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章

时间:2022-06-21 19: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5篇

【篇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世界上的万物总是有联系的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高中学的是化学物理和生物,没有文科生哲学、政治等等一系列文采激扬的论述,我只想就我在物理、生物方面学到的知识和老师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浅谈一下关于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起,大家都在夸奖牛顿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是的,他的思考最终让他提出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它上面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引力的,并不是地球本身有什么特殊的功力,其实地球上的任何物体对彼此之间都是有作用力的,只不过地球这个老大哥实在太大个了,大到它上面其他物体之间的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是万物千丝万缕联系的开端。再次强调,地球上的物体彼此之间也是有引力的,只不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已。

一切自然事物,小到原子、基本粒子,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复杂到人、生物圈以至于社会圈,都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就从食物链、食物网开始说起,处在最底层的草有食草动物负责控制它的生长,而食草动物又自有肉食动物控制它的数量,肉食动物之间相互斗争,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死后又有毫不起眼的各种微生物负责将它们的尸体消化掉,化成养料供小草生长,生物之间真是形成一个很完美的循环啊,世界就在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不断运行发展着,而直到有人类介入,貌似不客气的打破了这种和谐的局面,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物种入侵、赤潮、酸雨等,其实这也还是万物联系造成的结果,有因必有果,不管最终走向发展还是灭亡,万物始终在相互的牵扯下向前走着。

近几年,我们的地球出现了好多病,首先是一套数据:地球所有的资源是积累了四十亿年得来的,人类的历史是二十万年,其中十八万年是处于游牧状态。农耕社会是两万年前开始,而把地球搞得如此糟糕,人类只用了一百多年。发明蒸汽机那家伙肯定想不到后果会如此糟糕。有一句话:人类只有十年时间能把暖化的方向逆转。这一句话,是我一直都记得的,十年,很快的。北极的冰冠,完全融化,不是2050年,就是2015年,像很久远的事,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进入2010年了;
冰冠融化的速度连最悲观的科学家十年前也预计不到,这真是一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情;
西伯利亚等严寒地区,地面长期结冰,被称为永久冻结带,隐藏于地下的是气候定时炸弹:沼气,此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的浓度强二十倍,如果永久冻结带融化,释放出的沼气会令温室效应恶化到无人能预计的地步,所有的事情将变得不稳定,生物种类灭绝问题和社会问题令人难以估计。大批的气候难民和动荡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每一个人。

世界上的万物本就是联系着的,人类扮演的角色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有数据显示,世界两成人口耗用地球八成资源,人类一直都在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资源,好像地球上人类可以用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家的,可以任意的糟蹋,然而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全球却有一半的谷物用以饲喂牲口和用作燃料,全球四成耕地质量下降,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的森林消失,生物品种的死亡率比正常速度快了一千倍,以目前的捕鱼速度,到2050年海洋里将无鱼可捕,最近15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四十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四成,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二亿五千万气候难民,世界上每天有五千人因为饮用受污染的水死亡,有十亿人没有安全食用水,人类正在为自己对环境做出的伤害承受着后果,而事实证明,要悲观已经太迟了。令人觉得还是可以搏一搏的表现在,莱索托作为全球最贫困的国家,教育投资比例最高。

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英语叫NGO,证明人之间的团结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韩国的植树计划,使全国65%是树林,能够做到3/4纸张是循环再利用。

哥斯达黎加没有军备,他们宁愿把资源放到教育和绿色旅游上。

各国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和探索正在加温,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也开始行动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同自然的关系,即人不是作为自然现象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不仅自然界到处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且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新的技术革命延长了人脑,使人类有可能预见到自己活动更远的社会后果,更自觉地调节人同自然的关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必须不断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并在这个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已经很严峻了,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拯救自己,世上万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就在这永恒的联系中向前走着,只是,希望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使我们能走的远一点。

【篇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作者:邢贲思

作者机构:求是杂志社

来源:求是

ISSN:1002-4980

年:2009

卷:000

期:005

页码:14-17

页数:4

正文语种:chi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篇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学习马克思 坚持马克思主义
作者:罗志荣
来源:《企业文明》2018年第07期

        2018年5月5日,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纪念马克思 学习马克思 实践马克思主义

