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完整版】

时间:2022-06-16 16:45: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完整版】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3篇

第1篇: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

小米企业文化研究

一、选题背景、公司简介

(1)选题背景

小米企业作为一个成立不到四年的企业,其火热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属于“不正常”的现象。虽然如此,但是从小米的企业文化中,也就可以找到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营销模式的创新、设计理念的独特以及竞争战略的选择。所以小米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们传统的企业也可以从小米企业的成功得到很多的启示。

(2)公司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创始人兼CEO是雷军。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定位于高性能发烧手机。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小米公司首创了利用互联网开发和改进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了开发改进。官方已经推出各种附加值产品,官网出售的电视,盒子,米兔,旅行包,手机膜,耳机,帽子,男装、女装,鞋子等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为小米的成功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小米的用户省一点心。另外,MI是米的汉语拼音,正好对应其名字称号。

在2014年10月30日,中国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超过联想公司和LG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

二、小米文化

小米企业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小米的成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小米的企业文化最主要有四个方面:

(1)制度文化

1.崇尚自由,平等

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

2.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

  专注于高端智能机的创新研发,首创用互联网方式来打造一个手机品牌,首创用 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MIUI, 首创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一体,首创一周 快速迭代(意味着两天规划功能、两天开发、两天测试化),首创CPS的社交方式(联系人列表为核心的社交工具)首创四大核心业务:手机、MIUI、米聊、小米网。

3.开放,信任

小米操作系统MIUI借用安卓厂商对手机自身权限的开放性,给用户带来了本土化的手机操作MIUI。系统研发平台MIUI是开放的,研发者可以开发各种程序;
销售平台是开放的,小米的研发人员根据消费者提出的软件要求进行开发,我们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我们坚持“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

(2)全方位的服务文化

1.与广泛的客户互动,我们主要从官方网站,论坛社区,客服微博,定期同城会等服务手段第一时间接到用户意见和反应,为客户提供快捷高质的服务。

2.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例如个性化定制后盖的服务。

3.建立客户忠诚度计划。我们小米通过24小时电话客服,小米之家,微博,米聊等一系列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方式,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其次,也很重视客户关系网的维系。最后就是小米理念的灌输。

(3)营销文化

小米的营销文化中,饥饿营销的战略是最为成功的。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赚取更大的利润,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4)米粉文化

“无米粉,不小米”这句话就道明了“米粉”对于小米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小米的特色企业文化之一。雷军常说 “因为米粉,所以小米”。如果说小米是成功的,那么它最成功的就是塑造了自己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小米的代言人,去宣传小米的优点,维护小米的声誉。

米粉除了带来丰富的销量外就是品牌影响力,米粉的热情和忠诚度,让更多人知道小米,成为小米的粉丝,然后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跻身米粉的行列,进一步促进了小米的销量。

如果说小米是成功的,那么它最成功的一点便是塑造了自己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产品的代言人,去宣传小米的优点,去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所以说米粉成就了小米也毫不为过。

三、分析与评价

小米公司的企业文化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为发烧而生”;
“饥饿营销”;
“米粉文化”。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企业的理念,是小米为了那些对小米有独特爱好的发烧友而研发的手机,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用户的需求为本,专业团队精心制作 ,满足用户根本需求。

“饥饿营销”是小米企业最为突出和成功的地方,但是饥饿营销也像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去使用与掌控。饥饿营销只能用于那些具有产品独特性,并能成功把握消费者心里,市场竞争不充分,时尚前沿,可替代性小,品牌知名度高,顾客渴求度高的产品,而且要注意饥饿度的把握,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创新进取。当今企业竞争的格局已演变为商业模式竞争,企业只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小米企业具备种种的优势,才能成功的运用饥饿营销。

“米粉文化”是小米的特色文化,也是小米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正所谓得粉丝者的天下,小米企业公开让米粉参与产品开发 ,满足用户的创作需求。

四、结论和启示

小米企业作为一个从成立到现在不超过四年时间的企业,它的成功之道还是值得很多企业效仿的。小米企业成功的最大因素得益于符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小米重视企业文化,注重实践企业文化。小米文化的三大特色是其成功的最根本要素,在此发展的基础上,小米企业应该继续传承原有的企业文化。

