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高职衔接的理想回归与可行路径

时间:2022-11-20 14:1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中高职衔接属于我国教育体制顶层设计的范畴,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中高职衔接的应然性入手,分析其出发点是向职业教育的理想回归;再进行实然性分析,探讨中高职衔接面临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升学政策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高职衔接理想与现实之困的可行路径,包括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区域化、中高职院校之间的集团化、区分中职学校功能的分类施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教改革;中高职衔接;可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1-0045-05

近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快速减少,从2009年创记录的874万人,递减到2013年的674万人,4年减少了22.9%。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中职教育的招生人数将继续减少。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数量和生源质量不如人意,受5%的中职对口升学率限制和本科扩招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招到的以基础差、分数低、缺乏专业学习基础的高中生源为主,这让高职院校颇感头疼。

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生源困境放到一起考量,打通二者之间的升学渠道,将二者较好的衔接在一起,既可以增强中职教育招生的吸引力,又可以向高职教育输送大量技能型的优质生源,可谓一举两得。然而,中高职的衔接问题属于我国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范畴,影响深远,需要深入探讨。首先,应从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逻辑出发,明确中高职衔接的应然性;其次,需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辨析中高职衔接存在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之上,方能探寻中高职衔接可行的路径选择。

一、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向教育理想回归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教育界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有论者指出:更多的中职生升入高职,既会挤占大学生本已困难的就业市场,又会导致一线的操作技术人才缺失,偏离了中职的办学导向[1],因此应该继续严控中高职的升学率。这种观点在一定历史阶段有其实用主义意义,其本质却是用工具价值的视角看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一)工具价值取向使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减弱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习惯于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职业教育是与生产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把市场需求和受教育的需求简单地对应起来,这是一种工具价值的教育取向,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职业教育得以迅猛增长,但长期来看,却导致职业教育学生成为次级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2],受教育者的分层化日趋严重,职业教育逐渐沦为二等教育。因此,中职教育的招生人数下降,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困境,不仅是一个人口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还反映了工具价值取向的教育观念,使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减弱。

(二)职业教育存在自身的发展逻辑[3]

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在于与普通教育的思辨学习互为补充,提供情景技能的学习,从而产生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在于贯穿个体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不断地适应个体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帮助个体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这样的职业教育,是充满活力、魅力、吸引力的教育。片面地强调就业,或者片面地强调升学,都无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受教育者既能就业又能升学,才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这也是二十一世纪普职融合的发展趋势。

(三)回归教育理想是职教的必然要求

先哲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理想早有表述。卢梭非常强调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密切配合,他的爱弥儿“将会成为一个手脑并用的人,将来既是一个工人,又是一个哲学家”。在黄炎培先生眼中,职业教育应“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将人的个性发展放在谋生手段之前。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先哲的教育理想仅仅只能停留在想的层面。而现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群众受教育需求的增长,教育走到了破除工具价值取向,向先哲教育理想回归的路口。

因此,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重要的不在于是否会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不在于会否导致一线操作工缺乏;重要的在于为中职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在一起并不容易,存在诸多困难,近年教育界已有探讨。中职教育实行的是注册制,没有进入门槛,教育对象具有就业偏好和低教育费用偏好;高职教育具有选拔性质,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门类,具有一定向上流动的功能,招收对象以高中毕业生为主。长期以来,二者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要将两者的运行轨道对接起来,面临着以下四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管理体制之困

将双轨运行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对接起来,这是职教事业管理者的责任。但是当前管理者存在缺位、退位、越位的问题。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已经滞后,中高职衔接工作没有责任部门与责任人。

一是管理者的缺位。其表现在职教事业多年沿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没有变化。中职学校分为中专、技校和职高,分属地市不同的行业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管辖;高职院校则属不同的省级行业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管辖,同时地方行政部门也承担一部分经费。这种横向和纵向的条块分割形成了一种管理者缺位,使得中高职衔接很难达成系统性安排。

二是管理者的退位。近年政策允许职业院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而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未能及时跟进,形成了一种政府不作为的退位,导致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培养质量等方面出现了系统性失范,使得中高职衔接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

三是管理者的越位。长期以来,政府与职业院校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权限未能明确,职业教育的去行政化任重而道远,这就形成了管理者的越位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硬性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前往某些企业实习或就业,或者生硬地在中高职院校之间“拉郎配”,干扰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得教育工作者很难按照教育规律开展中高职衔接工作。

双轨运行的中高职系统,如果没有负责轨道对接工作的责任人,就只能沿着各自原有轨道继续运行,从而使得中高职衔接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