        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最难忘的纪念,是坚持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是为了缅怀马克思、致敬马克思,更是为了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 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我们要从博大精深、常学常新的马克思主义中不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篇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文库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在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3 百度一下 帮助
全部DOCPPTTXTPDFXLS 首页分类教育文库 精品文库 机构合作 文库VIP 个人中心 高考题库 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等教育哲学 上传文档 相关文档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在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happy夏和夏上传于2016-11-15|暂无评价|9人阅读|2次下载|暂无简介|举报文档 在手机打开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理论成果。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科学。因此,探讨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对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生成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作为理论形态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两个理论形态的发展不是封闭的平行线式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端点相连的两条射线式的发展。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生成过程表现为二者的交互建构过程。

第一阶段,唯物史观的萌芽状态与否定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1841年)。在这部博士论文的献词和序言中,马克思明确表明自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拥护者,并且把普罗米修斯当成与神灵斗争的榜样。[1](P9这一点在他遇到物质利益的难事之后有了更加明确的表现,《莱茵报》成为这位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战场。《莱茵报》的活动使马克思不得不深入研究由社会生活实践的各种问题引起的新冲突,因此马克思不得不研究越来越具体的现实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

对现实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疑问,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及市民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产生怀疑。在1843年,马克思阅读了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的一些著作并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一次批判性的考察,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的符合唯物史观的观点,概而言之,政治国家不是由绝对观念而是由市民社会的性质和政治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对比决定的,明确地表明政治国家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同时为了在现实中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使自己的学说和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现实的改造力量。1844年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提出了上述任务。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迫切需要彻底地研究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2](P412于是马克思在1844年开始了第一次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是建立在私有制这一没有证明的前提之上的。国民经济学回避这一根本问题也就是把私有制假定为一切物质生产的自然的和永恒的前提条件,因此“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3](P266而马克思则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把这一个问题列入他研究的中心问题,成为他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由于唯物史观的理论还没有系统化,在运用一个不成熟的理论
分析政治经济学的具体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淆,从而产生各种误解。由于李嘉图的经济学自身内部的矛盾,他一方面认为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与竞争无关,另一方面又认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完全“取决于竞争”,[4](P254加上缺乏全面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深入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核时,马克思也同样陷入了理论的困境,因此,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是明确否定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但是,对于追求真理的马克思来说,这只是理论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他早已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要批判私有制以及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



第二阶段,唯物史观的形成和肯定劳动价值理论。由于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方法论的障碍,理论上的困难迫使他在1845年末暂时中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再次转向意识形态批判,清算一下从前的哲学信仰,从而达到自己的主要目的,即弄清问题。[2](P41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5](P266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理论先导。《提纲》中阐发的实践观成为马克思第一次全面制定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富于自身创造力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是自己劳动创造的产物,人的本质就在生产实践之中。因此只有把“对象、现实、感性”看成是“感性活动”“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真正统一。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马克思的哲学最终摆脱了单纯思辨的传统,开始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观察事物、现实和感性,使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历史领域得到了科学的诠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并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并指出生产方式在人们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新世界观的创立,不仅完成了哲学和历史观中的根本变革,而且用真正科学的研究方法武装了政治经济学,也给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成为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直接论证劳动价值论,但是却确定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点,从生产(不是消费)出发来研究整个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接受了劳动价值理论。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越成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越深入,从而更加肯定人们的生产活动(即劳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的基础地位,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这一点在其后的《哲学的贫困》中得到证实。马克思在这里已经明确站在了维护劳动价值论的立场上,但这并不是简单的赞同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由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这一崭新的方法论工具来分析价值理论,这必然赋予了李嘉图理论以新的内容,这就为制定科学的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仅仅是反驳蒲鲁东的价值理论,那么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马克思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了。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研究了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这就使马克思最终解决了劳动一方面作为价值,另一方面又作为价值形成要素而存在的矛盾。这种特殊的商品作为劳动的结果时是价值,而作为一种活动时是价值形成的要素,而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耗费的价值量决定,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量。马克思在承认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运用该理论去研究雇佣工人用来交换工资的那种特殊商品,于是就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当然这一理论是不成熟的,仍然带有李嘉图理论的胎记。由于马克思已经开始运用唯物史观这一新世界观解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了,于是新的发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第三阶段,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与唯物史观的科学表述。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到了19世纪50年代末才又开始集中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是从批判蒲鲁东的货币理论再次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他从商品生产出发来解释货币,搭起了一座从货币理论通向价值理论的桥梁。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马克思首先考察价值和价格的差别,引入供求关系的因素,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平均价值。其次考察了商品的二因素,把商品分解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由于这两个规定在交换过程中会彼此
发生矛盾,最终导致商品二重化为商品和货币。商品二因素的分析为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货币章》中,马克思还没有使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概念,但是已经十分明显地表露

