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验证计划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时间:2022-06-16 10:2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验证计划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验证计划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验证计划的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3篇

第1篇: 验证计划的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微生物控制验证计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求以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Q/QL G06.034-2011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3  职责

工厂品管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4  术语与定义

4.1食品接触面

   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
或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5  验证计划

5.1工厂应按照GB 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5.2验证内容应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5.3 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公司SSOP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见附表1。

5.4 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5.4.1 生产用水、冰

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2)生产用水取样:选定取样点,打开水阀门,5min后用灭菌的广口瓶取约200mL水样,立即送检。

3)生产用冰取样:直接取约200g的冰装入灭菌的广口瓶中,立即送检。

5.4.2工作人员手

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之前消毒后或加工过程中消毒后采样。

2)采样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签,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签投入 1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5.4.3 工作人员工作服

1)采样时间:在生产工人上班换工作服之前或生产过程中采样。

2)采样方法

用浸湿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最可能接触产品的工作服的地方(如:袖口、门襟处)用10cm×10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签投入 1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

5.4.4设备、工器具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生产过程中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签,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签投入 1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立即送检。若设备、工器具为不规则表面,则用棉签直接涂擦采样。

5.4.5 车间空气(沉降菌)

1)采样时间: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随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室内面积不超过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
室内面积超过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周围4点距墙1 m。将无菌平板开盖放置于相应的位置30min后,合盖,立即送检。

5.4.6 包装材料

1)采样时间:在包装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依据4.4.4.2采样方法操作执行。

5.5 检测方法

5.5.1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按GB 4789.2的规定进行。                              

5.5.2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按GB 4789.3第一法的规定进行。

5.5.3霉菌检测方法按GB 4789.15的规定进行。

5.5.4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 4789.10第一法规定进行。

5.6化验室统一登记《微生物验证记录》,并把每次验证结果书面报告工厂品管部。

5.7工厂品管部根据验证结果对卫生质量进行管控;
对验证不合格结果,登记《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责令相关部门改进。

6相关记录

6.1微生物验证记录表

6.2生产用水、冰验证记录表

附表1  微生物验证标准

      

附表2  微生物验证记录表

RZL238

     附表3  生产用水、冰验证记录表

RZL255

                                      

第2篇: 验证计划的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XXXX合同段

试验室人员比对计划

试验室名称: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计

量测试中心XXXXX工地试验室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五日

一、目的

为了验证试验室的检测能力,保证为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试验室需要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检测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样品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进行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三、职责

1、试验室主任批准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2、技术负责人制定“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对结果进行评审。

3、技术负责人联系能力验证计划和验证结果,并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反馈。

4、检测室负责实施相关项目检测,向技术负责人报送检测结果。

5、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四、比对验证的原则

1、比对活动在不同试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较权威试验室,同时需在双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2、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五、工作流程

1、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⑴、根据省交通质量监督管理局和母体试验室的质量评价项目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所有开展的检验项目,除参加了各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的项目外,均需参加此比对验证计划。

⑵ 、与其它试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⑶、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制订。

⑷、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试验室主任审批。

⑸、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①、参加试验室之间比对;

②、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试验;

③、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④、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2、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准备

⑴ 、技术负责人根据试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组织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验证项目或参数名称、检测样品、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检测仪器、检测条件、实施日期、参加人员、实施负责人。

第3篇: 验证计划的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
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 重复性:相同条件下,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至少9次。

  2、 中间精密度: 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三、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四、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无须定量。用百分数、ppm或ppb表示。

  五、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七、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一、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出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也可推算出来的情况下,这一项可不必再做。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响应因子或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情况下,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积比(%)。
  3.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意见3:是否对所设定的浓度范围作出要求,如:该方法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回收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含量100%的±20%之间;
用于溶出(释放)曲线考察时,回收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全曲线范围的上、中、下部位。)
二、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应考虑方法的精密度。
  1.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溶液,进行测定。或100%的浓度水平,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3.重现性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例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目的、过程和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4.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三、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1.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成分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应均呈负反应(不呈正反应?)。
2.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方法的专属性,并应标明诸成分在图中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或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对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考察杂质能否得到分离。
  在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或降解产物的试样进行测定,与另一个经验证了的或药典方法比较结果。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或氧化的方法进行加速破坏,以研究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含量测定方法应比对二法的结果,杂质检查应比对检出的杂质个数,必要时可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峰纯度检查。
四、检测限
  检测限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药品的鉴别试验和杂质检查方法,均应通过测试确定方法的检测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1.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声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3.数据要求
  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五、定量限
  定量限系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量限。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定量限。
六、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样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意见4:“线性”、“范围”中,如测定方法用于溶出(释放)曲线考察时,是否规定样品浓度的范围应涵盖整条曲线。)
七、范围
  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80%~120%;
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70%~130%,根据剂型特点,如气雾剂、喷雾剂,范围可适当放宽;
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范围应为限度的±20%,如规定了限度范围,则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
杂质测定,研究时,范围应根据初步实测,拟订为规定限度的±20%。如果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同时进行,用百分归一化法,则线性范围应为杂质规定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或上限)的+20%。
八、耐用性
  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把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的提取次数、时间等。液相色谱法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气相色谱法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或批号的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经试验,应说明小的变动能否通过设计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保方法有效。

