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广播录音评论提升高度须把握好四个重点

时间:2022-10-26 09:5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录音评论是当前广播媒体中实际应用最多、传播效果最好的评论体裁,虽然形态越来越鲜活,但普遍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本文以部分获奖广播录音评论为例,就此类作品如何增强专业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作为广播特色最为明显的评论样式,录音评论的采制要把握好话题选择、论点确立、论据采集、论证过程四个重要环节,以此来提升理论高度的观点。

关键词:广播录音评论;理论高度;侧重点把握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34-02

在广播评论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没有同期声的主持人口播评论和记者现场采制的录音评论,后者因为具有丰富的音响特征,广播优势明显,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采编实践之中。然而,当前还有许多广播录音评论,虽然形态比较鲜活,但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进而影响到了传播力。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广播录音评论就必须把握好四个重点,即:话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论点的确立要体现权威性、论据的收集要讲究典型性、论证的过程要注重严密性。只有具备理论高度的评论作品,才会在舆论引导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一、话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

在广播录音评论中,话题的选择是关键。“广播评论的选题范围必须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以及网上热议热评的话题。[1]”话题选择涉及到广播录音评论的论述范围和评论对象,关系到立意是否切合实际。因此要突出针对性,通过密切关注百姓生活、直接面对社会热点进行选题。

2013年底,一个杭州将实施汽车限牌的传说在坊间流传开来,随后各种传闻四起,当地市民纷纷抢购汽车,某些4S店的趁机炒作则更加疯狂。对于汽车限牌,杭州有关部门却一直在否认,还反复给大家“辟谣”。到2014年3月25日晚上7点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突然宣布汽车限牌政策为止,有关部门的辟谣已不下10次,其中杭州市治堵办负责人在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一直否认限牌。

汽车限牌,关系到许多当地市民的出行,杭州市突然出台汽车限牌令,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因为是个大民生问题,所以也成了舆论热点。浙江之声记者大胆涉及,采制了广播录音评论《杭州汽车限牌“以谣辟谣”透支政府公信力》。这条评论话题选择的针对性就很强,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信息不对称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透支,必须引以为戒的观点。同时直接指出了政府在制定这一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抨击政府部门失信的基础上强调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与中央推进法治建设的精神相吻合,因而获得了2014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广播录音评论要突出话题的针对性,还必须选择有新闻时效的话题,通过对新闻事件中热点的深度解读,向听众揭示真相,作出客观判断,阐明媒体立场。针对性强的评论话题,听众关注度高,容易激发听众的兴趣,还可以与听众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采纳他们的建议。同时,媒体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余地也更大,作品会更有思辨色彩和理论高度。

广播录音评论的理论高度反映在作品中应该是评论价值。评论价值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或者舆论热点有没有进行分析评论的必要,能不能通过评论引发公众和全社会的思考,特别是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反思,从而为某些实际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帮助。有的放矢抓话题,广播录音评论的影响力更大,感染力更强,听众的接受度更高,传播的实际效会更好。

二、论点的确立要体现权威性

广播录音评论的论点要体现出权威性,记者就必须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呼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广播录音评论才会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以事实呈现见长,新闻评论以观点表达见长。无论其载体、形式如何,都必须以表达观点为落脚点。[2]”广播录音评论的论点通常由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构成。在实际操作中,前者一般由记者来阐明,后者则大多通过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让他们来谈谈对某一事件、现象、问题的看法。无论是总论点还是分论点,都应该体现出权威性,这样才能保持主流媒体的话语强势。

“新闻评论要对受众产生影响,首先需要引起受众的关注,让受众把注意力投到新闻评论的内容上来,再通过新闻评论内容提供给受众相关认知背景,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从而影响受众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3]”绍兴台获2014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录音评论《为“上虞杨梅办”点赞》,就是记者在实地进行深入采访,采集了大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基础上,确立了由记者在现场评说、权威性很强的总论点:“说到底,政府部门设立这个‘办’、那个‘办’,本来就不应该是个问题,关键是设这个‘办’、那个‘办’要真正能为民着想,‘办’出新意,‘办’得其所,‘办’成实效。对于相关的部门来说,这个‘办’叫什么名称不重要,为百姓干了些什么才重要。”

除总论点外,这条广播录音评论还有两个分论点,即绍兴市农业局长张阿东和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教授、越商研究院院长李生校对上虞杨梅办的看法。绍兴市农业局局长张阿东的观点是:“上虞杨梅办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务虚机构,但实质上对上虞农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生校的观点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举措,因为我觉得体现了政府为民办事这样一种情怀。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当中,需要有这样一个临时性的协调中间机构一样的组织,去促进农副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

