,倾听历史回响。为更好地让革命文物资源在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城市国际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切实贯彻中办、国办和杭州市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实际情况,于2019年7月23日正式出台《杭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2022年)实施方案》,通过创新“一三三九”举措,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不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梳理、修缮、利用等工作均已全面展开。

  梳理一批杭州革命文物

  杭州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杭州革命文物资源,最终梳理出了25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近2000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形成了杭州市革命文物清单,建立了杭州市革命文物数据库。通过综合考虑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全市25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遴选出了一批申报第六批市级文保单位,经专家论证、网上公示及征求属地政府和相关市直部门意见,7月24日,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修缮30处杭州革命旧址

  杭州市已经陆续对章太炎墓、郁达夫故居、血园陵、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20余处革命旧址等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杭州启动革命旧址专项维修保护行动计划。重点将结合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2022年前修缮完成蒋英武烈士墓、沈佩兰墓、葛云飞墓、葛云飞故居、十五堡碉堡、长山碉堡群、中山林、圣僧庵(金萧支队后方医院旧址)、引坑钟氏大屋等农村地区的革命旧址,抢救性保护全市革命旧址不少于30处,努力改善文物保存状况,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活化利用30处杭州革命文物

  杭州一直非常重视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先后将韩国独立运动旧址、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仓前粮仓、乔司千人坑、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忠烈祠遗址、孙晓梅故居、《民族日报》社旧址等20余处革命旧址作为革命类的陈列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进行开放,并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传统节庆开展纪念活动,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杭州将在2022年前,完成鸬鸟新四军随军被服厂旧址内部陈列改造提升、葛云飞纪念馆改陈、衙前农协旧址陈列改造工程、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临展厅改造、郁达夫故居展陈改造、桐庐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改造提升、中共淳安县委旧址保护展示工程、茶合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布展等项目,使杭州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不少于30处,发挥好革命文物资政育人、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讲好杭州革命文物故事,

  做好九件事

  举办一个主题展览和若干分展览。2019年9月23日,“红色记忆——杭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在临安区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全市十余家文博单位的革命文物131件(套),并深入挖掘其中30余件重要展品背后的文物故事。“余杭革命文物展”“萧山革命史料展”“淳安革命史迹展”也陆续推出,桐庐、余杭还开展了革命历史文物征集。

  开展微视频征集活动。联合“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和“杭州网”,向全社会征集红色旅游线路和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微视频。截至2019年9月底,已经收到投稿的微视频共计40余个。

  评选“我最爱的红色旅游线路”。通过深入挖掘杭州市革命文物资源,梳理出30余条杭州市红色线路。2019年9月至11月,通过市民投票评选出11条“我最喜爱的红色线路”。

  评选“最美文物守望者暨红色基因传承者”。为配合中国文物基金会的第十一届“薪火相传”活动,表彰在革命文物的弘扬、传播和推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杭州评选出了丁云川、高建法等10位个人和夏衍文化志愿小组、新合乡红色娘子军公益等5个团队为“杭州市最美文物守望者暨红色基因传承者”。计划将红色基因传承者的先进事迹拍摄成微视频,作为“学习强国”杭州平台“学习进行时”基层宣讲栏目进行系列报道。

  成立“红色记忆”宣讲团。从全市200多名文博单位讲解员中选拔出业务骨干成员12人组成“红色记忆”宣讲团。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幕式上,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哮虎为宣讲团正式授旗。截至9月下旬,宣讲团已经共计开展宣讲活动近20余场次,先后组织文博单位和热心市民走进红色公交线路、小营红巷、萧山楼塔、淳安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杭州市高级中学、红色栖霞岭、杭州博物馆、杭州市解放纪念碑、73021部队旅史陈列馆等地,参与的人员达到3000余人次,聆听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组织博物馆开展“红色记忆”主题比赛和活动。杭州博物馆的文物守护人评选、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陶艺大赛、杭州工艺美术馆的剪纸大赛、杭州名人纪念馆的童画杭州名人比赛、杭州西湖博物馆的西湖明信片大赛等品牌活动均以“红色记忆”为主题。其他博物馆也开展了征文比赛、“小候鸟”红色寻访团、研学夏令营、文物故事大会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潮。

