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学进校园”热潮下的冷思考

时间:2022-10-25 14:30:1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国学进校园”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文化复兴的召唤,可随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国学特色校的美好前景笼上一丝阴霾。国学特色校应具有哪些特征,理论与经验的矛盾为何产生,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使“国学进校园”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更好地为中国教育进步与民族复兴服务。

关键词:国学特色校;错误偏向;根源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民众将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当作一种精神慰藉,国家对优秀民族精神复苏的需求更加迫切。我国教育一直处于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国学进校园”也应运而生。它肩负着民众的期盼、国家使命,更承载着教育希望,所以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国学进校园”中的错误偏向

响应政府号召的学校良莠不齐,学校教学质量差、收费虚高、模式体系混乱等问题屡见报端,这无疑为政策推进增添了额外的压力,国学特色校的创建暴露出不少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指人们出于对他人成功的羡慕,将他人的方法不进行思考与创新直接进行模仿复制。在国学特色校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成功的模范学校,这些学校的实践经验与改革方法通过文章、广播、讲座、媒体节目、互联网等多渠道得到宣传,其本意是给其他国学特色校借鉴参考,使他们更高效地改革,但现实中有些学校以这些榜样为“施工图纸”,不考虑本校实际一味复制榜样学校的做法,不久就会寸步难行,使国学特色校呈现泡沫式繁荣,难以形成核心支柱与连贯的体系。

2.半途而废

国学教育特色校的课程设置、师资教材、评价体系等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说一切都凭校长“摸着石头过河”。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与反复并存,学校建设会碰到各种各样预期与非预期的困难,短期内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一些急功近利的校长不免在一次次打击碰壁中灰心丧气,放弃了发展国学的愿望,这样的半途而废令社会为之可惜,同时证明了国学特色校的创建非坚韧不拔者不能成功。

3.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是指一方为达表面效果而对自身进行外在修饰,敷衍或忽视事物本质与内部逻辑。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内容、不切实际、不见效果。不少学校只打着“国学特色校”的旗号招牌来增加招生噱头,这样的出发点决定了校长只把改革重心放在校园环境建設和课程更替上。若我们深入调查便会发现,与表象不符的是学校教职人员往往对国学教育的内容与意义一知半解,更加讽刺的是这些形象工程使到校参观的家长与媒体受到认知冲击与情感震撼,使校方在这些赞扬与荣誉中形成错误的观念,在形式上愈加用力,如此反复,国学特色校的创建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

二、“国学进校园”的应有特征

国学特色校创建中几种错误倾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个人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教育改革曲折性的现实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校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倡导灵活性、差异性的同时,也需要制订并遵守一定的规则标准。因此,笔者对部分取得较好效果的国学教育特色校的办校理念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总结国学教育特色校应有的特征。

1.“国学”概念厘清和建校规划清晰

学校建设围绕“国学”主题展开,因此学校对国学概念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国学的概念一直是文化学者的关注点。近代章太炎将经史子集都列为国学范围;以邓实为代表的国粹派以复兴古学为国学的任务;胡适认为“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马一浮以六艺作为国学的价值象征……校长要形成正确的国学概念,正确的理论是有效实践的前提,实践摸索是个长期的过程,校长要有一套基于国学概念展开的建设蓝图、完整详细的目标规划和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

2.将“国学”融入学校生态

在正确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要将“国学”由表及里地融入教学。笔者认为其中值得重视的是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国学特色的一个基本体现便是将国学内容与课程教学完美结合。国家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科目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因素,这便是国家重视国学融入课程的一大体现。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途径就是课堂,一个成功的特色校应重视国学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同时辅以环境的潜移默化,达到国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课上课下结合、学习与反思结合。

3.家师校形成三方共识

学生是国学特色校教育的直接受教者,家长则是最公平、最直接的评委,但由于不同人对国学的理解不同,在唯分数论的压力下,家长也是国学特色校建设最大的潜在反对者。因此,国学教育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理解显得至关重要,家长与学校达成培养共识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学校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一线教师,教师的认可与配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否,理想的国学特色校的全体教职工应站在同一战线上,对“国学”概念形成共识,达成关于“国学教育”模式的一致意见,有对校长目标规划的信任和携手应对困难与挫折的决心。

4.与当地积极互动

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一个成熟的国学特色校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基地”的作用,开放学校资源,影响当地的文化氛围,与固有的本土风情和文化资源相结合,既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又使国学内涵更加丰富,充满乡土情怀。

5.教师强大的反思力与学习力

未来学家宋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当下信息膨胀的社会,知识内容和体系的变化日新月异,停滞不前、安于现状迟早摆脱不了被时代淘汰的命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成功的国学特色校的教育参与者一定具备强大的反思力与学习力。“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强大的反思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学经验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独特的思考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学习力则能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让自己适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这是一个真正的国学教育特色校应对外部环境的法宝。

三、问题分析

影响“国学进校园”的因素有很多,促使其偏向的诱因也有很多,笔者对其中几种重要因素进行研究。

1.资金支持不足

创建国学特色校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教育理想的实践者立志于创建此类学校,却囿于资金问题半途而废或偏向拿来主义、形式主义。任何一所学校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的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经济支撑。

笔者认为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供养”国学特色校的需求,不难发现,颇具规模的国学学校或培训班大多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能清楚意识到国学特色校创办的价值,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然而然投入足够资金鼓励学校建设。相较之下,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除国家专项拨款外抽不出额外资金投资于国学特色校。二是当地教育部门决策者的短视——看不到国学特色校的发展前景与社会效益,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等指标,决策者的思想观念陈旧,自然不肯在学校创建上投入太多。资金这一拦路虎的存在迫使一些国学特色校不得不“剑走偏锋”。

2.相关制度不完善

国学特色校建设是基础教育体系下的尝试与创新,影响力有限、地区差异大、国家与政府对此类学校停留在表态鼓励层面、相关理论仍待验证……总之,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指标体系。“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更加注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建设”。但是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师资教材配置、授课形式等一系列内容均无政策标准进行规范,仅有探讨交流后产生的零零星星的经验参考。

3.教育现实的制约

阶级固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被家长当作阶级晋升的跳板,在此背景下催生出提倡“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模式。“所谓‘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數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是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教育”。校长“费时费力”地搞国学教育,抽出其他课程的时间专门学习中高考并不涉及的国学,学生花费时间精力钻研晦涩的古文经典,这定会引来家长乃至教师的怀疑反对。这种来自学生、家长的不理解对校长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4.发展规划不清晰

前文我们对“国学”概念进行了梳理,关于国学的理解见仁见智——文化专家、教育学者、一线教师、普通民众等不同社会群体对国学、国学教育的理解都不同。不少校长只是凑“国学”的热闹,为招生办学增加噱头,自己心中没有对未来的目标与规划,这样的学校必然无法朝正确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永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J].政策,2014(5):36-37.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1).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4.

[4]Dewey.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磷,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钱穆.国学概论[M].商务印务馆,2008.

作者简介:许高蕊(1997—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推荐访问:国学 热潮 进校园 冷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