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20 18:1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推荐)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6篇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1

xx县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

实施方案

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实施切实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

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 (2017)32 号 )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甘政办发 [2017)102 号) 和 xxx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

知》 ( 酒政办发 (2017)297 号) 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 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

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新时期卫生计

生工作新理念,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整合提升、集团发展、联体

办医、一体化管理等措施, 促进城市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效应,

突出“综合医院集团发展、专科医院特色发展、基层医疗保障基

本”的特色,整体提升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办好“群众

满意、政府放心、职工受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

乡居民享有公平可及、 系健康瓜州奠定坚实基础。

为建设健康瓜

州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思路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县级医院为核心,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

建立县域内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共享网络等 ( 以下统称“医联体” ) 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型医疗

服务体系, 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高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坚持“医疗、医保、医药’ ’三医联动,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 三) 工作目标

2017 年,实现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县域内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 100%参加医联体;
医联体内县级医院通过给予家庭医生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 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和住院服务;

加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 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服务队伍;

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

≥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 90%左右。

到2020 年,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运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居民“儿分钟就医圈”和农村居民 “30 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公


平性、可及性达到科学合理。

二、组建模式

( 一) 一个县级医联体

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县医院联合 14 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通过实施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组建医联体。

2017 年内县医院选择 4 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先行开展医联体试点,

2018 年全面推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经

评估具备相应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可作为医联体牵头医院。

( 二) 两个专科联盟

以县级医院为核心,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发挥

中医、女 ] 幼特色,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 ( 可包括民营医

院及社区卫生机构 ) ,组建区域专科联盟。

1.以县医院中医针灸科等市级重点专科为主,选择中医基础较好的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组建县域中医专科联盟,带动全县中医药发展。

2.以县医院妇产科、儿科为主,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选择四个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县域妇

产科和新生/ L 专科联盟,带动全县夕 ] 产科和新生儿科发展。

( 三) 两个共享网络

1.以县医院为核心, 乡镇卫生院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建设影像、心电、检验、消毒等共享诊断(供

应)中心,建成县乡远程会诊诊断共享网络平台。


2、以居民健康卡(或医保卡)为载体,整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院就诊信息等健康服务信息,建成患者随时查阅、 医生随时调阅、 健康管理机构随时共享的预约挂号、预约住院、预约检查、诊间结算、健康咨询、送医送药等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网络平台。

三、重点工作

( 一) 创新医联体服务模式

1、完善医联体管理和协作制度。通过制定医联体章程、建立理事会等方式, 完善组织管理构架和协作机制, 促进协作关系的建立,医联体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的隶与投入渠道保持不变, 双方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导下,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 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赋予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定的管理职能, 在此基础上开展纵向合作。按照就近及属地原则,开展松散型和紧密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

建立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托管行、技术协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医联体,通过联合发展、专科共建、对口帮扶、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县医院主要负责“ 250+N” 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 对基层提供技术帮扶, 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 50+N”种常见病住院、急诊转诊、接收下转患者康复, 并继续做好公共卫生、 管理村卫生室等工作。凡乡镇卫生院能够收治的病种, 县医院应严格控制收治数量。


卫生室主要负责门诊、导诊、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村医导诊作用,引导群众养成“有序就医、逐级转诊”的习惯。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连续性服务。

3.有序实施双向转诊机制。以群众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实

现就诊转诊的无缝衔接, 形成医院与基层结合、 医疗与医保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

在医联体推行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规范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县医院要预留不少于 10%

的专家号和床位。

乡镇卫生院确需转诊的患者, 由县医院为其提

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县医院已完成

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 转回乡镇卫生院, 由县医院派原

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

县医院要根据本县住院病人主

要流向及县外医院对口支援情况, 选择若干家县外专科医院或三

级医院作为转诊合作医院, 签订合作协议, 指导帮扶提升医疗服

务水平。对具备在县医院诊疗条件的患者, 合作医院应及时转回,

并通过医生跟踪等方式继续治疗。

( 二) 提升医联体服务能力

4.加强县医院重点专科级薄弱专科建设。县医院要按照国务

院《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 国卫体改发

[2014)12 号 ) 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

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 ( 国卫医发 [2014)48 号) 的要求,健


全一级诊疗科目, 逐步完善二级诊疗科目。

县医院以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呼吸科、消化科、儿科、妇产科等为重点,使大多数疑难病能够确诊, 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能够得

到及时、有效治疗;
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和消

毒供应中心的能力建设, 夯实临床支撑专科基础;

妇幼保健和计

划生育服务中心重点做好儿科、 孕妇保健科室的建设。

扩大病种

覆盖面,诊疗病种范 目包括县域内所有常见病、多发病,能够

确诊大多数疑难病和重大疾病,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等能够开展本专业大多数常规手术, 内镜微创治疗病例和全身麻醉病例比例逐年提高。

5.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互联网 +医疗’’等手段提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 建立覆盖全人口和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网络。