附表   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
      项目        鉴别        杂质测定        含量测定及溶出量测定
      内容                定量        限度
      准确度        -        +        -        +
      精密度        -        -        -        +
      重复性        -        +        -        +
      中间精密度-        +①        -        +①
      专属性②        +        +        +        +
      检测限        -        -③        +        -
      定量限        -        +        -        -
      线性        -        +        -        +
      范围        -        +        -        +
      耐用性        +        +        +        +

      ①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一)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准确度验证。

1.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做加样回收测定,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被测成分量之差,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

回收率%=

式中:A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

B为加入对照品量;

C为实测值。

在加样回收试验中,应注意对照品的加入量与供试品中被测成分含有量之和必须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之内;
应注意加入对照品的时间(供试品预处理前);
对照品的加入量要适当,过小则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过大则干扰成分相对减少,真实性差。

2.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或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含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应报告供试品取样量、供试品中含有量、对照品加入量、测定结果和回收率(%)计算值,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或可信限。

(二) 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应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1.重复性

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在较短的间隔时间内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或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

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等。

3.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例如,建立兽药典分析方法时应通过不同实验室的复核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复核检验的目的、过程、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4.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三)专属性

1.意义与要求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药材、饮片、药材提取物或制剂中被测成分的特性。鉴别、限量检查、含量测定等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其他方法予以补充。

2.鉴别试验

鉴别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不得干扰测定。显微鉴别、色谱及光谱鉴别等应附相应的代表性图像或图谱。

3.含量测定和限量检查

以不含被测成分的供试品(除去含待测成分药材或不含待测成分的模拟复方)试验说明方法的专属性。色谱法和其他分析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并标明主成分在图中的位置,以空白对照(除去含待测成分药材或不含待测成分的模拟复方)试验说明方法的专属性。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可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对色谱峰进行定性检查。

(四)检测限

检测限系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确定检测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1.直观法

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供试品进行分析,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可用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仪器分析方法。

2.信噪比法

仅适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供试品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3.数据要求

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五)定量限

定量限系指供试品中被测成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用于限量检查的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应确定定量限。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

(六)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供试品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个浓度的供试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七)范围

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及要求确定。对于有毒的、具特殊功效或药理作用的成分,其范围应大于被限定含量的区间。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范围应为限度的±20%。

(八)耐用性

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液相色谱法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的组成比例或pH值,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及检测波长等。气相色谱法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或批号的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薄层色谱的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的薄层板,点样方式及薄层展开时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变化等。

经试验,应说明小的变动能否通过设计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保方法有效。

(九)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在进行方法验证时,有必要将分析设备、电子仪器与实验操作、测试样品等一起当作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系统适用性便是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估的指标。系统适用性试验参数的设置需根据被验证方法类型而定。

色谱方法对分析设备、电子仪器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所有色谱方法均应进行该指标验证,并将系统适用性作为分析方法的组成部分。具体验证参数和方法参考《中国兽药典》有关规定。

三、方法再验证

在某些情况下,如原药提取工艺改变、制剂处方或工艺改变、分析方法改变等,均有必要对分析方法再次进行全面或部分指标的验证,以保证分析方法可靠,这一过程称为方法再验证。再验证原则:根据改变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再验证。

当原药提取工艺或制剂工艺发生改变时,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就需要再进行验证,以证明含量测定方法中发生的成分变化对主成份的测定无干扰。

当制剂的处方组成改变、辅料变更时,可能会影响鉴别的专属性、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的准确度,因此需要进行辅料对鉴别、对含量测定影响的方法再验证。

当质量标准中某一项目分析方法发生改变时,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检测波长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提供检测限、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等相应的方法学研究资料,证明修订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

验证项目

类         型

类型I         类型II         类型III     类型IV

定量测定    限度试验     

准确度

要求

要求

*

*

——

精密度

要求

要求

——

要求

——

专属性

要求

要求

要求

*

要求

检测限

——

——

要求

*

——

定量限

——

要求

——

*

——

线性

要求

要求

——

*

——

范围

要求

要求

*

*

——

附表     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

 

 项目                 鉴   别                    限量检查              含量测定及

内容                                            定量                限度        溶出量测定

准确度                       -               +                     -                +

重复性                       -               +                     -                + 

中间精密度             -               +①                  -               +①

重现性②                    +                +                      +                +

专属性③                    +                +                      +                +

检测限                       -              -                      +               -

定量限                       -               +                     -               -

线性                           -               +                     -               +

范围                           -               +                     -               +

耐用性                        +                +                      +               +

 

      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重现性只有在该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做。

      ③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上表中列举了在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验证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项目,“ -”表示通常不需要验证的项目,“+”表示通常需要验证的项目,如遇特殊情况,仍应根据具体分析对象和情况而定。

附表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

项目内容

鉴别

杂质测定

含量测定及溶出量测定

定量

限度

准确度

+

+

精密度

+

重复性

+

+

中间精密度

+①

+①

专属性②

检测限

-③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耐用性

  ①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推荐访问:验证 计划 内容包括 验证计划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验证计划的内容包括_验证总计划 验证计划需要包括的内容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