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光脚院士”李小文

时间:2022-10-25 09:55:10 来源:网友投稿

对于院士李小文来说,无论是生活还是科研,都应该坚持简单化原则,拿着奥卡姆剃刀,刮,刮,刮。

此前,有人说他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也有人将他与陶渊明等魏晋名士相提并论,“外表不羁但是有着仙风道骨”;一位大学同学盛赞他,“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

几年前,一位采访他的记者端坐在真皮沙发上,而他却矮矮地坐在学生送他的小竹椅上。这位颇有名望的科学家侧着身子,仰面望向记者,还不停地给对方递烟、点火。最后,那位记者不得不感叹:“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谦虚的科学家了。”

正是这位“最谦虚”的科学家,堪称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创建了“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让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不过,这些荣耀,不会被李小文提及。他不擅长侃侃而谈。相反,他在谈话间显得有些局促,抱着左胳膊弯的右手,不自觉地上下摩挲着。

在李小文看来,自己的“慎言”跟年轻时的特殊经历有关。读大学时,他写了一篇批驳姚文元的文章“惹下麻烦”,从而总结出“假话不要说,真话也不能随便说”的人生经验。不过,他有意识地自我克制,有时也似乎拧不过骨子里的率直。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他看见总理温家宝去灾区时,手里拿的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不禁在博客上替遥感界致歉:“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当时,有人称赞他敢说真话,“是业界的良心”。

北师大的一位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来学院报到时,穿着白衬衫和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也是一双布鞋,“特别土”。当时,门卫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毫不客气地将他挡在了门外。还有一次,他去学院领院士生活补助时,斜挎着一个破包,站在财务处的柜台前,被学生误作是“修空调的师傅讨要工钱”。

李小文似乎天生不愿将精力耗费于外在修饰。在四川长大的他从小爱打赤脚,就连恋爱时“见女朋友家人也光着脚”。2001年,在长江学者的颁奖典礼上,他也是光脚穿着布鞋。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前特意缝制的两身西装,因为穿在他身上“像是偷来的”,在异国他乡几乎没有派上用场。令他庆幸的是,“幸亏是在美国,要是在讲究绅士风度的英国,也不大好穿得随意了”。

“身上的东西越少越好。”李小文用一种笃定的语气说。他用手上的奥卡姆剃刀,刮去令自己感到繁杂的枝枝蔓蔓。

他不断地刮去繁冗的社交活动,将自己的生活半径缩减在自由书斋里。有时去外地开会,他也恨不得“白天去晚上就往回赶”。如今,他不爱去办公室,“因为总是会被打扰”。他怡然自得的时刻是坐在书房里思考问题。除此以外,他热衷于让思绪在博客上自由驰骋。

在博客世界中,他会刻意去掉“院士”的光环,以一个名为“黄老邪”的普通网友身份,跟年龄和资历与他相差很多的人平等交流。在这个虚拟的学术江湖里,他倒是显露出几份侠客气质,会不时针对遥感领域的问题“和某某人掐一架”,有时还会怅然地“孤独求败”。

这位勾起人们无限好奇心的科学家,试图刮掉舆论赋予他的刻板印象。追求简单的他认为,那些标签也是压在身上的“一种负担”。

当然,他手上的奥卡姆剃刀是无形的,是一位名叫奥卡姆的逻辑学家提出的思维方法,概括起来正是他所信奉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素材迁移】

1.做一个纯粹的人;

2.不可以貌取人;

3.简约而不简单;

4.内在与外在;

5.繁杂与简单;

…………

推荐访问:院士 光脚 李小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