从小米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习其成功之道,主要由几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一个产品,一家公司的成功,可能是很多要素的组合,也可能是因为适应时事,在少数单项上取得巨大成功,以至于让同行的老眼光看走了眼。小米的典型就在于一切围绕互联网模式,把过去建渠道,经营品牌的老思路,变成了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营销,快速聚焦。

启示二,破坏性创新的根源在人。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有着个人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的号召力,才让小米模式得以成功。

启示三,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小米独特的企业文化。

第2篇: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国外, 社会, 责任, 企业, 研究

相关词条:国外, 社会, 责任, 企业, 研究

摘 要: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激发了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的浓厚兴趣。文章总结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历程,包括学者的论战、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视野和相关衍生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当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实践,趋势

  引言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的劳动安全保护等以及SA8000认证的实践,促使我国公众对CSR日益重视。但是,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CSR的系统探讨相对较少,笔者拟就国外CSR的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进行概述,并总结其研究趋势与前沿问题,以供CSR的研究者参考。

  国外对于CSR的关注始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大型企业,拥有经济优势的大型企业滥用其权力,使市场中其他经营主体与消费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大,进而产生行贿、虚假广告、劣质产品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此后不久,Andrew Carnegie(1899)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观点。然而,受到时代背景限制,Carnegie的观点主要针对大公司,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关注。与此相适应,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只是零星的、偶然的和不系统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来。Oliver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Howard R.Bowen(1953)发表了《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提出了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从而开启了关于CSR的现代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企业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学术界开始深入研究CSR问题。

  一、关于企业有无社会责任的论战

  1.Adolf A.Berle与E.Merrick Dodd关于企业管理者地位与责任的论战。1931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erle提出了公司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的问题。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只能是企业股东的受托人,企业管理者的权力有必要加以规范和限制,他们的一切权力只有在能够为股东带来可以判定的利益时,才是适当的,法律应该保护股东利益,防止管理人员追求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利益。他的观点立即引起哈佛大学教授Dodd的激烈反应。他认为,企业是既有盈利功能,又具有社会服务职能的经济机构,企业管理者不仅受托于股东,而且受托于雇员、消费者和广大公众。他认为,企业应该树立起对雇员、消费者和广大公众的社会责任观。在争论发生多年以后,双方观点又相继发生改变,分别公开认可对方的观点。Berle与Dodd的论战反应了CSR问题的复杂性,也对CSR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其他支持CSR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倡导与支持CSR的观点逐渐增多,主要人物有美国管理学家安德鲁斯、彼德·F·德鲁克、弗里曼、布莱尔等。归纳支持CSR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企业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应向社会负责,因为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与企业自身的事务有一定的联系,企业应该对解决这些问题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现代社会对企业职能的理解,已经由单纯经济使命向兼顾社会使命转变,企业应该调整自身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可能危及自身的合法性;
第三,企业拥有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管理才能、专长与资本,有些问题最终也需要企业来解决;
第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政府干预与管制,减少成本压力;
第五,企业有道德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公众普遍支持企业对社会负责任。

  3.其他反对CSR的观点。反对CSR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弗里德曼、哈耶克和波斯纳等。总结反对CSR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企业的唯一责任是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至于社会问题应该交给政府立法解决;
第二,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企业管理者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长,由他们解决社会问题,可能会产生偏差;
第三,CSR是一个道德问题,难以把握其内涵并加以落实;
第四,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其竞争力;
第五,企业在经济、环境与技术方面已经拥有很大权力,不应该再给它们运用其他权力的机会;
第六,企业管理者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淡化对企业主要目标的重视。

  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关于CSR的概念,至今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一些学者从CSR的内涵出发,对CSR的定义进行界定,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其一是以Carroll为代表,他把CSR看作是一个涵盖各种企业责任的概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企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道德与伦理责任之和。其二是认为企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CSR与其他责任为互相并列关系。另一些研究者则以外延式的方法对CSR进行界定,如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专家在1971年6月将CSR列举为10个领域的58类行为。此外,除了学者以外,大量国际组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欧盟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等各自对CSR进行了定义。综观大量文献,目前国际组织对CSR的定义有以下共同看法:一是CSR属于公司的自愿行为;
二是认为CSR应该包含环境、劳工权益和人权方面的保护措施以及参与社区和社会公益活动等要素;
三是认为其承诺的责任应高于多数国家的法律要求。

