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丰台河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24 11:35:1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章在分析河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揭示出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最后从加快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与升级、推动“互联网+”、以场景思维全面提升地方品质等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产业特征;融合与升级;地方品质

一、河西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

丰台区河西地区是指永定河以西的区域,包括长辛店街道、云岗街道、长辛店镇和王佐镇。河西地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是丰台区的欠发达地区。

(一)制造、消费商务、房地产、科技服务是河西地区主导产业

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行业营业收入结构,制造业(49.53%)、批发零售(17.82%)、房地产(17.12%)三者共占河西总收入的84.47%。从就业结构来看,制造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二者合计54.66%,超过一半。此外,就业比重超5%的行业还包括批发零售、租赁商务、住宿餐饮,三者构成的消费商务版块就业合计达17.77%。

(二)经济空间东强西弱,城聚乡散

从营业收入和从业的空间分布上看,河西经济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东强西弱的特点。东部张郭庄、长辛店和赵辛店三个村范围内的营收和从业分别占整个河西地区的43.15%和49.88%。而从业比重小于1.5%、营业收入小于2%的村庄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王佐乡的营业收入和从业也主要集中于 东部的西王佐、南宫和佃起村范围内,三个村范围内的从业和营收分别占整个王佐镇的88.81%和38.57%。

乡镇和街道体现的城乡分布来看,河西地区产业主要分布于云岗和长辛店街道范围内,2013年两个街道总从业、营业收入比重分别占该河西地区65.24%和68.69%;长辛店镇和王佐镇代表的鄉村地区的从业和营收比重则分别34.76%和31.31%。街道代表的城市化地区的产业明显比村镇代表的乡村地区更为集聚。

(三)要素效益与产业效率偏低

首先,土地产出水平极低,平均租金仅为河东和朝阳的1/10。2013年河西地区土地生产率仅为1.9亿元/平方公里,仅为同时期河东的1/2,不足2011年朝阳区土地平均生产率的1/4;同时,单位面积税收贡献河西地区为河东的1/14,朝阳区2011年水平的1/57;平均租金水平为河东和朝阳的1/10。

其次,除房地产和少数工业部门外,效率远低于北京和丰台。以单位从业人员创造的营业收入作为行业从业效率指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除房地产外,河西地区其他产业效率普遍低于北京市和丰台区平均水平。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差距尤为明显。而制造业中,除纺织业和金属制品和外,河西制造行业效率亦大大落后于北京市和丰台区,高端制造行业效率差距更为明显。

(四)产业结构演进滞缓,与首都核心功能相脱节

受所有制锁定的影响,产业发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整个河西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也十分滞缓。从北京、丰台和河西企业的营收结构比较来看,北京市2000年以后成立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9.42%,高出河西地区12个百分点;丰台区这一比重为54.62%,高出河西地区7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河西地区建国前与改革开放前成立企业占比分别高达13.64%和24.06%,远高于同期北京和丰台的比重。由此可知,河西产业结构演进非常滞缓,更新较慢。

产业结构演进滞缓,更新较慢的一个结果是河西产业与首都功能升级相脱节。比较北京、河西地区的区位商,发现北京市在全国的优势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科研、文化、金融、商务、高端消费等方面。河西在制造业、电热汽水供应、水利设施管理和卫生等行业上具备优势。换言之,河西地区在信息、文化、金融、商务与高端消费功能不显著。

此外,部分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已经不符合首都发展的功能。从当前河西产业构成来看,不符合首都发展要求的企业数占比为21.53%,从业占比为31.02%,而营业收入和资产却分别高达64.95%和55.56%。其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是重头。制造业中分别有82.25%和81.94%、批发零售业中有35.48%和83.18%的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属于不符合首都功能范畴,占全部不符合首都功能产业从业与营收的91.61%和80.82%。

(五)创新能力不足

从创新企业分布看,河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和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6.92%和7.69%,低于丰台区平均水平(36.84%和11.96%)和北京市平均水平(29.09%和13.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仅约为海淀区的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比仅约为海淀区的1/3。

从创新企业分布看,河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和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6.92%和7.69%,低于丰台区平均水平(36.84%和11.96%)和北京市平均水平(29.09%和13.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仅约为海淀区的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比仅约为海淀区的1/3。从工业企业创新投入看,河西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分别为544人和9141.2万元,与北京市、丰台全区平均水平及河东地区均相差甚远。

