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完整)

时间:2022-06-20 15:2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完整)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3篇

第1篇: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要从普及金融教育做起
作者:于雪晶
来源:《商业文化》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近日,为了推进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常规化、常态化、普及化,从而达到传播金融知识,解答金融疑惑,实现构建国内和谐金融服务氛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宏伟目标,元培EDP总裁班与央建财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了关于“普惠金融教育培训”的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携手共同推进全国普惠金融教育工程。

        纵观整个八月,元培EDP总裁班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几乎每周都有课程进行;
并且与中国法制政府建设研究中心、洪三板联合举办的《股权投资特训营》也在如火如荼招募中,这便是元培EDP总裁班迈出的普及金融教育的第一步。

        日前,就“普惠金融教育培训”的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和金融教育的发展趋势,记者对EDP教育家、当代知名经济学者、北大博雅CEO、燕园人合及元培商学院联合创始人杨尚东博士进行了专访。

        记者:众所周知,作为EDP教育专家和经济学者,您对金融教育非常重视。为什么您选择与央建财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合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杨尚东:之所以与央建财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央建商学院(深圳)有限公司签约,是看重他们在金融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普惠金融的热心支持。

        央建财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设立,注册于上海的财富集团,是在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要求,以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设立和培育开展金融创新与综合经营的金融服务企业的背景下成立的。旗下包括财富管理、融资服务、央建贷、央建资产、央建商业保理和央建资本六大业务平台,已成为行业领先、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财富集团之一。

        元培EDP总裁班与央建财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共同推进全国普惠金融教育工程。

第2篇: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CoverStory封面专题
Introduction
Q'、
+飞量}
、、、.—,,
吕家进0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月28日在香港
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图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
(右)共同敲谬开市。
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眼务覆盖广泛化、客户群体大众化、风睑管理数据化、
交易成本低廉化四大特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
当前,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理念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金融创新领域的焦点和热点。不久前召开的G20杭州峰会,通过了由中国政府推动并参与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
个以数字技术为驱动的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迈入新阶段。
数字技术助力昔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的要义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而普惠金融的广泛包容性,在客观上决定了普惠金融业务具有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三大特征,这使得商业银行在推进普
则》,高级原则包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
融发展等8项原则以及更为具体的66条行动建议。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由此,世界各国将会加速形成一

TSINGHUAFINANCIALREVIEWOcccmber
2016
如何借助数字技术,/\
-实现营销批量化、管理精准化、作业自主化和风控系统化,l
既延伸服务时空,又有效降低成本,IJ是商业性普惠金融面临的现实课题o\/
惠金融发展方面动力不足,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信息共享,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的门槛,有效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服务覆盖广泛化。从覆盖的区域来看,传统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实体网点的铺设来提高覆盖面,受限于机构铺设的高成本,传统金融机构一般将主要资源分布于人口、商业集中的地区,难以渗透到经济落后地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消除了这种弊端,一些地区即便没有银行网点、ATM机,客户也能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工具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完成非现金交易,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覆盖面更广泛。
二是客户群体大众化。商业银行经营往往遵循“二八法则”,侧重于服务大型企业和城市高收入人群,而处于长尾市场的小微企业和农村客户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长尾市场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毛细血管”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吸纳社会各个层次的“一分钱、一角钱、一元钱”,达到集腋成裘的效果;
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能优化配置,实现服务市场细分和精准营销,可将资源恰到好处地输送给资金需求者。满足个性化金融服
务需求。
三是风险管理数据化。普惠金融业务的高
风险本质上来源于信息不对称,由于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质押物,商业银行难以甄别还款来源,从而导致高风险。而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基于对日常交易数据流、信息流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信用水平,显著提高风险
识别能力和授信审批效率,这使得向小微企业
和低收入群体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成为可能。
四是交易成本低廉化。与实体网点相比,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信息搜寻、定价和交易等流程,从而实现对实体网点的部分替代,减少了对人员和设备的占用,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这让客户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金融服务,促进了金融普惠的实现。国内外的经验都已经表明,传统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对于降低银行业务经营成本效果明显。
可以说,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既是顺应数字
化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
邮储银行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

