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25 16:4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先后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尽块进入专业领域。作为新设课程,植入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已有两年。本文从《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理性认识出发,通过课程分析,针对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效能等“课程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及优化探索。

关键词: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效能;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6-0089-02

《专业入门教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在江苏省内堪称首创。此举价值意义何在?实践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做怎样调整?值得反思优化,以利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课程目的

《专业入门教育》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旨在介绍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但后来发现,单凭专业思想教育的一次讲座,并不能够解决学生思想上专业认知的多种疑惑;且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后来不断滚动修订,学生被动学习,并不理解个中缘由,难达教育目标。鉴于此,专家建议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内涵,明确专业学习主要目标,介绍专业办学发展经历,摸清授课对象需求愿景,解答学生多种疑虑,提炼信息反馈课程建设,提供生动案例励志成才。以此加强《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内容组成

根据上述课程目的,结合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入门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形成《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架。以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为例,主要由以下八个方面的模块组成: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三是专业课程学期安排;四是专业建设发展历程;五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六是历届校友成才典型;七是专业创新思维方法;八是重大专业项目工程。每个模块又可分成若干主题项目。全部内容围绕专业思想、专业技术、专业进展、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有序展开。

途径方法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专业人士专题讲座、实训基地组织参观、重大项目工程介绍、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校友访谈现身说法、师生家长联席会议等。《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单刀直入,不必循规蹈矩。有时还可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调整上下内容,让专业学生尽早接触学习专业技术核心内容,增添好奇心、吸引力和自觉性。根据经验,《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法,以“兴趣激励法”、“模糊学习法”、“障碍跨越法”、“模拟操作法”、“循证检索法”等较为理想。专业核心技术的介绍可浅尝辄止,不必深究,但奥妙奇特之处应该指出。

实施成效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在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施以来初见成效。新生能够尽快转变角色,进入良好的专业学习心理状态;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知晓专业学习目标任务,明确专业学习能力达标要求,较近距离地体验实训场景,掌握专业思维方法,甚至萌发未来择业意向。许多新生认真制定自己的五年学习计划,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融入专业学习团队群体。有的还能向家长和社会宣传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前景。专业新生的许多困惑和疑团,能在《专业入学教育》课程实施阶段得以尽早解决;教师和班主任对专业建设方面的困惑也能得到解消。《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施的最大成效在于:在学生意识中留下可不断充实的理想和知识框架。

存在问题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初期实践教学探索过程已告一段落。据师生反映,具有一定成效。总体较入学教育专题讲座的效果要好,但作为一门课程,仍有一些现实问题,因此,反思如下。

缺乏成熟讲义由于首次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每次以讲座形式授课,内容虽然自成体系,但没有汇编,学生无法人手一册。教师手中有许多内容资料,不能及时地传达到学生手中,至多只能将教师的讲义或课件印制或上网转发给学生。尽管江苏省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的不少,但具备专业成熟教材的却不多。

课程教学不易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各部分内容难以由一人专任。不同教师又来自不同工作岗位。虽然教学内容丰富精彩,但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咨询缺乏空间和时间。作为课程教学,有杂陈之感;加上部分师生简单地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视作专业简介,更使《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开讲容易,讲好不易。

效果评价困难 《专业入门教育》的课后作业大多为思考题、调查题和案例分析题等,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困难。一是作业范围广泛,内容深浅不同,学生疑惑不一,能力水平有差异;二是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授课质量效果,只能以学生实际收获为据;三是《专业入门教育》的“课程标准”尚在开发完善之中。最好能在《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教学结束时,让学生撰写一篇综述,总结出自己的真正收获。根据学生收获,评判教学效果。