  举办杭州市讲解员大赛。计划在2020年3月,开展以“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杭州市讲解员大赛,重点讲好杭州革命故事,培养红色基因传承者。

  开发两款“红色记忆”文创产品。红色丝巾上用手绘的形式描绘了全市31条红色线路和80个重要革命旧址,小小的一块丝巾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杭州革命史。银质徽章以淳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广场上的大型浮雕为原型设计,小巧别致,做工精巧。两款文创产品将在全市各大博物馆进行公开销售。

  编写第二课堂校本教材。推出了“红色记忆”手绘地图,并推出纸质、电子两个版本。纸质版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全市100个重要红色革命旧址,电子版本则增加了语音讲解功能,这是杭州首款以革命文物保护为主题的创意手绘地图,开创了杭州市第二课堂校本课程新模式。

篇十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P>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xx20xx20xx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第一阶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第一阶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第一阶段工作于段工作于段工作于20xx20xx20xx年年年101010月启动了第二阶段月启动了第二阶段月启动了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实地文物调查阶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段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段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经费紧张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经费紧张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经费紧张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日徒步深入每一村组徒步深入每一村组徒步深入每一村组绝不丢落每一文物线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文物保护工作汇报

  篇一: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广安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刘伯清

  (20XX年10月24日)

  :

  根据这次督查工作的安排,我现将广安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广安区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巴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通过多年努力,现已报请各级政府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物保护点382处。并有馆藏文物7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300件。近年来,在省、市文

  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文物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我区文化强区建设。

  二、主要工作

  (一)馆藏文物管理工作。对现有的馆藏文物,严格按要求标准做到科学的登记建卡建档、定期除尘防虫等工作。为提高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文博信息化建设,20XX年开展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要求,完成了全部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并荣获广安市“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我们对馆藏文物的安全常抓不懈,加强对文物库房的铁门、铁柜、铁窗等基本保护设施的配制外,另增添了监控、消防等设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守护,确保了馆藏文物无一件毁损、丢失或被盗。

  (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

  1、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和“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的方针,我区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聘请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广安白塔、广安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和《广安白塔地基抢险加固工程方案设

  计》。并在20XX年,委托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北方工程设计院研究有限公司,向国家文物局报请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像的规划编制、抢险加固和安防工程立项申请,为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解决该两处“国保”文物亟需的修缮经费,恢复其历史文化应有的历史文化尊严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正确处理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关系,做好我区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区文物主管部门与广安文庙权属公司(宏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磋商,最终就文庙的保护和开发达成了一致意见:区政府因地制宜,缩减文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宏立公司将文庙产权无偿移交政府,并向区政府支付300万元维修保护工作经费,形成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共赢”。

  3、根据文物法的要求,我们于20XX年全面完成了新公布的10处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和26处广安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设立工作,同时更换完善了已破损的8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安设工作。并落实了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制,将文物保护员的补助经费纳入了各乡镇的财政预算。

  4、积极争取资金,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作。20XX年争取经费12.48万元,对冲相寺正殿左梢间垮塌部位进行了应急抢险维修;20XX年争取经费4万元,拟对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进行日常保养维修。

  5、积极争取区上领导支持,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像、广安文庙、兴国寺大殿4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库房房安防纳入“天网”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安装工程,进入调试阶段。

  (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XX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第一阶段工作,于20XX年10月启动了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经费紧张、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日,徒步深入每一村组,绝不丢落每一文物线索。在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XX年11月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XX年1月,广安区“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获得了由省、市三普办专家联合组建的验收小组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从20XX年10月开始,到20XX年12月结束,历时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开展以下工作,一

  是完成了全区国有单位摸底调查和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二是报请区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并同时成立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三是印发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并向区政府上报经费预算;四是对所有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发放调查登记表并加盖公章后收回并进行汇总后上报;五是加强普查人员专业培训工作。

  (五)地下文物发掘。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地下文物

  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在东岳乡安子村、城南鑫源街(友谊中学初中部旁)、化龙乡渡口村、城南育才小学内先后发现墓葬,我们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清理、发掘墓葬,做好随葬物品的出土工作,出土文物计30余件,现存放在市文物管理所。

