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谈谈“三线建设”的得与失

时间:2022-11-22 10:30:1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给今人带来的是遗产还是负担,有不少的争论。“三线建设”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与国内形势上的原因,虽然有过高估计战争的因素与不讲效益的问题,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改变西部落后面貌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三线建设;战争;工业布局;经济规律

一、何谓“三线建设”

“三线”的划分,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我国的自然地理、经济重心和国防安全的位置和区域为根据划分的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它将沿海和沿疆地区作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而长城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地区为三线。“三线”又分西南三线(包含四川、云南,贵州及湘西和鄂西)和西北三线(包括陕、甘、宁、青,豫西和晋西)。三线地区离海岸线最近700公里以上,距西部边界上千公里,还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屏障。

“三线建设”的概念,是指在我国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建设为主体,在三线地区实施工业化的建设进程。其中由国家意志推进的称“大三线”,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推进建设的称“小三线”。大三线建设由中央财务拨款,实施的均为战略性工程,如核武器、核潜艇、火箭、导弹、卫星以及钢铁、交通等。在大三线建设的同时,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小三线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主要产品是为步兵和民兵提供轻武器装备。

二、“三线建设”产生的背景

1964年春,随着攀枝花钢铁厂工程的上马,宣告“三线建设”历史画卷的序幕被徐徐拉开。“三线建设”由当时共和国的最高决策层与领导者亲自提出,有着其深刻的国际背景与国内形势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西方阵营对新生的人民中国采取了政治敌视、外交孤立、经济封锁、文化渗透、科技限制以及军事威胁等政策和手段。为了遏制新中国,他们一再践踏国际法公然支持新疆和西藏分裂势力,千方百计地企图阻挠其统一和领土完整。作为西方盟主,美国在战略上不断强化半月形包围圈,讹诈和封杀手段更是咄咄逼人,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其次是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不断叫嚣要反攻大陆,不断派遣武装特务袭击大陆东南沿海,妄图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从1962年到1965年就派几十股武装特务登陆大陆。派遣侦察机深入大陆腹地窃取军事调动、国防建设等情报。指挥潜藏在大陆的特务进行爆炸、暗杀等活动。

第三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老大国沙文主义不断恶性膨胀,视中国为其奉行的世界霸权主义的绊脚石,处心积虑地欲清除而后快:1959年单方面撕毁协议,停建一切援华项目,撤走全部专家;1960年多次侵入中国领土,擅自挪动界碑,殴打绑架我军民;1962年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策动当地居民外逃;次年与蒙古国签署了《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苏军进驻蒙古;在中苏边界地区陈兵百万人,战略导弹瞄准中国,试图对我国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在中国新疆和黑龙江等地挑起武装冲突。

就国内形势而言,自1953年我国首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规划提上工作日程后,对于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苏方专家计划全部放在东北或沿海地区。理由是东北和沿海地区工业建设配套条件较好,项目上马快、工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空间大,而且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强。但毛主席认为这不利于中国工业均衡布局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主张将一批项目放到中西部。经反复协商,最终106个民用项目中的21个和44个国防项目中的21个,落户西部。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兵器、航空、建材、电子电气等企业开始扎根中西部。 在1964年5月9日,罗瑞卿将总参谋部作战部的调研报告报送中央常委。报告表明:我国工业布局不适应备战:

一是工业过于集中。14个百万人口城市集中了60%的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

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大城市大部分在沿海地区。战时防空、疏散人口、保障生产,特别是预防核袭击,能力低下。

三是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多在大中城市,城市遭受轰炸时,交通也易被破坏。

四是水库安全泄水能力差。若水库同时被炸毁,京津及周围地区将遭水灾。

建立在这样的备战态势与对国内经济布局的分析基础上,1964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搞三线建设,一、二线也要搞军事工业。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

遭受百年殖民蹂躏的中华民族,历经几代人前赴后继、几千万人流血牺牲,才获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面对悬在我们头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为了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别无选择,被迫而无奈地做好反侵略准备,既要做好应对常规战争的准备,又要做好应对核战争的准备。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举国上下“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了主流意识和行为准则。

三、“三线建设”的实施内容

从1964年到1970年为三线建设第一阶段,投资560多亿元人民币,开工400余个项目。1971年至1980年为第二阶段,耗资1492亿元人民币,开工1100多个项目。这初步改变了内地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科技人才缺乏等局面,建成了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工业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达到了打不垮、炸不烂的战略预期。比如交通方面,随着成昆、川黔、贵昆、湘黔、焦柳、襄渝焦枝、枝柳、青藏一期等铁路的贯通,使西北、西南地区铁路纵横,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相互通达;依托襄渝铁路,湖北十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机械方面,按照既为军工服务,又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原则,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重型机械工业基地,在重庆、豫西、鄂西、湘西建成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航空航天方面,在四川成都、贵州安顺以及汉中、鄂西建成了航空工业基地,形成了歼击机、运输机生产中心;在陕西南部建成了火箭和导弹等战略武器科研、生产体系,在四川西昌和甘肃酒泉建立了航天工业生产、卫星试验基地、航天发射中心,等等。到1975年,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净值,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均超一线和二线地区。

