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完整)

时间:2022-06-23 15:3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完整)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5篇

【篇1】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简介: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1月,同年对外展出开放。原址设在锦州大广济寺。1978年10月23日,叶剑英题写馆名。1985年4月29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锦州辽沈战役烈士陵园北院内修建新馆。1988年10月31日落成并对外开放。2004年11月2日,经过改陈改造后重新对外开放。2008年3月1日实行免费开放。新馆占地18.8万平方米,主体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展馆由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戴念慈主持设计,造型庄重,气势雄伟,既具有民族风格和军事特点,又体现了现代水平。建筑布局严谨,构思巧妙。平面呈H型,南北形成两个三合院,南面的三合院环抱辽沈战役纪念塔,北面的三合院紧抱全景画馆。建筑结构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势,随山就势,依次为一层、下一层和下二层,中间为东西两个下沉式庭院。建筑南北立面造型采用传统风格,中间是一座高大的中国式牌楼,东西两侧各配置一座小牌楼,象征纪念胜利的凯旋门。南北面墙和全景画馆顶端,均以城墙式雉堞垛口形式修建,体现出军事斗争的特点。园区规划设计紧扣辽沈战役军事主题,以具有纪念性和标志性的建筑为主体,通过强化中轴线的处理,对园区南、中、北三个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使主体建筑、纪念设施和景观布局在风格上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在贯通南北长达600米的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门、塔、馆主体建筑,形成纪念性功能流线的三个主题层次,即和平、胜利、怀念,使游人逆岁月而上,进入纪念性境界。

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展品1470件。陈列内容突出“决战决胜”主题,全面反映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辽沈战役胜利进程,并揭示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新馆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40多个专题展览和巡回展览。其中《辽沈战役馆藏兵器展》、《新中国的曙光》等专题展览是本馆推出的特色展览;《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的决战——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历史展》是西柏坡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推出的大型主题联展和巡展。

观后感:

清明时节,我从学校回到了家乡——锦州,为逝去的亲人扫完墓后的第二天,我又来到了儿时来过的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重温当年烈士的英勇,为已逝去的烈士们扫墓。

坐车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一走下车,就看见“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大字,穿过胜利之门,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16米的辽沈战役纪念塔。拾阶而上,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昼夜,52个昼夜,展现了一篇气势恢弘历史长卷,缔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战役,胜利之役,决胜之役。新中国从这里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开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走进纪念馆,我们被纪念塔东西两侧林立的一块块革命烈士纪念碑所震撼,英名录碑上刻录着密密麻麻的烈士的英名。所有的人员无不驻足观看,默默的读着碑上英魂的名字,静静的感觉时光的流逝,心中感慨万千。是这无数的烈士铸造了新中国的基石,他们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书写着一段壮烈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可歌可泣,都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走进纪念馆,纪念馆分为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全景画馆和电教馆等。参观着展出的大量的图片、照片和历史文物,倾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再配以音响、灯光和战火硝烟等现代特技,形象地再现了昔日的激战情景,又一次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

走进纪念塔,轻轻的抚摩着塔身两侧的花岗岩浮雕,依然沉浸在纪念碑上无数英魂的名字,在展示战争风云壮烈场景的浮雕中寻找烈士的足迹,那个奋勇冲锋的战士,那个英勇无畏的士兵,到处都是英雄的足迹,到处都是英雄的身影,看着他们前赴后继的身影,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这用无数烈士的鲜血浸泡过的江山,如果有一天会失去颜色,我们必定会像英烈那样,毫不吝惜地重新抛洒。

在离开纪念馆之前我回头看了看那些石碑!心里暗暗的想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像烈士一样勇往直前,我要珍惜我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学好文化知识,大学毕业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有感

胡雅清

  2018年6月1日,恰逢儿童节,我们参观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循着先辈的足迹,追逐人民解放军的脚步,接受了鲜活的爱国主义党性教育,感受颇深。