(二)培养目标之困

中高职要形成一个有机联系而又层次分明的整体,彼此的培养目标应适当错位,以考虑与另外一方的需求。当前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模糊,都定位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上[4],给中高职衔接造成了一定困扰。近两年来,人才市场已经出现了高校毕业生蓝领化的趋势[5],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如何分工定位,协同发展,值得认真思考。如果二者定位不明,一方面会使得用人单位面对较低岗位要求时,乐于选取较高学历的学生,从而攫取人才红利[6],造成中职学生的培养浪费;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福利待遇也会因人才红利的攫取而被拉低,造成高职学生人力资本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之困

近年来,中职学校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基本为37[7],这是一种就业导向的教学思路。

与中职教学内容相比,高职的教学内容则又缺乏弹性。由于我国高职属于高等教育的门类,所以专业设置和学习内容与本科阶段类似,即按照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组织。这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较好地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受教学生的情况,特别是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中职教学和与学科知识为中心的高职教学很难衔接起来。因此,进行中高职衔接,必须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改革。

(四)升学政策之困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教育系统是具有互连贯通性的,职业教育的上下阶段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培训之间都是互连、贯通、互认的。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5%的比例限制已名存实亡,根据中华职教社2014年的调查,上海、浙江的中职升高职的学生比例高达30%,重庆达15%,而广西等欠发达地区的升学率则不到5%。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职业教育向人本位的回归,对高职的招生政策进行调整已势在必行。

除升学比例限制之外,高职招生考试也需要改革。当前高职招生普遍采用统一要求的文化课考试与学校自命题的专业课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当中,文化课考试分数不可变通,而专业课命题灵活度大,这一方面使得专业课考试未能体现出技能考核的初衷,另一方面使得“高考班”、“辅导班”等以学习文化课为主的应试教育现象在中职学校悄然出现。

三、区域化,集团化,分类施策:中高职衔接的可行路径

中高职衔接是教育理想,但不能停留在理想层面;分析困境是为了寻找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破解中高职衔接的困境,包括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区域化、中高职院校之间的集团化、区分中职学校功能的分类施策三条可行路径。

(一)中高职衔接的区域化路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采用自下而上和底层突破的方法,寻找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长点。所谓中高职衔接的区域化,指的是地方政府要认识到优化职教结构、创新职教管理体制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主动作为,对区域内的中高职院校进行统一协调与监督管理,破解中高职双轨在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同时以点带面,积累推广经验,破解中高职衔接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困境。

1. 地方政府是主体

区域化是“自下而上”和“底层突破”的题中之义,中高职双轨运行的现状,决定了全国“一刀切”的困难,因此一部分地方应先行先试。以地市级行政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要敢做“先吃螃蟹的人”,工作的着力点是改变当地条块分割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中高职的衔接。

2. 区域性的统一管理是必然要求

要有统一的部门负责本地中高职衔接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改变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缺位”“退位”局面;要通过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变政府部门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越位”现状;要注意管设衔接,高职院校的设立者一般是省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但地市级行政要承担较多的中高职衔接的管理工作。

3. 尽快调整升学比例限制

高职面向中职的对口招收比例不应一刀切,国家应将制定比例的权力下放到地方责任部门。招生政策到底是宽口径还是窄通道,应由责任部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

4. 尽快制定衔接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体现培养规格的要求和中高职的相互联系,也要体现区域经济社会的特色。单个院校自身难以制定课程标准,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可以委托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制定,也可以组织多家学校、企业共同制定。高职的基础课程应以补充知识为主,专业课程以增长能力为主,大胆地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职教育要加强教育质量的监督,纠正专业课、实训、实习过度化的倾向,注重理论课程合理化。

对无法对口升学的中职特色专业,可由地方管理部门选择中职学校承担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并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跟踪和评价。

(二)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路径

所谓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是指在现有职教集团为基础上,中高职院校进一步通过优势互补,区别定位,合作开发上下贯通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从而破解中高职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双轨困境。这是由学校之间先行课程整合、体制改革后续跟进的另外一种“自下而上”和“低层突破”。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立职教集团865个,覆盖了全国近50%的职业院校。但传统的职教集团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集团化程度较低,仅是一种学术团体建设的性质,集团成员相互关系松散,依附于牵头单位,政府推动作用不明显[8]。职教集团向中高职衔接方向发展,有助于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存量,降低衔接成本。在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1. 中高职院校是主体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下滑较为严重,高职院校生源也不理想,因此中高职院校自身已具备衔接的动力,而现有的职教集团又为对口衔接提供了一定的平台。集团化路径的优势在于,发挥院校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衔接,这恰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区域化路径所难以突破的深层难题。