  虽然学者及各类组织对CSR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对其主要内容已达成共识,即一个企业对自己的股东和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些责任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并高于相关法律的要求,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相应贡献。

  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内涵的不同学科视野

  1.经济学视野。从经济学角度一般认为,CSR与企业经济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带有一定经济行为的外部性。CSR的纯经济观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矛盾冲突来否定企业从事更多的社会活动,而社会经济观则从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长期财务绩效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另一些学者则通过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发现企业可以通过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

  2.伦理学视野。从伦理角度,研究者普遍认为,企业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同时,还同时具有道德人格,而企业道德问题则被看作是伦理学原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关于企业应该在社会中扩大自己角色的观念,在20世纪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初始原则:慈善原则与服务原则。伦理学家认为,慈善活动并不是CSR的全部,公司经理是社会的服务员或受托人,他们被期望在决策方面能够有责任的去行动。企业从遵纪守法到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的一种提升,并具有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表现为社会共生共荣的伦理精神。

  3.社会学视野。根据系统论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则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基本单元之一,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系统运行中,企业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内生性需求,并不是来源于企业行为之外的压力。另外,从社会运行角度,社会是按一定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对社会的组织与管理是社会运行的客观需要,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必须在分担社会运行成本方面承担责任。

  4.法学视野。西方理论界通常从《公司法》角度入手,将GSR纳入公司治理环节。传统企业法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将企业排除在社会责任活动之外,认为企业的适当目的仅是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社会责任应该是政府考虑的问题。而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则认为,除要求企业切实维护法律赋予股东权益外,还倡导和鼓励企业在决策中尽可能以高于法律标准将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权益纳入考量。CSR之所以能在经济法秩序中找到充分依据并得到有效实现,是因为企业的经济力量的崛起已经远远超越了它作为一般民事或商事主体地位,也远远超越了股东作为普通财产权主体的地位,倡导CSR已经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5.政治学视野。政治学家认为,由于企业生存于一定社会中,就必须以一定的政治权力架构和经济关系为约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让渡部分权力给政府或社会,从而换取企业在有序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企业让渡给政府的权力是企业的法律责任,以政府信任为基础而让渡给社会的权力则表现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当今政府的权力也出现了双向让渡的趋势,对外向国际组织让渡部分主权,对内向各种社会组织放权,政府已不再是所有领域唯一的权力中心,很多社会事务已经由社会组织运用其社会资源与社会权力来治理,因此,企业作为社会组织在接受政府让渡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与此相应的责任,亦即CSR。

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衍生理论

  1.企业公民理论。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与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企业公民要素包括三个核心原则和三个价值命题。三个原则是危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关心利益相关者并对他们负责;
三个命题是理解、整合和强化企业价值观,将这些价值观融汇到企业核心策略中,形成支持体系强化这些价值观并实施。企业公民的发展随企业的发展呈现阶段性。莫维斯(Mirvis)将企业公民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企业主要是按照法律与行业标准来进行生产经营,很少考虑股东利益以外的事务;
第二阶段是参与阶段,企业开始用新视角来看待自身在社会的作用,参与更多的社区与社会事务来争取公众的信任;
第三阶段是创新阶段,企业不但要对股东且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第四阶段是结合阶段,企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等相结合;
第五阶段是转变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家也是慈善家,把企业公民看作持续的商业行为,关注世界贫困和疾病等一系列问题。

 2.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The Stakehold)概念最初由伊戈尔·安索夫在他的《公司战略》提到,1984年弗里曼的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或者能够被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个人与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是关于公司治理的理论,它是从对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的角度提出企业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普瑞斯顿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在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下,供应商、投资机构和员工被看作投入要素,而在利益相关者模型中,除此之外,投入要素还包括政府、社区、政治集团和行业协会等。只要是企业合法利益的利益相关者都会从企业活动中获取收益,而且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平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之上,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股东是企业唯一利益相关者观点正好相左,丰富了CSR的理论基础。

