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2023年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 【优秀范文】

时间:2022-12-09 09:00:09 来源:网友投稿

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 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篇一】深冬的刘公岛岸边,寒风凛冽,浪花飞溅。这座位于___湾口,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不沉的战舰”之称,面积只有___平方公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 ,供大家参考。

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

  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篇一】

  深冬的刘公岛岸边,寒风凛冽,浪花飞溅。

  这座位于___湾口,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不沉的战舰”之称,面积只有___平方公里的小岛,曾是甲午国耻的“亲历者”。去年___月___日,___登上刘公岛语重心长地说,我一直想来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___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驻守在岛上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海防连官兵一片丹心,在卫岛练兵中形成了“甲午国耻永不忘记、守岛固防永不懈怠、创新发展永不停步”的连魂。正月初四,记者登上刘公岛,目睹了新时代的守卫者盘弓满弦的备战状态。

  守岛___年的老兵鲍二中深有感触地说,每当经过岛上的甲午战争纪念馆、北洋海军忠魂碑等地时,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国难画面,耳边好似响起刺耳的警钟声,时刻提醒着自己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这是一种无声激励。岛上的官兵们训练时,不用动员,就能热血奔涌。”连长鲁天介绍,连队每周都会___公里环岛武装越野,___多年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个“惯例”一直保留着;这条修建于___年的___公里道路先后途经忠魂碑、古炮台、水师学堂、海军公所、甲午战争纪念馆等场所,散发着浓浓的“爱国味道”,每每跑步经过时,官兵们都会放声呐喊,握紧拳头,加速前进。

  岛上有一个拓展训练场——粗大的树枝上垂下的一根绳索,是练习抓绳上用的;两棵大树之间拉一根绳索,是练习牵引横渡用的;树上悬挂的轮胎,是练习手雷投准用的……谈起这块“宝地”,鲁连长有颇多感触:前两年,他们提出海防步兵特战化训练的思路,但刘公岛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准训练场,一则费用大,二则影响景区总体布局。最后,他们决定选取部分训练课目,灵活利用岛上地形和就便器材,自己动手搭建。

  岛上岬湾错落,地形崎岖,身临其中移步换景,随处可见官兵利用海岛地形地物自建的训练场所。在这里,可以___堑壕内运动、抓绳上、牵引横渡、抵近作业、攀岩、滑降等十几个课目的训练,真正实现了“螺蛳壳里摆道场”。

  别看岛上训练条件一般,官兵们可不甘落后。曾参加过国际侦察兵比武竞赛的原连长张茂春,仅用___秒便完成捆绑___包动作,打破了原海防团___分___秒的纪录,这件事让大家认识到“创新能让超越变得简单”,点燃了官兵创先争优的热情,各种比武尖子不断涌现。此外,他们不只满足于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还主动学习现代战争知识,把目光投向未来,不断提高练兵备战水平。

  在岛上,流传着一个“梦中拉___”的故事。一天夜晚10点半,___到___的客船拉响了起锚离港的雾笛,浑厚悠远的笛声隐隐约约传到宿舍,刚刚睡着的战士冯万吉突然从床上蹦起,迅速打好背包,穿戴装具准备紧急集合。然而,这一举动却没有人觉得“傻”,因为他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不知不觉已是凌晨3点半,记者随指导员金柏树一同执行巡逻任务。出发前,他对巡逻地段、行进路线及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了明确,并认真检查每个人的装备器材。随后,便率领众人潜入墨一般的黑夜。

  “散开。”金指导员突然发出指令,小队瞬间成战斗队形分成___组。“迅速行动,进入战斗情况。”组长马兆伦双眉紧锁,匍匐在地,一边小声提醒,一边打着手势。记者了解到,官兵们在平时巡逻中很少遇到异常,但带队干部总是随机出情况模拟实战状态,以提高大家的警惕,锻炼防卫本领。

  巡罗归来,___时___分,天还没亮。没有预想中的“刺激”,但记者紧张的神经迟迟无法放松下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漫步营区,以甲午国耻和精武强能为主题的文化设置随处可见。晾衣场内干净整齐,地上见不到乱飞的裤袜。下士张勇说,甲午国耻的教训必须牢记心头——___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日本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发现清军两门主炮上晾晒内衣,便断言“北洋舰容虽盛,但___败坏,不足惧”。

