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2023年)

时间:2023-02-20 18:45:05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2023年)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2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后的第四个比赛日了。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向参与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等致以节日的祝福,同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在赛事组织运行、场馆服务保障等方面均获得各相关方的高度认可。

  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雷格·斯彭斯向北京冬奥组委表示了祝贺。他举例说,开赛以来,每天都要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来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从往届赛事经验看,这个会议通常要持续几个小时,但前一日在北京的团长会只开了22分钟就结束了。“大家基本没反映什么问题,团长们对流畅的赛事运行,以及组委会对运动员的关怀表示非常钦佩。”

  北京冬奥组委副*杨树安介绍说,截至7日,北京冬残奥会已进行3个完整比赛日,全部78个小项中有36个小项已经开赛,产生了34枚金牌。

  “从三天以来的赛事运行情况看,我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所有参赛运动员、官员,国际残奥委会和残疾人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赛事组织运行给予高度评价。”杨树安说,“大家认为我们赛场非常好,雪面、冰面的质量非常好,赛事组织运行工作非常好,各项服务工作非常好,包括我们的城市运行也超出了大家预料。”

  杨树安表示,相关各方对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也给予高度评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和包容。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最好的服务,是我们整个赛事组织运行的很重要的方面。”

  他说,在申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时,我们向世界承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我想从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一种社会态度,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冬残奥会期间闭环内防疫情况进行了说明。黄春认为,截至目前,闭环内的防疫工作可圈可点,“这得益于我们每个参与者都在认真地执行防疫手册,落实闭环内的科学防疫措施。”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3

  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已拉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迈进了新的比赛周期。*国家队一路高歌,连获数枚奖牌,领跑奖牌榜。我真为他们骄傲!

  高山滑雪中心的志愿者熊涵睿告诉我,在工作中,他不仅能够目睹运动员们的风采,更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其中有温度,更有感动。当运动员从滑道上飞驰而下,冲过终点线时,不论成绩是否优异,他们都会大声地呼喊,宣泄积压已久的情绪。“我能感受到他们一路走来的苦涩与艰难,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能够在赛场上一展身姿,已经没有遗憾。”

  最让熊涵睿激动的,是*运动员夺冠的场面。“当时是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的比赛,大家都紧盯着屏幕,关注着*运动员梁景怡的表现,在心中默默地为他祈祷。只见他的优势越来越大,逐渐领先对手,最终稳稳冲线,直冲排行榜榜首,‘1’的标志和*的图案在屏幕上格外耀眼。”

  山上的比赛精彩纷呈,山下的冬残奥村内也少不了热闹与喜悦的气氛,我们在工作中接待了不少获奖运动员和各代表团团长。首个比赛日结束后,斯洛伐克代表团团长来到前*理业务,当时他十分开心,和我们分享着他的喜悦:“斯洛伐克夺得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非常开心,更希望与你们共同分享我的喜悦。感谢你们的付出!”看到团长抑制不住的开心,我心里也同样十分激动。

  昨天(7日),*代表团的一位工作人员也来到前*理业务,我看到她手里满满一包的奖牌盒及证书,不由得赞叹起来:“这就是奖牌榜第一的霸气啊!”听到夸赞,她自豪地说:“家门口的比赛,得多拿一些!你们放心,之后的比赛还会更多的!”

  杨树安表示,相关各方对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也给予高度评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和包容。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最好的服务,是我们整个赛事组织运行的很重要的方面。”他说,在申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时,我们向世界承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一种社会态度,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4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制定场馆运行政策和制度、巡查各个流线、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中心经理谢雯雯自1月24日进入闭环后,就成为场馆最忙碌的人之一。“作为‘双奥’人,我身上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今年‘三八节’,我们驻地为女同胞准备了鲜花等礼物,还提前给我们举办‘服务冬奥 女神最美’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大四学生李子贤是一名志愿者,她的服务岗位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

  “‘三八节’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李子贤说,“观众们热情的回馈,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的观众会说,‘可以跟你合张影吗?’‘你们真的太可爱了’或者‘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就会觉得这一天的工作都值得了。期待明天观众们给我们送上的祝福!”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阅读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1)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3篇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一段多彩的梦想之旅,一曲温暖的生命赞歌。

  3月4日晚,国家体育场,北京冬残奥会的大幕徐徐拉开。

  “双奥之城”北京携手张家口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运动员。他们用拼搏汇聚力量,以奋斗传递梦想。每一次出现在赛场,每一次冲过终点线,残奥运动员都在诠释“勇气、决心、激励、*等”的残奥价值观。