出这一思想。[6](P93 《货币章》虽然还没有论述成熟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但这足以使马克思能够在《资本章》科学地说明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形成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体现在产品中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生产条件下所需要的时间,这反映了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和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代替了商品生产,于是,独立的价值即货币必然转化为资本(即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必然转化为雇佣劳动(即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正是以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马克思才能从价值理论推导出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不但不违背价值理论,相反,剩余价值理论是对价值理论的证明,是价值理论的完成。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成为经济学中最伟大革命的标志,同时也使马克思能够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的剥削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促进了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解。于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完全成熟并获得了经典的科学形式。可以说,唯物史观在序言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社会关系过渡到生产关系,从所有制形式过渡到生产方式,这二者都在新范畴“社会经济形态”中得到反映;
对于马克思的主要经济学发现来说,唯物史观必将再一次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些成果在他随后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得到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二、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关联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之间的逻辑关联来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在《资本论》中达到有机的统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解《资本论》的两个重要线索,具体来说,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证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共同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道路。正因为如此,《资本论》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是一部最能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著作。

第一,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指导其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2](P412问题的关键在于唯物史观是如何指导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从而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的。

其一,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指导马克思从复杂的资本主义关系中找到剩余价值的创造者。由于阶级差别的实质是经济地位的差别,所以划分阶级也必须以经济地位为标准,也就是必须从生产关系诸方面考察人的经济地位。劳动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同样适用,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谁是劳动者谁创造价值,同样也就创造剩余价值。他们创造剩余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却得不到剩余价值。于是,无产阶级依靠出卖劳动力与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在等价交换的形式下,隐藏着不公平的雇佣关系。资本家阶级依靠资本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地主阶级依靠土地的所有权获得地租同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

其二,唯物史观作为一把解剖刀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中分解出剩余价值的基本范畴。

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7](P925正是因为“在这些经济学家们那里,资本的物质要素和资本作为资本的社会的形式规定性(即和资本作为支配劳动的劳动产品的对抗性质)是如此地生长在一起,以致他们提出的任何一个论点都不能不自相矛盾”。[8](P426马克思从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本体出发,清晰地辨别出资本主义形态中事物的表现形式和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在弄清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之上分解出剩余价值的基本范畴。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细胞商品从它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中分解出价值,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劳动。而又从劳动这一最基本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指出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提出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仅仅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劳动力和资本的交换问题,为解释剩余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9](P55 其三,唯物史观为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展开提供了宏观的叙述架构。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经济关系,从各种经济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以生产关系为始基构建出整体的剩余价值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10](P221《资本论》第1卷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第2卷分析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实现,第3卷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第4卷分析剩余价值理论史。《资本论》的续篇考察由剩余价值决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以生产为起点展开了《资本论》的写作过程,所以《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就是唯物史观基本经济范畴的具体化过程。其四,唯物史观为剩余价值理论规定了理论应用的历史时空,使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更具有针对性。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看作是永恒不变的,仅仅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表面现象的说明。马克思从历史暂时性的观点出发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是“一种自然史过程”[9](P55的一个阶段。剩余价值规律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即资本家绝对或相对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证明。在《资本论》中,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挥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支撑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证明。

其一,作为剩余价值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微观形态。马克思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而是当时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资本在人格化以后,会努力缩减后一个劳动时间,以赚取更大的剩余价值,从而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其实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同义语。当生产力发生变革时,作为体现生产关系的价值也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反过来,当一个产品能给资本带来更多剩余价值时,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加入竞争,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其二,作为剩余价值理论基础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积累理论,共同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由于活劳动是价值增殖的唯一源泉,即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于是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剩余价值,一方面要通过牺牲工人的劳动

条件来减少不变资本的支出,另一方面通过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减少可变资本的投入。于是资本就表现为这样一种趋势,即把利用体现生产力的机器代替活劳动,以使其缩减为必要劳动。这个趋势的后果一方面是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是造成大量的过剩人口。过剩人口的出现和工人生存条件的下降导致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资本家所有的商品的价值也就实现不了,从而出现了商品的生产过剩。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自发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资本主义的市场失灵时,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不得不通过国家以上层建筑的形式来干预经济基础。

