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团队育人工作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10-24 11: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育人工作,改变了学校传统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负责制。决定实施以班主任为核心团队育人模式以来,我们努力打造班级、任课教师、班级家委会委员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共同承担学生发展责任的育人团队。班主任协调育人团队,形成班集育人合力,构建班级、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取得一些成效。文章就如何实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育人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班级管理 团队育人 班主任 核心

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育人(以下简称团队育人)工作是突出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协调育人团队、形成班集体育人合力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培育团结勤奋、创新进取的优秀班集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地发展是,团队育人的主要目标。具体实施如下:

一、工作方式方法实践

我参与团队育人工作至今已有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方式来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日常分工

以自身以及团队成员的工作性质为日常分工依据,我们制定了分工方案。在和团队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协商后,我们细化了分工,包括早晨开门晨检、室内外卫生督促、检查、晨读课间监督、中午放学监管、课间管理、周一班会等,都有专人负责。这样的分工细致、明确,各位老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班级管理的工作开始慢慢有序起来。

2.活动分工

针对学期的重要活动安排,考虑自身和团队成员的各自的特点和特长,结合活动开展方案,我们会进行二次分工。在每次活动前,团队负责人要拿出方案,和团队成员共同讨论交流。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我们也会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共同确定活动实施方案。例如,每月固定的出板报活动,一般是由团队成员与学生合作完成。有时我们也邀请家委会成员或热心家长参与,大家一起选作品,一起画画,一起粘贴,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完成。

其实,分工的主要目的不是划分责任,而是明确任务,合理分配,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经过长时间的协作,团队成员间已经形成一种默契。有时面对突发情况,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体会对方的想法,无需过多的言语。

二、工作效果总结及反思

经过大家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团队育人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师生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实施团队育人工作后,团队里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小学生还是孩子,天真直爽、爱憎分明,要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分量,除了和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外,别无他法。实施团队育人工作模式后,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互相了解增多了,陌生感减少了。老师不再是“上课来、下课走,除了上课时间,不与孩子打交道”。孩子们除了在课堂上领略老师的风采以外,课下时间也能见到老师的模样了。师生之间除教学关系外,又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生活上的关系。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情感得到共鸣,师生关系日趋和谐。班级团队育人成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提升了。

2.学生的管理更加到位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时时提醒、处处帮助。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时时监督与提醒。在实施团队育人管理模式后,每个团队至少有两名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管。每一位老师需要照顾的学生人数减少了,任务量相对也减少了,管理质量自然就提升了。经过合理的分工,无论是在操场做操的孩子,还是请病假在教室休息的孩子,他们都能得到老师的照顾;无论是在放学排队出校门的孩子,还是在教室值日的学生,都有老师进行监管。我们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都更加到位了。

3.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参与班级管理的老师由原来的班主任一人,增加到三四个人。参与班级管理的老师多了,班主任在评价孩子时就可以广泛征求意见了。兼听则明,对学生的评价就更加客观了。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偏好学科也不同,在不同学科课堂上的表现就不一样。不同学科老师对同一个学生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团队里的老师能够帮助班主任老师更真实地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团队育人模式下,老师分工细致,不仅能看到课堂上孩子們的表现,也可把握课堂外孩子们的动态,对学生的评价视角更加开阔,评价更加全面。

4.促进了团队教师的提升

和我合作的团队育人教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在本学期的第一次质量检测中,我们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比较落后。张老师很着急,和我一起对比分析,找问题原因,共同想办法,对症下药。后来,在大单元检测中,语文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都有所提高。我们进一步分析总结。又经过半个学期,在期末的检测中,语文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又有了新的提高。这一成绩的取得,团队育人成员功不可没。

5.团队成员良性互补,凸显了1+1>2的作用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有时喜欢用经验解决问题。张老师是一位“90后”,年轻有活力,思想开放。工作期间,我俩互相取长补短,改变了以往只有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的单一模式,让班级管理更精细化,管理方式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活力。育人成员充分发挥所长,形成智囊团队,分享管理智慧,班级育人特色逐渐突出,体现出了1+1>2的优势。

实施团队育人管理模式后,我们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零距离接触,增强了育人合力。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也对团队育人模式产生了一些思考。

团队育人为家长与老师、家庭与学校、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邀请班级家委会委员加入育人团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为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育人合力。

我班的一位家长参加了家长进课堂活动后,在活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参加了家长进课堂,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树叶做画的课。第一次登上讲台,面对50多双清澈的眼睛,那一刻,自己确实感到了紧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踊跃发言,认真制作。他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每个孩子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叶画。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育人突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育人模式的束缚,改变了以往只有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的单一模式,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增强了育人力量,让班级管理更精细化。育人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所长,分享管理智慧。有经验的班主任手把手地传授科任老师管理经验,无形中增强了传帮带的效果,体现1+1>2的育人优势。实施这一管理模式,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完善中,我们能够探索出更加优秀的方式方法,总结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班级管理模式经验,期待我们在实践与反思中,共同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的通知[Z].2016.

推荐访问:育人 反思 团队 实践 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