以居民健康卡 ( 或医保卡 ) 为载体,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 居民健康一卡通用、 健康信息资源一体融合机制。县医院现有临检、心电、消毒供应中女等资源要向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全部开放。

探索县医院设置诊断远程会诊中心、 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检查中心、孕/妇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

心等,实现医联体内临检诊段结果和会诊共享, 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内机构问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提

升突发公共事件中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推动“互联网 +医疗’’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服务。

2018 年 6 月前,完成县医院设置诊断


远程会诊中心的建 12 月底前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实现互联互通。

6.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是农村

三级医疗的网底, 按照医改“保基本、 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强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

键。基层医疗机构重点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加快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和健康卡的整合, 方便市民就医查询, 为县医院提供居民健康基础信息。

医联体内重点要加强和完善远程会诊、业务指导、急诊急救、对 9 帮扶等工作。加强医联体内医师多地点备案制度的落实力度, 除完成规定的医师下基层任务外, 还要统筹考虑医、技、护人员的引上进修和下派指导工作。医联体内

核心医院每年下派到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 管理人员数要达到医院总人数的 30%,帮助基层能力提升和专科建设,加强乡镇卫

生院首诊能力, 逐年提高疾病谱排序前五位疾病的诊疗能力, 病种覆盖达到乡级规定病种的 80%以上。加大基层全科医师培养力度,达到乡镇卫生院每万人拥有 1— 2 名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 2— 3 名全科医师。

7.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7 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 60%以上,

建档立卡贫困户、计生特殊家庭签约覆盖率达到 100%。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 开通患者绿色通道,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等服务。签约居民享受连续处方优待政策,对病情比较稳定、依

从性比较好的签约慢性病患者, 可由家庭医生根据上级医院医嘱

开具延伸处方和长处方, 一次性开具最长 2 个月的配药量。

探索

建立医联体内慢性病药品代采制度,通过长处方、延伸处方、集

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 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取药。

8.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发展。持续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县医院疼痛、针灸、康复、理疗、骨科等中医

特色专科建设。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开展 25 种以上适宜技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 1 0 种以上适宜技术,重点推广使用蜡疗、拔火罐、刮痧、艾灸、针刺、按摩、药膳等中医传统疗法。鼓励县医院设置养老床位,重点发展老年病、老年康复、安宁疗护等业务。强化中医人才建设,做好基层医疗机构老年病、康复、理疗、中医药保健等业务指导和培训。

把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作用、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作为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9.合理调配医联体内人才资源。切实落实县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强化县医院在人事管理、副职推荐、绩

效工资内部分配、 年度预算执行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限。

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医务人员有序流动机制,采用“沉下去带教、送

上来培训”等方法, 3 年内将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确保上派学习和下派支援医务人员的合


理收入不降低。

逐步探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 “县管

院用”模式和定期交流轮岗工作机制, 实行统一招聘、统一管理、

统一使用、统一培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合理调整扩大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药品品种和数量, 做好各级医疗机构

用药衔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

( 三) 强化支撑保障机制建设

10 .强化财政支撑保障作用。

县政府承担办医主体的保障责任、

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将医联体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医联体建设, 重点做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建设经费的保障, 加大在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上

下联动等方面的投入, 解决好群众愿意在基层首诊和基层 “接得

住”等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㈠贝资金,用于支持县级医联体建

设。

11.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枝叫凋整完善医保政策, 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

切实推进适应分级诊八仙度建设需要的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卜休差异化支付政

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实施连续㈠算起付线的政策。

完善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政策, 制定双㈠伯诊标准, 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 降低医保支付比伊㈠则安规定不予支付。

积极探索以医联体为对象的医保总额 M 刊·、考核管理和付费办法,建立医保基金总控结余激励机川 址一步完善城乡居民门诊统筹


制度改革,逐步提高门诊统筹标准。

12.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激励引导患者按分级诊疗制度有序就诊。

按照总量控制、 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在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

检查等价格基础上,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研究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方案,逐步理/顷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13 .形成利益共享倾斜基层制度。

医联体作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利益共同体, 要建立健全各级医疗机构问的利益共享机制。

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在收治病人时“应治尽治、应转尽转” ,引导上级医院积极下转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患者,采取病人下转、方案下随、医生下沉等综合方式,开展连续性治疗服务。上级医疗

机构要创造条件促进优秀医务人员下沉服务, 下沉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应高于原工作岗位, 上级医疗机构在干部选拔任用、 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学习进修等方面向下沉医务人员倾斜。上级医院

下派医务人员每年达到 120 天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绩效 I 资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14.加强医联体内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医联体人才发展规划,通过盘活现有人才、培养奇缺人才、引进高端人才的机制,加强


医联体内人才队伍建设。

县级医联体每年内部培训进修医护人员不少于 30 人、派出进修专科人才不少于 10 人、引进高端人才不少于 2 人。设立县级医联体人才建设专项经费, 按不低于业务收入的 1—1.5%提取。医联体内应建立优秀医务人员奖励机制,