  “你的面前,就站着一个东乡平八郎。”连队这样提醒、官兵这样互相告诫。每个人都从一点一滴做起,提高个人素质,大街上怎么走、店铺前怎么站、乘船时注意什么,一举一动都有规范。(范本)

  军魂意识淡化,是最大的忧患。“这棵‘红心向阳树’,是___年老指导员王文玉参加国庆观礼时,___为鼓励官兵固守海防赠送的”,金指导员指着综合楼前

  的那棵核桃树说,树下是连队___铸魂育人活动的重要场所。“___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像这棵树一样,在官兵心中越扎越深。

  起床号响起,听着官兵高喊“以耻为戒、知耻铭志、雪耻报国”的呼号声,站在锈迹斑驳的___炮台前,回味着___的嘱托,记者坚信:刘公岛上的守卫者,有你们在,国耻不会重演。

  【篇二】

  革___功臣___,___年入伍,次年加入党___,___年,中越边境燃起熊熊战火,___岁的___自告奋勇参加自卫还击战,立过功,受过伤,___年___,现居住在___,是国家重点优抚对象。

  每当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想起那些才十___岁就壮烈牺牲的战友,___就忍不住流下热泪,感到自己能活着就很知足。他已下岗多年,每月有低保___元,还能领到___元参战补助费。虽然住着___平方米的廉租房,经济困难,但他过得很知足,从来没有向___开过口。自___年至今,___上每年安排___到省荣军总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___市优抚医院为期一个月的疗养。

  对此,___深感自豪和光荣,他说:“党和政府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不能给老兵丢脸。”___是个有心人,他发现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没有一首关于荣军的歌。战友对他说:“老段,你既然能写,就给咱荣军写一首歌,表达下咱荣军内心的感谢之情。”于是,___开始着手写词,几易其稿最终完成,尤其是找人谱曲过程很是艰辛。___年___月___日,《中国社会报》刊登了《荣军疗养员之歌》。这是优抚对象首次用歌曲形式,表达对党和国家及医务工作者的感激之情,传达了荣军群体的心声。

  正如___在歌词中所写:报党恩,咱没忘,时时传递正能量。他说:“政府帮助了我,我得多做点事情,回报社会。”从___年至今,___在文明交通志愿者岗位上一干就是___年,风雨无阻;现义务兼任天成新居党支部书记和居民议事会主任;他在小区成立了“爱心服务社”,积极投身社区文化建设,还___建立了安全巡逻制度,并为化解邻里矛盾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___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勤奋和坚毅,维护了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助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新华通讯社、大众日报等众多媒体报道过___的事迹,他先后获得___市天桥区优秀___员、社会公德模范、社区公益之星等荣誉。

  ___,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兵,___不退志,___不褪色,他感恩党和政府的关爱,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向社会传递光和热,其宝贵品格和崇高精神如星光闪耀,他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是___军人___的典范。

  最近,___又创作了《荣军医护工作者之歌》,以表达荣军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歌颂医护人员的博爱、担当和奉献。

  【篇三】

  在___市___区有这样一个人,他___不褪色,用军人的血性和担当干事创业。他就是___军人、___龙威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袁荫龙。

  “是___这所大学校___了我知识和刚强的性格,让我明白只要有目标,咬紧牙,刻苦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回忆起自己复员后走过的创业历程,袁荫龙感慨万千。他的创业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辛、挫折、忧虑、痛苦、徘徊。___年,正当养虾业蓬勃发展的时候,突遇风暴潮袭击,防潮坝决口,虾池被毁,养虾户损失惨重。面对命运的挑战,袁荫龙说:“很多事先天注定那就是‘命’,但你只要勇敢面对,这便是“运”。”当时,他便毅然决定与___纯碱厂合资共建第二个废清液制盐场,开始了一场挑战命运的“战斗”,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挑战成功。