鹚24
『SI、GHUAFINANC|ALREV旭WD忧embcr2016
CoverStory封面专题
大的资金优势,积极探索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
融发展道路。
性,更好、更『央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目前云平台
交易量已占全行交易量的35%。
二是积极构建开放协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努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邮储银行以互联网金融云平台建设为契机,以产品创新为驱动,以数据分析为引擎,以整合三大板块资源为切入点,围绕尝试开办代理理财
邮储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有两个显著特
点:一是金融服务半径广。截至2016年6月末,邮储银行除了拥有4万多个实体网点,还有15万个助农取款点、10万多台自助设备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实体网点中,有近3万个网点分布在县域农村地区。在一些边远贫穷地区,邮储银行是当地农民、牧民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二是服务内容包容性强。截至2016年6月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个人小额贷款超过1.2万亿元,累计为900多万客户提供个人小额贷款服务。
普惠金融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特点,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营销批量化、管理精准化、作业自主化和风控系统化,既延伸服务时空,又有效降低成本,是商业性普惠金融面临的现实课题。对此,邮储银行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网
类、资金代发、小微贷款等便民金融服务,形
成了“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互联网金融+速递物流”“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金融+集团优势资源”的特色网络信贷发展模式,有力提升了对“三农”、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高新技术产业等客户的融资服务支持。在农村电商领域,邮储银行与邮政集团旗下邮乐网合作,发挥邮储银行渠道优势和零售信贷审批经验,利用邮乐网掌握的经营数据,针对邮乐网“邮掌柜”量身打造互联网信贷产品“掌柜贷”,通过自动授信、自动审批模型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从贷款申请到最终放款最快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络,努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近年
来,邮储银行坚持电子银行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将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整合为品种齐全、体验良好的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同时,依托设备丰富、流程便捷的线下营销服务平台,实现了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络的互联互通、线下实体银行与线上虚拟银行协同发展的“大渠道”经营格局。使得客户可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获取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6月末。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个人客户接近1.7亿户,手机银行注册客户约为1.2亿户。目前,邮储银行超过70%的业务都是通过电子银行完成,不仅显著降低了经营成本,而且还推动了实体网点从“交易核算中心”向“营销服务中心”转型,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使用新技术支持普惠金融,邮储银行正大力推动接入渠道上“云”的工作,利用云平台高可靠、可伸缩的特
三是积极构建高效的信贷审查审批机制,努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在前端,邮储
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移动展业,致力于对农户、商户和中小企业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金融服务。在中端,邮储银行积极探索信贷工厂模式,不断拓展与第三方
大数据征信公司的合作,把客户身份真实性认
证、黑名单查询、反欺诈查询、历史逾期核查
等多维信息引入零售风控模型,通过构建信息更全面、更完整的信用风险模型,有效甄别不良客户,降低信用风险产生的损失。在后端,
邮储银行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应用。实现行内外各类信息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做到风险早识别、罩预警、早处置。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仍

第3篇: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普惠金融贷款可靠吗论文:技术驱动普惠金融发展

题目:
技术驱动普惠金融发展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财富存量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包容性经济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普惠金融是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保证和主要内容之一。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普惠金融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就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决策指引。本文先阐述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和基本趋势,然后普惠金融的影响,最后对技术驱动普惠金融进行了分析。关键字:
普惠金融基本趋势影响发展一.惠普金融的基本趋势1、概念普惠金融,一般被定义为使用金融服务的个人和企业的比例。自从“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以来,普惠金融作为一种理念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作为一种制度在国际上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引起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浓厚兴趣的话题。
2、基本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的实现形式多样。根据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使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金融服务的使用在缓慢但稳定地增长。如商业银行的储蓄和贷款账号的数量在数据可持续获得的整个时期内一直在上升。
(1)持有账号账户是普惠金融的核心测量要素,因为几乎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和账户有关。在发达经济体,89%的成年人拥有正式的金融机构账户,但是在全球范围内,50%的成年人没有正式的银行账户,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国家中,持有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不到20%。账户渗透不仅在各国间波动显著,同一国家内的不同人群之间差异也很大。例如,在发展中经济体,前20%的高收入人群持有账号比低收入人群的两倍还多。而且,在发展中经济体,妇女持有账号的人数比男性人数少20%。
(2)支付非现金支付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渗透率来说,仍然落后于现金支付方式。借记卡和信用卡是非现在零售交易的重要方式。只有较少量的发达地区成年人使用移动支付,尽管这显示了很好的前景。
(3)信用在发展中经济体,多数借贷来源于非正式渠道,如家庭和朋友。世界范围内,9%的成年人汇报在此前的12个月,他们从正式金融机构获得一笔新的贷款。但是在发展中经济体,成年人更趋向于向朋友或者家人借款,这种借款倾向比向正式金融机构借款多出三倍以上。在高收入经济体,最常见的借款目的是购买房屋,而在发展中经济体则是意外和健康原因。
二.普惠金融的影响1、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发展、消除贫困至关重要新证据显示,缺乏金融可获得性将会导致贫困陷进和不平等,普惠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贫困并推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穷人能极大程度地从基本支付、储蓄和保险业务中受益。对于企业,尤其是受到更多约束的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获得信用是至关重要的,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与创新、工作岗位的创造和增长密切相关。若没有金融的普惠性,居民必须依靠个人有限存款为教育融资或者创业。同样,新成立的企业则只能依靠有限的盈余利用有前景的发展机会。这些都会造