  3.社会契约理论。唐纳森(Thomas Donnaldson)认为,企业与社会提出了一个契约,企业应对为它的存在而提供条件的社会承担责任,社会应对企业的发展承担责任。面对经济全球化,唐纳森与邓菲进一步提出综合社会契约理论。他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交往中,存在一种广义的社会契约,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假设的或宏观的契约,反映一个共同体的理性的成员之间假设的协议,设计这样的契约是为了给社会的相互作用建立参照标准;
二是现存的或微观的契约,反映一个经济共同体内的实际契约,指行业、企业和同业公会等组织内部或相互之间存在的非假设的、现实的协议。综合的社会契约理论把微观社会契约与宏观社会契约结合起来,保持两者的一致性及相互联系。CSR从整个社会出发考虑整个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及社会对企业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社会契约理论从和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CSR的实证检验和社会契约理论的分析方法走向了相互融合,CSR的社会契约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4.企业三重底线责任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埃利克顿(Elkington)提出了企业三重底线责任理论(Triple Botton Line)。该理论指企业的业绩评估包括三个表现,不仅包括企业的经济表现,而且包括环境与社会表现,企业要同时对外公布自己的财务报告和环境及社会表现报告,这三个报告综合评估一个企业的业绩。其深层次内涵是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只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还必须追求社会业绩和环境业绩,将利润、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同时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条基本底线,如果超出这三条底线,企业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讲,三底线是社会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对企业经营活动提出的三个要求,是社会衡量企业行为的三维标准。

  5.层次责任理论。卡洛尔(Carroll)为了将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协调起来,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模型。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自由决定的责任,这种划分有助于描述企业的全部社会责任。根据卡洛尔的观点,这四个方面的责任并不是无主次轻重可以等量齐观的,而是呈现一个“金字塔”的结构,经济责任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其他三个责任的基础,往上依次是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对于四个责任,企业是同时履行而不是存在先后关系,有时又互相冲突,但是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卡洛尔的责任层次模型后来成为其他许多学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基础。

  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

  1.关于CSR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CSR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联性问题是最近20年来国外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综观大多数文献,研究者得出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其中大多数研究结论认为,CSR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如Griffin(1997)、Pava(1996)等学者分别得出了类似结论,Frooman(1997)则用次级资料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股市对那些不负社会责任和违法的企业持否定态度,对相同观点进行了反证;
另一些研究则发现CSR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或没有关系,如E.Nelling与E.Webb(2008)应用系列固定效果方法得出结论,CSR行为不会影响公司财务绩效,CSR被不易观察到的企业特征所驱动而不是公司财务绩效。由此可见,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观点。Geoff Moore(2001)认为,导致以上矛盾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各种文献使用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的评价方法不一致;
二是很少考虑产业、规模和历史对研究的影响;
三是研究变量的选择与控制不一致。

  2.CSR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当前关于CSR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进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零散不够系统。主要内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如Windsor(2001)提出企业利用CSR可以追求最大利润观点;
二是CSR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分析,如Maignan(2002)认为,企业以社会观点进行供应链决策,正迅速成为许多产业和消费者市场中成为企业品牌的重要属性,这种属性表明了CSR反过来也成为企业品牌的竞争优势;
三是.CSR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分析,研究者主要通过建立企业声誉这一中间变量,CSR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建立基于新的差异性的竞争优势,从而全方位地影响企业的战略;
四是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CSR战略区别进行探讨,如A.Russo与 A.Tencati(2008)通过对意大利3626家小、中、大型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小企业一般运用非正式的CSR战略以保证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合法地位,而大型企业则乐于将正式的CSR战略与其管理系统相互融合。

  3.CSR与公司治理研究。从狭义角度,公司治理一般指公司内部的资源制衡、监控制度设计与安排。CSR的支持者主张在合同条款的预先安排之外,确立一种股东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公司剩余决策权的机制,使不同利益相关者获得保护其权益的充分机会。而从广义角度,公司治理又泛指指挥与控制公司的一切制度,以CSR导向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还需要相应的外部市场环境作为保障条件,从而使市场既能发挥其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用,又尽可能为CSR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以达成市场与CSR在最大化其各自作用基础上的和谐与均衡。针对CSR与公司治理的外部制度安排,1980年以后,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出台涉及CSR的立法,或者在已有的立法中增加CSR的内容。而针对CSR的内部制度安排,企业行为的实施者——员工的角色与态度成为CSR研究的重点,如P.Rodrigo与D.Arenas(2008)认为,员工对CSR有两种不同角色:面向组织与面向社会。同时有四种态度类型:接受组织新角色、识别组织、执行工作的重要联系和社会公正的感觉。综上所述,CSR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进入实践层面,成为以内部治理为动力、外部治理为压力的跨学科的课题。

