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对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1-24 15:45:1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文章首先对传统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体系弊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了有效实验教学的特征,最后对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改革实践展开了相应的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希望有所裨益。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特征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建筑材料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它要求学习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在有效性教学中通过教师跟学生在短时间的相处,可以让学生喜欢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使学到的东西能有所用。教学课程的有效性能规范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体系弊端

1.1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其是理论课的补充部分,很多教师与学生对其都不是十分重视。通常来说,教师会耗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教授书本上的知识,不重视实践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照搬课本套路,因此很难掌握与工程实际相符的检验方法。

1.2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在整节课堂中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讲解,通过将具体的实验方法告知学生,让学生对实验内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而后由学生操作。学生不需要独立思考,因此,虽然参加了实验,但没有接受,很难自主实践。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创新型社会建设。

1.3传统教学内容单调 教学结构不合理

对于建筑材料实践课来说,其通常开展的都是较为基础的实验,尽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但是却无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变通能力。学校设备少场地不足,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多数学生参与度低,使得对一些新问题束手无策。

2有效实验教学的特征

2.1多层次、持续递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其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对于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来说,其首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从而使得同样质量的教学行为,对不同学生产生的教学质量是不同的,即每个学生真正得到的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必须结合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多层次、持续递进的教学目标。

2.2完善的实验教学资源

通常来说,实验教学资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硬件资源。硬件主要指的是实验教学场所、相关设施以及仪器设备等,这些硬件资源是实验教学实施的物质基础。如果实验教学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实验用房无法达到要求、教学设施陈旧、仪器设备数量不足等,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为软件。软件主要是指师资的素质、实验课相关教材、课件和报告册等。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衡量教学有效与无效、效率高与效率低的一个重要标尺,没有充足而高质量的实验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有效的实验教学,最终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2.3互动为主的指导性课堂模式

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来说,其主体为教师。在如今的情况下,教师大都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让学生陷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其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就实验课而言,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而且有些建筑材料实验本身要求的单次课时比较长,如果教师授课占用时间过多,则无法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际操作环节。因此,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应该是教与学交叉进行、以互动为主要形式的指导性课堂模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碰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因人施教,增强教学效果。

2.4课程有效性要求平时考核成绩公平公正

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不但能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的考核,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评分有理有据。由于原来的实践考核多数根据学生的出勤以及实践报告的质量来进行考核,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实践方法与操作过程不够重视,而却把重点放在了整理实验报告上,而且还极可能出现作弊的现象。所以,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课程有效性要求不但要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提高对其操作过程的重视,对于操作进行达标测试,检验真实的掌握情况。

3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改革实践

3.1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重构实验教学体系

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来说,其主要应将其侧重点放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其不但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决策与开拓创新的能力,使其逐渐成为专业领域的引导者。通过对教学目的的考虑,同时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与当前建筑材料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修订,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体系满足3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熟悉、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实验方法,训练基本实验技能;第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第三,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3.2遵循有效性原则完善实验成绩考评方法

对于有效的实验成绩考评方法来说,其应满足如下两点特点:第一,考评方法要将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的真实表现准确且全面地体现出来;第二,考评方法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实现量化。在对考核内容进行制定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情况、过程管理以及实验报告等。其中,实验报告主要是通过实验报告册来反映的学生情况,如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过程管理主要是由课程的指导教师来进行控制,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环节较难掌控与衡量,但是也正是这一环节将学生的实验技能、现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出来。在成绩考核的具体操作中,遵循有效性原则,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实验课有效学习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建筑材料”实验课学生考核评价表: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评价对象包括学生个体和所在实验组。考核评价表将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相联系、学生个体与所在实验团队相结合,通过多视角的分析评价,互为补充、互相印证,使实验课成绩的考核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加真实。

4结束语

總的来说,目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人员认清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与研究,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艾红梅,王宝民,曹明莉,吕兴军.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03):267-271.

推荐访问:建筑材料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实践 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