对贡献大、业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医师、护理人员设立优秀业绩

奖,通过奖励,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 一) 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医联体是深化医改、 推进分级诊疗制

度建设的重要载体,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切实加

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

政策,确保工作/顷利开展。

各相关单位要参照本实施方案进一

步细化工作措施, 明确医联体建设目标及时间进度, 制定完善管

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 二) 明确部门职责。

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工作的

监督指导, 牵头制定医联体组织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文件;

发改

部门要积极督促已纳入相关规划的重点卫生计生建设项目的实

施,积极协调国家、省、市、县做好相关的重点卫生计生项目和

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资金争取、 投资计划安排等工作;

财政部门

要落实各项卫生计生投入政策, 保障基层人才培养引进、 设施设

备配备、特色专科建设、家庭医师签约、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等

医联体建设工作所需经费;

人社部门要调整医保支付政策, 在岗

位设置、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
物价部门要完


善医药价格政策, 落实分级定价措施;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出

台配套政策, 保障医联体建设改革措施有效落实。

其他政府相关

部门也要按照部门职责,及时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医联体建设。

( 三) 强化监督考核。

县政府将医联体建设纳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县医改办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医联体建设考核标准, 实行动态监测, 不断健全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工作制度, 强化责任落实。

县政府将加大对县直相关政府部门、 县乡医疗机构的考核力度, 县卫计局作为医联体建设牵头部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靠实职责,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推进时间,及时督导跟进,确保医联体建设落地生效。

( 四) 做好宣传引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相关部门要站在“健康瓜州”建设高度,加强“大健康’ ’理念的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疾病防控知识,提高科学防病能力。要

加强针对行政管理人员、 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 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增强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性,提高引导公众参加分级

诊疗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引

导群众逐步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 就近、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

就诊。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2

XX市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XX建设,整体提高我市市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67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3号)和《XX省医改办关于做好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浙医改办〔201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XX市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高水平、快速度推进健康XX建设为主线,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通过建立市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完善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新机制,不断提升市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能力,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二)主要目标。2019年,构建市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全面推开医共体建设,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到2022年,实现市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新提升。3家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镇街道医共体成员单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其中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所在的新埭镇中心卫生院和省级中心镇所在的新仓镇中心卫生院、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具备二级乙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市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二)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XX建设基层基础。

(三)坚持城乡融合、乡村一体。创新市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实施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

(四)坚持管办分开、放管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医疗健康治理方式,医疗卫生行政部门从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落实好医共体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五)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医院、医生、中医和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1.整合市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根据我市市级医院服务能力与规模,以及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布局与数量,组建3个医共体。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由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新埭镇中心卫生院、新仓镇中心卫生院、广陈镇卫生院、林埭镇卫生院、钟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6家医疗单位组建,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

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由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乍浦镇中心卫生院共2家医疗单位组建,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

市中医院医共体:由市中医院与当湖中心医院、独山港镇中心卫生院、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4家医疗单位组建,市中医院为牵头医院。

医共体成员单位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纳入医共体管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暂不纳入医共体建设。(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编委办、财政局、人力社保局)

2.打造“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按照“补短板、保基本、强特色”的思路,巩固深化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协作,推进县级强院建设;
建立医共体服务能力评估机制,不断推进省市县级医院及医生带着目标任务精准下沉,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实现“双下沉、两提升”对接医共体,形成“成分输血”叠加“重建造血”效应。(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3.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开放共享的区域临床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中心建设,促进市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适应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需要,推进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市域内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支持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共体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二)建立医疗卫生管理新体制

1.成立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医管会”)。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市府办、组织部、编委办、发改局(物价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卫生计生局、市场监管局、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医管会,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制度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
市医管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计生局,负责市医管会的日常工作,卫生计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由卫生计生局提名和任免,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强医共体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牵头部门:市府办、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2.健全医共体内部治理结构。医共体实行唯一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继续保留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医共体法定代表人由牵头医院负责人担任,医共体对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拥有提名权和任免权。加强医共体党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员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工作以及统战工作等归口牵头医院统一管理。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医共体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组织部、编委办、财政局、人力社保局)

3.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按照“管好放活”的要求,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编委办、财政局、人力社保局)

(三)完善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

1.建立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在试行公立医院备案制管理、核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报备员额总数的基础上,医共体人员编制按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核定,编制总量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医共体人员由医共体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留在医共体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医共体人员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医共体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由其自主评聘。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求,在薪酬待遇、职称评聘、职业发展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牵头部门:编委办、人力社保局、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2.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医共体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医共体实行扁平化管理,以牵头医院职能科室为基础,在不突破内设管理机构总数的前提下,设立医疗、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公共卫生、信息化和后勤等管理中心,提高服务效率。统一医共体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和设备配置,规范管理,降低成本。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之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贯通服务链。(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3.实施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设立财务管理(核算)中心,具体承担医共体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监管和内部控制工作,对成员单位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记帐、统筹运营。加强医共体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4.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采购账户,统一用药目录,药品价格实行统一谈判,实现统一账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鼓励跨医共体、跨区域联合采购。统筹开展医共体药事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四)增强医疗卫生制度新优势