成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均并减缓经济增长。所以,为了使得普惠金融具有积极的影响,必须负责地实现它。虽然普惠金融存在重大好处,但是不能为了普惠强行普惠,最终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借钱。
2、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易存在的问题促进普惠金融不是轻而易举的。全球范围内,大约50%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号,但是创造的新账户并不总是都使用,只有部分的新帐号被激活,很大一部分不使用或者得不到银行服务,这意味着这些人在正式金融机构没有开设账户。除此之外,当信用开始快速扩张的时候。在对金融稳定性没有给予充分关注的情况下促进信贷很可能导致危机。如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因此,如果不能实施适当,促进普惠金融的努力会导致违约和其他负面影响。
三.技术驱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过去二十年里,具有重大改善金融服务潜力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交易成本和地理障碍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障碍。创新性技术(包括移动银行、电子信用信息系统和生物测定个人识别)可降低这些交易成本,从而帮助克服某些传统的金融服务障碍。移动支付、移动银行以及借助生物识别数据(指纹识别、虹膜扫描等)识别借款人身份等技术创新使得人们在加强金融安全的同时可以低价高效地享受金融服务。1、移动银行业务促进普惠金融更近一段时间以来,移动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得到更多的关注,移动电话已经快速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在很多中低收入水平国家,使用移动电话的人口份额比拥有正式银行账户的人口份额大得多。例如在巴西,每一百位居民就有123个移动电话用户,但是只有56%的人口拥有银行账户。在印度,每100位居民就有72个人拥有移动电话,但是只有35%的人口拥有银行账户。这些数字说明移动电话对于提升惠普性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2、移动支付业务促进普惠金融移动支付是过去几十年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广泛的地理覆盖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高额的通信成本。在技术革命初期,人们将转让通话积分作为网内的支付方式。很快,这一模式就发展为正规的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技术可以成为变革的重要动力的一个领域是汇款。汇款一般是经常且可预测的流入,所以使得汇款接收人相对更倾向于使用正式金融部门的服务。但实际上,为了汇出与接收汇款,家庭越来越依赖移动支付,对许多家庭来说,这可以作为他们首要进入金融系统并使用支付系统以外的金融服务的切入点。给定汇款在提高普惠金融的潜在作用,降低支付系统的成本,提高效率和透明性非常重要。已有几个国家把汇款产品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融合一起。例如,根据印度国家普惠金融战略,很多公共部门联合提供不收汇款费用的账户。我国央行已经批准了很多替代性的汇款方式,比如智能Padala、G现金和价值储存卡。而且竞争也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并减少提供服务的时间。
3、个人识别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具有唯一性的借款人识别基础设施时仍然面临基本技术挑战。在存在信用报告机构的地区,实践中很难实现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因为贷款人可以从对潜在借款人的信用价值信息的排他性使用中获利,所以已经建立优势的贷款人不愿意和竞争者分享信息,尤其是不愿意和那些挑战传统借贷模式的市场参与者分享。而马拉维农村做了个提取指纹实验,实验发现提取指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事前违约风险最大的一组借款人的还款率。这说明提取指纹改进了个人信息识别因而提升了贷款人动态激励的可信度。这一行为后来被微型金融借款人引进一家信用机构,发现借款人信息的改善降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带来了大量的效率收益。
4、创新的服务渠道促进普惠金融除了直接提升金融普惠性,新的移动银行业务和支付技术也催生了以技术为支持的商业模式,它们能够扩展基础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银行代理利用银行卡和移动技术加以组合,很好地诠释了银行如何利用新技术向以前得不到的银行服务的用户和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四.总结普惠金融作为一种理念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作为一种制度在国际上

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普惠金融对于加快人们从发展中受益具有潜在的变革力量,对普惠金融的强调与日俱增反映出对这一潜力的认识不断增长。普惠金融制度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多的获取资源的机会,以满足其金融需求。创新性的技术改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佐发.王作功:普惠金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年[2]何平平.车云月:大数据金融与征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3]星焱.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16(09[4]李涛,徐翔,孙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6(04[5]星焱.普惠金融的效用与实现:综述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5(11
感谢您的阅读!

推荐访问:金融 融合 发展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加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