  ___年___月,“双万亩”沿海大坝破土动工,时值严冬季节,海上经常刮着七八级大风,肆虐的海浪经常将辛辛苦苦筑起的大坝吞噬。在困难面前,袁荫龙身先士卒,带领龙威员工以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一米一米向前推进。工地战线长,哪里速度慢,哪里难度大,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跟广大职工一起扛沙袋,搬石头,抢险护坝。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劳动让他腿部落下了脉管炎,至今两腿突出弯曲鼓着青筋,一到阴雨天就疼痛。但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身先士卒,肆虐的海浪风潮才会在龙威员工们的坚强意志面前失去威风。

  “任何时候都不要退缩,不要对自己姑息迁就,‘将就’永远是弱者的说辞。安于平庸是最大的敌人,不断追求卓越才会使企业越来越强。”在袁荫龙的带领下,龙威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经过近___年的艰苦奋斗,改变了北部沿海滩面貌,奠定了企业生存基础,拓展了龙威发展空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袁荫龙更是带领员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大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企业创新发展。

  袁荫龙只是成百上千位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虽然普通,可他是那么的卓然不凡,他有着常人没有的远见,有着常人没有的胆略,有着常人没有的担当,他在坎坷中辟出了大道,于平凡中创出了伟业,在短暂中铸就了辉煌。近年来,袁荫龙先后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___中国改革十大创新人物、全国优秀转业___军人企业家、___市“__五”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篇四】

  外事界务员是一个极具___特色而又鲜为人知的群体。___世纪___年代末,中越边境尚未勘定,边境管理尚未步入正轨,界碑受损坏、边境线走向不清、边民过耕等现象时有发生。___年代初期以来,在___省军地的重视下,各中越边境县在中越边境沿线村寨聘用了一批政治素质高、边境情况熟悉的村民作为外事界务员,主要协助开展边界巡查、界务维护等工作。

  “一把镰刀、一根拐杖、一顶草帽、一袋干粮”。这天一大早,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界务员___,又“全副武装”出发了,他要将他所负责的边境地段和界碑都巡走一遍。字面上虽然说得轻巧,行程一开始,这位不穿军装的戍边人,就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在原始森林里跋山涉水。在巡查边境和维护界碑的同时,他还要记下临边情况,必要时向县外事办报告,并为边防___、___和民兵做向导,协助他们搞好边境管理。

  提起“老张”,文山军分区的官兵和当地群众都会投去敬仰的目光。多年来,在边境管理上,官兵们已与“老张”亲如一家,群众们也把“老张”当作自己人。___年出生,___被麻栗坡县外事办聘为外事界务员,同年担任村小组统计员,___年___月加入中国___,___年来一直担任村小组长。承担起巡查边境的职责以来,他把守好每一寸国土当作捍卫自己的身体,把看护界碑当作看护自己的孩子。

  自从成为界务员那天起,___就时刻以一位老民兵的身份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边境、界碑、国土,他时刻放在心头,一点儿也不会马虎。他所负责地段的界

  碑、标志、走向和边情都心中有数。说起边境、界碑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话题,也不止一件让___、驻___兵和当地群众难忘的事。

  ___年中越勘界立碑前,___所在村寨附近的___号界碑位置,是邻国老百姓的玉米地,默认边境线为玉米地旁的一条弧形石坎。立碑后,部分土地归还我方,可对方老百姓却习惯性地继续耕种到石坎前,___发现后立即制止,并把那块“巴掌地”种上了玉米。看着他每次往返___余公里山路,养护的却只是___株玉米时,许多村民觉得太不划算,而他却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丢一寸都心疼。我种的不仅是地,更是国土。”。

  ___年___月,邻国发生动物疫情蔓延到我方边境村寨,并给我方群众造成经济损失,发现疫情后___立即向上级汇报。上级及时派出人员赴役区开展防疫堵截,使疫情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的经济损失。___年___月,___的大___在县城因车祸不幸遇难,可那天___号界碑附近突发山火,他含泪步行___公里赶到现地查明情况向___报告后,才赶过去为___料理后事。

  ___戍边守土的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当界务员仅有一些微薄的补助,___护边动力从何而来。他坦言道,当年看到___官兵为了保卫边境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参军报国,最后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如愿。经历过战争的他,深知和平的可贵。趁现在腿脚还利索,多做一些维护界碑、管理界务,守好边境的事。