  4.CSR的运行体系研究。西方社会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CSR机制,可以确保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运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核心层的主体是企业自身,主要是制定行为规范、定期社会责任报告、设立与参与各种捐助基金等。如2002年的调查显示,全球前250家大企业报告社会责任的比例为45%,2005年则上升到52%。中间层是政府,主要通过立法来规范企业行为。如英国规定,上市公司自2005年起必须在其运营与财务报告中陈述其社会和环境表现。最外层主要是各种社会力量,如第三方的独立评价、舆论监督、消费者运动和投资者运动等。如作为独立的评价体系,截止2004年8月,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340家企业获得了SA8000认证。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介绍各种社会力量的制约机制。西方CSR的运行体系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各种要素互相补充,在实践中丰富了CSR的内涵。

  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趋势及前沿问题

  在理论界,当前国外研究者对CSR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概念诞生初期阶段关于该概念的争论,更多地进入了企业社会责任衍生概念的研究,除前文中提及的衍生概念外,研究者还提出了公共责任(public responsibility)、社会回应(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企业社会绩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经济伦理(businesss ethics)和对社会责任的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等由CSR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概念。在诸多相关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CSP)评价的方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如A.M.Adamgn与T.Shavit(2008)通过研究发现SRI在股票市场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将所有公司通过 SRI索引参数公布排列,就能产生激励作用去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以改善CSP,但这种刺激会随着投资金额的增大或投资失败的风险增大而逐步减弱。而N. A.Panayiotou(2009)则根据企业社会绩效指标“软”的特征,建立了基于平衡积分卡方法的支持包含环境与社会指标结构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拓展体系,包括财务观点、市场与消费者观点、内部流程以及创新与增长四个方面,建立战略制定、CSR战略分析、CSR执行和CSR评估的CSP框架。综观相关文献,将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应用于SRI与CSP成为研究者在方法论方面的主流。

  在实践界,CSR运动亦呈现一定的趋势:一是供应链管理促进利益相关者进一步加强CSR管理;
二是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CSR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三是政府对CSR的兴趣与参与程度增加;
四是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管理的“黑箱”日趋透明,CSR渐次演化成为一种市场机制;
五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日益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由CSR诞生初期的外部压力逐渐演变成内部动力,企业管理逐渐演变成一系列CSR问题的管理;
六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基于互联网的CSR信息问题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如L.S.O.Wanderley(2008)通过对新兴国家的127个企业调查发现,CSR信息如何在网络上发布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处于原材料输出国还是工业化国家,原材料输出国企业比工业化国家企业在网络上发布CSR信息有更强的影响。W.Dubbink(2008)则根据传统的CSR信息策略:完全促进CSR与完全限制CSR策略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处于中间层次的自我规制的较强的信息组织策略。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CSR信息发布的主要工具,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它来关注其利益相关者的有关CSR的信息、道德与责任的变化。概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来临,关于CSR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具有时代感,这也体现了CSR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3篇: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