从《为“上虞杨梅办”点赞》这条广播录音评论中看出,要使广播录音评论的论点具有权威性,就必须抓住新闻事件和社会舆论中的热点进行评论。而评论作品也要追求新闻性,“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问题和现象是第一性的,新闻评论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思想反映。[4]”只有及时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进行有力度、有深度、有广角的分析透视,这样的广播录音评论才会在听众中引起共鸣。

三、论据的采集要讲究典型性

广播录音评论在采集论据时,要讲究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话据既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一般由事例、数字、当事者亲身经历等元素构成;道理论据则多为权威人士的言论。其中以真实、准确、新鲜、典型、生动、贴近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能更有力地支撑广播录音评论论点的成立。

广播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的评论形式,所以又叫音响评论,其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音响是录音评论样式的主要标志;二是录音评论中的音响材料是作为论据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起支持和说明论点的作用;三是为了证明和说明论点而精心选择、取舍音响材料,使之成为整个评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5]。广播录音评论的媒介特征是音响化,除道理论据外,《为“上虞杨梅办”点赞》中的事实论据也全部用上了采访同期声,如对上虞横塘富硒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慧珍的采访录音:“今年我们通过大通电商在网上宣传、推销,合作社和农户经济效益有了大大提高。”在广播录音评论中,事实论据也好,道理论据也罢,都应该用现场同期声来表现。音响是广播媒体的特殊传播元素,对增强广播录音评论中论据的客观性有很大帮助。事实论据要真实可信,道理论据要权威新颖。它们的作用都是为证明评论的总论点服务的。

电视评论靠镜头说话,广播评论是靠声音说理。广播录音评论中的论据离不开现场音响,这些现场音响中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要真实、新鲜和典型,道理论据要正确和精辟。录音评论需要有明显的广播特色,作为论据的同期声要通俗易懂,尤其是对专家学者的采访,要指向性强。为了支撑广播录音评论论点的成立,记者应该寻找典型性强的事例作为论据。有据有理,让论据与评论的由头、中心论点结合起来,增强评论的说服力。

四、论证的过程要注重严密性

在话题选择、论点确立、论据采集完毕之后,论证是广播录音评论采制中的一个最后环节。优秀的广播录音评论作品,其论证过程相当严密,逻辑性非常强,通常是一步一步、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入。论证的严密性,还应该注重运用充实的论据和严谨的语言。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推理过程……是评论的骨骼,是论点得成立的依托,评论的整个躯体,必须靠论证来支撑,因为论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评论的成败优劣。[6]”广播录音评论的论证手法也很多,常用的有缘事说理、以事明理等。在论证过程中,不能论点归论点,论据管论据,进行分开播报,而是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最好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动态式的评论。这样,既能保证评论的时效,还能缩短后期制作的流程。

广播录音评论在论证过程中,既要语言通俗和简洁,更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应当一起被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并且要将这样一个逻辑过程用一定方式加以展示,从而使论点的正确性显得毋庸置疑,这样就实现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有机结合。[7]”在广播录音评论中,广播述评是实际播出最多的体裁。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对事实现象的阐述;就事实或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推论等,最后以逻辑力量归纳形成结论。广播录音评论既有所有媒介评论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个性。其个性应该主要反映在口语化评论上。口播的广播评论大多数只是报纸评论的翻版,只有录音评论才能体现出广播媒介的优势。在录音评论中,无论是论点的阐述还是论据的展开,都必须突出音响优势。

广播录音评论是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闻评论体裁。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当前的一些广播录音评论还不是很规范,有的听起来像个录音报道,没有媒体的鲜明观点,理论高度更谈不上了。而是否具有理论高度,是广播录音评论能不能有效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在当前自媒体手段多样,意见性信息发布碎片化、多元化的新的传播环境中,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更要注重新闻评论的作用。而作为广播特色最为明显的评论样式,录音评论的采制更要追求专业化,通过话题的选择、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采集、论证的过程四个关键环节来提升应有的理论高度。这样的新闻评论才能有效左右社会舆论走向,牢牢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志明.新媒体时代广播评论的发展特点[J].中国广播,2012(5).

[2]何志武.视听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4]赵振宇.新闻评论通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徐兆荣.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田秋生,邓庄,钟剑茜.当代新闻评论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传馨]

推荐访问:把握好 录音 高度 提升 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