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检测指标动态变化研究

时间:2022-10-23 15: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患者脑脊液(CSF)常规、生化检测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结脑的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动态分析82例结脑患者治疗前、后CSF常规、生化、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及检测结果。结果:结脑患者治疗前CSF压力高,治疗后压力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CSF细胞总数升高(878%),治疗8周后下降至378%(P<001),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治疗前CSF蛋白异常率高达976%以上,治疗8周后蛋白异常率下降明显134%(P<001),糖和氯化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典型结脑早期以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混杂细胞反应,治疗中期粒细胞逐渐减少,免疫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增多,晚期以激活淋巴细胞为主,治愈后细胞学恢复正常。结论:CSF常规及生化改变异常率高,对结脑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有助于结脑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细胞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6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82例,男45例,女47例。男:女=1:108。年龄12~70岁,平均333±136岁。入院后均给予抗结核,具体治疗方法: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方案治疗,辅以激素、脱水剂、鞘内注药和脑脊液置换等治疗。

入选标准:①在急性或亚急性脑膜炎基础上,在CSF中检测到结核菌;或合并肺结核,同时CSF糖氯化物降低和蛋自定量升高;或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CT,MRI发现大脑基底池或外侧裂有渗出物、脑积水或脑回增强。②所有病例的血、CSF经一般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或恶性肿瘤的细胞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③所有存活病例均经抗结核治疗而好转或痊愈。

方法:①CSF常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3天内完成首次腰穿测压送检。我们将CSF蛋白质>045g/L,氯化物<120mmol/L,葡萄糖<25mmol/L或低于血糖的60%定义为异常;CSF≥200mmH2O为升高。并于入院后第2周、第4周和第8周,反复多次腰穿留取CSF,动态观察CSF常规、生化等指标变化情况。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常规腰椎穿刺取新鲜脑脊液05m1置粟氏沉淀管中,以500~800r/分离心5~10分钟,待沉淀管内液体被干燥后,取下沉淀作细胞学的玻片干燥并行瑞-姬氏染色,光学显微油镜检查,按侯氏分类法详细分类100个有核细胞,并求其各自的百分比例[1],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同时段观察脑脊液细胞变化。转入稳定期后,体温正常,头痛消失,每个月作腰穿1次,直至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正常。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治疗前CSF检测:82例结脑患者CSF常规(白细胞数)与生化各项指标(葡萄糖,氯化物,蛋白质)检测阳性率均高(871%~987%),见表1。

治疗后不同时期CSF检测:结脑患者治疗前CSF压力高(878%),与文献报道[2]结果接近,经四联抗痨治疗后,压力升高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SF开放压力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多数结脑患者治疗前CSF常规镜下清晰透明(854%),经治疗后差异对比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多数结脑患者CSF细胞数总数升高(878%);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8周下降至378%,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结脑患者治疗前CSF的生化异常率高达90%以上,以蛋白质明显升高,氯化物和葡萄糖明显下降为主,治疗8周后氯化物和葡萄糖异常率下降均显著性意义(P<001)。蛋白质下降较缓慢(P<005)。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治疗前及治疗2周左右,脑脊液细胞学为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混合性细胞学反应,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占30%~60%,并可见激活单核和淋巴细胞。治疗8~2周,嗜中性粒细胞明显下降,主要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学反应,淋巴细胞比例约占30%~60%,但其他各种细胞仍然存在。治疗12周以后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嗜中性粒细胞逐渐消失,仍可见少许激活淋巴及激活单核细胞,以后脑脊液细胞比例渐恢复正常,但完全没有异常脑脊液细胞,如嗜中性粒细胞至少半年以上。

讨 论

病理研究发现[3]早期未经抗结核治疗的脑膜炎为渗出性炎症,炎症变化主要在颅底,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其比例在60%~80%。2周后出现增殖性改变,表现为激活单核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有学者研究也指出[3],结脑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的特征性表现呈混合性细胞学反应,即在脑脊液细胞分类中既含有相当比例的嗜中性粒细胞,也含有一定比率的激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样细胞,一般持续4周以上。本研究显示,82例结脑患者的早期脑脊液多数为混合性细胞反应,各种异常细胞出现率最高的成分为嗜中性粒细胞,经抗结核治疗后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出现下降,逐渐转化为淋巴细胞反应。本研究观察结果也证实此点。另外,由于目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化脑患者在就诊时大部分已进入亚急性期,易与结脑相混淆,因此1次脑脊液细胞学仅能反映感染过程的瞬间变化,动态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鹏刚,张伟.结核性脑膜炎364例脑脊液结果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5):3668-3670.

2 陈贞文.结核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08,19(1):92-93.

3 周大明,彭仕芳.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多项指标的动态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105-107.

推荐访问:脑脊液 脑膜炎 常规 指标 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