综述
国外企业智力资本研究的前沿问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要:智力资本是当前国际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探讨了智力资本的内涵、智力资本价值的确定、测量和报告,以
及智力资本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智力资本;
研究前沿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6)08-0193-03
0前言
当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赖以生
1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
关于对企业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学术
业拥有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借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其存在以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为载体,其实质是企业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
存发展的资源基础逐渐发生转移,从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逐渐转移为无形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人们对知识和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智力资本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关键所在。包括公共部门在内的许多组织都对测量和管理智力资本给予了极大关注,是否具有管理智力资本的能力成为各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纵观国外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有关情况,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形成共识。BaruchLev(2003)指出,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的理论研究在企业界成功地树立了智力资本意识,这是“无形资产(智力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我们必须继续下去并适当转移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1]。本文拟对现阶段国外企业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并对未来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行展望。
界和实务界尚未统一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统计,目前从事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学者或实践者的专业背景有:经济学、战略管理、会计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法学等学科。不同的理、市场营销、IT管理、背景经历使得研究者在智力资本理论研究中产生了侧重和分歧。
尽管很多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开发出更多的智力资本框架或分类理论,然而从规范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切实需要一个清晰而统一的智力资本定义。目前关于智力资本内涵的表述方面,有几种观点得到了较多的认同,并逐渐成为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出发点。K.E.Sveiby(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Roosetal.(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所有员工知识的总和,包知识与过程,以及它括员工智力、knowhow、们实际的转换和可创造公司价值却看不见的资源[3]。AnnieBrooking(199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4]。
归纳前人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定义,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智力资本是指企
2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
关于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的争论主要集
中在智力资本是否是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差这个问题上。很多实践性研究认为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是其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但也有学者之间的差额(如Sveiby的研究)。
认为,尽管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可能反映了企业智力资本的存在,但这个差额的存在也可能说明其它问题[5],原因如下:
第一,那些没有上市交易的组织没有市场价值,但并不说明它们没有智力资本。实际上,它们仍然拥有对组织有价值的智力资本。
第二,用计算公司市场价值的股票价值去计算公司的智力资本价值显然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实际上,一个公司的智力资本价值是不会随着股市的起伏而增加或减少的。
第三,如果用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来反映智力资本的价值,那么,当把智力资本的指标加进财务报告后,由于人们是通过财务报告来分析公司的经营业绩,说
收稿日期:2005-10-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B0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平(1972-),男,湖北枝江人,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企业智力资本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
2006・8月号・科技进步与对策193