1.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合理控费工作。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各成员单位合理诊治,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医保总额按照“以收定支”原则,以上一年度实际发生数为基数,综合奖励激励、自然增长和充分考虑物价增长、医疗机构发展等因素,由医保机构与医共体谈判核定。各成员单位医保基金总额由医共体根据各成员单位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核定,促进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合理使用医保资金。逐步推行医保医疗基金按人头、按点数法、按床日、按病种、按DRGs支付等付费方式。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逐步推行基层中医门诊常见病按病种支付。以医共体为整体,合理控制医疗总费用,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确定不同成员单位的差异化控费要求,确保医疗总费用同比增幅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牵头部门:人力社保局、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医共体各成员单位)

2.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衔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牵头部门:发改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卫生计生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3.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务人员收入由医共体自主分配,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打破单位、层级和身份区别,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与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挂钩。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负责人实行年薪制。(牵头部门:人力社保局、财政局、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4.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调整财政投入方式。镇街道卫生院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任务不变,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市财政对医共体所属各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投入方式仍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即按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性质分别进行补助,统一拨付至医共体,由医共体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各镇街道要继续加大对所在地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工作支持力度。(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财政局;
配合部门:人力社保局、各镇街道)

5.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制定医共体绩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与医共体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相匹配的考核办法。开展医共体年度绩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以及领导干部薪酬、奖惩、任免等挂钩。完善医共体内部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挂钩。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医疗费用增长调控机制,推广临床路径管理,遏制药品耗材不合理使用和过度检查检验行为。加大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严厉惩治收受“红包”“回扣”等违纪违法行为,建设清廉医院。(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五)推动数字医疗卫生新发展

1.强化信息化运营管理。建立市域共享型卫生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医共体内成员单位信息化发展,依托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临床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和技术共享。优化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系统,为有转诊需求的患者预约专家门诊、预约辅助检查、联系住院床位,实行精准转诊。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造数字化、智能型医共体。(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2.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快捷、高效、智能的诊疗服务形式和全程、实时、互动的健康管理模式。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会诊等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分时段预约、在线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推送、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线上复诊、线上开具处方与药品网络配送等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慢性病、母子健康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在线服务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醒等。推行“互联网+”分级诊疗,建设区域预约转诊系统,对接省预约转诊平台,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3.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下,按照“一中心、一专网、一通卡、一门户”的要求,建设医疗健康数据中心,统一采集和存储医疗健康服务与管理数据。建设卫生健康专网,实现医疗健康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安全传输和互通共享。推广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卫生健康服务线上线下“一卡识别、一卡通办”。持续拓展“12320金XX健康热线”功能和应用,提供健康资讯发布、健康信息查询和互动交流等服务,推动群众便捷就医。(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4.推进医疗健康数字化监管。整合贯通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实时、动态、连续、综合的监管服务平台和监管机制。开发应用基于DRGs的医共体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加强对医疗质量、病种结构、药品、耗材使用和医疗费用的常态监管和动态分析。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审核。加强药品、耗材采购供应信息有效管理和合规共享,建立采购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六)促进医疗卫生能力新提升

1.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贯彻接轨上海首位战略,强化与沪名院、名科、名医的合作,力争每年有新增与上海医疗合作项目。按照县级强院建设要求,着力3家市级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和专病中心发展,完善二级诊疗科目设置,对已经建立的市域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加强扶持建设;
大力推广微创外科和腔镜手术技术。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向基层卫生院集中,扶持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中医科等一级诊疗科目,开展相应住院服务和适宜手术;
其他卫生院要以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要为标准,不断强化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和中医药等服务。(牵头部门:卫生计生局;
配合部门:财政局、人力社保局、各医共体成员单位)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3

********医院

医联体实施方案

根据************的工作要求,在医联体内医院管理、诊疗服务、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协作、资源共享及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市医联体内实现“三通”即人通、财通、医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机构:医院成立*********医疗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人负责的组织机构—医联体工作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干事一名,负责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实施、医联体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制订、对科室与个人医联体工作的考核考评、医联体内外的工作协调、工作档案的建立与保存等。

(二)明确院领导分工:院长全面负责医联体政策的制订与工作的推进;
一名副院长负责管理医联体试点工作办公室及医联体具体工作;
其他院级领导每个负责医联体内一个乡镇卫生院医联体具体工作。制订工作目标,每季度医院组织考核考评一次,与院领导职务津贴、月奖金挂钩。

(三)实施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下派指导责任制。对*************医院,职能科室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至卫生院现场指导、教学,其中主要科室为医务质管部、护理部、院感部、预保部、科教部、设备物资部、运营部、财务部、后保部、门诊部骨干或负责人。每三天保证一名医疗、医技、护理医务人员到卫生院现场指导、教学查房,其中主要成员为内科、外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药剂科、护理专业骨干或中级以上职称专业人员。