  翻山越坎、穿林过壑,擦试界碑、走访边情,___平时还利用村小组开会时机对小组干部进行边境政策法规宣传,同时通过走亲串戚的机会对边民进行政策宣传,使边防政策深入人心。近几年,在他的带动下,边境群众们的国土意识普遍增强。大家都自发担任起界务员的角色,协助抓好边境管理。如今,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军地的认可和群众们的大力支持。

  护边___多年来,同___一起巡过逻的边防官兵、___官兵和民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已有不少“当了官”,走上领导干部岗位。同样___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也获得不少荣誉,多次受到各级的表彰,___年他被文山州表彰为“优秀界务员”、___年受县委政府表彰为先进、___年至___年连续受___总支队的表彰,几乎年年被文山军地单位、麻栗坡县评为“优秀界务员”“优秀___员”。

  ___年___月,___作为___省优秀外事界务员代表,到___接受表彰,参加了___部举办的外事界务员座谈会。

  回顾起上___接收表彰的情景,采访中,___激动的讲述起,在___期间,他还作为一名来自边境的普通农民护边员,登了长城、天安门,游览了奥运村、故宫。虽然___边境和首都___远隔万里,但他却因他在边防洒下的热血、汗水和他在___走过的一景一地、一草一木紧紧相连而感到自豪。

  【篇五】

  东亚讯解放战争时期,___区的红嫂不顾个人安危,用乳汁挽救了一名年轻战士垂危的生命。如今,在___省延吉市,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精心照顾在国防施工中身负重伤、高位截瘫的丈夫几十年,被誉为当代红嫂。她就是全国双拥模范代表___。

  ___,女,朝鲜族,___年生,___党员,曾任安图县小___乡党委副书记、延吉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等职。

  ___年___月___日,在___一个国防工地施工的___的丈夫、连指导员李龙禹,冒着塌方的危险冲入坑道,在帮助几名战士安全脱险后,自己被滚落的石头砸成重伤、高位截瘫。___得知这个消息后如五雷轰顶。___是___年与李龙禹结婚的,新婚___天,丈夫便回到___。谁能想到,丈夫在这次施工中受了重伤。

  当___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赶到___医院的时候,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和怀里嗷嗷待哺的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天,丈夫对___说:“顺女,我已经失去做丈夫的能力,你才___岁,还年轻,应该再成个家,有自己的生活。我呢,有国家照顾,不要挂念。咱们离婚吧。”听到这话,___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她想了很多很多。她来到___,就听同志们说,丈夫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战友和国家财产,被___军区授予模范___员称号、荣立一等功。她还想到,自己是___员,丈夫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那么多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自己___不能为他做出牺牲呢。再说公婆年岁都不小了,龙禹伤残,已经叫他们够痛苦的了,我怎么能再……想到这,她坚定地对丈夫说:“我们永远在一起。以后谁也不许再说‘离婚’两个字。”瞬间,丈夫热泪盈眶。

  为了减轻___负担,___年,___把丈夫从___医院接到家里,自己挑起工作和照顾丈夫的两副重担。丈夫大小便失禁,经常把衣服、被褥弄脏,她总是随时清洗干净。每天夜里,她都定时给丈夫翻身、接大小便。时间长了,她体内的生物钟都发生了变化,夜间睡觉,一到给丈夫翻身的时间她准醒。她还学会打针、针灸、按摩。

  ___担任延吉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时,热心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军嫂、兵妈、娘家人”成了她的代名词。在她的心底里,“军”字情结是那么浓重。丈夫致残后,她把三弟李哲禹送到___。___年,李哲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掩护战友牺牲。___年,她又将自己的独生子李杰送去当兵。

  在___身上,集中体现了她爱祖国、爱军队、爱事业和爱亲人的___统一;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___统一;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与___人高尚情操的___统一。她的工作业绩和圣洁的爱情故事,曾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颂。

  ___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曾授予她“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称号。

推荐访问:双拥工作个人事迹 双拥事迹材料五篇(个人) 双拥 事迹材料

相关推荐