  (六)文物宣传。文物是历史留下的财富,是广安文明史的重要实物见证。我们坚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把普法宣传、法律法规学习作为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一是加强对基层党政干部的宣传。区文物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街道,向基层党政干部职工宣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地方党政对文物保护的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对党政机关、生产建设单位的宣传。组织专门

  力量深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其附近的生产建设单位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人员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保护文物的自觉性,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三是加强市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举办图片展、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篇二:曹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曹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建设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山东文物保护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优化文物工作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保护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县文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就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物资源基本情况

  曹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夏朝前属东夷之地,境内有许多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遗迹,为尧舜禹活动之地,公元前1700年,商王成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

  一都”。现存的古遗址有10多处约20万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罗棋布的地下历史博物馆。县域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曹县文管所馆藏各类文物412件,其中一级3件,二级3件,三级110件。

  二、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曹县文物管理所前身为图书馆文物组,1989年3月份经县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曹县文物事业管理所,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20人。20XX年经曹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曹县商都博物馆,是一处集收藏、陈列、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由曹县文物管

  理所代行职责。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文化、公安、规划、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实行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在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

  定好保护措施,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专门编制文物事业发展计划,提出文物保护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二)扎实开展“三普”,准确掌握文物现状。自20XX年以来,我县按照全国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在曹县文体局领导下全面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和突出成绩。在实地调查阶段,普查组的足迹踏遍了我县1966平方公里土地,对全县24处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1174个行政村,2929个自然村进行了普查,实地调查了316处普查点,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3处,其中复查22处,新发现178处,消失13处。在实在调查阶段,共绘制文物图纸396份(其中文物平面图99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图22

  份,地理位置图221份,拍摄照片10196张,其中文物点照片1907张,编写《文物普查简报》6期。我县普查登录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受到了省、市“三普”办的充分肯定,被认定为全省登录数据查验优秀等级。

  (三)加大管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坚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实行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认真搞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

  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碑,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保管机构等,全县所有文保单位,均按文物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和公布,四有档案齐全。根据我县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在各乡镇设置管理人员,由各乡镇文化站站长、派出所所长任监管员,在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村庄设立村文物监管员,并与文物管理所签定了文物保护责任书,目前,全县已有文物监管员100余人,初步形成以县文物管理所为中心的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护网络,完善了文物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坚持文物巡查制和安全责任制,对重点文物实行专人看护。严格文物执法,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文物)综合执法机构,切实加大了破坏、损毁、盗窃、倒卖文物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了全县文物安全。

  二是加强馆藏文物的安保工作,严格执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馆藏文物帐目健全,建有档案,卡片,库房安防设备齐全,有监控报警设备,县文体局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完善馆藏文物的安全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更是加强人员轮流值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培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杜绝漏岗、空岗现象,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四)多措并举,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围绕菏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不断加

  大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每年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今日曹县.文物版块》栏目,展示我县的馆藏文物,宣传文物保护法,同时,还将县文管所馆藏精品文物及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制成宣传展板,到各乡镇巡回展出,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保护法》家喻户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曹县的知名度,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文物保护经费不足,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短缺,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处在自然损坏的状况中,尤其三普以来尚

  未核定级别的文化遗存自然损毁严重。不少古建筑、古墓葬、石碑等地面文物,由于长时间处在自然界的风雨浸蚀之中,变得残破不堪,面临着随时都会坍塌的危险。

  2、库房文物自然毁损。由于县文管所库房条件差,没

  有调湿调温设备,使部分馆藏古籍字画等纸质文物出现霉变、虫蛀、酸化脆变现象,汉代彩绘陶马,彩绘部分脱落,馆藏青铜器等金属文物发生锈

  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建设的不断扩容,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加大,下一步,我们曹县县委、市政府将重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1、馆藏文物修复

  对受损文物编制修复方案,并展开修复工作。针对文物保存环境要求,更新保管橱柜、保险柜,并做保存囊匣,文物库房配置恒温恒湿设备,逐步完善藏品储存保管的设施,使这些馆藏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2、“三普”中新发现文物点的保护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普查文物点200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78处,在新发现的文物点中筛选了7处提请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筛选了10处由曹县人

  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新发现的文物点,急

  需成立文物保护组织,签订保护协议书;划定重点文物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保护界桩;树立保护标志碑和完善文物档案。