医院定期或不定期根据乡镇卫生院工作需要,下派医务人员、行政后勤管理人员至乡镇卫生院驻点工作,一般工作时间半年,实行人员轮转。医院制订《下派人员至医联体工作管理制度》,对下派人员认真管理。

每年在卫生院至少开展新技术项目2项。在每个卫生院开展的临床路径≧5个。

(四)实施与上述卫生院建立大科室联通工作系统,主要有以下系统。

1、急诊科急救联合系统;
在*个乡镇卫生院建立基本符合标准的急诊科与院前急救系统,县医院急诊科统一指挥,协同工作,大大缩短救治路径,提高急救水平,使病员满意,医联体各成员单位满意,政府满意。

2、放射诊治信息贯通系统:为解决乡镇医院缺少放射医师的难题,提高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放射诊治水平。乡镇卫生院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危重症病人的放射检查,通过信息传输,县医院负责及时会诊、及时出具报告,并将报告快速回传。*****医院放射科对诊断困难、病情复杂和其它需要会诊的放射检查、磁共振检查,通过信息上传牵头医院放射科,牵头医院放射科负责会诊与指导,并及时出具会诊报告下传我院放射科。费用分摊由县卫计局主导下各成员单位协商,形成统一的标准。医院信息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

3、消毒供应融合系统;
目前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建设滞后,消毒供应室不达标,而县医院供应室建设标准高,符合外包标准,医联体内部统一在县医院进行消毒供应,减少医疗风险,降低医院感染率,减低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消毒费用原则为医院收取成本价,其具体标准由县卫计局主导下各成员单位协商确定。

4、检验、病理检查一体化系统;
目前检验、病理检查各自采取方法不一,有的直接在医院开展检查,有的外包检查,部分项目送******医院检查,为了保证检查质量,避免舍近求远,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和实施检验、病理检查一体化系统,每天专人专车送标本,通过县医院检查后及时回传信息,方便病人,减少环节。费用核算由县卫计局主导下各成员单位协商并确定标准。

5、建立与实施大外科、大内科、大急诊科、大妇产科、大中医、大儿科、大医技系统;
由负责医联体卫生院的院领导牵头,医务质管部、大外科主任、大内科等科室主任与四个卫生院相关科室紧密合作,负责建立大外科、大内科、大急诊科、大妇产科、大中医、大儿科、大医技系统,实施分级管理,分级诊疗,人员流动,资源整合,共同进步。

6、药品供应共享系统;
由负责医联体卫生院的院领导牵头组织药剂科解决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许多药品配置不齐,药品库房狭小,条件差,药品库房不达标,影响药品的存放与质量的问题。抢救药品、慢性疾病药品医联体内试行统一药品目录。对乡镇卫生院急需、紧缺药品,县医院药品库房作为中心药品库房,及时调配,方便病员,解决基层缺少药品的问题。

7医师、护士、技师医联体内流通系统;
由人力资源部、医务质管部、护理部负责实现医联体医务人员有序流动,负责医务人员下派、执业的备案等,推进医联体内部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工作,实施检查结果互认、检查申请互认、处方互认、入院申请互认,不仅方便病人检查、就诊、住院,也真正实现医联体医疗机构之间的有效联合,实现高效有序的服务联通。

8、信息联通建设,打好医联体工作基础。医联体工作重点在“联”,其基础是信息的联通建设,为了发挥好医院在医联体中的枢纽作用,医院首先将信息化系统与上级医院联通,同时,积极推进与乡镇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贯通。

9、设备设施有效联通,真正实现分级诊疗;
医院近期新添置救护车、转运车、病理诊治系统、眼科手术仪等设备,满足全县和医联体设备共享需要,同时,实施医联体内部检查结果互认、检查申请互认、处方互认、入院申请互认,方便病人检查、就诊、人院,对医联体内部实施设备、药品、耗材按院内调配制度执行。实施医联体内设备、耗材、药品联合采购、供应。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医联体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听取各方意见,持续改进工作。

二、工作安排

(一)***年*月*日—*月*日

1、制订《*********医院医联体实施细则》

2、成立********医院医联体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等组织机构。

3、明确各级负责人责任分工,制订考评考核标准、制订下派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奖惩制度等。

5、放射诊疗系统与牵头医院联通。

(二)***年*月*日—*月*日

1、医联体工作办公室正式开展工作。

2、召开院科二级负责人责任工作会,明确责任;
召开职代会通过成立医联体的决定,召开全院职工大会,进行全院宣传、动员。

3、与医联体乡镇卫生院协商下派人员工作事宜,制订人员下派计划。

4、正式向医联体下派人员工作和开展现场指导、授课、科研、开展新技术项目。

5、新添置救护车二辆、转运车一辆,将急诊科EICU、留观室病房打造为转诊备用、中转病房,为医联体正常运转创造好的条件。

6、正式实施医联体内联体内部检查结果互认、检查申请互认、处方互认、入院申请互认,方便病人检查、就诊、人院,对医联体内部实施设备、药品、耗材按院内调配制度执行。

(三)***年*月*日—*月*日

1、医院信息化系统与牵头医院信息系统部分联通。

2、实施与牵头医院互相派送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在对方工作、执业制度,实现人才流通。