  支部所有人怀着崇敬与肃穆的心情,缓缓踱步于各个展厅,经过讲解及参观我们了解到,平津战役是解放北平的关键一战,在中国解放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战,不仅凝结了众多优秀将领的军事才华与智慧,也展现了平津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支前的高涨热情与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拥护与爱戴。通过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我更加敬佩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追求,也深切感受到广大人民的伟大力量。

  在纪念馆里,大家饶有兴致的观摩了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关于平津战役决战方略的手稿,又兴致勃勃的观看了将士们生前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纪念馆藏品之丰富让人惊叹,大到为人民战争服役过的军舰、飞机,小至总理在西柏坡用过的钢笔,聂荣臻在前线使用的毛巾,可谓应有尽有。展品生动鲜活的反映了当时战役的总体形势以及重要性,再现了战士们参加战役时的革命精神,令人激动不已、荡气回肠。

  纪念馆里还陈列出了当时冀中农民们使用简陋的工具,如纺车、纱机等省吃俭用积累布料为人民的军队做鞋、衣帽,缝补被褥。尽管革命时代人民生活贫困,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那种坚定乐观的笑容表达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坚定自由解放的一天终会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终会实现。

  通过观展,我们走近中国近现代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温他们的丰功伟绩。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更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清晰的讲解,真实的图片,富有历史气息的实物展品,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烟四起、炮声轰隆的年代,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认识到“平津”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了解了解放天津的历史,同时也加深了对先烈的崇敬,增强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是过去,我们要牢记过去,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平津战役的启示,坚定前进。

【篇3】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平津,北平和天津,一个被誉为拥有无穷文化历史底蕴的六朝古都,一个是北方经济中心,及战后产生的“北平方式”、“天津方式”,一切的一切即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注定它将被历史铭记。本着对历史的求真求实、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尊重之心,我们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

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积淀了多少封尘的记忆,伴随着纪念馆,我们拾起了关于平津战役的那颗沙砾。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

一。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在绥远,有意地保存下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时间,在董其武率领下于1949年9月通电起义,接受改编。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北平式即和平解放,天津式即坚决消灭,绥远式即先打后和平改编三种方式。

位于天津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馆口,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不自觉地想起那段峥嵘岁月。

走进大厅,即是纪念馆序厅。大厅正中央是由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组成的铸铜雕像《走向胜利》,五位领袖款款走来,目光坚定,举手投足间无不透漏出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环周巨幅壁画《胜利交响诗》反映了东北、华北两大区军民英勇奋战、夺取战役胜利的宏大场面。置身其中,思绪也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英雄先烈前赴后继,这是怎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纪念馆由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组成。通过2500余件文物和多媒体、电动沙盘等各种现代展示手段,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了平津战役的历史全过程。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秘书处处长韩辰使用的菜盒,小得不及现在饭盒的六分之一。但就是凭着伟大的信念,克服了千险万难,实现了伟大胜利。都市的现代与繁华全部退去,而枪炮声却在耳边轰鸣,冒着炮火奋勇向前的革命战士们身影在眼前窜动,血染的军旗依然飘扬——接着便是热血沸腾,恍惚间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目睹了英烈们为了夺取胜利所付

出的巨大代价,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

撼了。战争的辉煌总是与悲壮相伴。

日月如梭,转眼间平津战役已过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广场的纪念碑巍然屹立,在阳光

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庞大的建筑显得格外的庄重肃穆。纪念馆主体建筑雄伟挺拔、

气势磅礴,凝含了中国建筑的固有风格,前半部分是用花岗岩建造的,古朴庄重;

后半部分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恢宏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