综述
明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时,这实际上形成了循环论证。按此逻辑,看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还不如直接看它的市场价值。
第四,市场/账面价值率的大小仅用无形资产价值的多少来解释是很难的。因为投资者的预期似乎很少是依靠某些基本原理形成的,相反,更多的是依靠股市上供给和需求之间不稳定的波动来判断。因此可以说在短期内,公司的市场价值不是公司智力资本的指示器。
那么,智力资本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及如何表示是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特别是智力资本会计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研究智力资本理论的积极作用更多体现在更新管理观念,建立新的管理框赢架,充分运用企业智力资本去创造价值、得竞争优势,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不需要精确的测度。
Lev指出[9],企业的无形资产应该用类似物质
资产投资的方式对待,应该改革传统的会计制度,为无形资产投资的资本化及随后的摊销开发出新的标准。任何与可识别和可测量的利益相联系的无形资产投资都是值得资本化的对象。
由于非财务指标最大的缺点就是与财务方法,如收入和现金流等缺乏联系,因此有的学者提出[10],尽管非财务信息在一些产业领域得到相当多的运用,但应该把非财务方法转变为财务方法,从而与财务报告制度相联系。与LeifEdvinsson合著《智力资本》一书的MichaelMalone也认为,作为一个正式的智力资本报告,它必须由一个有相当数量的、和一个导航工具相连的非财务指标组成,并作为传统会计测量后的辅助性操作程序来实施。
尽管在智力资本测量的财务和非财务方法上存在争论,但就目前几种主要的测量方法看,大多数采取财务和非财务计量相结合的指标评价法。按照智力资本测量理论发展改进的过程分析,企业智力资本测量已经发展出3代模型:
瑞典Skandia公司于1994年开发使用的是“斯堪迪亚导航仪(SkandiaNavigator)”第一代智力资本测量模型的代表之一。其特征是运用计分卡形式,关注智力资本的来源,主要对其存量进行评估,尚未考虑企业智力资本流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与财务指标相结合,全面报告企业的智力资本状况。
“智力资本指数”Roos等(1997)开发的
者(stakeholder)的战略意图出发,分析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期望收益,并据此制定相关指标,寻找企业创造价值的路径,从财务及智力资本两个侧面对企业的价值进行测量[11]。第三代测量模型的特征是不仅考虑了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同时还考虑了影响企业智力资本的相关因素。
关于智力资本测量的理论模型还在不断产生,但这些理论往往是针对部分企业开发设计的,世界上的企业千差万别,境遇各异,开发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测量模型和指标体系,是完善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4企业智力资本的报告
在报告企业智力资本方面,目前没有一
种广为接受的会计准则,这给当前的会计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Celemi公司的CEO
MargaretaBarchan在说明智力资本报告的重
要性时,这样设问:“我们在什么地方说明关于我们的顾客忠诚的价值和逐渐增长的顾客数据库的价值?股东通过什么可以评价我们为客户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学习过程的这是因为,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仍然价值?”
沿袭500年前发明的复式记账方法来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经营成专利等)以成本果,部分智力资本(如特许权、
的形式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得以反映,而大部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智力资本(如人才、市场资产、经营管理方法与制度等)却没有予以报告。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已经难以准确地报告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
是否在财务报表里反映智力资本,是一个争论较多的话题。Sveiby曾经提议将无形资产变成资本来考虑[12],却遭到了来自财务经理和公司经理们的反对,其理由是:无形资产因太不确定(且具有风险)而不能被认为是资产;
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会被滥用以篡改财务报告;
无形资产的成本与它们未来真正的价值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资产负债表上出现无形资产损失项目可能会招致诉讼;
只有财务分析者看年度报告,而经理们不懂这些数据,或者说经理们不明白这些指标应该如何用来支持公司战略;
还有一些经理害怕报告智力资本会过多地泄漏公司的信息;
或者认为缺乏可比较的数据;
或者缺乏经验证据来说明它们非常有用等等。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报告框架
3企业智力资本的测量
研究及实践证明:测量是管理的基础与
必要前提。在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公布了各异的智力资本测量模型。就智力资本测量方法而言,有两种主要观点:操作性测量法(OperationalMeasurementApproaches)和财务评价法(FinancialValuationApproaches)[6]。操作性测量法侧重对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解,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运行以获得管理经验,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经营。财务评价法关注的是给一个组织或其智力资本确定具体的财务价值,这种方法倾向于选取一个外部视角,帮助分析家或投资者计算组织的财务价值。
根据Sveiby关于无形资产测量的根本原则,智力资本的测量必须用一种新的语言来弥补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他提出对无形资产应该用非财务工具来测量[7]。
与Sveiby相反,人力资源成本与会计方法(HumanResourceCostingandAccounting
(IC-Index)预示着第二代智力资本测量模型
的产生。同年,Sveiby在其著作《新的组织财富》中以为基础提出了另“无形资产负债表”一种测量模型———“无形资产监测仪”(In-
tangibleAssetsMonitor)。第二代模型的共同
特征是在测量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同时测量企业智力资本的流量。这种方法给企业的智力资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反映了智力资本构成要素的变化,可以显示未来潜在收益的驱动要素的变化信息,同时也提高了公司价值创造过程的可视性。当然,未考虑企业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代测量模型的弱点之一。
目前较为流行的第三代测量模型是“全面价值方法(HolisticValueApproach,HVA)”
method)的倡导者们认为,纯粹的非财务指
标不能全面说明企业的智力资本情况,因为人力资源会计就是通过使用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发现,其说服力不强,不足于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相反,使用包括成本、收入和价值等传统财务数据来分析问题可以产生新的认识[8]。
纽约大学会计与金融学教授Baruch
(Pike&Roos,2000),该方法从界定利益相关
194科技进步与对策・8月号・2006