3、实施与乡镇卫生院互相派送医务人员在对方工作、执业制度。

4、与医联体乡镇卫生院建立联合的急诊科、院外急救系统、大内科、大外科。

(四)***年*月*日—*月*日

1、医院信息化系统与医联体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系统部分联通。

2、试行开展消毒供应融合,医联体乡镇卫生院统一在县医院进行消毒供应。

3、实施医联体内放射诊断一体化,开展远程放射会诊、诊断。

(五)***年*月*日—*月*日

1、医院组织人员对医联体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总结、分析。

2、添置病理科设施设备,在牵头医院的帮助下,重建病理科,并开展病理检查工作。

3、与牵头医院联合成立眼科中心,开展白内障等眼科手术。

(六)***年*月*日—*月*日

1、完善医联体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2、积极与医保部门沟通交流,促进医保对医联体工作的支持,实现医联体内医保统一,医保互通。

3、完成牵头医院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面联通,实现预约挂号、影像传输、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业务协同。

(七)***年*月*日—*月*日

1、对医联体工作进行总结,召开医联体工作一年座谈会。

2、制订****年度医联体工作方案。

3、对医联体工作进行总结与奖惩。

***年*月*日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4

关于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近年来,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市积极开展市镇一体化管理试点,建立了市人民医院联合白云湖、水寨、黄河卫生院和市中医医院联合曹范、垛庄、文祖卫生院等两个医疗联合体,实施了口腔医疗、产科医疗市镇一体化管理,提升了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提出了统筹城乡、创新机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根据山东省和济南市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在前期市镇医联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按照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统筹整合市镇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建立以市级医院为主体、镇(街道)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医疗联合体。医联体以医疗业务统筹管理为重点,逐步实施更加紧密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市镇医疗卫生资源效益。

二、工作目标

(一)整合市镇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市、镇(街道)两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整体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市镇(街道)医疗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实现“县域病人就诊率90%以上”的医改目标。

(三)建立市镇(街道)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三、管理模式

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主体单位,21个镇(街道)卫生院为成员单位,建立三个医疗联合体,镇(街道)卫生院依据其功能定位、专业特色、双方意愿分别纳入某一医联体。

市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明水、双山、绣惠、刁镇、辛寨、水寨、黄河、白云湖、相公庄、宁家埠、枣园卫生院。市中医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包括圣井、龙山、文祖、高官寨、普集、埠村、曹范、垛庄、官庄卫生院。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包括党家卫生院。

医联体成员单位隶属关系不变、单位法人不变、产权归属不变、法律责任不变、功能定位不变、职工身份不变、监管机制不变。在成员单位加挂“××分院”的牌子。

对于专科特色比较突出的基层医疗单位,若医联体主体单位不能满足成员单位对某一专业的帮扶合作需求,成员单位也可与其他上级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医联体成员单位每2-3年调整一次。

(一)实施人员上下流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建立医联体内部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人员上下流动。主体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聘任中高级职称前到医联体成员单位服务。主体单位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需要,到成员单位开展专家坐诊、会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等帮扶服务。成员单位制定计划,定期选派具备培养潜质的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到主体单位进修、轮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

(二)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拓宽基层服务项目

医联体主体单位在充分调查了解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医基层需求为导向,医技术推广为手段,从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出发,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实用技术为重点,科学合理选择适合基层实际的适宜技术,加强疾病筛查、急诊急救、诊疗规范、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应用,突出基层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扶持特色专科建设。

(三)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医联体主体单位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势,补齐成员单位医疗资源短板,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医联体主体单位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消毒供应、消毒监测、临床用血等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和流程,解决基层医疗单位因医疗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不规范、不达标问题。

(四)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建立多渠道业务培训途径,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一批擅长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医务人员。主体单位定期安排资深定期到成员单位查房、坐诊、会诊、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指导,不断巩固基本技能。医联体主体单位将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列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象,成员单位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医务人员参加,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

(五)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制定双向转诊流程。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的原则,制定合理、便捷、畅通的双向转诊细则。成员单位将因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转往主体单位,主体单位将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转回成员单位。对需上转、下转的病人,建立双方联系人制度,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

(六)定期组织指导考核,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主体单位将医院管理考核延伸到成员单位。主体单位组建医疗、中医、护理、院感、医技、药剂等侧面的专家组,指导成员单位规范操作、规范运行、规范管理。主体单位定期对成员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并指导成员单位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优化医疗服务工作流程,整体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四、工作步骤

(一)开展对接调研(7月10日前)。医联体主体单位与成员单位进行对接,主体单位对成员单位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技术项目、运营状况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并建立台帐。

(二)签订合作协议(7月31日前)。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单位的不同情况,主体单位与每个成员单位商定一个适宜的医联体合作模式,并协商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