  从北京冬奥会到北京冬残奥会,“大雪花”火炬台再度吸引世界的关注;从“冰墩墩”到“雪容融”,再一次向世界讲述*的故事。冰雪之约,书写“简约、安全、精彩”。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见证自强不息,推动残健共融。当一簇“微火”再度映照“大雪花”火炬台,那份感动与激励,也在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温暖

  《让我们荡起双桨》《丝路随想》……场地中,随着残障人士的深情表演,动人的旋律回荡在空中。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正值*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生机盎然,为这场冰雪运动盛会赋予美好的期待。

  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星辉照耀,历届冬残奥会的闪光时刻一一浮现。当画面定格在“2022北京”,一页新的历史被书写。

  鸟巢高处,代表冬残奥会六大竞赛项目的运动员们从雪道上疾驰而下,昭示着人生路上纵有阻碍,突破自我才能迎接美好未来。体育,属于每个人,残疾人同样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找到自信。生活中,他们有着特殊的困难,但体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融入社会之门。伴随着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倒计时归零,大幕正式拉开。

  仪式旗台两侧,残疾人合唱团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8名*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士代表组成护旗方阵,手擎*进入场内。

  *徐徐升起,*声回荡在耳边。现场的听障人士也用手语“唱”出源自心底的这首歌。这一刻,有声无声,共情共鸣,汇聚起拳拳爱国心。

  共融

  憨态可掬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滑入现场。以*灯笼为原型的“雪容融”此刻“暖意融融”,点亮梦想,温暖世界。

  由*传统音乐改编的交响乐响起,各参赛代表团及旗手踏着“冰雪赛道”而来,向世界展示动人的*式浪漫。

  各代表团引导员手中,由雪花与*结融汇而成的引导牌闪闪发亮。由残疾人朋友手工编结的“雪容融”挂饰,佩戴在每一名引导员胸前。

  伴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代表团最*场。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郭雨洁、残奥冰球运动员汪之栋持鲜艳的*,行进在队伍最前列。现场观众为残奥运动员送上掌声,也送上真诚的敬意和鼓励。

  多彩

  夜空中,一朵巨大的紫色雪花绽放。紫色,代表着国际残奥委会“我们这15%”的理念。残疾人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比约15%,这朵紫色的雪花,诠释着这样的理念——“他们”也就是“我们”,所有人汇聚起前行的力量,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场地中,演员们共同演绎生活中温情的时刻,他们中有残疾人,也有健全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母亲喜悦地盼望女儿归来、逆风而行的老者鼓舞小男孩自由飞翔……

  残健共融、彼此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直面人生挑战,用拼搏去改变自己,也在鼓舞世界。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属于所有人。

  此刻,场地中一位盲人的手掌上出现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最终浮现在场地中,迎接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到来。

  8名旗手手持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由视力残疾学生组成的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这旋律仿佛从他们的心中涌出,感动着每一名听众。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中,小朋友满怀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蘸取颜料,描绘出最美的笑脸。在《冬残奥圆舞曲》的浪漫旋律中,画中的色彩如溪流汇海,最美的笑脸在场地中绽放,笑与爱,梦想与希望,此刻汇聚成情感的海洋。

  汇集了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和*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共9处火种,在国家体育场内,经过7位残奥运动员的传递,来到最后一棒火炬手、盲人运动员李端手中。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但我仍能感受温暖。”面对“大雪花”火炬台,李端用双手触摸着一朵朵雪花,仿佛在触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他慢慢地将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台,这一刻,火种耀亮天地,大爱蓬勃生长。人生的赛场上,梦想之花盛放,生命之树常青。这簇“微火”代表着残疾人运动员,也代表着所有人,发出最真挚的召唤——

  一起向未来。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2

  “龙抬头”,再启程!