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在纪念馆前方的额眉上熠熠发光。

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伟大革命领袖们高大的铜像,他们踏着坚毅

的脚步,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要为解放劳苦大众不懈努力。徜徉在巨幅壁画

围成的序厅中,我的心情无比的沉重,对革命先烈缅怀的哀思油然而生。革命先烈

为了解放全国而前赴后继地洒下自己的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深深地

觉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

习,这样才不会辜负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我深深感到了身上所承担的使命与责

任,这种压力凝结成了一种信念,使我倍受激励与鼓舞。

跟随讲解员激昂的介绍,我们仿佛来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战争情景历历在

目。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畏惧,冲锋在前,因为他们心中满怀信念,他们

是在为中国的解放而奋斗。在展览室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物品,有枪支、

文件、锄头等等。它们好像将那段历史定格在了此时,让我们听到了振臂怒吼,听

到了欢庆胜利的锣鼓喧天。虽然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但革命先烈凭着坚强的意志和

对革命的信心,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他们的勇气让我们油然生敬。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

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

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

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

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

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平津战役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它是革命先烈用热血换来的。通

过这次参观我受益匪浅,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感珍惜。

同时应该好好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社会主

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铭记历史,开拓未来

2012年6月30日,在中心党委班子的组织和领导下,我中心全体党员参观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作为一名党员,我循着先辈的足迹,追逐人民解放军的脚步,接受了鲜活的爱国主义党性教育,感受颇深。

怀着一份崇敬与肃穆的心情,我们走进纪念馆大厅,五个伟岸的身躯映入眼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他们正充满信心,气宇轩昂的朝前迈进,他们踏着坚毅的步伐,目光中透露出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通过旁听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到,平津战役是解放北平的关键一战,在中国解放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平津战役,是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领导指挥下,由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百万余人,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二对华北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战略性决战。经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共抨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战役的胜利,确立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缓远方式\对尔后解决国民党残存军队,加速解放战争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战,不仅凝结了众多优秀将领的军事才华与智慧,也展现了平津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支前的高涨热情与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拥护与爱戴。通过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我更加敬佩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追求,也深切感受到广大人民的伟大力量。

在纪念馆里,大家饶有兴致的观摩了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关于平津战役决战方略的手稿,又兴致勃勃的观看了将士们生前使用过

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纪念馆藏品之丰富让人惊叹,大到为人民战争服役过的军舰、飞机,小至总理在西柏坡用过的钢笔,聂荣臻在前线使用的毛巾,可谓应有尽有。展品生动鲜活的反映了当时战役的总体形势以及重要性,再现了战士们参加战役时的革命精神,令人激动不已、荡气回肠。

其中英烈业绩厅陈列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其他领导同志的题词:介绍了平津战役中牺牲的32位着名的烈士和团以上干部、26位战斗英雄、109个英模群体的事迹:悬挂了英模群体荣获的27面锦旗:展出了大批奖章、证书和英烈所用物品。庄严肃穆的英烈名录墙,将战役中牺牲6639名烈士的姓名镌刻在上,寄托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之情。

纪念馆里还陈列出了当时冀中农民们使用简陋的工具,如纺车、纱机等省吃俭用积累布料为人民的军队做鞋、衣帽,缝补被褥。尽管革命时代人民生活贫困,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那种坚定乐观的笑容表达了英雄的信念——中国人民必胜!坚定自由解放的一天终会来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终会实现!

通过参观,我们走近中国近现代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温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本次活动更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真实的图片,富有历史气息的实物展品,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烟四起、炮声轰隆的年代,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认识到“平津”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了解了解放天津的历史,同时也加深了对先烈的崇敬,增强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是过去,我们要牢记过去,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平津战役的启示,坚定前进。

我愿不断接受考验,不断接受锻炼,铭记历史,开拓未来。为党的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奋斗终身!