其三,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积累理论和危机理论,共同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论证。从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来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局限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
性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从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可能性来看,由于资本的逻辑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得不让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财富来源于对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剥削,工人阶级的贫困则由资产阶级的剥削造成,资本主义从内部制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于是,马克思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9](P874 其四,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提出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分期理论。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理解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也就成为这种财富的孤立元素,在这个孤立元素的笼罩下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一个独立的“自由人”。正是这种孤立的元素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资本论》三卷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其实,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货币和资本在本质上都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本的笼罩下,雇用无产阶级,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则用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换取一定的商品以维持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的这种独立性是依靠以物的依赖性获得的。于是,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为基础的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基础的社会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1](P52 第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道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相互建构,必然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道路,孕育出社会主义的科学形态。

其一,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资本论》揭露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指出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资本的逻辑,再通过资本的积累规律扩大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使平均利润率下降和人口相对过剩同时产生,于是在突破了一定限度之后产生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得不通过破坏生产力的方式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马克思认为,这种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是解决不了的,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

【篇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或观点。从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教育现状来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
用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学生;
指导学生向实践学习
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做好教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培训工作;
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观;
学生
教育;
科学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现就与这一工作相关的几点看法略陈如下。一
在这里,首先阐明何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许是十分必要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观,一般地说,就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具体地说,它至少具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发展、本质、特点、结构、体系、形态、功能和命运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生观、发展观、本质观、特点观、结构观、体系观、形态观、功能观和命运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内容。
二是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这里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教育、宣传、解释、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和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学习观、教育观、宣传观、解释观、研究观、运用观、捍卫观、坚持观和发展观等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样做”、“不怎样做”问题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以上两方面内容的区别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前一方面,即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是后一方面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后一方面,则是前一方面在主体方面、实践方面的体现,前一方面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后一方面上。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观的整体框架。
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基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观的其他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而且,其解决也都与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有直接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科学的、错误的与非科学的两类。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和看法)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对待马克思主义方方面面的正确观点或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正确的,也不总是正确的。实践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样地,在我国高校,每个大学生也都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是科学的。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二
当前,对中国大学生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首先,这是由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

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多万人。”[1]他们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对他们来说,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因为,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完成“历史使命”的情况,决定于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程度和水平。要真正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不能不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
其次,这是由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及其教育的状况决定的。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也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身上,在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结构和科学体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不够;
对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规律了解不多;
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性的看法,如此等等。二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不完全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对学习马克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做法,尤其在文本的学习、研究上思想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自觉;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必要的“灌输”,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
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强调坚持时,忽略发展,有教条主义倾向,并把必要的发展视为“自由化”,在强调发展时,忽略坚持,有“自由化”倾向,并把正常的坚持视为思想僵化,如此等等。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当前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存在的不足有直接的关系。一是在认识上对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没有完全到位,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没有明确地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内容加以强调。二是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只注意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没有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尤其缺乏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系统和集中的阐述;
即使有些阐述,在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解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完全科学的地方。三是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观也不是完全科学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某些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另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在许多单位和教师那里还没有作为自觉的行为。这些不足,必须克服。三
加强大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不容易做好的工作。真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恐怕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比如,马克思关于否认他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关于反对对自己的学说采取“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的思想、关于“正确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思想等等;
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等等思想,都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3]又如,列宁写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