  今夜,残奥会的火种时隔14年再度点亮千年古都,续写“双奥之城”的荣耀;

  今夜,“鸟巢”时隔12天再迎盛大聚会,2022年初的冰雪盛会终现生命绽放。

  世界目光聚焦于此,灿烂星辉照耀前方。在冬残奥会精神的感召下,“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与“*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在此相融相汇,书写成一篇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动人故事。

  鸟巢上空,夜空中星光闪烁。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也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出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从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到韩国*昌,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宛如点点星光,在冬残奥会赛场实现生命价值,演绎人生精彩。

  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北京”,北京冬残奥会如期而至。此后的9天赛期里,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和精神风貌的*台,更将为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英雄无言,热爱有声。

  8名残健融合护旗手护送*入场,他们是*残疾人运动员以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代表,视力残疾人们在仪式旗台两侧无伴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升起,*奏响,现场的听力残疾人们也用手语“演唱”*。

  赤诚爱国心,浓浓家国情。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他们的赤子之情同样浓烈。这一刻,《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从他们炽热的心间流淌而出,成为*促进残疾人*等参与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缩影。

  不仅如此,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代表团步入场内。本届冬残奥会,96名*运动员将参加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他们也成为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实现“健康*”的生动写照。

  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出现在一位盲人手中。不同于以往冬残奥会开幕式,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展示方式,这枚小小的会徽“无形”却深深烙印在更多残疾人的心中。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此刻最小的会徽也以向世界发出“改变始于体育”的号召。

  浪漫延续,希望长存,“大雪花”造型的火炬台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身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盲人运动员李端,在火炬台前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将“飞扬”火炬插入雪花火炬台,期间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

  这一刻,在鸟巢中央“微火”的映衬下冬残奥会开幕式更显温情。而无论是开幕式倒计时、文艺表演和点火瞬间,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贯穿始终,也让关注着这场盛会的人不断感受“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倒计时、天上奔涌而落的黄河之水,在鸟巢上空绽放的“迎客松”烟花,尽显“*式浪漫”;今夜,全部由残疾人参演的《同在蓝天下》,残健融合的舞者绘出一张绚丽笑脸,国家体育场则共同唱响生命的赞歌。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完美交接,背后是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运筹帷幄。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此后的短短12天内,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和运营、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顺利完成冬残奥会的转换工作。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最终,完美、感人的开幕式成为*兑现这项庄严承诺的崭新起点。此后的9天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冬残奥运动健儿汇聚于此,发扬拼搏精神、展现自强不息风貌,共同组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的拼图。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2)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3篇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今3月4日晚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即将到来的这场视听盛宴时直言:“将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此前,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已经用“温暖、感人、精美”六个字介绍了开幕式的特点,他也补充道:“我们表现残疾人自身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为讲的都是每一个残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贯穿始末一直在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包括在舞美空间、视觉空间以及表演空间。‘同心圆’本身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圆’里面还有个非常好的寓意:团结、友谊、*等。对于残健共融的这一届冬残奥会开幕式,这个理念是最重要的亮点。”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员来自全国多地的各行各业之中,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了排练效率,也突显出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作为“双奥”总导演,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介绍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时表示:“跟冬奥会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会时还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3)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菁选3篇)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2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日,是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后的第四个比赛日了。在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向参与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等致以节日的祝福,同时表示,北京冬残奥会在赛事组织运行、场馆服务保障等方面均获得各相关方的高度认可。

  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雷格·斯彭斯向北京冬奥组委表示了祝贺。他举例说,开赛以来,每天都要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来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从往届赛事经验看,这个会议通常要持续几个小时,但前一日在北京的团长会只开了22分钟就结束了。“大家基本没反映什么问题,团长们对流畅的赛事运行,以及组委会对运动员的关怀表示非常钦佩。”

  北京冬奥组委副*杨树安介绍说,截至7日,北京冬残奥会已进行3个完整比赛日,全部78个小项中有36个小项已经开赛,产生了34枚金牌。

  “从三天以来的赛事运行情况看,我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所有参赛运动员、官员,国际残奥委会和残疾人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赛事组织运行给予高度评价。”杨树安说,“大家认为我们赛场非常好,雪面、冰面的质量非常好,赛事组织运行工作非常好,各项服务工作非常好,包括我们的城市运行也超出了大家预料。”

  杨树安表示,相关各方对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也给予高度评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和包容。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最好的服务,是我们整个赛事组织运行的很重要的方面。”

  他说,在申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时,我们向世界承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我想从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是一种社会态度,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冬残奥会期间闭环内防疫情况进行了说明。黄春认为,截至目前,闭环内的防疫工作可圈可点,“这得益于我们每个参与者都在认真地执行防疫手册,落实闭环内的科学防疫措施。”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3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制定场馆运行政策和制度、巡查各个流线、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中心经理谢雯雯自1月24日进入闭环后,就成为场馆最忙碌的人之一。“作为‘双奥’人,我身上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今年‘三八节’,我们驻地为女同胞准备了鲜花等礼物,还提前给我们举办‘服务冬奥 女神最美’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大四学生李子贤是一名志愿者,她的服务岗位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