【篇4】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战役纪念馆

观后感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

法语系19班

记十一月七日参观辽战役纪念馆

在我没有走进那里之前,我永远都不会想到它带给我的触动是如此的震撼。

那场战役,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开始。

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在那浴血奋战的岁月、在那枪林弹雨的时刻,无数先烈前仆后继,他们齐声怒吼令天地惊动,他们勇往直前让震颤,他们抛却头颅叫敌人撕心裂肺。这就是人民解放军拉开解放全国的序幕,这就是翘起无数仁人志士建立社会主义梦想的杠杆,这就是辽战役。

不是所有人都能以理性的心态去重温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历史,在那烽火连三月的岁月里,太多的震撼俨然足够刺激饱受风霜的心。如若不是走进这珍藏无数英烈留下痕迹的场馆,在这和平的年月里,还会有谁能真切感受到当年的那场战役的血泪史。

汗水、泪水、流血、牺牲…这就是战争,这不是电脑里死掉还可以立马复活的游戏。赤裸裸的现实不是那么好想象的,一颗子弹断送的不仅是一个人,还有一个家庭。当我走进纪念场馆的那一刻起,眼前的一切牵动了我无数的思绪,仿佛逝去的英烈还活生生的屹立在身前,他们在向我讲诉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所有故事……

想要了解一段故事只要牢记那段历史,但若想体会那段故事就需要凭着一事一物独自冥思。

眼前的事物如电影般的划过脑海,似乎留下了一抹痕迹,似乎又带走了原本就存在在脑海里的认识。

一件破旧的军棉衣,一双漏洞的手套可能它从来都没有过眼前的那样平整,多少年之前上面或许还沾着战友或是敌人的血迹,被硝烟熏烤后的面颊却像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滑稽。没有人笑话在战火里摸爬滚打的战士,战火洗礼的不仅是他们顽强的生命,还有那种敢打敢拼的心。一盏油灯,一支钢笔静静的躺在那里,可能它们从来都没有过此刻的平静,这又牵动着多少难忘的历史,那不是惜字如金的年月,可多少重大战略决策仅仅是由这两个“利器”见证。战争的胜利不是偶然,路走对了,它的终点就是光明,反之,就是深渊。一面锦旗,一只号角它们早已无用武之地,可当初那面锦旗是英勇的象征,嘹亮的号角发动了多少次胜利的冲锋。

那里有一个让所有人喜极而泣的梦想,让激情和火力随着每个人的血液流淌,让梦想和动力永驻每个人的心间。不是上传下达那么简单,比伟大领袖勾勒的宏伟蓝图更伟大;
千千万万种动力和活力只为一份共同的激情和梦想,整个世界开始变得简单,所以攻必克,战必胜。

如若不用心体会那段历史,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珍惜眼前的和平,特别是我们此时正生活在解放后的辽战役的土地上,假如这里的战火还没有平息,是否我们还有机会拥有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如果说感,也太微不足道,用先烈生命换来的和平是不能用只言片语来感的,而需要用自己生命去珍惜,如此才不辜负当初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

在那艰苦的岁月,所有人都带着最初的梦想,用伟大领袖赋予的强大精神财富编织成比长城更坚固的攻防体系、比五千年文化精髓更深刻的精神信念,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愿意洒热血,敢于抛头颅,无所畏,无所惧。似乎再像敌人开一枪,我们就可以完全解放和自由;
似乎再向前跑一步,我们就可以走进理想的社会主义世界,似乎睁开双眼就可以冲出黑暗看到光明;
似乎伸出双手就可以拥抱幸福和梦想。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那是一个追逐梦想的岁月,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所以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所以可以万众一心,可以众志成城,可以有千千万万个加西亚自知自觉承担起所有的责任,明确自己的方向,勇于担当,敢于拼杀,配合协同别人完成任务,主动自觉完成自己的任务。

