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感受人性光辉的烛照

时间:2022-11-23 13:00:37 来源:网友投稿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师生共同赏析长亭饯别部分。我请学生细读文本,探究崔莺莺、张生、老夫人等角色在宴会上的表现,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来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后,首先谈的是张生:“从‘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来看,张生对自己的才干很有信心,一定会拿个状元回来的。”

“是的,还有吗?”我问。学生摇头。“没有了吗?那莺莺小姐太伤心了,别忘了,这可是如胶似漆的恋人之间的饯别啊。请其他同学补充。”

“【小梁州】中‘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长吁气’说明张生心中也很伤感,眼泪都快出来了。”

“是啊,男儿可是有泪不轻弹,这是通过谁的眼睛发现的?有什么用意?”我接着问。

“是从崔莺莺的角度写的,说明宴席上崔莺莺始终看着张生,他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不错,小姐整个注意力都在张生身上,连一蹙眉都看在心里,可见感情之深啊。那我们下面就集中来谈谈崔莺莺的表现吧。”

学生回答很快。

“【幺篇】中‘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围腰。’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崔莺莺内心的凄苦,不忍和张生分离。”

“【满庭芳】中‘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作望夫石。’运用典故表现了崔莺莺对张生的情感。”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表现了崔莺莺对张生的一种怎样的感情呢?请注意措辞。”我追问。

“浪漫。”学生说。

“不够准确。有更好的吗?”

学生有些犯难。“坚贞,可以吗?”我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坚贞不渝。

我让学生继续补充。

“【朝天子】有两个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说明崔莺莺不在乎名利。”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提醒学生看注释了解这两个词的出处和具体内涵,并请其他学生继续补充。

“【幺篇】里也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直接说明了崔莺莺不在乎功名利禄。”

“那么,崔莺莺在乎什么呢?她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我追问。

“她当然是希望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一刻也不愿意分离。”其他学生都笑了,我提醒她用文本中的词句来回答。她接着说:“举案齐眉,和张生共桌而食,过一种平淡的夫妻生活。”我请学生看注释,并简单解说了一下举案齐眉、孟光献饭的生活,接着要求学生概括崔莺莺的这种特质。

学生先概括为:重情轻利。我认为不准确,毕竟张生不是外出经商。略作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为:重爱情轻名利。

到这里崔莺莺的形象已较为鲜明了,但我想还可以从精神意义上作更深入的探讨。于是,我抛出了过渡性的问题:“大家赞同崔莺莺的这种品质吗?你怎么看待?可以结合自己谈谈。”

学生讨论了一会。

“我很赞同崔莺莺的做法,在那样的时代有这样的想法真是很了不起。”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许。但很快就有学生说:“我觉得不现实,人还是要现实点,尤其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要求读书人求取功名,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嘛。”他的回答赢得了更多人的赞同。这下热闹了,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莫衷一是。

我说:“到底崔莺莺的做法现实不现实,要回到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看,大家可以结合元代的时代特点来走近崔莺莺。”

在我的提示下马上有学生说:“元朝是蒙古人做皇帝,他们不重视儒家思想,所以不看重功名利禄。”

显然,这位学生很聪明,他并不真正了解元朝的社会背景,只是善于揣摩教师的意图而已。于是我说:“蒙古人做皇帝是不错,但不重视儒家思想不对,儒家的祖师爷孔子在元代被赐与了最高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清两代反而把王号取消了。但元朝的读书人对功名利禄倒真不那么热衷,其原因是元朝一度废除科举考试,即便科举取士,他们也是把汉人和蒙古人、色目人(元代对除蒙古外其他少数民资的称呼)分开,主要是担心汉人的官多了对他们的统治构成威胁,这样使得读书人读书求仕的道路变得狭窄,客观上也使读书人的名利之心有一定的减弱。这样,大量的文士出入勾栏瓦舍,过着一种风流浪漫的浪子生活。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投影了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学生对元代读书人的生活状态有了一定了解,我接着说:“再加上蒙古人性格豪爽,对文人也采取怀柔政策,使文人有追求自己闲适生活的可能。我们可以拿元代读书人的生活和明清读书人的生活进行比较,把元杂剧和《儒林外史》比较一下,就看得很清楚。是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张君瑞活得有意思,还是周进、范进活得有意思?吴敬梓对八股考试反感,他本人其实也是一个浪子,他自己说‘乡里传为子弟戒’。蒲松龄从少年时就参加考试,考了一辈子,考得头白齿豁,你瞧《聊斋志异》里对科举考试那种无奈和牢骚。”

学生听得有点发呆,但我想我的讲述还不应结束。

“可以这样说,元代的读书人过的才是人的生活;这样来看,崔莺莺重爱情轻名利的品质不正是对人性本真生活的一种追求吗?也正是这样,我们从崔莺莺身上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烁。”

学生听得入神,但我还必须讲。

“其实崔莺莺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元代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女人并不重要,但王实甫赋予她这一光辉品质显然寄寓了他对人性的呼唤,这声呼唤在缺失人性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尤为振聋发聩。”

“如果我们的视域再宽广一些,当古老的东方通过元曲这种艺术形式呼唤人文理想时,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欧洲大地掀起一阵阵人性复归的飓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崔莺莺这一艺术形象的不朽和王实甫的伟大追求,也就能从更深层次领会‘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第一’的内涵了。”

我的有些冗长的讲述完了,很轻松,而学生却有些沉重了。

【反思】

《长亭送别》是一篇经典课文,听过别人的公开课,我自己也上过公开课,当然都涉及到了崔莺莺形象的品读,大都停留在她对爱情的坚贞对功名的蔑视上,至于她为什么要这样,却缺乏深入探究,因此总感觉隔了一层,总感觉不得要领,因为仅仅这样,哪怕曲词语言再典雅,恐怕也难符“天下第一”的美誉。

直到看到了辽宁师范大学教授梁归智先生的《元曲中的人文精神》一文,对元曲、元曲作家、元代读书人的生活、元代的文化政策等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再查阅相关的史料,综合起来看崔莺莺时,我才对这一艺术形象和王实甫的艺术追求有了更为明晰一些的认识,这也是设计这堂课的一个起点。

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我追求文本的宽度、文学的厚度和思维深度的统一,我倡导生成,追求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就这堂课而言,前半部分注重了学生的生成,但后来教师的讲述显得有些冗长,主要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文史知识,非讲难以生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我力图贯通古今,勾连中外,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图景。

(浙江省绍兴市越崎中学;312050)

推荐访问:光辉 人性 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