协议可以吸收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参与,三方签订,齐抓共管,提升本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协议具体到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要有明确目标,2-3年内干哪些事,办成哪些事要具体化。

(三)落实下派人员(7月31日前)。根据成员单位的需求,主体单位落实下派人员,报市卫生计生局备案,并制定下派人员管理规定,协商确定下派人员待遇。

参考:1、手术指导费(高级职称500元/例,中级职称300元/例);
2、坐诊、会诊、查房、讲课(高级职称200元/天,中级职称100元/天)。费用由基层单位承担。

(四)全面组织实施(8月1日起)。自2016年8月1日起,根据协议内容,医联体主体单位和成员单位全面落实人员调配、技术推广、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双向转诊、指导考核等工作。

(五)开展总结评价(定期)。市卫生计生局牵头,每季度调度、汇总、分析医联体运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通报,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总结经验,完善提高。

五、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进医疗联合体管理,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国务院提出的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此,市卫生计生局成立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将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分工协作,确保这工作顺利实施。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市卫生计生局负责市镇医联体管理工作的方案制定、安排部署、协调调度、督导检查。建立有利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的激励机制,将主体单位医务人员到成员单位服务纳入城市医务人员申报副高级职称前下乡服务范畴,经考核确认的服务时间累计计入下乡服务时间,与职称晋升、评先树优挂钩。

医联体主体单位负责医联体内部管理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医联体管理办公室,确定分管领导,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人员调配、技术推广、资源共享、业务培训、双向转诊、指导考核等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定期调度。

医联体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合作协议,做好宣传发动,加强与上级主体单位的沟通与配合,积极参与主体单位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考评,确保实效。医疗联合体内部要定期进行调度、检查、总结,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市卫生计生局将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列入2016年卫生计生重点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对主体单位、成员单位和下乡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医政科负责调度、协调、考核工作。

附件:1、全市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名单

2、医疗联合体协议书(参考文本)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1:

全市推进市镇医疗联合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万传广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杨照东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副书记

李 新 市人民医院院长

时延申 市中医医院院长

张治国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成 员:魏传锐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政科科长

王 炜 明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仲昭禄 双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绣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卞孝明 枣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宫大方 埠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曹范镇卫生院院长

李顺清 龙山街道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刘远峰 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邵 军 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高红五 圣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牛加亮 普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宋传岩 相公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王 伟 官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豆加亮 刁镇卫生院院长

辛寨镇卫生院院长

孔 刚 高官寨镇卫生院院长

孟 江 黄河镇卫生院院长

于家东 白云湖镇卫生院院长

苗 刚 宁家埠镇卫生院院长

曹中兴 水寨镇卫生院院长

李 勇 垛庄镇卫生院院长

附件2:

医疗联合体协议书

(参考文本)

甲方:章丘市××医院

乙方:章丘市××卫生院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甲乙双方自愿组成医疗联合体,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本着主体平等、自愿结对、互惠双赢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二、甲乙双方以发挥特色优势,提升专科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诊疗技术能力,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目标。

三、甲乙双方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合作为纽带,整合管理、技术、服务等业务,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四、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各自设立医联体办公室,采取独立运营、密切协作、统一管理、综合考评的运行机制。

五、甲乙双方制定双向转诊流程,乙方将因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将康复期和慢性病患者转回乙方。

六、甲乙双方建立资源共享、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机制,乙方将无法开展的检查项目转到甲方完成,并建立查询便捷通道。

七、甲方根据乙方需要,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手术、会诊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八、甲方将医院管理考核延伸到乙方,定期到乙方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乙方,指导乙方进行整改提高。

九、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举办学术交流、专家讲课时,及时通知乙方参加。

十、甲方向乙方推广安全、有效、规范的适宜技术,扶持乙方特色专科建设,协助乙方开展专科特色疗法。

十一、具体到每个单位的主要任务目标。

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书一式3份,甲乙双方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各持一份。

有效期为2-3年,协议到期后根据工作实际及双方意愿另行签订。

甲方单位(盖章) 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此协议可吸收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参与,三方签订。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5

xx县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

实施方案

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实施切实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102号)和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酒政办发(2017)29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新理念,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整合提升、集团发展、联体办医、一体化管理等措施,促进城市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效应,突出“综合医院集团发展、专科医院特色发展、基层医疗保障基本”的特色,整体提升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办好“群众满意、政府放心、职工受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系健康瓜州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健康瓜州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思路

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县级医院为核心,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县域内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共享网络等(以下统称“医联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

2017年,实现医联体基层全覆盖,县域内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100%参加医联体;
医联体内县级医院通过给予家庭医生一定比例的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为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和住院服务;
加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服务队伍;
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运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城镇居民“儿分钟就医圈”和农村居民“30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达到科学合理。

二、组建模式

(一)一个县级医联体

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县医院联合14个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实施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组建医联体。2017年内县医院选择4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先行开展医联体试点,2018年全面推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经评估具备相应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可作为医联体牵头医院。

