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析水利施工与环境保护

时间:2022-11-22 14:1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水利工程是以防洪、发电、灌溉等为目标的除害兴利的综合性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兴建过程中难免对区域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全过程,保证工程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河流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 噪音;环境;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各工程施工特点,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和环保措施,对施工引起的开挖与弃渣、水土流失,生产生活污水、粉尘、噪声和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将其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1、施工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因施工场所临近江边、河边,生产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影响河道下游水质。

1.2、施工噪声的影响

水利工程开山劈地及爆破作业、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将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1.3、施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尾气、运输车辆行车带起的尘土。不仅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及环境卫生,还能大大增加大气浮尘含量和有害成分。

1.4、施工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施工区生活环境简陋,但人员众多,容易传播流行性传染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直接影响人群健康。

二、工程建设施工环境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2.1、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施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从过去单纯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确处理工程与人类、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协调和良性循环。

2.2、循环再生综合利用的原则

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再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材料,运用循环再生的原则,处理施工垃圾,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经济效益。如利用弃渣填沟平地,既可减少工程造价,又可以增加生态效益。

2.3、合理利用主体空间的原则

主要是为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中施工区域的空间组织问题,同时统筹兼顾施工区域有关土地的合理利用、水流的有效控制、周围的最小干扰等生态环境问题,实行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协调一致。

总之,参建各方应共同维护好工程施工期间的生态环境,使工程充分发挥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综合效益。

推荐访问:浅析 环境保护 水利 施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