综述
来反映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情况。就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领域取得的成就来说,一批先驱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率先开始了报告企业智力资本的探索,并将智力资本报告作为企业正式信息对外披露。
首开智力资本报告先河的是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斯堪迪亚(Skan-
案例研究方法是需要的。简而言之,智力资本理论研究需要更加科学、严格、缜密的理论检验。
尽管在智力资本理论研究中,国外学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但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已经将智力资本这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并逐渐完善。对于一个刚刚兴起的学术领域,要想在所有研究者中形成比较统一的理论前提,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探索,同时需要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先决条件。
2003,(3/4).
[2]SveibyKE.Theneworganizationalwealth:ma-
nagingandmeasuringknowledge-basedassets[M].SanFrancisco,CA:Berrett-KoehlerPubl.
1997.
[3]RoosG&RoosJ.Measuringyourcompany#sin-
tellectualperformance[J].LongRangePlanning.1997,(3):413-426.
[4]BrookingA.Intellectualcapital:coreassetsfor
dia)。他们于1994年5月,公开发表了世界
上第一份智力资本年度报告,并设计了“Skandia导航仪模型”。该模型首次系统化地揭示了智力资本的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并构建了一系列关键性指标来报告企业智力资本。接着,丹麦于1997年组织一批企业开始从事智力资本的开发活动,并陆续公布企业的智力资本报告。随后,亚洲、欧洲、中东地区的一些先驱企业,在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尽管这些企业在报告智力资本情况时使用了不同的模型,但他们的报告框架却存在一些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一是这些报告均从管理的角度来报告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情况,注重对企业作业流程的报告,并且试图将运作和实施过程与公司的远景目标和战略连接起来,从而提供有关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智力资本作用的信息;
二是这些报告并没有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框架内报告企业智力资本信息,而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的补充形式来报告企业智力资本情况;
三是在报告对象上,将智力资本进行了适当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分类(如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并分别予以报告;
四是在报告方法上,采用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的形式,从管理作业活动的维度来反映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情况。
thethirdmilleniumenterprise[M].London:Tho-msonBusinessPress,1996.
[5]HarrisonS,McLeanR.Intellectualcapitalman-
6企业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展望
进入21世纪,国际上关于智力资本理
agementandperformancemeasurement:aframe-workforICMmetrics[R].1999.Availableat:www.icmgroup.com.
[6]MarrB,GrayDandSchiumaG.Measuringinte-
论的研究进入新的高潮,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大量的学术研究论文、专著、实践总结和案例分析文章纷纷涌现。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正在成为支撑新的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石[13]。
进一步的研究除了需要对上述前沿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以外,以下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什么是智力资本领域的基本理论?智力资本理论是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如果是,从管理领域独立出来意味着什么?测量知识是可能的吗?如果是,我们如何定义这种情况下的测量?为了使智力资本领域的研究进入更高层次,我们需要提出一些什么样的研究论题等等。
随着智力资本研究领域和范围的扩展,部分学者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家(区域)智力资本(NationalIC)的研究,以期运用智力资本理论,研究指导国家事务,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这将是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在我国,对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在1999年就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内容,2003年评为当年度之一[14],但与国外“十大学术研究热点”研究情况相比滞后很多。只要我们能跟踪国外智力资本研究前沿,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吸引优秀学者和管理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的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LevB.Intangiblesatacrossroads[J].Controlling.
llectualcapital:what,whyandhow[A].inBou-rne,M.(Ed),HandbookofPerformanceMeasur-ement[C],Gee,London,2004.
[7]SveibyKE.Intellectualcapital:thinkingahead[J].AustralianAccountant.1998,(5):18-22.[8]JohansonU.Increasingthetransparencyofinve-
stmentsinintangibles[R].PersonnelEconomicsInstitute,StockholmUniversity.1996.Availableat:www.sveiby.com.au/IntangAss/OECDartUlfoh.htm.
[9]LevB.Theoldrulesnolongerapply[J].Forb-
es.April7,1997.Availableat:www.forbers.com.[10]JohansonU,Ekl$vG,MikaelHandM%rtensson
M.Humanresourcecostingandaccountingver-susthebalancedscorecard:aliteraturesurveyofexperiencewiththeconcepts[R].StockholmUniversity.1998.(ThispaperwaspreparedforOECD,andMERITUMproject)
[11]PikeS,RoosG.Intellectualcapitalmeasurement
5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合适的研究智力资本的方法?国
andholisticvalueapproach(HVA)[R].WorksInstituteJournal(Japan).2000,Vol.42.[12]SveibyKE.Intangibleassetsmonitor[J].Jour-
外学者在研究智力资本理论时,大量采用了经验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从现有公开出版的著作和文章看,大部分属于理论探讨或试图建立理论体系。在智力资本理论研究初期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为了深入研究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通过经验性研究验证已提出的理论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智力资本理论研究进入第二阶段,一些研究者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大样本分析方法来检验理论。从长远要求来看,对已有理论进行经验检验,除了定量分析、大样本分析法以外,跨学科、跨功能的,更加丰富的纵向深入的
nalofHumanResourceCostingandAccounting.1997,(1):73-97.
[13]袁庆宏.智力资本学说:管理理论新基石[J].
经济管理,2000,(4):59-60.
[14]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J].学术月刊,
2004,(1):5-8.
(责任编辑:胡俊健)
2006・8月号・科技进步与对策195

推荐访问:企业文化 国外 研究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简析 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