史命运》等著作,直接论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代表作。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等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创造性贡献。再如,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一系列论述,都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增添了重要内容。以上这些以及其他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研究,以往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是不够的,现在是到了弥补这一缺陷的时候了。
第二,用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学生。在邓小平之后,我们党在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思想、新观点。具体地说,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产党人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比如: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4];
“两个毫不含糊”、“三个思想解放”[5]等等。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比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
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等等[6]。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而又特殊的现实意义。
第三,指导学生向实践学习。从特定的意义上说,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创造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
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获得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
吸取失误的教训,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恩格斯曾经说过,从错误的经验中学习,比什么来得都快。这是至理名言。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注意用这些经验教训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四,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注意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的、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毛泽东曾经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规律。列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两个凡是”等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注意教育他们学会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使他们在各种马克主义观的比较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五,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要充分利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和教材建设的契机,在教材编写中,把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重要内容予以特别的阐述,并放在首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编写、修改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编写、修改中,也要结合其特点,加以适当的说明。
第六,做好教师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工作能否做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水平和科学性程度。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形式,帮助高校教师进一步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特别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和更好地掌握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七,深入进行学理上的探讨。以往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存在的不足,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滞后分不开。吸取这一教训,现在,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以便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笔者曾经提出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的建议,并一直在为此努力。所谓马克思主义学,简单地说,就是以马克主义本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学的研究内容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特别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研究和科学说明。过去,我们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内容的研究,而且侧重分门别类地研究,但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学的研究尤其薄弱,这恐怕是人们在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上发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说,在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实践中的某些失误,与对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准备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弥补这一缺陷,是我们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为我们开展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主义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马克思主义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真正开展起来,力求早出多出精品或力作,为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提供学理上的支撑。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参考文献
[1]周向军.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2-145.
近期我们对本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一次问卷形式的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积极、正确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且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也有不少同学对马克思主义不甚了解,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为此,想通过本文来具体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如何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或观点。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观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看,马克思主义观有正确的与科学的、错误的与非科学的两类。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那些能够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此相反的,则是错误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有较高的认同度,66.2%的同学将促使其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它对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掌握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81.5%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
而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近七成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但也分别有约一成和两成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和“修正”。64.8%的同学坚定地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但也有三成同学有所动摇,表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暂时还说不好”。

总的来说,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大部分同学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同学将其视为“顺应全球化,走向自由主义经济的过渡”;
77.8%的同学坚持“民主是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自由和民主观”,也有14.8%的同学将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看作“适用于一切国家与时代的普世价值”。而在面对“如何看待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倾向”、“如何看待西方多党制”等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有些同学出于理论或认识上的不清晰,往往采取一种折中的、模糊的立场,认为“应该根据现实发展的情况再作决定”等。同时,还有少数同学认为,谈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和“和平演变”。这说明,尽管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到,在当代“应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分清大是大非,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但在面临一些实际问题时,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们如何看待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呢?27.3%的同学认为“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学生有很大影响”,34.4%的同学持折中立场,认为“内容重要,但形式与风格陈旧,作用越来越小”,而38.8%的同学表示“内容与学生需要存在偏差,大道理太多,一般不大接受”。可见同学们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基本肯定的,但对目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还存在着不满意的地方。

调查发现,目前“理论课堂”在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45.9%),其次是“团学组织”(23.0%)和“新闻体”(22.1%),而“社会实践”仅占5.1%。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同学们认为从接受效果来说处于前几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渠道依次是:“理论课堂”、“社会实践”、“团学组织”和“新闻媒体”,其中“社会实践”占19.2%。这说明,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渠道与同学们的接受度是基本适应的,但在社会实践方面还和同学们的期待存在差距。
不少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不适用,而且学习起来很枯燥,还经常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必修课。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结构和科学体系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
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及其相互联系认识不够;
对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

展规律了解不多;
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性的看法,如此等等。二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不完全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对学习马克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做法,尤其在文本的学习上不够重视,行动不够自觉;
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强调坚持时,忽略发展,有教条主义倾向,并把必要的发展视为“自由化”,在强调发展时,忽略坚持,有“自由化”倾向,并把正常的坚持视为思想僵化,如此等等。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当然产生这一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当代大学生喜欢追赶潮流,对西方思想过于全盘接受,喜欢做一些表面精彩而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事情。其次,这也与我国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的不足有联系,总体上来说,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总体上来说是科学的。但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时候地方对中央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很多政策都流于形式。再是大学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也比较少,高中时候文科生在这方面也许就比较有优势了,那时候就已经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部分内容了,加上为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得都很认真。而今上了大学,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多,就不再是高中时候那种书呆子、死读书的形象了。有些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严,对像马克思这类性质的课程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各做各的事情,玩手机的、看小说的、叽叽喳喳的、睡觉的„„真是”应有尽有”。认真听讲的恐怕没有几个。而且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教学跟实践的相结合做得不够好,过于注重理论课程而忽视实践环节,使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仅停留于书本。
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二,充分利用反面教员的作用,注意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的、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毛泽东曾经指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规律。列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同“两个凡是”等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斗争中确立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注意教育他们学会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使他们在各种马克主义观的比较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第三,重视实践育人,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方式、新渠道。实践,是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大学生们的自身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应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调研、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使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更加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文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