(二)两个专科联盟

以县级医院为核心,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发挥中医、女]幼特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可包括民营医院及社区卫生机构),组建区域专科联盟。

1.以县医院中医针灸科等市级重点专科为主,选择中医基础较好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县域中医专科联盟,带动全县中医药发展。

2.以县医院妇产科、儿科为主,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选择四个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县域妇产科和新生/L专科联盟,带动全县夕]产科和新生儿科发展。

(三)两个共享网络

1.以县医院为核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建设影像、心电、检验、消毒等共享诊断(供应)中心,建成县乡远程会诊诊断共享网络平台。

2、以居民健康卡(或医保卡)为载体,整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院就诊信息等健康服务信息,建成患者随时查阅、医生随时调阅、健康管理机构随时共享的预约挂号、预约住院、预约检查、诊间结算、健康咨询、送医送药等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网络平台。

三、重点工作

(一)创新医联体服务模式

1、完善医联体管理和协作制度。通过制定医联体章程、建立理事会等方式,完善组织管理构架和协作机制,促进协作关系的建立,医联体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的隶与投入渠道保持不变,双方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导下,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赋予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定的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上开展纵向合作。按照就近及属地原则,开展松散型和紧密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托管型、技术协作型等不同模式的合作,建立托管行、技术协作型等不同类型的医联体,通过联合发展、专科共建、对口帮扶、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县医院主要负责“250+N”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对基层提供技术帮扶,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50+N”种常见病住院、急诊转诊、接收下转患者康复,并继续做好公共卫生、管理村卫生室等工作。凡乡镇卫生院能够收治的病种,县医院应严格控制收治数量。村卫生室主要负责门诊、导诊、签约服务、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村医导诊作用,引导群众养成“有序就医、逐级转诊”的习惯。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患者慢性病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连续性服务。

3.有序实施双向转诊机制。以群众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实现就诊转诊的无缝衔接,形成医院与基层结合、医疗与医保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在医联体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规范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县医院要预留不少于10%的专家号和床位。乡镇卫生院确需转诊的患者,由县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县医院已完成难度较大的诊治且病情平稳后,转回乡镇卫生院,由县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县医院要根据本县住院病人主要流向及县外医院对口支援情况,选择若干家县外专科医院或三级医院作为转诊合作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指导帮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具备在县医院诊疗条件的患者,合作医院应及时转回,并通过医生跟踪等方式继续治疗。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篇6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与涛圩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联合体
实施方案
为更好的推动医疗资源的整合,发挥上级医院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指导作用。按照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与涛圩镇中心卫生院签订的“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书”,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医联体”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吴小华副组长:谢永强
成员:李红梅唐世军王小玲龙云鹏邝世英
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医院医务科,由医务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蒋竹林,负责处理“医联体”各项工作事务。
联系电话:0746-2330975;
二、医联体的启动:
2018年1月16日,业务院长谢永强、医务科长唐世军在涛圩镇中心卫生院办公室与蒋联仕院长、唐吉英副院长就医院联合体的实施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标志着医联体的正式启动。
三、医疗技术支持合作方面: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应涛圩镇中心卫生院的要求,有针对性派出卫生技术专家到乙方医院坐诊、会诊、查房,并根据卫生院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实际需要和邀请,及时给予支持。四、双向转诊方面: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关系:
1卫生院医生在病人转诊前应先与中医院相应科室主任电话联系或直接呼救中医院急救电话(2320120),并填写好双向转诊上转单,便于中医院相应科室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确定病人收入科室后,科室应电话回复卫生院收转病人的医生,便于卫生院医务人员了解病人去向。
2、中医院有病人要转回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应主动联系,便于卫生院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卫生院科主任确认收治转院病人后应主动电话回复,便于中医院了解患者转院后情况。五、辅助检查安排方面:
1、卫生院的病人需行进行医技科室的检查,但卫生院却相应设备,医生应该建议病人到中医院检查,并可直接开具中医院辅助检查申请单。(开具的各类送检单应注明开单人所在医院)
2、卫生院也可直接为中医院代收检查费。病人至中医院检查时应出具代收发票,双方每季度结账。
3、中医院优先安排卫生院转送的病人进行的辅助检查,并及时出具检查报告,检查程序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
4、双方建立工作交流微信群,中医院及时将检查结果传输给卫生院的医生,危急值任然执行电话报告。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六、业务培训方面:
(一)进修学习方面:
中医院优先安排卫生院符合进修条件的包括业务、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人员来免费进修。
(二)学术活动方面:
1、中医院相应职能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质控会议、教学查房等活动均要求卫生院相关人员积极参加。
2、中医院可根据卫生院的需求,参与、指导卫生院各种质控检查活动。
七、会诊活动方面
卫生院可以根据需要,向中医院提出会诊请求,科室人员也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与相应科室主任实行远程会诊。

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
2018年1月18日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推荐访问:工作实施方案 医联体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