  “‘三八节’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李子贤说,“观众们热情的回馈,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的观众会说,‘可以跟你合张影吗?’‘你们真的太可爱了’或者‘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就会觉得这一天的工作都值得了。期待明天观众们给我们送上的祝福!”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4)

——2022中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150篇

2022中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1

  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主题“生命的绽放”展现残疾人生命闪光的动人时刻,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灿烂星辉中过往12届冬奥会一一浮现画面最终定格在“2022北京”冰雪盛宴来到*!

  随着“冰壶”击出标线一格格推进,由10到1的十个数字

  在场地上显示伴随着全场欢呼声冰壶入垒倒计时归零,开幕式拉开帷幕。

  8名残健融合火炬手护送*入场他们是*残疾人运动员以及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代表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

  当*冉冉升起,观众齐唱*现场的听力残疾人们用手语“演唱”*。这一幕令人动容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爱国之情在无声的世界里这份赤子之情同样浓烈。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在雪容融的陪伴下各代表团陆续入场入场时的背景音乐由*传统音乐改编采用交响乐的.表现方式恢弘大气

  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代表团入场!96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比赛郭雨洁、汪之栋,他们是*代表团旗手郭雨洁是残奥女子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汪之栋是男子残奥冰球运动员他们引领着代表团迎接全场观众的欢呼。“无腿登山家”夏伯渝出现在开幕式上他在69岁时登顶珠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夏伯渝(前)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

  国际残奥委会会旗缓缓升起盲人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演奏者是47名视力残疾学生他们看不到乐谱但演奏出的旋律同样优美动听李端(红白)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

  盲人运动员李端是最后一棒火炬手他在雪花火炬台上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安装好火炬后李端握起拳头重重地挥了一下,伴随着《雪花》温暖的旋律北京冬残奥会正式开幕祝福所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

  圆梦!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5)

——2022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体会150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的心得体会1

  很多关注残奥会的人在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而喝彩时会纳闷,为什么每个比赛项目中都会由一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代表什么意思?

  了解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含义,更有助于了解残奥会,也明白其中关于公*精神的传递。为了保证同一赛场运动员的公*性,必然需要对残疾程度进行细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运动员所参加的项目,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等等,后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残障等级。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习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都需要通过数字来代表,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代表视障类别、“2”代表智障类别、“3”代表脑瘫及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5”代表脊髓损伤及部分轮椅组的类别。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在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小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比如视力障碍中的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则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具体到比赛中,视力障碍11级必须要有领跑员及戴上眼罩,12级和13级则不一定需要领跑员。

  这样的规则等级制定非常细致,目的在于确保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公*性。为了确保这一公*性,运动员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比如PPS(残奥会级别永久状态)、PRS(残奥会级别核查状态)和PNS(残奥会级别全新状态)。其中PPS不需要再进行分级,因为他们曾多次参加残奥会或者世锦赛,已有了准确分级。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赛事准备工作更多也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性。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而残奥会最能彰显“战斗”二字,因为运动员们都是经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才得以踏上赛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才是赛事的精髓,所以公*安全的竞赛环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一种尊重。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6)

——2022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60篇

2022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里约当地时间9月18日,里约残奥会闭幕式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残奥代表团以107金81银51铜共计239枚奖牌占据绝对领先优势,连续第四次获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冠王”,同时还刷新伦敦残奥会创造的最好成绩。作为里约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残奥代表团连续两届的合作伙伴,361°在见证*游泳队、*自行车队以及希腊和南非代表团于8月结束的奥运会上取得突破之后,再次见证了残奥代表团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以及奋勇拼搏的热爱历程。

  用热爱创造奇迹

  从获得首金的射击选手董超,到总共收获十枚残奥会金牌的许庆,每个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都在用对运动最深的热爱改变自己并创造奇迹。许庆连续参加四届残奥会,总共收获十枚金牌,并在本届男子S6级50米蝶泳比赛中,以29秒8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些荣耀的背后是面对无数的呛水而不放弃,是面对长达一年每天1万米训练的坚持,也是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获得柔道48公斤级冠军的.李丽青,在备战的一年里,先后踝关节骨折、十字韧带断裂、髋关节脱落,最后终因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渡过重重难关并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十冠王许庆里约奥运会上再摘3金