2. 培养目标的衔接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定位应有不同,培养目标应有错位。中职教育应偏重基础知识和生产服务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要侧重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养成。在衔接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目标的纠偏。中职教育要克服当前对专业、实训、实习的过度强调,克服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通过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大致相当的安排,为学生顺利接受高职教育打下基础;高职教育要改革重知识轻应用的传统窠臼,一方面开设适当的基础性课程补充中职生源的知识短板,另一方面将主要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增长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的专业课程中去,投入到开发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去。

3. 教学内容的衔接

高职院校应打破学科知识主导的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模块化组织,与中职教育的课程模块进行衔接。同一专业、同一课程的中高职教学模块,既要由浅入深,又要避免重复。作为中高职衔接的集团成员,在空间、时间和设施资源方面,都便于开展教研活动,便于开发上下衔接的教学模块,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路径也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4. 招生考试改革

在破除升学比例的限制之外,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应进行改革,大胆尝试将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的招生制度进行对接。而招生考试改革的尝试,在集团内的对口学校之间率先进行,具有可行性与可控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特色之一,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命题和组织国家都有规范的要求,将中职学校现有的职业资格考试与高职招生的专业课考试进行对接甚至替代,使得“高考班”之外的学生也有升学机会,这将扩大中职生的升学面,也有助于纠正中高职衔接的应试教育导向。

5. 政府的推动作用

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路径,主体是中高职院校,但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扶持和指导。各级政府在倡导、扶持中高职院校建立对口衔接集团的同时,要指导集团成员之间建立民主治理结构。高职院校处于中高职衔接的主导位置,但如果与中职学校的地位过于悬殊,会影响中职学校参与中高职衔接的积极性。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一种集团成员之间充分参与、相互尊重的民主治理结构,有助于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

(三)中高职衔接的分类施策路径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不能施以统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所谓中高职衔接的分类施策路径,指政府管理部门对中职学校进行分类,使一部分学校以承担就业功能为主,负责招收、培养就业导向的学生;使另一部分中职学校以承担升学功能为主,负责、培养升学导向的学生。

1. 分类施策路径具备一定历史基础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出于竞争和发展的考虑,纷纷采取了综合化发展的策略,使得开办的专业和培养的目标雷同,学校之间的功能混同[9]。众多学校的目标雷同和功能混同,造成了中高职衔接的牵涉面过广、难度过大。

事实上,我国中职学校曾有过的功能划分,包括中专、技校、职高三类,中专学校由行业举办,以培养技术员为目标;技校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以培养中级工为主;而职高立足农业和三产,面向基层地区的大众。在传统的学校分类基础上,进行就业与升学的分类,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

2. 分类施策路径的设想

对不同的学校进行功能的分类,进行大胆地设想,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办学传统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的中专学校与高职院校进行衔接,这部分中专学校在招生时主要招收基础较好的生源,学生毕业升入高职的比例较大;对技校,应强调回归培养产业技术工人的基本功能,加大对其实验和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对职业高中,应降低学习的难度,强调生源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培训,学制灵活。前者以承担中高职衔接为主,后两者以面向就业为主。

中高职衔接的可行路径之间并不矛盾,可以是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大胆突破,科学管理,走出一条管理体制改革的衔接之路;也可以是中高职院校先行破局,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实质性地衔接,之后再由政府将其经验与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还可以在学校分类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不论怎么样,政府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尽快行动,立足现实,大胆探索,开拓职教事业的新局面。

参 考 文 献

[1]闫志利,魏慧敏.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20-24.

[2]闫志利,等.我国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45-49.

[3]祁占勇,于海燕.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10-14.

[4]杨雪梅,衡代清.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4):5-7.

[5]张海水,胡瑞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转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14.

[6]刘方龙,吴能全.“就业难”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本影响机制[J].管理世界,2013(12):145-160.

[7]李红卫.对职业学校兼顾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7):12-14.

[8]沈铭钟,等.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39-42.

[9]孟景舟.结构重塑与责任诘问:免费后中职教育的改革走向[J].职教论坛,2014(1):4-9.

The Regression to Idealism and Analysis of Realistic Paths on the Cohe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g Zizhou

Abstract  The cohe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eginning with what it ought to be, the idealism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scribed. Then, actual analysis is presented to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objectives, contents of courses and entrance policy on the cohe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which is called realistic paths, are proposed, such as regionalization depending on the local government initiative, collectivization among the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ntrance policy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hes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alistic path

Author  Yang Zizhou, lecturer of Qujing Normal College (Qujing 655011)

推荐访问:衔接 高职 路径 可行 回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