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

时间:2022-11-23 08:50:11 来源:网友投稿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历史进步的标志。1500年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了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这主要以人类征服自然为特征。因此,工业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需要在现代化的成果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些成果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生态文明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土地资源日益枯竭,沙漠化威胁着地球上的陆地表面,水资源日趋紧张,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所有这些,使得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发展的条件日益恶化,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这种情况下,70年代初,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场绿色运动,它对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使它们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的保证。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尤其是社会主义者把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并从中产生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对GDP的片面追求,中国也出现了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日益紧张的趋势,这种状况使人们形成一个共识:现代化的目标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上,还应体现在生态文明上。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党对文明、生态文明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

发展和升华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以提出,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能源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主要措施包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反映了我们党对文明、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和升华。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

生态文明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但是过去这些思想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之中被长期遗忘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地把自然界和劳动一起看作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认为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恩格斯也曾经指出,人和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在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它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马克思主义更是赋予了社会主义以实现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历史使命:通过社会成员的联合劳动,来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生产力和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集中,可以节省各种建筑物,这不仅指真正的广场,而且也指仓库等等,燃料、照明等等的支出,也是这样,其他生产条件,不管由多少人利用,会仍旧不变,这种由生产资料的集中及其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全部节约,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这种节约来源于劳动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张: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这些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利用整个分工制度优点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在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这将造福于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约型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

生态文明有机统一

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的基本一致,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生态文明的思想萌芽,古代先贤关于“天人合一”境界的表达和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规律的高度尊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即使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极端行为中,也要下令保留有关种树等方面的书籍。但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是和谐的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它的和谐程度始终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一般说来,人际关系和谐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之,人际关系紧张、剧烈的社会冲突必然带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后果。当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反过来也会对社会关系带来消极影响。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领导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就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就不言而喻: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视野中,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成果的享用者。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既要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也要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前者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后者则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消极适应。生态文明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其次,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可持续发展、并向更高的阶段演进的前提。社会主义是人类的理想。但是,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是最美好的制度,就能保证社会主义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保证。如果资源枯竭了,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无济于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使经济发展转移到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尤其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既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也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弘扬优秀传统。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并且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个“红线”的条件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精耕细作”这一传统农业的合理成分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

有学者指出,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应用了近代自然科学成果,但基本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改造农业,又偏重于以石油这个非再生能源为标志的外能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本性。作为“精耕细作”指导思想的“三才”理论(天道、地道、人道)及其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发扬光大。(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推荐访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 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