入门并非入道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中的“入门”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习能进入门径,找到求知的入口。二是指专业走进门,入其道,掌握了专业的基本门道。根据调查数据,当下的《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只能属第一种含义和层次,尚未能达到第二层次,即“入道”层次。所谓“进门容易入门难”,即指“入道难”。有的“入门”教材并非浅显,如英国作者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入门》,是在汇聚和提炼了近三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研究生使用教材,具有严密的理论构架、基本概念、实际应用和前沿课题,非到一定层次的学生不能“入门”。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学生,“进门不入道”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与学生入学时的知识能力和在校学习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有关。新生专业入门一般有四道门槛:方向、路径、疑惑、抉择。《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跨过这些门槛。在引导学生跨越专业门槛之前、之中或之后,均要有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将学生“引进门”,让教师“传其道”。

课程分析

《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将学生“引进门,入其行;识其道,得其法”。引经据典讲道理,旁征博引辨是非;纲举目张理思路,提纲挈领看方向。作为新设课程,有如下内容需要优化。

课程分类《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既不属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科课程,也不属于杜威的活动主义课程。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要求按照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生认知过程及技能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而杜威的活动主义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在经验中取得知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既不是文化基础课,也不是专业基础课;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社科人文素养指导;既有专业学科进展,又有励志成才典型;既有骨干课程介绍,又有选修课程参考;既有人才规格标准,又有职业技能鉴定;既承上启下,又自成一体;既独立成课,又分指各门课程。《专业入门教育》属于综合类课程,其综合性体现在:在认识方面,既可以提供整体观念,又有利于联系专业知识的不同领域;在心理方面,按照入学新生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和个性发展;在社会方面,有利于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归纳而言,《专业入门教育》是专业启蒙科普课程、思维方法课程、素质教育课程,而不是分支学科课程、技能实训课程或应试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标准需要加快制定。尽管各专业内涵不同,但作为入门教育课程,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和教学指导性意见等基本元素必须具备。如《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可设置为30~36学时(2学分),授课时间可定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可详细阐述,并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课程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可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统一组织《专业入门教育》的课程标准开发研究,指导教材建设和课程实施,包括课程质量监控与课程评价。

课程效能课程效能指课程实施后的预期绩效。设计科学、运行合理的课程能够实现理想的课程绩效。课程效能是课程生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课程效能由课程结构、课程动能、课程质量和课程效率等因素组成;同时,又受到课程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课程背景(产业、专业、职业)、课程对象、课程师资等因素影响(不妨将上述因素总括为“课程动力学”)。作为新开设的课程,不能不研究课程教学效能,包括课程渗透力、课程生产力和课程生命力,从“课程动力学”角度入手,研究课程实施的质量效能、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法,从而不断优化改进《专业入门教育》课程。例如,《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是否一定植入课程体系的第一学期,或是分植于第一至第七各个学期?是否内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后接《毕业实习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哪种教学方式更能体现《专业入门教育》理想的课程效能?等等,值得进一步探索。

课程更新《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因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这些课程本身的科技知识和实际应用与日俱增,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内容必须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更新保持步调一致,才能显示其“入门引导”的指南价值。保持《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引导性、先进性和动态性,要求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此类更新由专任教师一人定难完成,唯有通过集体备课和专业教师团队分工授课方能解决。课程更新的要求应在《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标准中有所规定与安排。《专业入门教育》课程是由非专业到专业的“过渡”课程,要始终保持其“过渡性”,则必须不断吐故纳新。

参考文献:

[1]鞠红霞.高职新生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3.

[2]李军雄,王凌燕.离散数学入门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25-126.

[3]万天丰.关于“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指导思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47-52.

[4]刘玉梅.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概括——《认知语法入门》述介[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0,26(4):142-144.

[5]黄志平.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从《电子商务概论》到《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18-20.

[6]杨祖龙.关于建筑专业开设入门教育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1):91-92.

[7]项明寅,方继光,鲍志晖,查志明,陈瑞芬.论“数学分析”入门学习四大难关的成因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6,(6):20-22.

作者简介:

华危持(1951—),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卫生职业教育及卫生信息管理。

推荐访问:反思 课程教学 入门 专业 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