二、河西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面临的形势

1. 首都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求河西产业转向服务化与高端化发展

北京明确了新时期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战略定位,科技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努力建设全球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北京提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目标,对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出较高要求,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成为首都当前重要任务。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首次将城六区作为一个区域来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河西地区将纳入城六区范畴,服务化与高端化发展将成为河西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

2. 新技术与场景消费时代到来,融合发展能力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关键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在新技术引领下,服务业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创新,催生出了更多样、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产业组织方式正面临深刻变革,呈现分布式、开放化、生态化、平台化、虚拟化等新特点,各类平台型组织在产业资源和要素配置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消费领域目前正经历由提袋消费、体验消费阶段加速进入场景消费的时代。场景消费是通过场景体验在出售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传播新的生活观念,塑造新的消费态度。在此背景下,场景化已经成为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建构。由于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场景化已经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链接与整合。基于分享经济、流量经济、跨界经济、移动支付、大数据等,场景消费已经把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实物与情感等各方面因素都变成了场景建构的内容。进入移动终端时代,场景服务成了竞争的核心要素,融合发展能力就成为场景服务的核心。

(二)发展定位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首都战略定位和丰台区功能定位,紧密结合丰台区“十三五”规划,紧紧抓住城南行动计划、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北京)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河西地区区位、生态、科技、土地等优势,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机构服务化与高端化升级,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景区、社区、园区“三区”共建、智能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共进,项目、资金、人才“三要素”配套,将河西地区建设成为首都“生态经济、場景消费与智慧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北京西岸·乐活原乡”田园城市新形象。

三、河西地区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

加快不符合要求的工业疏解。聚焦工业领域内集聚人员多、劳均产出低、资源消耗高、经济贡献小的产业类型,坚持“五个一批”工作思路,加快疏解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按照《北京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等政策的相关要求,继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印染、机械、印刷、造纸等污染较大、耗能耗水较高的行业和生产工艺的调整退出工作。深入引导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转移搬迁,重点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加工组装环节;医药产业领域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基础和新材料产业领域的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等。

推动流通领域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调整。严格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和扩建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区域性),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区域性),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其他未列明批发业中摊群式商品交易市场等。推动服装鞋帽、建材家具、日用百货(小商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二手车等区域性集散市场的疏解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与天津、河北相关区县及市场的对接和承接,加快引导批发、物流、仓储等区域集散型商品流通功能向外有序疏解。

(二)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与升级

支持大型制造企业拓展增值服务,向系统集成商和服务集成商转型。推动大型企业和重点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总集成能力,积极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企业发展社会化专业服务,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剥离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服务环节,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开展跨行业并购,通过产业融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区域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相互联姻、双向进入,通过项目合作、兼并收购、共性技术研发等方式不断开发文化科技融合新产品和新服务,拓展文化科技融合领域,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增长点。

(三)推动“互联网+”发展

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借助“互联网+”思维培育科技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切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推动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化发展, 开展线上合同研发、研发众包、知识管理和运营、服务外包等合作。深化“互联网+文化创意”的融合,搭建文化创意设计众包平台,推动文化产品、旅游产品等产品设计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融合,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发展互联网+制造业。引导建设工业设计众包平台,鼓励行业共性技术众包、大企业中低端技术众包、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众包,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广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监测系统,以提升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设施园艺、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

(四)以场景思维,全面提升河西城市地方品质

全面提升生态涵养功能。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优化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调整转移西部浅山区的工矿企业,串联北宫森林公园、园博园等景区,打造河西地区北部生态屏障带。沿虻牛河、蟒牛河和哑叭河-永定河打造三条绿色景观廊道。整合保护区域基本农田,构建1.4万亩的生态“绿斑”。严格控制资源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发挥河西地区的首都西南生态屏障功能。同时加强城市建成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市民提供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绿色休闲娱乐空间。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系统优化区域承载能力。统筹实施教育、医疗、养老、体育、保障房等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优先打通张郭庄路等对外联络干线。加快推进郭公庄消防站、王佐消防站建设,集中建设供电、供水、环卫设施,提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保障能力。

加快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文化娱乐产业,提升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消费环境。加快推动建设一批文化广场、博物馆、图书馆等,打造区域文化学习交流氛围。加快社区公共体育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伯旭.从“北京制造”到“北京创造”[J].中国投资,2016(02).

[2]闫傲霜.全面深化合作建设科技创新中心[N].人民日报,2014-04-17.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推荐访问:河西 丰台 产业发展 地区 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