带着无数的触动,走到最后几近麻木,不单单是视觉上的渲染,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怎么都想不到这里的故事是如此之精彩,那是用血泪染成的美丽,那是用难以形容的感动讲诉的精彩。当我的眼光触及一个数字的时候,仿佛我再一次经历了世纪地震一般——辽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四十七万余人,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消失在这个硝烟弥漫的世界,不知道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解脱。或许我想说的是,战争,或许比我自己想象的残酷的多,当我还天真的为牺牲的几十人几百人的连队心痛惋惜的时候却不知道如此庞大的牺牲基数在世界战争中只是冰山一角。当我为自己生活在辽战役的胜利者——共产党政权下而庆幸的时候,却不知道死去的都是中国人。当激情降温的时候,我是否会停步驻足;
当梦想磨灭的时候,我是否会彷徨颓废。团队的梦想,靠权钱高压铁腕政策推进实现,一个被动前进的团队注定没有向心力,纵然每一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前行的脚步也会因为小小的磕绊迷失方向栽倒根头;
毛团队的梦想,似种子,播种至每一个人的心田,萌芽,开花,一朵朵,一片片,所以激情涌动,动力丛生,梦想长青。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而兵戎相见的中国人。我为自己身为一名共青团员和一名预备党员候选者的身份自豪,因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可是,在我心的深处,我更希望我们能卸下上膛的子弹,在和平的氛围中解决所有的矛盾。四十七万多人,牵动着无数的家庭的希望,在最后的枪林弹雨中化为泡影。

我知道我有些天真,明明懂得战争才是促进和平的唯一途径。就像一位战略家说的那样,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只是当你想起那么多生命为了希望的胜利勇敢的逝去,心里又如何平静。

战争,早就已经成为流血和牺牲的代名词,有些应该遇见的结果或许没那么难以接受,只是当赤裸裸的需要你去面对的时候,我却发现在它面前我们一切的拥有都来的那么让人惊心动魄,哪怕有一丝的浪费都是对前辈的不尊重。

我可能知道了这次老师安排参观辽战役纪念馆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我们了解在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的骁勇,而是要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今天的和平生活。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最无辜的就是身份最低的士兵,然而他们才是最大的牺牲者。只是为了家里能得到一份补贴,他们便选择上了一条不知是否有归路的生活。可到最后,那些高高在上的军官见兵败如山倒的形势都逃之夭夭,只留下那些可怜的傀儡把生命留在这不为人铭记的土地。都是中国人,对于他们,我们没有恨,只有惋惜。

当我们离开纪念馆的时候,我还忍不住一再的回望。那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太多的历史,那是当年那一辈人用血肉铸成的和平史歌。在心里我一再的告诫自己,中国共产党先辈们的血汗结晶,我会用生命去珍惜,我会用行动来表达心崇高的敬意。

【篇5】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时间:2016-10-2509:53:50|作者:宋杰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成与渡江战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是一战定中华。
1949年3月20日,华东局机关先行进驻统筹,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3月28日,邓小平和陈毅进驻瑶岗,4月20日下午6时开始渡江。伟大的渡江战役自4月20日至6月2日在崇明岛宣告胜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镇,共计171座县城,歼俘敌40余万,为全国大陆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纪念馆内均为清末徽派建筑,意韵悠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往左看是游客接待处,往右看是总前委参谋处,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有步枪、子弹、手榴弹、军毯等,保存完好,引人入胜。
总前委参谋处对面有荷花池,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伫立在荷叶上,是那样的威风凛凛。荷花池再往北看就是《渡江颂》书画展,置身其中真的是宏伟壮观。
第1页共2页

总前委旧址群现有六处景点对外开放,分别是总前委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机要处旧址、秘书处旧址、参谋处旧址、《渡江颂》书观,历史景观与人文景观总为一体,是休闲、学习的好去处。
今天的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学生积极向上,这些都要归功于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奠定的基础,而渡江战役的成功又归功于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瑶岗运筹帷幄,为中国的新生代开启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渡江战役中还有一位女神,她就是马毛姐。她,只是瑶岗村里的一位普通老百姓,当大战来临之际,却能不畏艰险,冒着枪林弹雨将解放军战士送到了河对岸,成为渡江第一船。马毛姐却不幸中弹,忍着剧痛护送解放军战士。值得我们全民族为之骄傲。
站在纪念馆里,回想着,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一一飘过。
第2页共2页

推荐访问:湘江 全州 观后感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6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