  在残奥会中,一直备受关注的还有*五人制盲人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一支完全业余的球队,他们很多人的职业是按摩师。因为看不见,全靠声音判断足球和球门的位置,运用技术动作进行传接配合、完成射门动作,盲人球员要把球打进非盲人把守的球门,难度可想而知。面对种种困难和疑虑,这些小伙子们用坚持和热爱,勇往直前,成为了世界强队,并取得了本届残奥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每一个选手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他们都在用强大的内心和无比的热爱克服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困难。在残奥会赛场上,*残奥代表团之外,还有各国的残奥运动员们,也用自己的热爱拼搏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361°一直关注并支持的南非残奥代表团也在努力拼搏中获得了7金6银4铜的好成绩。

  用热爱赞助热爱

  作为*首个登上奥运舞台的体育用品品牌,361°秉承“多一度热爱”的品牌精神,并在“用热爱赞助热爱”的奥运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用实际行动为专业运动员和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支持。从赞助洲际大型运动会到牵手奥运会,再到全球无国界的热爱支持,361°在用实际行动赞助每一度热爱,回馈运动爱好者的热爱,也在用热爱推动整个体育行业的发展。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7)

——2022中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2022中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很多关注残奥会的人在为运动员的坚韧不拔而喝彩时会纳闷,为什么每个比赛项目中都会由一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比如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代表什么意思?

  了解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含义,更有助于了解残奥会,也明白其中关于公*精神的传递。为了保证同一赛场运动员的公*性,必然需要对残疾程度进行细化。其中,英文字母代表运动员所参加的项目,如F级为田赛(Field)、T级为径赛(Track)等等,后面的数字则代表了残障等级。每个残奥会项目都有自己的分级,总体上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视觉障碍、脊椎神经损伤、学习障碍以及其他障碍,这些都需要通过数字来代表,双位数字中的十位数值代表运动员的残疾类别,“1”代表视障类别、“2”代表智障类别、“3”代表脑瘫及大脑麻痹或后天性脑损伤类别、“4”代表截肢及身材矮小的类别、“5”代表脊髓损伤及部分轮椅组的类别。双位数字中的个位数值则代表运动员在残疾类别中的级别,数字越小代表残疾情况越严重,比如视力障碍中的11级为全盲或接近全盲,而13则为符合最低视力残障标准。具体到比赛中,视力障碍11级必须要有领跑员及戴上眼罩,12级和13级则不一定需要领跑员。

  这样的规则等级制定非常细致,目的在于确保对每一名运动员的公*性。为了确保这一公*性,运动员也是有级别区分的,比如PPS(残奥会级别永久状态)、PRS(残奥会级别核查状态)和PNS(残奥会级别全新状态)。其中PPS不需要再进行分级,因为他们曾多次参加残奥会或者世锦赛,已有了准确分级。

  相比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赛事准备工作更多也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公*性。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而残奥会最能彰显“战斗”二字,因为运动员们都是经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才得以踏上赛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才是赛事的精髓,所以公*安全的竞赛环境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一种尊重。


2022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扩展8)

——迎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

迎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1

  在天坛公园圜丘进行城市火种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是来自厦门的.侯斌,他曾蝉联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也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主火炬手。

  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侯斌,他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传递火炬起,他的心就一直在传递着圣火。为了昨天这神圣的一刻,他在酒店做足了准备工作,小到帽子手套如何戴等细节,大到活动现场的地图下载,并在地图上将路线考察了一遍。

  不过,到了火炬传递现场,还是有“意外”情况。侯斌说,现场的地面非常光滑,运动鞋踩在上面都打滑,原计划慢跑一圈的他最后选择了缓缓步行,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结束后他深情地亲吻了手上的火炬,“这件事真的特别有意义,拿着这个沉甸甸的火炬,我觉得它燃烧的是胜利的火焰。”侯斌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他也希望大家能关注和热爱冬残奥会,让更多人借此了解残疾人运动员。

  侯斌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但已定居厦门多年,对厦门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为2022北京冬残奥会拍摄《冬奥值日生》宣传视频时,他特地建议将拍摄点改为厦门,与奋斗在体育路上的厦门小运动员们一同出镜。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北京 相逢 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50篇 2023北京再相逢冬残奥会心得体会1 冬奥会残奥会感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