  3、筹备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经过对我县文物点进行筛选,其中梁固堆遗址和安陵固堆遗址符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要求,燕陵固堆遗址、青山固堆、春墓岗遗址和王茂墓群、汤陵、伊尹墓符合山东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要求。做好此次申报工作,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要求,是提

  篇三: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文物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研究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路及对策,3月9日,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陶承德带领下,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副市长陆晓华应邀参加调研。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文物部门的工作情况通报,深入到金集镇和石梁镇,实地察看文物保护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物资源状况及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天长历史悠久,仅置县就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地上地下文物比较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星罗棋布,其中有安乐苏桥战国墓群、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唐、宋墓葬群、三角圩汉墓群等,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1991年底发掘的三角圩汉墓群,还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全市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

  阶段工作结束后,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04处,其中复查110处,新发现94处,登记消失31处。

  天长市博物馆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皖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负责文物陈列、展教、保护、研究等职责,其馆藏文物较为丰富,有藏品5000多件,一级品70件,其中一套28件木工工具,和

  环形玉龙、玉带勾及多件(套)精美漆器令世人瞩目,多次被调往北京、上海和国外展出。

  我市于20XX年编制了《天长市“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地方先后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抗大八分校旧址群进行修复和扩建,对天长市博物馆馆舍、库房进行改造,对馆藏饱水漆木器进行保护等。其中抗大八分校旧址群的修复和扩建项目工程影响最大,国家和地方总投入达800万元,工程历时两年,对16处旧址进了全面的

  修复和保护。抗大八分校旧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全国免费开放场馆,省、地、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观众达8万人次,为安徽红色旅游增添一个新的亮点。省拟申报其为第七批国保单位。

  二、我市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还没能形成社会共识。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缺乏“守土有责”的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干部群众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法律意识还很淡薄。

  2、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工作是分级保护管理的,国保单位可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省保单位可申请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重要文物点,应有市级财政承担。但目前我市财政基本上只负责人员工资和部分专项保护支出,常态性的文物保护工作投入不足。

  3、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4、文物保护工作的执法力度还没到位,随意损害文物,破坏文物周边环境的事时有发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全市登记消失的文物点就达31处。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重新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

  重新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是进一步做好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文物保护工作,保护的是不可再生的资

  源,是先人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项工作,不是政府某一部门的事,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作为构建和谐、文明新天长的工作内容。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制订和完善保护规划,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的关系,要把文物保护工作列入各镇

  (街道)和市直各单位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的工作职责。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弘扬”。

  2、明确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强化宣传力度

  文物保护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到彰显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高度,强化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氛围。建议文物保护职能部门和宣传媒体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保护文物和全市的经济建设、旅游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文化、文物部门要充分利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举办文物法律法规宣传,举办文物知识的普及讲座,让广大群众真正懂得怎样才能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3、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保护措施,明确目标任务

  文物保护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目标,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科学保护。要编制《天长市“十二五”文物保护规划》,出台实施办法,做到规划先行。建议对第三次全国普查第二阶段登录的所有文物点,设置保护标志牌,加强保护;加强队伍建设,组建一支以村为基础的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形成城乡一体的保护网络;积极申报抗大八分校旧址群和天长图书馆楼为国保单位,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将铜城普济桥、秦栏孝子坟等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文物保护级别;积极向上争取,把我市境内的重要文物点,列入到国家和省“十二五”保护项目中,切实加强保护;编印

  《天长市不可移动文物图录》,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市的历史文化遗存,热爱家乡,热爱天长。

  4、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地上地下文物免遭破坏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古遗址、古墓葬和损毁文物的事件,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除了给予行政处罚外,对于犯罪案件,要立即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决不姑息。根据《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文物部门要对大中型建设工地提前介入,进行调查勘探工作,没有经过文物部门签字许可的工地,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应严格把关,不允许施工作业,以确保文物免遭破坏。

  5、积极争取保护经费,加大文物保护投入

  建议文物部门多渠道争取经费,积极向上争取保护项目。“十二五”期间,可将抗大八分校教室旧址、政治部旧址,杨捷将军墓,铜城普济桥,老图书馆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进行申报,争取经费。市财政要加大投入,把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确保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扎实进行。

  6、针对我市文物保护的现状,建议市政府出台《天长

  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把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简报 简报 文物保护 革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