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中央投资2052亿元,建设了1400余家企业和100多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线地区迅速崛起了群星灿烂般百余座新城镇,30多座新城令人刮目相看——攀枝花、绵阳、西昌、雅安、乐山、十堰、德阳、六盘水、安顺、凯里、怀化、金昌等。

四、关于“三线建设”的得失分析

“三线建设”的困难和艰苦不言而喻。在原始生态环境中,既要长期超负荷工作,又要克服生活困难和调整心理状态,这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要求很高。在“好人,好马,好刀枪上三线”口号中,400万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有些举家搬迁,连同家属人数超过千万,他们怀着“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四海为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境界与精神,默默地为实现强国梦献出了青春,甚至献出了生命。

当然,今天我们从历史事实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会认为“三线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战争危险估计过高和在“文革”干扰等情况下实施的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的庞大系统工程,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时间过久,投资过高,国力难当。如1965年至1971年,新建和内迁企业1000多个,资金、设备、原料常常滞后,有的中途被迫下马,有的项目建成后又长期不能按计划投产。

第二,一些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且实行边勘探、边施工的方式,计划和要求过急过快,建设费用常常超出投资预算,从而导致工期一拖再拖,投产后效益低,有的生产越多亏损越多。

第三,强调战备需求,忽略经济规律。如按“靠山、分散、进洞”原则,造成生产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人力物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职工和家属生活需要,企业不得不进行社会化投资和管理,要建商店、医院、学校、幼儿园、书店、派出所等机构。

第四,“文革”干扰,有些建设项目为了政治挂帅、政治献礼等导致规章制度废弃,瞎指挥、搞突击。

第五,国民经济临战状态,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国防建设虽然投入巨大,但主要是应急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一些武器装备与世界差距扩大。

第六,认为东北和沿海工业基地将是战争的殉葬品,不肯投入或投入严重不足,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潜力。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80%的工业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这种布局无疑将在大战中很快失去工业后方,进而失去自卫能力,任人宰割。因此,中国必须有所为。三线建设就是以战备为中心,在中西部13个省和自治区建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业和交通体系,打造坚不可摧的工业战略基地和国防战略大后方。

但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国际形势评判历史重大事件的是与非、功与过。面对被孤立、被包围、被侵略的弱肉强食之国际形势,没有重工业特别是没有国防实力、没有战略后方的中国倍感安全压力。在无法准确预料和把握世界大战或大规模侵华战争是否爆发、何时爆发、爆发规模的紧迫危险环境中,有准备比无准备要好,多准备比少准备好。中国总不能把国家安危寄托对战争威险程度估计不足上,不能把民族独立寄托主观侥幸心理上。受尽列强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作为落后农业国,面临着超级大国的常规战争威胁与和战争讹诈,面临着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即使高估了战争危险程度是可以理解的,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更是责任所在和使命使然、更是历史担当。为了防患于未然,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必须做最好的准备。

1990年小平同志曾意味深长地说道:“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1992年他又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即使就经济意义的层面来说,“三线建设”客观上改变了国家工业布局,促进了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物资基础、科技条件和人才队伍。没有三线建设,今天中国东西部地区差别更大,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时间更长。

至于“三线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三线建设”经济上不划算,军事上划算的问题,以及关于“吃穿用”与“三线建设”孰先孰后、谁重谁轻的问题,对此,不能简单地用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来评判。今天看来,这几种意见都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只是工作视角不同与孰先孰后、轻重缓急、比重比率不同而已。确保自身安全、建设战略后方、威慑霸权主义、改善自身发展环境之代价,属于国防安全、和平发展之成本,是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的无奈之举。工业重心转入三线地区之效率低下与效益损失,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预付金,属战略性长远投资。待到收获期,红利将持续让国家、社会和民众得到补偿和回报。而“吃穿用”解决不好,固然社会就不稳定,但“三线建设”解决不好,就没有战略后方,国家安危就难以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危相辅相成,辩证和谐地处理,两者相得益彰,否则,一损皆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常态,特殊时期,国家安危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天枰上更具分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国内外形势的特殊性,导致国际和国内许多历史事件都不可免地有其特殊表现形式,非独“三线建设”而然。

无论如何,“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镜子,启迪颇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大规模建设和高强度投资必须有稳定和民主的社会生态基础;

二是经济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特别不能以大跃进式的运动搞建设;

三是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建设相协调,要立足当下,也要着眼未来;

四是必须有国际视野,既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又要透过国际形势把握新动向新趋势,理性洞察世界强国的看待世界的视角、心态、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国家利益和行为准则。

因此,笔者认为,“三线建设”的基本事实是:在这场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影响深远,事关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刻,在与世界霸权主义的较量中,直接或间接地赢得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博弈的胜利,取得了开发西部的重大经济成就,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一步沟通、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得与失[J].当代经济研究, 2005(06).

[2]张勇.近三十年国内三线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概述[J].三峡论坛, 2014(02).

[3]马泉山.再谈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6).

(作者单位:新华书店总店)

推荐访问:谈谈 得与失 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